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洛伦茨的美梦
随着潘西齐一举突破了中国男子网球数十年的桎梏,成为首位世界排名挺进百大的内地球员,国内媒体对于潘西齐的狂热追捧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体育届永远都是靠实力说话的,如果说赢下第一轮后,潘西齐的夺冠宣言只是被所有人当做是荒诞可笑的妄语的话,那么现在已经跻身十六强的潘西齐,似乎开始有那么一点资格与那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扯上一丝关系。
当然,在大部分人心里,还是百分之百的肯定潘西齐是无法夺冠的。但是,既然潘西齐已经证明了自己还是有着过人的实力,那么一向善于见风使舵的媒体,对于他的言论自然也就不会再如此苛刻了。
渐渐的,一篇又一篇试图为潘西齐洗白的文章不断问世。在文中,潘西齐不再被塑造成为一个空有抱负的绣花枕头,而是被打造成为一个为了追逐至高网球梦想而苦苦坚持的大龄网球选手。
而其中,被引证最多的则是十多年前关于娜姐的一段采访视频。当时娜姐才二十出头,中国女子网球也没有取得过任何亮眼的成绩。然而就是在那样的大环境下,面对记者的采访,青涩的娜姐坚定的说出了自己想要闯进世界前十的梦想。
虽然说世界前十与大满贯冠军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当时尚处低谷的中国网球来说,娜姐的这一番宣言似乎也不比潘西齐的夺冠言论谦虚多少。
同样的,当时绝大多数人也将娜姐的这一番豪言当做了令人可笑的幻想。然而,十多年后,倔强而又个性的娜姐,硬是用开天辟地的两个大满贯冠军以及最高达到世界第二的排名,狠狠地打了那些嘲笑她的人的脸。
不得不说,媒体见风使舵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这么一对比,潘西齐想要夺得美网冠军,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在各路媒体的刻意引导之下,国内大众对于潘西齐的感观也在逐渐的发生着转变。
然而,对于媒体率先展现的善意,远在纽约的潘西齐是感觉不到了。不为别的,只因为第一轮后宣布拒绝与一切媒体接触的他,正十分彻底的执行着自己的承诺。
每一场比赛结束之后,潘西齐几乎都是第一时间冲进球员休息室,不给媒体拦下自己的机会。而除了比赛与训练,潘西齐更是从来不出现在公众场合,只是乖乖的在住所待着,屏蔽着一切外界的干扰。
一时间,潘西齐似乎成为了所有媒体的绝缘体。面对这样一个大热点,却根本无法接近,又怎么能不让那些媒体记者感到强烈的挫败感。越是如此,潘西齐就越成为了他们必须拿下的头号目标。
此时的钱晓佳,自然更是后悔不已。原先以她与潘西齐的特殊关系,完全有可能拿下对潘西齐的专访。但由于自己眼光的短浅,却导致了现在被动的局面。抱着一丝幻想还想用微信单独联系潘西齐的钱晓佳,却只能悲催的发现,自己早就被对方拉入黑名单了。
既然无法突破潘西齐,那么就从他身边的人下手。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潘西齐的两位双打搭档,卢彦勋与王嫱。为了接近卢彦勋,不少媒体甚至动用起了自己在台湾的同行人脉。但不知为什么,卢彦勋与王嫱在被问到与潘西齐相关的问题时,全都非常默契的选择了避而不答。直到此时,那些身经百战的记者们才真正意识到,这次是碰到个硬骨头了。
就在潘西齐与一众媒体在玩着猫抓老鼠的游戏的同时,他的第四轮对手意大利老将洛伦茨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他。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位征战职业网坛十多年的老将,意识到自己职业生涯最大的突破,已经近在眼前了。
1981年出生的洛伦茨,几乎可以算作是网球界仅存的几个活化石之一。然而与历史最佳的奶牛不同,洛伦茨的整个职业生涯,可以用平淡无奇来形容。
平时的巡回赛中,洛伦茨还时不时能上演个闪光时刻,拿个小比赛的冠军之类的。可一到了大满贯,这位心理素质极其一般的老将,其成绩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了。
整整用了十四个大满贯,洛伦茨才第一次打进了第二轮。而整个职业生涯,其大满贯最佳战绩就要数这次美网的第三轮了。原先这样的表现已经足够让洛伦茨感到惊喜,可现在看到自己第四轮面对的竟然是一位排名远低于自己的资格赛选手,这位意大利老将自然也就起了另一番的心思。
要知道,大满贯八强,可以算得上检验一个职业选手生涯成功与否的一道坎。毕竟大满贯冠军实在是太稀少了,因此打进一次大满贯的八强,也就成为了大多数网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原先罗伦兹几乎已经认定自己这辈子可能没有希望能够完成这个目标了,可现在,大好机会突然摆在他面前,这又怎么能让他不感到惊喜万分。
“亲爱的蒂娜,我感觉我职业生涯最美好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而这一切,都是一位名叫潘西齐的中国人带给我的。让我们一起感谢上帝吧!”在给远在家乡的妻子的信息中,洛伦茨这样写道。
进入美网八强之后,每位选手将获得高达47万美元的奖金。对于洛伦茨来说,这可以算作是一笔巨款了。已经提前将其划入自己账下洛伦茨,竟然开始十分认真的安排起奖金的使用来。
等这笔钱拿到手之后,他准备回到意大利家中,将老旧的公寓重新粉刷一遍,再把那张多年的旧沙发扔掉,换一张新的。最后,给他最爱的妻子买一条早已看中的名牌项链,作为自己今年的生日礼物。
“哦,我的天呐,我已经提前感受到金钱的美妙了。”沉醉于美梦中的洛伦茨,对于接下来与潘西齐的第四轮比赛,显得已经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