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房产开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以人均水平而论,胜利港地区归化民享有的医疗和教育资源都要远远高于大明及同时代的其他帝国,而且归化民享受这些待遇的经济成本非常低,甚至近乎免费,这也就变相地降低了本地归化民的生活成本,让他们可以将工资收入用于其他提升生活水平的方面。[燃^文^书库][].[].[com](燃文书库(7764))一些职位较高,收入稳定,有了一定积蓄的归化民,已经开始认购专门为归化民修建的安居房。

    由建设部组织设计、施工的安居房自年初开始修建以来,已经完成了数百套。这其中包括向穿越众内部发售的筒子楼公寓,留守在胜利港的数百名穿越众经过数次摇号选房的活动之后,大多都已经从活动板房分批搬进了新公寓。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成员的福利房都是制式统一的精装修,室内的家具、洁具全部是大批量订制的。楼内实现了热水和电力供应,室内照明都是安装的穿越前购买的LED灯具,这种长寿命灯具足可以用到今后穿越集团有能力自行生产白炽灯的时候。

    尽管这些公寓的内部空间有限,每户不过二十多平的使用面积,热水和电力都是每天限时供应,但却能让成员们重新感受到穿越之前生活在水泥盒子里的那种熟悉的感觉,一户一间的私密性也远远好于之前多人混住的集体宿舍。虽然距离大家所期望的深宅大院的土豪环境还尚有差距,但相比之前住了一年的活动板房,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再说即便是位高权重的执委们也同样都住在这种筒子宿舍楼里,成员们也实在没什么好抱怨的地方。

    房产项目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建设部的规划之中了,陶东来作为前房地产开发商,现执委会领导者、建设部一把手,深知满足民众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有助于保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因此他对于房产项目的重视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军队建设。除了为成员们改善生活环境而修建的福利房之外,陶东来自然也不会放过向普通民众兜售房地产项目的机会。

    执委会在治下地区推行了严格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因此本地归化民基本上不太可能完成自行购地建房,而他们现有的住房也都是属于执委会及下属的各个单位,民众本身并不拥有其产权。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归化民想在这一地区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产,唯一的途径便只有购买官方推出的商业房产。

    建设部在七月的时候就试验性地向本地归化民推出了两栋共计八十户的安居房,立刻便引来了一股抢购风潮。这种针对归化民发售的安居房在外形上看起来跟穿越众的福利房几乎别无二致,同样也是两层小楼,每栋四十户,砖石水泥结构。不过其内部只是福利房的简化版,没有热水、电力之类的供应,没有独立的卫浴空间,没有铺设平整地砖,也没有经过粉刷的墙面,基本就是后世毛坯房的模样。

    但这些对于归化民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没有热水,但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集体澡堂,而且还免费,也没什么不好。没有厕所,屋里放个马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至于抽水马桶那种高级货,普通的归化民肯定是用不起的。电力对归化民来说根本就没用,照明也不需电灯,目前归化民的照明设备还是以煤油灯为主,条件好点的能用上玻璃罩的马灯,个别归化民干部甚至有工业部刚刚开始出产,尚处于内部试用状态的电石灯。

    电石灯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玩意儿,简单说就是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可燃的乙炔气体,依靠乙炔燃烧来发光。这种灯在二十世纪电力资源尚不发达的时候曾经广为使用,旧时人力黄包车上挂着的灯具就是电石灯。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因为其燃烧原理,其火焰颜色变化会提供缺氧警示,也仍在被当作矿灯和探洞者的必备品在继续使用。其发光原理十分简单,制作生铁电石灯的工艺也不算复杂,而目前碳化钙在炼焦过程中已经可以制备出来,原材料也有充足的保障。这玩意儿除了燃烧时会有点异味之外基本没有缺点,但只要室内的通风条件好,这也并非大问题,其照明的亮度完全超过了油灯和蜡烛,工业部下步就打算将此作为民用方向的新产品大量生产,并且作为拳头产品向外出口。

    抛开这些客观条件的差异不论,单单就是能住上与海汉首长们相同的房子,这就足以让归化民们激动了。能够有经济条件申购安居房的基本都是归化民中的干部阶层,而这个阶层作为海汉发展壮大的既得利益者,又经过了长时间的意识灌输和洗脑,几乎都成了海汉文化的死忠分子,将海汉首长们视作了无所不能的存在,并且有意无意地模仿着上司们的生活习惯。

    剪发易服,学一些宣传口号,这些都是很表面化的东西,甚至没有干部的身份也同样也可以模仿,根本不足以体现出差异性和优越感。而这种与上司们一模一样的居所,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条件买到,这才是体制内身份和阶层的象征。如果用海汉首长们的话来说,这才是逼格!住在这种地方,跟住在竹木结构的船型屋完全就是层次不同的两个世界了,以三亚地区目前尚不明显的社会分化状况来看,可以说这安居房就是最直观有效的社会地位象征。

    当然这种房子也并非没有缺点,以中国传统的眼光来看,好歹也得有个院落才像个家的样子,这安居房一户的居住空间也实在太小了一些,如果是两代人,居住就显得有些拥挤,必须要考虑分户了。但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房子的大小,而是在海汉治下地区根本就没有自行建房的选项。

    外来的商户虽然可以圈地建房,可那地皮还是属于执委会,只是以租借的方式使用而已,说得难听点这房子到底是谁的都不太好说。而建设部出售的安居房却是有外来者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产权,可以出让、继承,是实打实的家产,有执委会签名盖章的房产证,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算是一个极为有威信的背书了。

    建设部在发售这批安居房的时候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门槛,那就是对申购房产者的身份有着明确的限制,必须要取得归化民籍贯一年以上,劳工等级不得低于三级的人员,才能有资格申购此次的安居房。这基本就是从官方的角度,对安居房的地位作出了解释能有申购资格的人,基本都算是本地归化民社会中的上层人士了,这就足以让普通民众感到艳羡了。

    当然想要获得这份固定资产,需要付出的经济费用也并非人人都能够承担得起。或者准确一点说,以归化民的收入水平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无法一次性付清官方定价的房款。

    建设部给安居房的定价为两百元一户,这个价格如果用来作类比,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崖城的房产价格水平,驻崖办当初买下的院子才花了二百六十两银子,那可是五百多平,七间正房的院子,然而这笔钱在胜利港连两户安居房都买不到,差距甚大。当然即便是有这个财力的归化民,也绝不会把手头的流通券换成银子去崖城买房就算在那边能买套大点的房子,但几乎不可能找到胜利港这边收入水平的工作,更不可能有“干部”这种非大明体制的官位可做。

    两百元一户,看似不高但也绝对不是一般归化民能随手拿得出来的数目,即便是像于大山、张天贵之类的高级归化民干部,平均月收入也不过在十到十五元之间,再刨去生活开支和日常消费,他们一年的积蓄也很难一次付清房款。

    不过张天贵最终在这次的竞争中战胜了老对手于大山,成为了本地归化民中第一个申购成功的人,而且一次性就买下了两套房。这也得益于他家中丁口够多,五个儿子加上他自己一共六个劳动力,月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而于大山则是和其他申购者一样,选择了“海汉银行”所提供的低息购房贷款。由于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可供抵押的实际资产,因此最终的抵押品性质就有些特殊了他们个人的劳工等级积分。如果发生了不能按时按量偿还贷款的情况,他们的个人劳工积分就按相应的比例进行扣除,并且可能会因积分不足而导致劳工等级下降,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由“海汉银行”出面收回安居房。

    当然于大山等人敢于大胆地选择贷款购房,主要还是得益于“海汉银行”的信用和其公布的低利率。在于大山这种阶层的归化民眼中看来,10%的贷款年利率已经堪称厚道,要知道他们过去向一些富户借钱时的月利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海汉银行”的年利水平。以四级劳工和归化民干部的收入来算,只要平时稍微省吃俭用一点,要在一两年内还清并不算多的贷款不是什么难事,因此购房者们在贷款合同上签字画押时都显得毫无压力。

    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当时归化民当中有四级劳工三十余人,三级劳工二百七十余人,拥有申购资格的人超过三百。而这中间的绝大部分人都办理了申购手续,因此建设部首批退出的八十套房毫无悬念地被订购一空,在四级劳工完成选房之后,为了公平起见,甚至不得不为众多的三级劳工举办了摇号仪式,以此来决出有资格入驻安居房的幸运儿。

    这一波购房潮风头之盛,甚至引起了外界的瞩目。魏平和罗升东这两个消息灵通人士就专门找了陶东来好几次,试图让执委会放开售房对象的门槛,让他们也能够有机会参与购买房产。

    这两个家伙自从死心塌地的当了海汉代言人之后,收入可谓节节攀升,手头也有了些余钱。两人是早就指望着能在胜利港这边置产购房,但这里的土地政策又让他们觉得租地建房实在有些不靠谱,人家修建商业设施还可以靠着收入来赚钱,但如果是建住家院落,而且这地还不是自己的,就太不划算了。如今安居房政策一出,两人立刻闻到了其中的商业味道,便自行找上门了。两百元一户在归化民看来或许不是小数目,甚至需要借款才能完成,但在罗升东和魏平这两个靠着投机倒把当上土大款的人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如果执委会肯卖,他们甚至想过两人集资一口气买个十套八套的,回头再慢慢加价倒卖当然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即便是归化民也有根据家庭人数制定的严格限购令,对于房产转卖的行为也要征收高额的附加税。

    对于商业房产的开发,陶东来早就有了全盘的考虑,针对归化民所推出的安居房并不会对外界人员进行发售,因此哪怕这两人磨破嘴皮,陶东来也没有松口的意思。

    不过陶东来倒是给他们另外指了一条明路在三亚新港为中心的三亚新城城区,将由建设部和“琼联发”联合推出专门向非归化籍人士出售的高档房产楼盘。如果他们想要在三亚地区购置房产,那么最好就是去购买当地的这个楼盘。

    “琼联发”在成立之初的时候,施耐德便已经向股东们透露过房地产项目的运作方式。不过因为建设部下属的建筑队规模有限,一直都忙于内部福利房和安居房的修建工程,因此“琼联发”这边的项目就被搁置起来。直到入夏之后,在“琼联发”股东们的催促之下,建设部才终于拿出了开发方案,报请执委会审批。

    股东们倒也不是急着赚这个项目的钱,目前“琼联发”已经在进行或是准备进行的项目有十多个,最快的在年底前就能见到收益,相对而言收益并不算快的房地产其实没有多少人看好,甚至有不少股东仍然在怀疑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但随着三亚地区的整体开发,股东们也意识到这一地区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逐步开始有了在本地置产的意愿,租地建房那是肯定不行的,要建那就得在自己的地皮上建,但这又与海汉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相冲突。

    执委会为此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由建设部和“琼联发”联合开发房产项目,这样一来,股东们和富商们就可以用购置房产的形式来获得土地所有权你不能单买土地,但你可以买下土地上的商业地产以获得土地的所有权,这也算是一种政策上的变通。当然了,执委会和建设部会在购房合同中明确土地的使用性质,并且土地所有权不可随意转让,购房者也不用指望能用这种变通的方法买下几十亩地然后自行搞开发。

    八月初,就在民团跨海攻打南越会安的那段时期,建设部在三亚新城临春河畔推出了第一个针对外籍人士发售的商业地产“三亚花园”。这个房产项目的主体分为别墅区和花园洋房两个部分,购房者都可以获得海汉执委会认可的产权,包括相应地皮的所有权在内。

    花园洋房为三层建筑,每层四户,每栋共十二户。除了没有电力供应,其他的热水、卫浴、内部装修都一应俱全,并配备了本地出产的玻璃窗户,其居住条件几乎与穿越众的福利房一致,而且户型还要大上好几倍。当然相应的价格也不便宜,每一户的价格从一千五百两起步,根据楼层和朝向的不同还有所差异。这种房子主要的销售对象便是罗升东、魏平以及一些常驻三亚地区的外来客商,满足他们想要花费不太多的金钱在这里购置一处房产的意愿。

    这个价格要是放在两年前,足以把罗升东魏平之流给直接吓跑,因为连崖城都没有到达这个价位的房产,何况还只是没有独立院落的楼房而已。即便是放在广州,这笔钱也足够买下一处品相不错的小院落了。如果当时有人以这样的价格叫卖这种不伦不类的房产,肯定大家都会认为他是疯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能在海汉人的地盘上以这样的价格买下一处房产,虽然价格稍显昂贵,却仍然有相当多的人表现出了购买的意图。海商在胜利港买一船海汉商品,拉回大陆卖掉,所得的盈利就已经够在这里买下一套房产了。罗升东目前已经是琼州岛生意做得最大的盐贩子,一千五百两银子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大数目了。如果不是崖城的老丈人拼命反对,他甚至有花大价钱直接在这里买下一栋别墅的念头。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