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克伏击
这样大的战事几乎很难将消息隐瞒住,不过最一开始的时候人们知道的只是这一次兰州城之谋失败,天子所率领的亲兵擒获了王兆林等人,可是究竟是怎样赢的?有人认为天子所率领的千余精兵付出了两三百人的伤亡代价之后惨胜。毕竟战斗力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还是很不好说的。就像仅仅一代人不到的时间,砥平里战斗力表现的美军就能退化成溪山战役更大火力优势时面对越南人大规模防守作战都没有太过明显损失比优势。没有二十世纪水平技术兵种优势加成的此时代,很可能一支军队不过数年的时间就因为交通要道上的腐败战斗力打折的不成样子了。以少胜多的事情,古今中外数不胜数,例子不比反过来难举多少。更何况,同为朝廷的军队,天子又拥有独特的身份,获胜的办法那着实有很多。
因此同萧轩最初预料的不同的是:在自己率领队伍向着四川的方向南下的时候,不少势力并没有因为这一次摊牌而心存畏惧,反而觉得如果再不造反起事,那很可能就会在这种突然袭击难有准备中的“出巡调查”中被按部就班的逐步清晰掉所有的势力。
就在萧轩率领队伍南下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四川境内的一些地方的时候,一些暗中的势力也在这时候蠢蠢欲动起来。
当然,同西北那样特别的地理通道不同,在川地虽然也远离于东南一带的中央统治中心,可是并没有一个西北移民交通要道所带来的能够有效疏远中原并拥有独特交通利益的环境,也就没有多少人能够利用西北交通线上的利益大规模的拉拢军队。
这一次埋伏在广元一带必经之路上的伏兵,虽然是七家联手,也不过仅仅凑了万人左右的私兵而已。这样大的手笔,几乎是近十年以来积累的结果。
应该说这些人虽然不是朝廷的经制之军,可是准备却还是十分充分的,或许是这里临近一些火药原料的重要产地的缘故。这一次拼凑起来的万人左右的伏兵一共携带了十万斤火药乃至二三十万斤大概百万枚上下的各种弹药,几乎等同于远征作战的时候一次大规模的爆破攻防所消耗的火药和弹药了。除此之外,这近万名私兵当中也有长期积累下来的数百名铳炮和弓箭好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孤注一掷的摊牌了。
埋伏的人提前部署在距离毕竟之地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因此萧轩率领队伍在白天经过的时候并没有能够通过侦查热气球有效的提前发现危险。
夜间来临的时候,在少年官兵们做好了工事休息的时候,猛烈的爆炸声伴随着黑夜里如同暴雨一般袭来的弹雨让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巨大的恐慌。躲避在铁箱内的萧轩在这个时候只能起到少年们能够牢记战斗条例,并且能够有效的随机应变了。
猛烈的爆破攻势伏击之后不久,举着火把的队伍漫山遍野的逼近过来,似乎控制了之前官兵们所在的所有阵地,只是突然出现的熟悉的铳炮声似乎像是交战开火的信号一样,让越来越多在之前的被伏击中反应过来的官兵们接连不断用着早就准备好的无后座力发射筒乃至箭霰弹展开了接连不断的猛烈还击。
四百支无后坐力霰弹炮乃至四十八门精钢轻型臼炮在第一轮展开火力的时候攻击的精度和效率都与靶场上的情况相差悬殊,可即便如此,还是让这些似乎以为觉得必胜的敌兵们在很短时间内就伤亡损失一千七百多人,超过六分之一左右的比例。
夜战之中猛然遭受这种程度上的打击,尽管这些抽选出来的伏兵并非寻常乌合之众,可是为了避免随时到来的危险,还是不得不如同潮水一般暂时退了下去。
在距离天亮的一个多时辰内,双方再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行动,直到天色渐渐亮起来,整个队伍的大致情况也传到萧轩那里的时候,还是让萧轩在很大程度上感觉到了庆幸:幸好:少年官兵们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忘记战斗条令,并且普遍都按照战斗条令的要求去做了。休息的时候注意到了用钢盾进行被覆,并且尽可能的躲在临时掩体的崖孔之内,在遇到很有可能的爆破攻击迹象的时候没有探出头来观望,并且在敌军大量的显现出身影的时候再给予签到好处的展开攻击。
当然,整个队伍在这一轮夜袭当中只有十人战死,三十一人伤亡,很大程度上也与这些很可能并非正规武装的伏兵在进行爆破伏击的时候弹药规划并不合理,为了增加覆盖面积缺少能够破防的重弹有关。
整个队伍坚持到了天色放亮之后,尽管其余的敌兵似乎还占有着明显的兵力优势乃至有利地形,但在新亲卫营强悍的火力面前却再也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威胁了。
反击在天色放亮之后很快施展了开来,针对那些在夏季本就没有太多重防护的对手,四十八门六十公斤身管上下的轻臼炮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打出的十几万发轻霰弹就以猛烈的火力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对手。当步兵们冒着风险占领山谷内的不少高地的时候,只能见到一些尸体和伤员,乃至颤栗之中失魂落魄的敌人。
萧轩最终没有下令整个大军展开追击:“这一次的俘虏也多少有了一些,或许,让那些残敌逃散比全歼他们要更有利一些,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上的展现我们的实力,让有些人能够明白,不论是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还是偷偷摸摸,新亲卫营在以后的行动中都是难以战胜的。。。”
经过这一次战斗,少年官兵们的信心变得更加强大了,特别是知道绝大部分人都还安好的情况下。整个队伍也以更为自信的气势浩浩荡荡的展开了开进,由广元一带的大道直入蜀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