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
三国之寒门天下 作者:天天不休
第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
帝都大难化解之后,士民欢声震天,汉灵帝更是在长乐宫大摆酒宴,与百官同庆。
酒宴深夜结束,百官群臣相继回府,而刘焉这个从外地而来的大功臣只能回到临时住所。
一回到房中,刘焉就气急败坏地摔砸屋中摆设,甚至拔剑刺入墙壁之内。
“谁?”
正怒火中烧的刘焉察觉门外有人,冷静下来,沉声喝道。
“小侄刘备拜见叔父。”门外传来刘备沉稳的声音。
刘焉压下心中怒意,将刘备请了进屋。
一屋狼藉,刘备视而不见,径自跪坐在了刘焉的面前,垂首淡淡道:“叔父可有烦心事?”
刘焉此刻表情平静,闻言回道:“陛下重赏于我,我又怎会有烦心事?”
这就是典型的口不对心了,但是刘焉说的反话却点出了要害所在。
刘备是聪明人,也猜到了刘焉是因得不到天子的重用而发怒,尽管赏赐不少,加官晋爵,可钱财身外物,官爵也是闲散虚职,自然心中不甘了。
“叔父不日将返回幽州,可黄巾作乱,幽州各郡县官吏望风而逃者不在少数,叔父何不禀明陛下如今形势,刺史权轻,欲平乱贼,可令刺史总领一州军政之权,如此,一州之地,统军平乱事半功倍,清选贤才,以居其任。只需短时,天下即可恢复太平。”
听完刘备的建议,刘焉蓦然睁大双眼,神色郑重,心中思虑万千:若我总领一州军政大权,既可养兵自重,不惧内乱外患,又可笼络士族出任郡县官吏为我所用,进退有据,堪比裂土称王。
但是如此一来,倘若各州不听朝廷调遣,大汉江山便万劫不复!
刘焉心思百转,权衡利弊,最终冒出一个念头:我刘焉乃汉室宗亲,倘若他日有不臣之人割据称王,我刘焉自然高举汉室大旗兴兵讨伐,那时,既可扩张属地,若是天子势孤,这万里江山,我刘焉岂不是能够……
刘备缓步退出刘焉房中,待关上房门后,刘备趁着夜色仰望空中残月,一双深邃精明的眸子绽出不为人知的色彩。
与此同时,司空袁逢的府中,袁逢与袁绍相对而坐。
这二人是亲生父子,但袁逢已将袁绍过继了兄弟。
豪饮一夜的袁绍此刻已经酒醒了大半,知道父亲深夜将自己唤至府中并且遣退下人,定是有要事相谈。
袁逢一直望着外貌英武不凡的袁绍,袁绍只低头饮茶,醒醒脑子,并不出言询问。
良久,袁逢抚须一叹,说:“本初,倘若日后公路有难,你可千万不能见死不救啊。”
袁绍大惊失色,急忙道:“公路乃我从弟,骨肉至亲,我岂会坐视他蒙难?父亲此言何意?”
汝南袁家到了袁绍这一代,能够令人高看几眼的也只有袁绍与袁术了,而袁绍是庶子,袁术是嫡子,二人若日后相争,必使袁家元气大伤。作为二人的父亲,袁逢内心也清楚袁术对袁绍面服心不服,袁绍素有大志,恐怕也不会将袁家嫡子袁术放在眼里。
这个话题,袁逢暂且放下,他缓缓说道:“本初,这几年你在洛阳的所作所为,我们这些长辈都看在眼里。数年前你广结名士,颇有战国公子之风。可你却忘了我袁家时刻处在风口浪尖,当日便有小人上表天子说你蓄养死士意图不轨,险些令我袁家身处险地。”
“父亲,我,我……”袁绍百口莫辩,他喜好结交天下名士没错,却丝毫没有蓄养死士的意图,那几年,他袁绍得了不少文人雅士的好评,赞他礼贤下士,风度过人。
袁逢摆摆手示意袁绍不必惊慌,继而说道:“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诫你要审时度势,而你广结名士的作为,为父和你的叔伯甚感欣慰。如今陛下卖官售爵,我袁家有四世三公的美誉,但如今三公之位,钱帛换购,唾手可得。长久下去,我袁家势必衰落,因此,我今日唤你来,是想将振兴袁家的重任交托与你。”
内心狂喜面上却一副惊容的袁绍道:“孩儿何德何能担此大任?”
任谁都知道这是谦恭之辞,袁逢也不愿在旁枝末节多费唇舌,继续说道:“你私交好友曹阿瞒乃非常之人,他日若能成你臂膀固然是好,若不能为你所用,尽早除之。”
见到袁绍面露疑惑之色,袁逢解释道:“那曹阿瞒虽是阉宦之后,但志向不小。早年他杖毙蹇硕之叔,赢得士林一片赞誉,近年他数次被贬也是因他为当年党锢之祸而翻案,由此可见,此人不但要与阉宦划清界限,更是要赢得士族支持。梁国桥玄,南阳何顒,汝南许劭皆对曹阿瞒另眼相看,称其有安邦定国之才。”
袁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懂的是曹操比他出色,尽管内心并不承认,可父亲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不懂的是曹操既然有安邦定国的才干,为何要除掉他?于汉室有助,于江山社稷有利啊。
接下来袁逢的话解开了他的疑惑,袁逢说:“黄巾虽平,阉宦犹在,十常侍把持朝中大权,大将军作为外戚自然不甘,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两者之间的明争暗斗了。本初,四海纷乱,江山不平,乱世将至,外戚与宦官只顾在朝中争权夺利,为父却希望你将眼光,投向朝廷之外,这万里江山之中。”
袁绍心头剧震,他已经深刻感受到了父亲这句话的深意。
袁逢同样目光如炬地直视着袁绍,见他神色,欣慰地浮起一抹微笑,说:“先帝与陛下重用宦官外戚,将士族批为乱党,天下士族门阀皆心生怨愤,我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只待时机一到,便可登高一呼,天下有志之士必将争相投效!”
呆呆地望着父亲在自己面前握住的拳头,那澎湃的气势哪像一个儒雅文士会有的?袁绍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父亲,此时此刻,他躬身一拜,郑重而谦卑地说道:“请父亲教我。”
袁逢将袁绍扶起,严肃地说道:“十常侍与大将军之争,你可在暗中推波助澜,待两方生死不休之际,你可自立门庭,待两败俱伤时,一举上位。”
袁绍忽现愁容,问:“这两方虽势同水火,却不见得会生死相搏,此事难为。”
袁逢却郑重地摇了摇头,同时手指指了指屋顶。
袁绍即刻会意,心惊不已。
陛下殡天?再一想,恍然大悟!
天子膝下两子,长子刘辩乃何后所生,次子刘协乃王美人所生,若陛下殡天,储位之争将事关两方身家性命。
不过,袁绍还是心存顾虑,说:“可陛下未过而立之年……”
此时汉灵帝连三十岁都没到呢,到了明年才刚满三十,就算他再短命,袁绍此刻也只敢设想天子四旬才会去世。
可是袁逢却低声道:“天子虽正当壮年,龙体却每况愈下,不出十年,恐辞世归天。”
袁绍目瞪口呆,再也说不出什么。
袁逢最后嘱咐道:“本初,袁家盛衰皆交托于你了,千万记得,若天赐良机,不要犹豫,你登高一呼,天下士族必以我袁家为首,只要你一手掌握兵权,一手掌握士族,天下尽在袁家囊中,那时,若天命在我袁家,你便自取,若不在,你就效仿齐桓晋文即可。”
袁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走出司空府的。
与父亲的密谈让袁绍在心中埋下了野心的种子,他不禁在心中想道:我袁绍原本不过只想做一个效忠汉室的大将军,我袁家也能有机会问鼎天下?
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但是袁绍今天听了父亲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他的眼界和志向,有了本质的变化。
帝都之危虽化解了,可各地还是有叛乱需要平定,那些在洛阳之战崭露头角的英雄豪杰如今都各自领兵离去。
董卓怀着难以平复的怨气返回凉州,更是将大将军送他的宝剑丢弃荒野。
陶谦和公孙瓒同样愤愤不平地离去。
有人欢喜有人愁。
孙坚带着江东子弟志得意满地去长沙上任,本来只想讨个吴郡太守,却没想到坐上了荆州长沙的太守。
在归途路上都情不自禁咧嘴轻笑的刘焉显然是最为高兴的,他现在已经不是幽州刺史了,而是幽州牧,总领军政大权,跟着他一同返回的刘关张只有刘备捞了个平原令的芝麻小官。
黄巾之乱后,天子下诏将各州刺史改为州牧,州牧总领一州军政事务。
在颍川得到消息的郭嘉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心中暗道:汉帝自掘坟墓,州牧权力如此之大,时日一久,各州牧必定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那时,汉朝江山也就名存实亡了。
第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在线阅读
第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