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百四十三章 回上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清巨鳄 作者:塞外流云

    第四百四十三章 回上海

    二月初八,两艘飞剪船抵达上海,其中一艘就是“飞燕”号,看到这两艘漂亮的西洋纵帆船,上海的官绅士民都知道是一等子爵,南洋提督——易知足回来了。

    两艘飞剪船缓缓靠岸,闻讯而来的肖明亮带领两队团练和义勇迅速将码头戒严,见的易知足下船,他大步迎上前敬礼道:“学生见过校长。”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没事吧?”

    “一切正常。”肖明亮说着轻声道:“安南情况如何?”

    易知足哪有不知道他心思的,没好气的道:“安南没你的份....。”说着,他转过身,下巴朝朝着东北方西扬了扬,道:“抓紧训练,以后有的是机会!”

    哪个方向有仗打?倭国?肖明亮登时心花怒放,连忙敬礼道:“属下明白。”

    易知足没在码头逗留,快速钻进了一顶小轿赶往西园,元奇团练擅自出兵安南这事不小,一晃已经一个月,也不知道朝廷是什么反应,他急于回西园看看有无邸报或是加急信函,说实在的,他心里也多少有些不安。

    擅自出兵安南,不仅是要强占鸿基煤矿,也是对朝廷的一次试探,试探朝廷对元奇能够容忍到什么程度?他急于知道朝廷的反应,好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今元奇团练海陆兵力将近一万屯兵安南鸿基,正等着他的下一步命令,他哪能不急?

    说到底,他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元奇如今家大业大,他做事哪敢不留余地?占据鸿基,元奇团练可进可退,若是朝廷反应不强烈,他是不介意扩大战端的,以元奇团练的战力,对付安南,哪还不是摧枯拉朽!

    在西园门口下了轿,他一路快步赶往‘听涛阁’,一进院子抬眼就见包世臣迎了上来,当即拱手道:“包先生。”

    还了一礼,包世臣才笑道:“爵爷就不怕将天捅个窟窿?”

    易知足笑道:“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无妨。”

    “如此大的阵仗,是蓄势待发吧?”

    易知足笑了笑,道:“朝廷是何反应?”

    “明面上没有,不过,有密折,还有些京师来的信函,都是六百里加急。”

    易知足点了点头,边走边道:“以后我不在上海,京师来的公函私信包括密折,先生都尽管拆看,不必顾忌,我会在上海随时留一艘飞剪船。”

    听的这话,包世臣虽然觉的有些不妥,但一想这也是快速传递紧急消息的唯一法子,当即也不推诿,道:“老夫遵命。”

    不等易知足走进书房,李旺便快步追上来禀报道:“禀爵爷,耆大人前来拜访。”

    易知足一楞,随即反应过来,看来是筹建海军一事,朝廷有答复了,否则也不至于他前脚进屋,耆英后脚就跟来了,他当即折回前院,前去迎接耆英,毕竟身为南洋大臣的耆英是他的顶头上司,该有的礼仪还是必须有的。

    耆英没着官袍,长袍马褂一副缙绅打扮,见易知足迎了出来,他含笑道:“易大人可算是回来了。”

    易知足拱手笑道:“广州有些事耽搁了,迟回了几日......。”说着,他伸手礼让道:“耆大人请。”

    “易大人请。”耆英客气了一句这才迈步,边走边道:“安南打的可还顺手?”

    见他开口就问安南战事,易知足心里暗喜,这就是朝廷对元奇出兵安南的态度吗?这可是有些令人意外,当即微笑着道:“不过是小施惩戒而已,无所谓顺手不顺手。”

    耆英听的一笑,“出兵一万,只为小施惩戒?”

    “总不能灭了安南。”易知足道:“安南毕竟是我大清的藩属国,下官身为朝廷大员,总得顾及朝廷的脸面,不能做的太过分,让朝廷为难。”

    这话说的漂亮,耆英心里却是不屑,擅自出兵安南时,没见你顾及朝廷的脸面?不过,一句‘总不能灭了安南。’让他心里一跳,看样子元奇团练还真是有心灭了安南,一路无话,两人进了厅堂叙礼落座,他才神情肃然的道:“元奇真有能力灭了安南?”

    什么意思?朝廷难道真有心借助元奇团练之手灭了安南?略微沉吟,易知足才摇了摇头,道:“元奇团练没这个能力。”

    没有?耆英有些意外的看着他,对方身为元奇大掌柜,一手创建了元奇团练不说,元奇团练每一次大战,对方也都亲身参与,要说对元奇团练最为了解的,非此人莫属,不过,元奇团练的战力是有目共睹的,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顾忌?

    点了一支雪茄,易知足缓声道:“元奇团练兵力不足,能够击败安南军,但要灭了安南,却是力有不逮,除非是朝廷增派大军协助。这道理就跟英军入侵一样,英军能够击败大清军队,但却无法占领大清,兵力无足。”

    耆英点了点头,这话倒是实在,元奇团练一共才多少兵力?不过,一万出头,撒到安南各个府县,跟撒胡椒面没什么区别,略微沉吟,他才道:“要灭安南,朝廷大概需要增派多少兵力?”

    易知足没答,反问道:“朝廷有心灭掉安南?”

    犹豫了下,耆英才道:“圣德神功碑,易大人可知道?”

    圣德神功碑!什么玩意?跟安南有关系?摇了摇头,易知足才道:“下官孤陋寡闻......。”

    耆英轻声道:“根据大清祖制,有失国之寸土者,不得立圣德神功碑。”

    听的这话,易知足登时明白过来,这玩意是帝皇死后,为帝皇歌功颂德的,道光因为《江宁条约》担心死后没脸见大清的列祖列宗,略微沉吟,他才试探着道:“朝廷同意将婆落洲纳入版图了?”

    耆英道:“婆落洲在南洋,远离大陆,如何能与安南相比?”

    易知足摇了摇头,道:“婆落洲四省之地,地广人稀,且有归附之心,唾手可得,岂是安南能比?”

    耆英也不与他争辩,径直道:“朝廷同意吞并婆落洲,易大人所提筹建海军的一应章程,朝廷都尽数同意,不过,相较于婆落洲,皇上可能对安南更有兴趣。”

    “打安南要银子。”易知足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朝廷如今还能拿得出银子大举远征安南?”

    朝廷如今哪还拿得出银子大举远征?耆英暗叹了一声,心里满是失望,元奇真要能灭了安南,他这个南洋大臣必然能够跟着沾光,封公封侯都有可能,没想到却是空欢喜一场。

    见他一脸的失落,易知足含笑道:“有银子是有银子的打法,没银子是没银子的打法。”

    “易大人有好法子?”

    “蚕食。”易知足道:“元奇如今占领了鸿基,让朝廷场面与安南谈判,将鸿基以东全部划归大清,待的五六七八年之后,海军形成规模和战力,待的西洋强国入侵安南时,再出兵逐步蚕食,直至整个吞并安南,如此,则无须消耗多少银子。”说着,他一笑,“朝廷若能谈妥,鸿基煤矿,元奇照常纳税。”

    不得不说,这个蚕食的法子是最为稳妥可行的,耆英这几日对安南的情况也是多有研究,安南疆域狭长,全部沿海,而且纵深不长,利用海军攻打,确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个建议一奏上去,必然会得到道光的青睐。

    至于鸿基煤矿纳税,他倒不在意,区区一个煤矿,一年能缴纳多少税银?这不过是元奇的的一个姿态罢了,当然,脸皮再厚,他也不敢全贪下这份功劳,毕竟易知足也是有密奏之权的,略微思忖,他才开口道:“皇上对安南战事颇为关注,易大人不妨将这番话整理下,本钦差尽快具名上奏。”

    易知足倒不在意让对方沾光,他自个毕竟有着元奇大掌柜的身份,这些事让对方出头效果要好的多,当即便道:“下官遵命。”

    这事对于耆英来说是意外之喜,他今日前来的目的是催促易知足尽快落实筹建海军事宜的,这才是他这个南洋大臣的主要差事,轻轻扇了扇眼前的烟雾,他才开口道:“筹建海军之事,皇上极为关注,知足的一应要求,皇上已全部允准,知足准备何时开始筹建海军?”

    “广州、上海两地的海军学院可以通同时开始筹建,学员和先生也可以同时招募,先另觅地方学习。”易知足沉吟着道:“筹建海军,须的选择海军基地,暂定的有定海、厦门,第三个在广东琼州府和雷州府之间选择,我意将海军总部定于定海,距离京师近一些,大人以为如何?”

    耆英点了点头,定海本就是海防重镇,且被英军两度占领,而且距离京师近,确实比厦门更为适合,见他点头,易知足却问道:“海军的饷银,朝廷不会不划拨吧?”

    耆英看了他一眼,道:“海军饷银,知足打算开多少?”

    “海军是技术兵种,风险也高,若是按照八旗绿营的饷银比例,怕是没人愿意来。”易知足道:“在陆地每月两块大洋,上船出海,四块一月,包吃住、军装、武器,全职训练。除元奇现有的三千官兵外,另招募七千人,凑一万整数。”

    耆英不以为意的道:“一月不过四万银元,朝廷出。”

    “一月可不止四万银元。”易知足笑道:“至少得十二万银元,一晚海军至少有一千军官,还有伙食军装等等,而且朝廷至少得先拨三百万银元建设定海海军基地——包括港口码头、军营、训练场地、运动场地、医馆等等配套设施。”

    那么多?耆英心里暗叹,海军可不是一般的昂贵,这简直就是烧银子,这还不包括最主要的战舰和火炮火枪,他摇了摇头,道:“知足也不是不知道朝廷如今的情况......。”

    “大人不要急。”易知足道:“下官会尽快草拟一份筹建海军的详细计划,包括海军扩军计划,并着人将所有的预算打出来,到时再呈报朝廷。”

    “皇上对于筹建海军极为关注,还望知足尽快拿出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来。”耆英说着便起身告辞。

    送走耆英,易知足折回书房,看了下道光返回的密折,折子上道光的朱批很简单——知道了,及时奏报安南情况。

    没有意料中的申斥,语气平淡的仿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若非耆英之前提及圣德神功碑,他怕是还的好好琢磨一番道光的心思。圣德神功碑可说是盖棺定论,是总结帝皇一生的丰功伟绩,死后不能立圣德神功碑,可说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不怪道光对婆落洲对安南如此上心,这明显是想用开疆拓土来掩盖香港的租借。

    凝神半晌,他才提笔给道光写了份密折,禀报元奇团练已占据鸿基港四周,但并未向西扩张,静候朝廷命令,随后,他简单的分析了法兰西在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必然会向东南亚扩张,而安南,则是法兰西向东南亚扩张的首选,建言在法兰西入侵安南之前,吞并安南。

    之后,他又将筹建海军的一些想法和计划简约的提了一下,这些事情耆英是要上折子的,他不想多啰嗦。

    写完密折,他又分别给《西关日报》《江宁日报》《临安日报》分别写了封信,刚刚搁笔,李旺便来报,伍长青、解修元、何叔泰士三人前来拜访。

    待的三人进来见礼,易知足含笑伸手让座,随即看向何叔泰问道:“机器缫丝加盟情况如何?”

    “大掌柜预料的不错。”何叔泰道:“江南丝商对于加盟东煌的积极性不如广东,二个月时间下来,只有三十余户签订了加盟合约,总计二万一千台缫丝机。”

    “这个数目不错了。”易知足道:“元奇要大力扶持他们,让江南的丝商见识到机器缫丝带来的惊人利润,才足以吸引更多的人加盟进来。”说着他扫了三人一眼,道:“水陆两路设卡,严禁江南丝商与外商接触,从广州过来的翻译,也要严格控制,给东煌再争取一年时间,茶叶,咱们目前还难以垄断,但是生丝,必须垄断。”(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回上海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