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2章 长安北军
国家得到稳定的发展之后,才会有着更大的可能,匈奴和康居与晋国比较起来,有着太大的差距,如果晋军选择向他们动手的话,形势对于两方来说才是最为危险的。
如果能够得到晋国的友谊的话,情况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岁的交战,不可谓不激烈,晋军从乌孙和大宛的战场上获取了诸多的利益,匈奴人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而匈奴和康居的军队也在交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晋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稳定,但是匈奴和康居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所在国家的底蕴,与晋国比较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晋军能够发动连续的战争,匈奴和康居却是不能。
更好的结交晋国,为他们所在的国家带来的将会是稳固和繁荣。
当晚,呼厨泉带着左贤王来到了国家的府邸,送上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与以往一般,郭嘉并没有客气,直接将这些东西收下。
有着呼厨泉在中间作为帮助,一些话语上就简单了很多。
左贤王对这次前往拜会郭嘉的行动还是比较满意的,花费一些金钱,能够得到晋国兵部尚书的好感,这能够让左贤王在面对郭嘉的时候,更加的亲切。
左贤王有着如此举动,康居的使者也是如此,吕布让郭嘉带领匈奴和康居的使者前往军中,这就说明了晋国皇帝对郭嘉是何等的重视,如果能够与郭嘉拉近关系就好了。
康居国相在城内的时候,可是没有闲着,对晋国的一些官员也是有着初步的了解的,当得知郭嘉的一些习惯之后,康居国相虽说有些迟疑,亦是带着不少的名贵物品前往郭嘉的府邸拜会。
同样得到了郭嘉的热情款待,让康居国相暗中松了一口气。
匈奴使者的行动,康居国相可是多有关注的,晋国大将之中有一人是出身匈奴,这也是最为让康居国相担忧的地方,在晋军之中,想要成为军中的将,那可是需要诸多的功劳的。
匈奴人出身的呼厨泉,成为晋军之中的大将,位列战神殿之中,这绝对是了不得的事情,若是匈奴使者得到了呼厨泉的帮助,形势对康居来说岂不是更加的不利。
康居国相也明白,之前匈奴人就与晋国有着联络,中间肯定是有着呼厨泉的功劳,但是康居不能在这件事情上落后,如果匈奴人从晋国得到了更多的精良兵刃铠甲之后,势必会对康居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匈奴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若是有着足够的利益摆在面前的话,匈奴人岂会有不动心之说。
目前匈奴和康居都是经历战事不久,需要休养生息,若是匈奴人恢复的速度更快的话,难免会对康居有着一定的想法。
次日,郭嘉带着匈奴使者和康居使者前往军中。
这次郭嘉带着他们前往的乃是长安北军。
在大宛和乌孙的战场上,是长安南军的将士奋勇征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如今南军的统帅赵云,仍旧镇守赤谷城。
长安北军,亦是有着五万人,主帅乃是老将黄忠。
当看到北军的统帅黄忠之后,左贤王和康居国相的心中是有着诸多的疑惑的,从黄忠两鬓斑白的情况来看,分明是一名老将,虽说黄忠的脚步仍旧稳健,用这样的人来统帅长安北军的话,恐怕是有着草率了。
不过这毕竟是晋国的事情,非是匈奴和康居能够插手的,他们需要了解到的是晋军更多的情况。
“奉孝前来,老夫可是欢迎啊。”见到郭嘉之后,黄忠上前大笑道。
郭嘉拱手道“黄老将军,本官是奉圣上之命,带着匈奴和康居的使者前来军中看一看。”
“有奉孝带着,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黄忠笑道。
当康居国相和左贤王通过翻译之人听到两人交谈的内容之后,看向黄忠的目光有了诸多的不同,郭嘉那可是晋国的兵部尚书,而黄忠是军中的将领,但是从黄忠与郭嘉交谈的情况来看,郭嘉对于黄忠显然是有着敬重的,若是黄忠真的这般厉害的话,等到了军中之后,行事上肯定需要更加的注重一些。
郭嘉负责带着他们来到军中,如果他们的表现让军中的将领不满的话,难免会传到吕布的耳中。
“黄老将军,圣上已经调遣黄叙将军前来长安,料想不日就会任命黄叙将军了。”郭嘉道“这可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啊。”
黄忠摆手道“犬子还是差得远啊,只是希望圣上以后征战的时候,能够带上犬子。”
“黄老将军的心思,圣上肯定是了解的。”郭嘉道。
“圣上日理万机,这件事情还是需要奉孝从中提醒一下啊,事成之后,老夫请你喝酒。”黄忠道。
征战疆场,在普通人看来是太过危险的事情,但是在黄忠看来,就不同了,黄忠本就是沙场猛将,经历过多少的战事,才有了如今在晋军之中的地位,对于黄忠来说,若是不能征战疆场的话,才是最大的痛苦。
黄忠也知道,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将会逐渐的退出人前,但是黄忠征战疆场的心却是不会停止。
身为一名武将,就应该有进取之心,不管是面对多么强悍的敌军,始终能够保持高昂的斗志,这也是有着很大的必要的。
“一言为定。”郭嘉直接答应了下来,谋划匈奴和康居的时候,他是参与其中的,若是黄叙被调动到长安军中的话,就说明吕布有任用黄叙之意,到时候让黄叙加入战争,还是比较简单的。
黄忠和黄叙皆是战神殿三十六将之一,这对于黄忠来说,绝对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样的荣誉,是黄忠和黄叙用战场上的胜利所换来的。
“奉孝爽快。”黄忠大笑道。
康居国相和左贤王提到两人交谈的话语之后,心中难免会有更多的猜测,长安北军的统帅竟然向兵部尚书提出要求,让自己的儿子进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