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时四
头顶青天 作者:艾露恩
归来时四
头顶青天 作者:艾露恩
归来时四
当姬傲剑在深山中找到苦行者的时候,感觉自己只是发现了一块“石头”。--
这是一个看上去十分衰弱的老人。他的头发十分稀疏,近乎秃顶。脸上的皱纹像是岩石一样斑驳,身体干枯得仿佛没有一丝水分,肤色也和周围环境没有区别。当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简直没有人能感觉出他是一个活物。
这算是真正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吧?
肯定地,差不多都已经是化石了。
姬傲剑也一动不动地立在他的身前,过了三天三夜,这个仿佛凝固的的老人才微微地张开了眼睛。
只不过是把眼皮略略一分,这个动作缓慢到几乎用去了一炷香的时间。姬傲剑看到这个节奏,感觉他的身体各项功能已经严重退化,甚至说话能力都没有保留下来。
果然,老人见到姬傲剑后,目光之中没有任何异常,就如同眼前没有这个人。
他的眼睛随即闭上,再次陷入了花岗岩一般的沉寂。
苦行者的意思其实十分清楚:他既不需要门徒,也不需要同伴,没有兴趣与眼前的人交流,
姬傲剑还是站在他的面前,一动不动。
又过了三天三夜,苦行者又一次微微掀开眼皮,见到来人还在,继续闭目。
按照苦行者中的规矩,不管是拜师还是寻伴,只要证明自己也有高深的苦行修为,就有希望得到认可。
然而姬傲剑的目标与以上两者都没有关系,他只是来观察苦行者而已,所以根本无所谓对方是什么态度,都有耐心一直等下去。
因为他已经发现这个老人,生命精元已经所剩无几。如果不在最后关头进行一些举动,他这生就与解脱彻底无缘,又将堕入俗世的轮回。
到目前为止。姬傲剑都没有知晓对方是什么教派的苦修之士。
不过这并不重要。
在南亚次大陆和伊朗高原这片广大地区,自公元一千年前雅利安人分为两支进来。上等阶层之中就有了深厚的苦行传统。
他们自小就接受过苦行的基本思想和修炼体系,成年后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世俗义务,就可以选择是否离家成为一名严格的修行者。
如果真正决定了外出修行,踏上这段旅途之后,又可以分为隐居丛林、云游四方、终极解脱三个阶段。
这是数千年前就已经广为传播的苦行模式,深深影响了印度和伊朗后来出现的各种宗教。
所以不管这个老人是南亚的婆罗门教徒、佛教徒、焉耆教徒、还是古波斯的祆教徒、摩尼教徒、玛兹达教徒,还是从西藏过来的原始苯教徒、密宗教徒,甚至来自是伊`斯兰教、锡克教的神秘教团。都有机会修习到这套苦行体系。
既然他已经走了寻求自我解脱的“小我”之路,那他出身于哪个教派都没有分别了。
当老人再次于三天三夜之后睁眼,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自己的精神感应本来能够知晓方圆数里的一切活物是否存在,但是眼前的这个人竟然需要自己亲眼见到,才知道他有没有离去。
难道对面这个年轻人,也是做到了梵我一体的苦行者?
老人原本固化的心灵忽然起了某种触动,非常非常缓慢地站了起来,又非常非常缓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行去。
姬傲剑一言不发,从后跟上。他看得出来,老人如此缓慢的动作。并不是有心拖沓,而是长久静修之后,导致行动能力必然发生的衰竭。
就是姬傲剑自己。因为一连站了九天九夜,都觉得手脚有了一种生锈的感觉,必须度过一段调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是要跟上迟钝已久的苦行者,那是完全没有问题。当姬傲剑血行加速,行为如常之后,老人的行动依然缓慢而又蹒跚。
姬傲剑思索着:这样的苦行方式,真的科学吗?
泛印度波斯地区的苦修者,往往有一种趋势。就是只将苦修当作磨练精神的手段,却没有将苦修也视作一种炼体的法门。于是。长年累月的刻苦修行,固然能使精神意志变得坚韧凝练。但是身体却也被摧残得形销骨立。
姬傲剑见过各种各样的苦修方式,有人能适应极度温差,在火炭上安然坐卧;有人能控制呼吸饮食,埋入地底多日长睡;有人能以百刃穿身,受遍痛苦依旧不死……如果有科学合理的恢复和疗养手段,那么这些苦修方式就不仅仅只是锤炼心神,也有助于修炼出一身高超武功。
可惜的是,虽然部分苦修士有意无意地控制着对*伤害的极限,但大多数修行者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往往勇猛精进修炼了一段时日之后,就因为健康问题提早撒手人寰,没有了成就正果的机会。
这可以说是苦修士之间太封闭了吗?也是,很多人苦修到狂热的地步,连说话能力都丢弃了,想要互相交流,共同完善,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就现下跟随的这位苦修士,姬傲剑觉得他的精神境界与自然沟通确实是没有问题了,可这身体素质着实堪忧啊。
所以,一个完备的修炼体系是多么重要。武学之中也有许多狠毒酷烈,令人触目惊心的炼体之法,尤以魔门神功为盛,嗯,具体方式说不定就是从印度这边传来的。但是这些练法总有相应的化解之道,姬傲剑不仅没有练残,还越练越强大。
姬傲剑跟着老人走了几日,已经明白他要去的方向,就是天底下最高的那座山峰。
苦修者想要解脱,就得去登临一处圣地,看看自己能否有超越轮回的机缘。
其实对于南亚地区的众多宗教来说,最看重的圣山是冈底斯山脉的冈仁波齐峰,因为山峰之下还有一座圣湖,圣山配圣湖自然最为完美。
珠穆朗玛峰因其海拔极高。当然也被看做是一座圣山,但这座山峰极难攀登,寻求解脱的难度自然也就更大。
幸好这个时代的世界最高峰还有可能让修行者感应解脱。到了将来一*登山队上峰,就再也没有这个可能了。
姬傲剑猜测。这名苦修者或许是认定难度越大,越能证明自己苦修的成效,所以选择了珠峰。
而且,就算登上了珠峰没能得到个体解脱,还有个更神圣的冈仁波齐峰可以去碰碰运气,不至于让自己完全断了希望。
到了珠峰脚下,仰望如同利剑刺破天穹的陡峭山壁,老人的外表神情虽然没有变化。姬傲剑却觉察出他的心神活跃了许多,就连动作也不像是原本那么僵硬麻木,而是灵活矫捷了不少。
也许,他的精神真的与高山产生了一种心灵上的呼应。
看到苦修士手脚并用,奋力往山峰攀去,姬傲剑也不再多想,默默地从下面跟上。
这座高峰在山脚处就远远高于海面,登了不多久后,山势已被冰雪覆盖,滑溜难行。身旁更是寒风凛冽,鬼哭神号。
姬傲剑在老人的后面,相当于有人在前领跑。只管跟着他的路线上行,并不觉得什么困难。
在六千米以下的高度,苦修士的攀爬虽然略显缓慢,但一直都能匀速上升,并没有什么阻滞,大致是一个时辰一千米。如果他能始终保持这个速度,姬傲剑觉得他最后登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到了六千米之上的高度,老人的身形停了下来,呼吸也开始起了紊乱。
海拔还是太高了吗?
姬傲剑想:没有氧气设备。没有厚衣御寒,爬上这个尺度。对于这位身体不如人意的苦修士来说,已经是极限了吧。
剩下的路程。不仅更加缺氧,更加寒冷,而且山壁也更加陡险,实在没法想象这个老人还怎么能够登顶。
过了良久良久,姬傲剑见头顶的人始终没有挪动一寸一毫,于是手脚加力,慢吞吞地从他身旁爬过,来到上方的位置。
在常识当中,一人独行容易力竭,但要是有人在前带路,就能跟着他的步伐走上更久。
虽然苦修士通常脾气古怪,未必愿意接受别人帮助。但是姬傲剑自忖:方才我已经让你带了好长一程,如今换我带路,也不过是有来有往,想来你不至于连这都要拒绝吧?
果然与他预料的相符,当他缓缓往上再爬的时候,身下的苦修士也一点一点地跟了上来。
姬傲剑一边攀爬,一边掌中运劲,在坚硬如铁的冰壳上拍出一个个凹坑,好让后来人借着这些坑洞,较为容易地登上,还能省些气力。
如是尽量顺着老人的节奏,又慢慢爬了两个时辰,天色已是黑了下来,但两人再次上升了一千米,只剩下了一千多米的路程。
姬傲剑乐观地想,就算后面的速度还需要再缓一些,最多过了这夜,就一定能带着苦修士登上峰顶。
就在他打算继续攀爬的时候,忽然心中一愣,回头朝下看去。
那名年岁极老的苦修士,一手还在往上伸去,眼中露出浓浓的期盼,但口鼻中已经没有了任何气息,全身和山壁联成了整体,真的成为了一块岩石,被冰层缓缓覆盖起来。
真是,好遗憾啊——
姬傲剑苦笑了一下,现在这个海拔都到了七千米以上,已经超越了冈仁波齐峰的高度,然而这个苦修士还是没有挺过去,要怪珠穆朗玛峰实在是太高了吗?
他长长吸了一口气,再往峰下已被夜色笼罩的整个次大陆看去。
自从三千年前的吠陀时代开始,这片大陆就有了成熟的苦修传统,就有了一代代的苦修之士断灭凡情,堪破欲念,得到自我解脱。
也就是说,这些修行者根本不需要关注这个地区的历史变迁,只要专注于自己的苦行和解脱,没人会来打扰他们。
在这几千年里,来了一批批外来者、征服者,让这片大陆变成了人种博物馆、语言博物馆、宗教博物馆……
可是这和修行世界毫无关系,苦修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定格在了三千年前的岁月里。
这,是正确的修行方式吗?
如果苦修们不是那么过于注重自我,和同道多多交流和分享经验,是不是在身体的保养方面不会如此悲摧?是不是就可以找到携手共行的同伴?
如果苦修们不是那么过于注重自我,能够将修行的感悟向民众传播,是不是在自我解脱之外,还能找到一条普度众生的新路?
在无数个岁月里,曾经有过一位杰出的修行者,在尝尽各种大师所教授的苦修之法后,最后感觉如此封闭不是最正确的道路,从而提出自我解脱只是小乘之法,教化世人才是最大功德。这种宗教文化后来走出国门,在世界史上都起到了重要影响。
所以修行的真正主题,并不只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去往哪里”的问题,还应当找到“我们的定义,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去往哪里”的答案。
前者只是一个人的正果,后者却是你心中世界的正果。
姬傲剑抬起头来,望着世界之巅,眼神中再也没有了任何疑惑。
——山的那一边,就是我的故乡。
——有我想见的人。
冷夜寒风之中,隔着山峰却分明能感觉到,一轮明月正从东方升起。
姬傲剑慢慢地站了起来,身形站得笔直,仿佛脚下根本不是近乎垂直的冰封陡壁,而是一条平坦开阔的黄土大道。
他一步一步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了上去。(未完待续。)
归来时四
-
归来时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