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1.84 护氐校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许女,便是女巫的女儿。
    数日之前,本有机会坐上大豪宝座。统领十万羌骑,与大汉一决生死。
    只恨功亏一篑。转眼之间,形势逆转。已兵临城下的幕府大军,退避三舍。被掠为人质的女豪,完好而归。本以为,逼签城下之盟,必遭族人唾弃。岂料蓟王竟真送来大钱一亿!
    王庭部族,户户分得十缗大钱后,对这桩婚事交口称赞。皆说,女豪嫁得美满。
    “呼——”
    矗立在断桥边,女巫长出一口闷气。然浊气尽出,恨意难消。这便赤足下水,踩着白石,消失在翻腾的浓雾之中。
    待女巫离去,戏志才方从新设琉璃屏风后走出。紫琉璃屏风,亦是刘备先行送来的聘礼之一。
    “女豪大义,志才钦佩。”多智如戏志才,焉能不知女豪之意。
    “许师心藏之恨,唯蓟王能够化解。愿此行,能让她早些顿悟。”女豪一声轻叹:“戏丞,听闻王爵妻妾不可过四十。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戏志才这便答道。
    “如此。我与蓟王婚事,可有为难。”女豪对汉庭有一种莫名的敬畏。何止于她。四百年煌煌天汉,自让四夷敬畏仰视。
    “无妨。只需陛下赐婚便可。”戏志才笑道:“女豪可知,我主曾数次被陛下赐婚。”
    “可因推恩令。”女豪果然聪慧。
    “然也。”戏志才答的云淡风轻。
    “将封国分给众子,乃至国土支离破碎,实力大减。此乃美人计也,戏丞何故发笑?”女豪问道。
    “天将变矣。只怕有人等不及,见我主分封天下了。”戏志才语透深意。
    “原来如此。”女豪却似已领会。
    戏志才又道:“我主来信,问女豪可愿在西倾山周围,再筑数城。”
    “有何不可?”女豪欣然点头。
    “如此,我便让国匠寻址圈建马邑,牧场。待匠人寻着‘青稞麦’,或可在西倾山中试种。”戏志才言道:“我主曾言,吃饭而已,种田即可,无需杀人。料想,若真有传说中能耐极寒之麦,羌人万世得安。”
    “我亦听闻有古羌部落善种‘寒谷’,却从未得见。”女豪亦听过传闻:“只是传闻终不可信。便是我等羌人,亦多不信。为何蓟王深信不疑?”
    “我亦曾有此问。”戏志才言道:“我主曰:‘上天有好生之德,又岂能令羌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原来如此……”女豪欣然点头。
    大震关,云霞殿。
    如蓟国朝制,幕府亦逢设堂会,处理陇右军政事宜。
    “以身为试?”饶是刘备亦不禁一愣。
    “然也。听闻时古羌婚嫁习俗……”李儒这便将“试婚制”娓娓道来。
    刘备明白了。其实是一种古老的婚检制度。一看身体是否残缺,二看能力是否不逮。比起后世借助仪器的婚检,时下更崇尚亲力亲为。
    “孤有七十妃,八子二女,何必多此一举?”刘备不禁问道。
    “无它,乃古羌习俗耳。”荀攸一语中的。
    “何人前来相试?”刘备问道。
    “乃王庭巫祝,许师。”李儒答道。
    “哦?”刘备心中一动:“可是趁女豪被掠,欲另立新主之人。”
    “正是此人。”李儒笑答。
    “原来如此……”刘备轻轻颔首:“人在何处。”
    “已出西倾山。正顶风朔雪,向大震关而来。”李儒答道。
    “搜寻青稞麦之事,可有消息传回。”刘备再问。
    “匠人尚未能寻到。”荀攸答道。
    刘备便又想起一事:“新式机关车,制造如何。”
    “关城将作馆,已为往来商队先行改造。”长史盖勋答道。
    新式机关车,为可变车轮,并加装雪橇机构。在沙地行驶时,车轮可加宽。遇冰原,则可加装雪橇机构。如此,丝路往来商队可全年通行。不受风雪所阻。
    “武都太守李昊上报。言,杨濮、杨腾二都尉,凿山辟水,筑路造城。甚有功劳。主公当酌情晋升。”盖勋又言道。
    “可是白马氐酋。”刘备记得此二人。
    “正是白马氐酋。”盖勋答道:“先前,主公封二人为六百石(散)关都尉。”
    “当称校尉。”刘备想了想道:“擢升杨腾为褒义校尉,杨濮为穿渠校尉。”
    褒义校尉,为督行风化之官;穿渠校尉,负责水利事务,为工兵官长。皆秩比二千石。二人乃氐酋,督风穿渠,正当适宜。
    “喏。”盖勋这便领命。
    “有文和六百里手书送达。言,陛下已诏命尚书台增设‘护氐校尉’,驻守武都。并代尚书台请问主公,首任护氐校尉,当为何人?”李儒言道。
    刘备笑道:“孤,倒是有个人选。”
    氐族,时为陇右大族。部落众多,因地而异。有白马氐、清水氐、略阳氐、临渭氐、沮水氐、汧氐、隃麋(糜)氐等。又以服色而名之为:青氐、白氐、蚺氐(一说即赤氐)等,不一而足。政权结构,更像上古时,部落联盟。
    “氐族”,始见于春秋战国史籍。其来源或与三苗及街、冀、獂道之戎有关。周显王八年(前361年),秦孝公西斩戎之獂王,獂王疑即氐王。又因与羌族毗邻,杂居共处,故亦纳有羌人习性。从先秦至汉末,氐族多分布于凉、益二州交界,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
    氐族自称“盍稚”。“氐”乃为别族对其之称。魏晋以降,逐成氐人自称。汉魏后,氐族势强。五胡十六国时,先后建立仇池、前秦、后凉、成汉,等政权。南北朝后融于汉族。
    起初,氐人多聚居在西汉水、白水(白龙江)流域。与羌族杂处。散布于武都、陇西、广汉属国等郡、国。前汉置十三氐道。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开拓西南境,遣中郎将郭昌等攻灭氐王,置武都郡。创郡立县后,氐人遭受排挤,遂向境外山谷间移动。元封三年(前108年),“氐人反叛,遣兵破之,分徙酒泉郡”,诸如此类,常见史籍。数遭迁徙后,氐人渐散布陇右。
    趁两汉之交,天下大乱,又趁百年汉羌战争,不断吸纳散乱诸羌、诸胡加入。待到汉末,氐族强盛,人口近百万。
    正因氐人势强。故分设护羌校尉,与护氐校尉。将羌、氐分而化之,自是高明之选。
    至于首任护氐校尉。刘备已有心仪之选。
    说话间。便有数骑,顶风朔雪,奔至大震关下。
    举目四看,无不惊骇莫名。
    “蓟王,真神人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