第二百零六章 洪武三十二(七)
第二百零六章 洪武三十二(七)
“臣耿炳,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六十多岁的耿炳跪在大殿上的那一刻,龙椅上的朱允炆,看着下跪的老汉,不免感叹,面前的白发老将,就是跟随自己爷爷出生入死的武将。
“长兴侯,燕王朱棣在北平犯上作乱,朕现在任命你为征虏大将军,统军三十万北伐。”
“谢!陛下!臣耿炳,一定不辱使命。擒拿反贼燕王朱棣!”
毕竟耿炳是朱允炆的长辈,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将。现在国家有难,朱允炆必然会放下身段,重用耿炳。
耿炳多年没有入京。朱允炆为了施恩,还是老套路,学习他的爷爷朱元璋,当天就在后花园摆酒宴款待耿炳。
一向老成和内敛的耿炳,很少吃酒。因为第二天耿炳就会统军北上。
或许朱允炆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话,会葬送自己的江山。
“长兴侯!”朱允炆就拉着耿炳坐在身旁,连忙问道。
“陛下!”耿炳小心翼翼的回道。
“听闻长兴侯早年跟随皇爷爷打仗之时,燕王曾跟随过长兴侯统兵过?”
耿炳回道:“确有此事,燕王从小就跟随先帝出入军营。”
耿炳回答的可圈可点,并没有多言。
朱允炆问道:“不知道长兴侯与我四叔燕王,打仗你们谁厉害啊?”
“这?”耿炳瞬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并不是耿炳谦虚,也并不是耿炳惧怕燕王朱棣。而是战争的千变万化的。这需要很多因素的。
所以耿炳听到朱允炆讲出这话之时,耿炳心里就是一颤。因为懂得打仗的人,根本就不会讲出这样的话。所以耿炳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朱允炆或许是喝了一点酒,有一些脸红加兴奋。毕竟朱允炆还是年轻。朱允炆看着耿炳说道:“长兴侯,轮打仗来说,我四叔也是跟您学习的。您要打败我四叔,应该是不在话下吧。”
耿炳瞬间就是一皱眉,心里暗道:皇帝这是何意?
耿炳施礼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允炆喃喃说道:“长兴侯,朕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陛下请讲。”
“长兴侯,燕王朱棣虽然反叛,但毕竟还是我叔叔。打仗是残酷的,如果可以的话,你打败我四叔朱棣就可,不要伤了他的性命!”
一句话就让耿炳没词了。打仗可以说是讯息万变的。双方在拼死斩杀,谁能做到只能打服,不能打死?
耿炳虽然有一些为难,不过耿炳却是想到了办法。
耿炳知道圣意难违,耿炳点头说道:“陛下放心!臣耿炳一定活捉燕王,交给陛下。”
话是说的轻松,可是耿炳知道,此次挂帅,耿炳的仗,难打了。
确实少年时代的朱棣,跟随过耿炳一次出征。不过那时候的耿炳和朱棣都是一同在朱元璋的麾下。而耿炳自己是善于防守的将军,而朱棣是一个善于攻击的将领。两个人的作战方式不一样。
耿炳以明日即将出征为由,早早的返回行馆休息。
第二天沙场点兵,耿炳为主帅,带领副将军李坚、宁忠等三十万兵马北上,与燕王朱棣作战。
话说北平这边,朱棣虽然打下了北平城,控制了北平城,也在誓师大会上团结了北平城内的百姓。而朱棣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往后的路还要走,或许很长或许很短。但是绝对没有回头路。
这段日子朱能公开训练兵马,原本就是朱棣的旧将,再加上朱能本身就有统帅的能力,所以现有的燕王军队,战斗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而斥候传回来的信息,耿炳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进攻北平城。确实是震撼的,但是绝对不意外。
朱棣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眉头紧锁。
而我却并不慌张。第一我是来自未来,我知道结果不会变,朱棣一定会必胜。第二早年朱元璋在的时候,满朝的武,哪个我没见过?在朱元璋的后期,大量的将领死的死,杀的杀。耿炳被封为长兴侯之后,就一直隐退在家里。这样救赎战阵的老将,可以说,根本敌不过现在正直壮年,且有雄心勃勃的朱棣。
“王爷请放心!耿炳善于防守。或许耿炳来到北平之后,不会主动进攻,一定会想方设法耗尽咱们的后援补给。”
朱棣点头说道:“没错,长兴侯耿炳当年驻守常州以五万军队,击败张士诚二十万大军。其防守能力,可谓是天下一绝。”
“燕王放心,王爷乃是天命所归!不管是谁,也无法阻挡王爷反击。而且王爷必胜!”
说实话,朱棣自从造反的那一刻,朱棣的信心并不是百分百。不过每一次朱棣看到我,我都会鼓舞朱棣,而且朱棣内心也是非常相信我。毕竟大家在一也共事那么多年,朱棣对我就好似朱元璋一样,那是毫无保留的相信。
朱棣看到我自信满满的样子,朱棣点头说道:“好!这一次咱们就让耿炳的三十万大军,有来无回!”
看到朱棣信心满满,我就知道,此战必胜。
大概又过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派遣出入的斥候,全部陆续返回北平。斥候送来了最新的信息,耿炳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已经进入北直隶的真定府真定县。真定县距离北平以不足百里。
这样的行军速度和败兵布阵,让我和朱棣都感觉到意外。
因为耿炳打仗一般都不会主动出击,所以耿炳率众亲自赶往前线,这样我和朱棣都始料未及。
确保万无一失,朱棣在我的建议下,讲南门的所有兵马,都转移进了北平城内开始布防。
为了确认真实的情况,朱棣和我在张玉、马三保的保护下,率领一队人马,偷偷的离开北平城,赶往前线。
我们站在隐蔽之处查看,果不其然耿炳就在滹沱河南北两岸分营扎寨。看排兵扎营的阵法,还有军营之内的将士。我和朱棣得到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排兵没有问题。只不过耿炳手下的将士,那都是没有经历过生死的饭桶。
为何我和朱棣会这么说,因为我们偷偷观察军营内部的将士,这群将士站没有站样,各个手拿武器好似儿媳一般。甚至还有几个将士偷偷在草垛里睡觉。
看到这番景象朱棣笑了。
“想不到啊,耿炳一生谨慎,看样子此次老将耿炳要兵败真定了。”
我劝说道:“王爷,不可大意。还是在观望!观望!”
耿炳!我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因为耿炳在多年前,就是跟在朱元璋身边,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耿炳我和他接触的少,所以不敢轻易下定论,为了不被耿炳等人发现,我们只有分布一些斥候秘密调查,朱棣和我快速的返回北平。
或许这就是天意,正如我推算的一样,老年的耿炳,多年没有上战场,当年的气势,早就不如现在犹如胡狼的朱棣。最可怕的就是,耿炳所带领的兵马,并非精兵良将,这么多年来,大明虽然不算是太平,可是边关都是由藩王镇守。几场大战、恶战也全都是由晋王、燕王指挥的。
而耿炳的这些兵马,全部都是没有经历过生死大战的洗礼。所以在朱棣和我看来,无非就是一群庸兵而已。
在返回北平之后,燕王朱棣马山个下令,整顿军马三万,就在明日出城,与耿炳会战真定县。
“王爷,耿炳乃是先帝的旧将,不可大意啊!”我连忙劝道。
朱棣看着我笑道:“妹夫,你可放心!本王亲自帅兵会战,你留守北平城。一个六旬老儿,多年未上战场,岂非本王的敌手。”
本来我是反对的,也想劝阻一下燕王朱棣不要轻敌,可现在朱棣的气势正盛,如果我一再劝阻,那就是在打压朱棣军队的气势。
而且朱能、张玉、唐铁等人也是纷纷请战。
我摸着下巴许久没有说话,就是在认真思考。朱棣现在要反击朱允炆。确实不利于打长久战,而且真定县也是一个战略要地。在明朝北方有三个重要的地点,那就是北平、保定和真定!
这三个城市,都是北方的战略要地。如果燕王朱棣能在真定打败耿炳,那气势和形势都是对朱棣好。
我是来自未来,我知道朱棣不会失败,在这场靖难之役,朱棣是最后的胜者,所以我也没有多言。
深夜,朱棣就穿上了盔甲,率领的人马秘密的朝着真定县出发。
而我留守北平城,协助长子朱高炽,镇守北平城。
看着朱棣率领兵马出城的背影,我内心熟不知该说什么。我也只能祈祷朱棣此战必胜。
“姑父!”“姑父!”
我回头看去,看到有人在叫我,我连忙转头看去,看到在我身边站着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
由于我是驸马,十公主朱苓则是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姑姑,所以朱棣的三个儿子都称呼我为姑父。
我现在是和尚的打扮,本来就对以前的事很是厌倦。不过看到面前的大胖子朱高炽和少年老成的朱高煦。这两个后辈我甚是喜欢。
“原来是你们啊!”
朱高炽冲着我施礼道:“姑父,夜已深了。父王已经带兵出征,姑父还是早些返回休息吧。”
朱高煦连忙说道:“大哥说得对,姑父乃是我父王的智囊,不可操劳!”
我看着两个少年,我内心里感觉发笑。
我点头说道:“你们两个先回去休息吧。”
我一摆手,继续在城墙上观望。而这两个少年很是懂的礼数,就一直站在我的身边一句话也不说。
话说朱棣,就在后半夜的时候,朱棣就已经率领兵马赶到了真定县外,原本朱棣打算一鼓作气攻入耿炳的大营。可斥候发挥了作用。
斥候传报,就在真定县一旁的雄县,耿炳就隐藏了一直军马,打算两股大军形成掎角之势,前来夹击进攻的朱棣。
朱棣虽然现在有一些骄傲,不过朱棣是久经战场的人。朱棣瞬间明白了,耿炳这是打算诱敌深入,然后打算利用兵马的优势,打算夹击他。
朱棣当机立断,马上下令不可靠近,就在真定县北安营扎寨,与耿炳大军对峙。
耿炳是非常了解朱棣的,朱棣打仗最喜欢率军先攻击两翼军营,随后大军全面攻杀军大营。
耿炳之所以率兵驻扎真定县,就是为了诱敌深入。耿炳自己都没有想到,朱棣竟然没有上当。反而在本部大营的不远处还安营扎寨。
耿炳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心里还是案佩服朱棣的行军能力。
既然没有引诱朱棣上当,耿炳脑子里想了朱棣的那句话。
“长兴侯,燕王朱棣虽然反叛,但毕竟还是我叔叔。打仗是残酷的,如果可以的话,你打败我四叔朱棣就可,不要伤了他的性命!”
这句话一直都在耿炳的脑子里不断重复着。
耿炳长叹一口气,连忙拿出纸笔,大笔一挥耿炳写下了一封信。
“来人呐!”
“大将军!”副将李坚进账。
耿炳看了看李坚,喃喃说道:“如果老夫估计没错,燕军的统帅就是燕王朱棣,现在马上派人将这封信送入燕王的大营。亲手交给燕王朱棣。”
李坚看了看耿炳,喃喃的说道:“大将军,燕军驻扎在真定县外,末将已经派人调查过,最多也就是三万兵马,为何大将军迟迟不下令全面进攻!咱们三十万大军,只要一句进攻燕军的军帐,那么咱们一定势如破竹,击败燕军。”
耿炳看着夸夸其谈的李坚,耿炳脸色一沉,喃喃的说道:“快命人将此信送入燕军之,不得有误。”
耿炳是主帅,李坚不敢多言,只有拱手施礼道:“是!大将军!”
李坚心里暗道:老家伙,这么怂你打什么仗。
李坚接过书信,灰溜溜的离开了大帐。
耿炳是多年征战沙场的武将,早在来到真定县之前,耿炳就已经发现,这一次虽然他带了三十万的军队,可真实的战斗力却远远不行。这些将士并非久经沙场的精兵。一旦与朱棣大军正面冲突,绝非会是朱棣的敌手。再加上朱允炆的话总是在耿炳的脑不断的重复,耿炳这才打算利用书信,劝降朱棣。以免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