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攻入北平
天择五年(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中
驻守在北平城郊外防御的满清守军与燚军交战再次大败,只得退守回城内进行守城作战,等待援军抵达。
京城的满清军队虽然是一败再败,但也并非是他们真的是完全不堪大用。
乾隆前期,满清潜在的劲敌还不再少数,比如西北的大小和卓,准格尔旧部,西边的各地的土司等等。
作为在天子脚下、京师重地的八旗子弟训练,乾隆自然是关注的。所以他们腐化程度还算不得厉害,该有的战斗力还是有的。
而京师八旗真正不堪大用是乾隆后期,周边的劲敌基本上都已经平定,剩下的都是在乾隆统治下变得麻木不仁,可以随意拿捏的百姓起义,这些人基本上不会有太多战斗力,在长期的高福利下安稳中,他们也就变得不堪一击。
乾隆后期,嘉庆前期爆发的白莲教起义事情就可以窥见一二。那时候的八旗兵们去打那些手里只有和叉、锄头的平民出身白莲教徒都无力取胜,最后还是靠着还没有完全烂透的绿营才把这事平定下来。
当然了,如今所谓的八旗兵该有的战斗力也不是说他们就真的强到了天下无敌。
事实上,满清八旗的战斗力强不强局限大明军队的军饷足不足。入关前他们之所以有战斗力强悍只说,一是自身生存条件所迫,二是大明军队的多数是各有私心,无心与他们死战到底。
入关后,八旗战斗力就急速的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满清的运气好啊!那些能打的大明官兵都被自己人弄死后,那些还稍微能打的也被他们收拢了回去,剩下的自然不够他们打了。
整个明末清朝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双方摆烂的过程,不过幸运的是,他们烂得比其他人慢那些一点点,所以就有了战斗力无敌说法。
这点放在「三藩之乱」的吴三桂身后就足以证明,只不过满清的气运是真的不错,又把身为劲敌的吴三桂给拖死了,才让这事这么结束了。
当然,这也并非是说京城的八旗兵完全没有战斗力。相反,如果是让他们出去是平定其他的动乱,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比如对付无组织的地方上农民起义。
但是对于稍微有点军事组织,有点战场经验的动乱,他们就开始吃力了。
像是在平定大小金川之役中,需要前前后后打上十多年,最后还是靠着用钱和整个帝国的庞大资源把大小金川地区拖垮后才平定了下来。
你要说八旗没有战斗力吧,最后还是他们打赢的,而且还是靠着京城调来的健锐营英勇作战,才获得关键胜利的因数。
但你要说他们战斗力很强吧!也不见得。
八旗战斗力很强的前提是建立在没有任何优势下了的敌人。一旦他们碰到的是训练有素,手握长枪利炮还有着强烈战斗意志的燚军,八旗那点战斗力显然就不够看了起来。
更何况他们在与燚军战斗的同时还要随时提防着同行的绿营是否会对他们背刺?那就是更不够看了。
当然,乾隆也不是没有训练出新军,但是这新军数量毕竟有限,而且新军手中的家伙对付其他的军队自然是不再话下,但是要用来对付燚军就根本没有办法比。
军队打仗又很讲究整体的士气,有时候新军打得明明还挺不错的,但是他周边的友军却是完全不敌,出现溃逃。
战场上,一旦有一方出现溃败,那溃败方的其他的战士必然受到影响,引得士气大落。所以满清的新军经常会因为周围友军的溃败而跟着一起溃逃,如果不跟着逃的,等待他们就只有被燚军全歼。
于是乎,京城的八旗兵也就是这么的被燚军打得一路由廊坊退回到北京城内。
而此期间,由于山西章佳阿桂的败退,富察傅恒也只能是把驻守在邯郸的军队全部调回邢台,与章佳阿桂当前所驻守的阳泉和自己当前所驻守的衡水,呈三角防御之势,以求尽可能的拖住燚军的进军步伐,为解京城之围争取时间。
在战略部署上,无论是章佳阿桂还是富察傅恒或者是富察明瑞都没有什么大的失误情况,但是他们却是忽略是民心所向的问题。
清之汉民比元之汉民好不了多少,例如比租界更恶劣的满城,满人打死汉人只要赔点钱就可以了事;更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暴政。
所以绝大部分的汉人对满清都是异常的反感,特别是底层那些受尽压迫的穷苦平民,以至于百姓们都以「反清复明」视为英雄之举,整个大清历史都是不断爆发着「反清复明」的运动。
乾隆对汉人态度一直以来也都是以蔑视、猜忌和防范为主。
别看后世那铁三角洗得乾隆是多少仁和,纪晓岚是如何机智巧辩,足智多谋,让乾隆纷纷对他的谏言都是刮目相看的采用。
可事实是乾隆要下江南,纪晓岚就告诫乾隆下江南会给江南地区百姓造成太大的负担,应该学习前辈的经验,结果被乾隆骂「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
汉臣无论如何努力,在乾隆的心中都不可能跟可称作「奴才」的满官值得信任,那毕竟才是他们自己人,以至于朝中所有的重要职位都是以满人为主,汉官大多数就是给了名分养着不让他们闹事就行。
燚军围攻北平城三天,在重炮和飞艇的轰炸下,守城的军队感到都是朝不保夕的处境。而众多的守城绿营将领更是被八旗的军官们逼着上到城墙上送死,还受到了各种区别对待。事情发展到后面,连各旗内的汉军旗兵也都受到猜忌和辱骂。
事实上,汉军旗的人在满清的八旗中一直不怎么受别人待见。乾隆七年时,甚至还下旨严令让除了有从龙之功的汉军旗子弟外,其他的汉军旗子弟应该出旗为民,不再优待。
于是乎,除广州外,其他地区的汉军旗子弟都纷纷被强制出旗,把身份和福利让给满蒙等旗的子弟,甚至连京师中的八旗也不例外。
如果不是张瑞的崛起需要大量的八旗兵员来扩充军事实力,或许现在的京师的八旗军队中汉军旗的人已经所剩无几。
本来遭受到朝廷给的不公就已经很不爽,如今再遭受区别对待,让汉军旗的人也是忍不了。
终于在燚军围城的第四天,在燚军城中间谍的牵线下,守城的汉军旗和绿营将领大部分选择向大燚投降,然后就打了城门让燚军进入了北平城。
望着城门口那鱼贯而人的燚军,那些守城的八旗的兵们一开始也是拼死抵抗,利用了城巷之战可以近距离偷袭的优势,让打头阵的降军和燚军都付出不小的代价。
但是燚军手中的毕竟不是也烧火棍,特别是在迫击炮和机枪的火力压制之下,很快就肃清在街巷中阻击的八旗兵。
听到震天的喊叫和枪炮声,剩下的八旗兵们感到大势已去。
京城,他们是守不住了。
所以他们就纷纷逃离了队伍,有直接逃出城的也有赶回满城家中,想着趁着战乱把家人们带离京城。
天择五年(乾隆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一
京师外城陷落,富察明瑞撤退之际下令让人去点燃紫禁城和圆明园。不过很快就被守在其中的宫女、太监合力所扑灭,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而这些宫女太监们之所以没有害怕兵祸而逃跑,盖因大燚与大清和平这几年来,燚军在民间的风评一直很好,所以他们也不害怕大燚的士兵,甚至于还期待未来能服
务大燚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