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参把头
传说最早进入天白山挖人参的,就是海东人孙良。他和朋友一起进入大山挖参,却不料朋友突然失踪。
为了找到朋友,孙良苦苦寻找了七天七夜,最后连累带饿,死在了天白山中。
后人传说因孙良心地善良,为人义气,感动了天帝。
天帝不忍见其死后魂魄孤苦无依,便封他为山神,掌管天白山。
保佑放山人们不遇豺狼虎豹,顺利采到宝物。
众人三个响头磕完,宁护再次大喊“拜把头”
大树旁边,乃是宁家历代的老把头牌位,所有的宁氏家主,死后都要埋在这里。
只见旁边的坟茔连绵不绝,周围到处都是,就可以看出宁家放山的岁月,已经是极为长久了。
“拜了山神和把头,进山寻宝不用愁!各位宁族人,进山挖棒槌喽!”
宁护振臂一呼,带着旁边的“索宝棍”,一马当先向前走去。
周围众人也跟着大喊“挖棒槌喽!”
陆续跟着前进,只听见呼声回荡在山谷,连绵不绝。
宁谢跟着放山队深一脚、浅一脚已经走了十几天,哪怕他爹是队伍里的领导人物——把头。
而且剩下的两个关键角色,压队的“边棍”,专管做饭的“端锅”。
都是他的远房堂哥,对他在生活上可谓是照顾有加。
可是宁谢毕竟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的高中生,几时吃过这样的苦啊。
今天还没走上几步,就把棍子丢到一边,嚷嚷着要休息。
平时对儿子和颜悦色的宁护,此刻暴跳如雷。
厉声责骂道:‘你看看,这天白山的老林子!到处野草和长刺的灌木都有半人高,根本没有路,保不齐还会遇到野兽。
这索宝棍既是山神赐福的护身符,更是我们行路之时的必须品。
而且关键时刻迷路之时,还可以通过树发出的声响,确定同伴的位置。你居然敢随身乱扔,捡起来!’
宁谢乖乖的把索宝棍捡了起来,宁护却好像余怒未消,立马就要冲上来教训儿子一顿。
周围的人见状马上去拉架,毕竟都是一族人,都知道宁护是爱之深,责之切。
真让他打了儿子,回去了宁谢他妈也不会放过众人。
“不就是一根破木棍,有什么了不起的”宁谢嘴里嘟囔着,被他的“边棍”堂哥拉到了一边。
“你也不要怪你爹脾气差,这放山是有规矩和禁忌的。
要特别注意一言一行,比如吃饭叫“拿饭,睡觉叫“拿房”。
人参呢,必须叫“棒槌”,遇到了蛇,千万不能随意伤害。更不能提蛇,要叫它“钱串子”。
出来十多天了,还没采到一颗棒槌,你爹肯定是心急如焚。
而且索宝棍是山神赐福过的,放都必须竖着,不能横放在地上。
你这样往地上随意一扔,你爹不发火就有鬼了!”
堂哥拍了拍宁谢的肩膀,给他说了些放山的忌讳,就去安慰他爹去了。
“嘿,拉屎不出怪马桶,没找到棒槌又不能怪我。现在本来就资源稀少,哪有这么容易找到吗!”
大家正在往山林更深处前行,这遮天蔽日的巨木,丛生的荆棘。都让宁谢的心情越来越坏,嘴里还在埋怨着父亲。
“停下!”宁护一声大喝,队伍应声而止。
只见他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植物分布,又站在高处观察了一下山川走向。
直接把手中的索宝棍立在原地,诚恳的跪在地上。
双手合十念叨起来:“琼轮光辉,全盈不亏。玄景澄澈……”
周围的人都是眼前一亮,安静的看着宁护念咒。
“边棍”堂哥一脸神秘,小声对宁谢说道。
“这就是你们宁家祖传的“寻参咒”,历代都是传男不传女,只有家主才有资格学习。
传说只要念了这“寻参咒”,就一定会挖到大棒槌,我都好久没看到你爸念过了。
你是他儿子,以后肯定也会学到这门绝技的,今天我们一定有大收获啊!”堂哥一脸兴奋。
宁护一脸肃穆,正色道:“前面那个背阴的山坡,大家分头行动,小心搜寻!”
众人领命前行,宁谢也跟着堂哥向前走去。
“人参喜欢生长在茂密的森林里,喜欢生长在棕色森林土上。
而且需要比较丰富的腐殖质,喜爱散射光和较弱的阳光,所有我们一般在背阴面寻找。
到处都是杂草,人参就掩藏其中,一定要仔细……”
“边棍”堂哥还在喋喋不休。
宁谢突然停住了脚步,愣愣的定在了原处。
“怎么回事啊?又走累了想休息啊?想把这块找完,不然你爸会说的”堂哥还在拉扯着宁谢,想要他往前走。
可宁谢丝毫不为所动,眼睛直直的盯着前方。
只见不远处的杂草深处,万绿丛中一点红,成熟的参籽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红艳。
宁谢似乎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指着红色的参籽问道:‘哥,你看那是人参不?’
堂哥毕竟是负责的“边棍”,可以说是放山的老手了,只是定睛一瞧就知道是遇到了大棒槌。
堂哥不发一言,欣喜若狂的跑到近处。
大声喊道:‘棒槌!’
然后轻轻趴下,小心翼翼的一手捏住人参苗叶,放开喉咙喊山:‘有棒槌哦……’
只听见四处此起彼伏出现了回应,
“什么货啊……”
“五品叶……”
有问有答,一呼百应。就像是在唱山歌一般。
宁护就在不远处,离的最近最先赶来。
用草帽盖住,使人参束手就擒,并用红绳把参绑在树枝上,这样才算是大功告成,捉住了人参。
宁护一脸喜色,使劲的拍着“边棍”堂哥的肩膀,大声表扬道.
“你小子不错,做个边棍都算委屈你了,这次算你的首功!”
堂哥赶忙摆手拒绝,对着宁护说道:“把头,这功劳应该是宁谢的,都是他眼睛尖,才能发现这颗大棒槌。”
对着旁边的宁谢略带歉意的说道:“不是堂哥刚刚不告诉你,而是山上规矩。
发现人参时不能多说一句话,要大喊“棒槌”,它才会被定住不跑。
没想到你小子真是个福星,这寻参咒也是真灵,刚念完就有收获了。”
一看这成色,就知道收获巨大,堂哥也很高兴。
旁边的人三跪九叩这下,拿出了挖人参的工具。
里面鹿骨钎子,棒槌针,快当刀,快当斧子一应俱全。
用棒槌针在人参的40厘米的位置开始挖,又以人参为中心挖了一个1米见方的大圆,把它圈在了里面。
最后在离人参4到5厘米的地方,剪断了枝条,这是为了保证人参的新鲜程度。
接下来就是细致活了,一点一点把人参请出来,有时候一挖甚至几个小时。
“看这芦头,起码有六十年的火候了。
可是极品的上等好货,一根参须也不能挖断,断了就坏了品相,价钱就跌的厉害了”
宁护一直在一旁监督,有时候还会亲自动手,十几天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众人还是非常高兴的。
终于见到了这颗大棒槌的全貌,可以说是“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下。”正是一颗市场罕见的绝品。
宁护用手轻轻抖去上面的泥土,好像是抱着刚刚出生孩子的新手爸爸,动作温柔而细腻。
用准备好的新鲜苔藓、桦树叶,掺上一点刚刚挖出人参的原土,把人参包裹起来,用草绳打成参包。
看到宁护仿佛是怕没系紧,还用力反复扯了两遍。
大家都知道,他也只是表面淡定,其实放山之行,把头的压力是最大的。
现在大棒槌在手,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开始心中计算自己能分多少,回到家后又去添置什么家伙事了。
天色已晚,今天就暂时不返回了。
十多天的风餐露宿,顿顿压缩干粮,也让人的嘴巴里淡出鸟来。
终于到了归程,“端锅”也就不需要斤斤计较,拿出了珍藏的食物,露出拿手绝技准备让大伙大饱口福。
山上新采的榛蘑,配上带来的腊肉。
滑嫩爽口的蘑菇配上腊肉的烟熏香味,混合成一种奇妙的鲜美。
宁谢早已经想换换口味,如此美食当前。
顾不得有点烫,他是吃了一碗又一碗,连舌头都快吃进去了。
几个年纪大、资格老的挖参人,正和宁护围坐在火旁边。
吃着可口的腊肉榛蘑汤,不知不觉灌下去不少自己酿造的烧酒。
本来放山期间,平时是不允许喝酒的,但是今天收获巨大,宁护也喝了不少,此刻大家都有些醉意了。
宁护猛然站起,扯起自己粗犷的喉咙,唱起了故老相传的《参把头》歌谣。
天白老林棒槌多,放山寻宝事先说;
拉帮结伙耍单数,能不能去把头夺;
准备快当与花篓,薄斧手锯轻铁锅;
进山先要拜山神,猪头牛羊三牲罗;
天帝御封孙良爷,只坐树墩不上桌;
虎走岗子羊走坡,坏了规矩祸事多;
棒槌鸟叫索宝棍,鹿角竹签把土拨;
抬出土精砍兆头,下山还愿吃白馍;
神山圣水出仙草,一两黄金一两货;
能消百病强体魄,鹤发童颜百年活……
众人跟着一起哼唱,把这歌声传遍了山谷的每个角落。其间是饮酒吃肉,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