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论道显锋芒
荆山深处寺庙多,云雾山一带殿宇相望,钟声相闻。
天鹿禅寺,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传说远古时此山有许多鹿,留下大量鹿疃,这就是寺庙“鹿”字由来。后来有座寺庙,故称天鹿禅寺。因其地理风貌绝佳,又称作云门山、紫石山。从古至今,慕名而来天鹿禅寺揽胜的名人雅士众多,或题诗赋词,或修行寺院,盛极一时。
沮水两岸由南向北都是丹霞地貌,天鹿禅寺正好坐落其中,山水秀丽,山若盆景,蜿蜒曲折,林木繁茂与红沙岩交相辉映,小河沿山脚迂回,河边的回弯处形成空旷的小平原,这也是天鹿禅寺的中心,并由两个相连的四合院组成。
细细游览,天鹿禅寺更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徐徐打开:水依山势,树依石生,没有多余的笔墨。若登上山麓俯瞰群峰,它又像精致的盆景,无需任何雕琢,两边的青狮、白象两山合围形成独特的小盆地,云门山麓的锦屏一峰巍巍矗立,只留下碧绿的小河和悠然飘逸的山路,秀美圆润的山丘如臂弯相围,美妙绝伦。
天鹿禅寺是佛教圣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佛,使此地变得如此静谧安详,还是因佛发现了这块宝地。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峦险峻,鸟鸣空山,兰香幽谷,苦竹婆娑,溪曲秀美,风光十分迷人。寺有奇山异水、珍木仙竹花草,构成“玉带七曲”、“锦屏一峰”、“苦竹幽溪”、“松亭呼风”、“石柱冲宵”、“法华古台”、“罗汉点头”、“危岩招仙”天然八景。
“天鹿八景”歌谣曰:
玉带潆回绕碧流,天开一幅锦屏幽;
溪边竹叶云垂幕,亭畔松萝月挂钩。
石柱果然千气象,华台哪复记春秋;
峰前座拥阿罗汉,笑向招仙日点头。
除了自然绝妙“八景”外,天鹿禅寺还有“青狮白象”、“观音岩”、“象尿泉”、“牛鼻洞”、“银子窝”等众多景点,点缀其间。一步一景,别致新颖,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从云门山顺山势看去,在转咀处定格,恰似一头罕然无比的大象,整个山体故又称为“白象山”。奇巧的是,在这头白象的肚脐眼上,有一常年汩汩而出的清泉,曰“象尿泉”。据说,喝了这“象尿水”能驱病防灾,强筋健骨,还能得到福荫,并传遗子孙。
白象山的鼻梁上生长有一株罕见的百年楠树,树杆虽被雷击半边,但仍枝叶繁茂。据考,楠树一般只在四川、云南等地才适应生长,而天鹿禅寺这株珍贵楠树,也许是得享天赐山精石液的滋润,才这般葱郁。今补诗曰:
素象汩汩流清泉,百年楠树叶茂繁。
驱病强筋仰福荫,上天恩赐福寿全。
正是得益于这株楠树,那茶山便有了楠木的香味。
天鹿禅寺,亦是众多僧人生活的古刹寺院之一,还有一些从外地来云游、听经、讲经的僧人。在这些僧人中,有一些是名望颇高的高德大僧,这些高僧大多是汪秀才的挚友,而茶与诗又是他们交往的主要内容。
汪秀才早前听说天鹿禅寺有位僧人叫和顺,不但精通佛理,还精通茶道,常在他居住的惜春坞中炒茶、烹茶、品茶。
汪秀才决定带农庐前去拜访。这天上午,当他俩临近惜春坞时,看见门前有两株合抱的古松,铁枝如虬,古松上盘络着一片凌霄花,一位清瘦的老和尚坐在树下打瞌睡。
为了不打扰他,他俩放轻脚步,掂着脚尖往前去,刚走到他身边,老和尚伸出手,双手合十,说道:“施主可是汪秀才?”
“在下正是。”
汪秀才连忙答道,随后又说:“我是来请教茶理的。”
老和尚睁开眼看了看汪秀才说:“茶理如同诗理。”
说完,拉着汪秀才的手,进了惜春坞。
临别时,农庐将两包天心茶送给和顺和尚品尝,直到太阳西下,他们念念不舍地分手。
云雾山的寺庙大都有自己的茶园,有的甚至有自己的茶山。植茶、制茶是他们经营的事业之一,僧人将自己采摘、制作的茶叶送往城里的茶行或卖给茶商,用卖茶所得购置粮食、香烛等物,以维持日常开支。
清明刚过,正是采摘春茶的最佳季节,吃过早饭,汪秀才在竹林看书。这时,天鹿禅寺住持和顺派小沙弥送来一函,说今年头茬春尖已炒制好了,请他前往惠果精舍品茶。
“好大一座山啊!”汪秀才刚走到惠果精舍门口,就大呼起来。
原来,惠果精舍的竹案前,依次坐着三位僧人:和顺、佛乙、清舒,佛乙个头高,坐在中间,和顺、清舒矮一些,坐两边,佛乙一个人在中间挑两头,恰好形同一个“大”字,故就大呼一声。
大家礼毕之后,汪秀才便落座了。
不一会儿,和顺和尚特地从景屏山请来的烹茶高手谦师和尚烹好茶,端了上来。
汪秀才端起一杯,轻轻抿了一口,品了品,连声说:“好茶!好茶!”
“好在哪里?”和顺问了一句。其实,是有意考考汪秀才。
“茶好,烹茶之技绝妙,得知于心,应之于手,妙不可言也。”汪秀才答道。
“不!”清舒摇摇头说,“好像缺了点什么!”
“我知道缺什么!”汪秀才笑了起来。
“缺了什么?”大家有些不解,就把“球”抛给汪秀才。
“蜂蜜!”汪秀才十分肯定地说。
大家还是有些不解,让汪秀才说明原由。
汪秀才告诉大家:清舒辟谷多日,别的不吃,只吃蜂蜜。
大家“哦”了一声,这才恍然大悟。
佛乙一边品茶,一边琢磨着怎么捉弄一下汪秀才,想了想,指着远处的飞鹰峰问道:“汪秀才,这座山峰叫什么名字?”
“灵鸟峰!”汪秀才说,“相传天竺高僧惠云曾经云游到此,看到这座山峰,惊讶地说‘这不是天竺国灵鸟山上那座小山峰吗?怎么飞到这里来了?’”
佛乙说:“它又叫飞鹰峰。”
汪秀才问:“为何飞来了,又不飞走呢?”
佛乙答:“一动不如一静。”
汪秀才又问:“为何要静呢?”
佛乙答:“既来之,则安之嘛。”
大家听了,会心地笑了。
汪秀才潇洒自如,佛乙却自讨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