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
媳妇儿,我们一起种田吧 作者:东方句芒
分卷阅读145
理等等。
何氏和杨玉薇一开始听到虚云不收赵梅儿不免都一喜,可是后来在赵梅儿一番恳求之下,虚云答应了赵梅儿在念慈庵带发修行又不免失望。直到后来虚云又提了个条件,说百日后考赵梅儿一个问题,要是她答得上才收她,遂又存了些希望。特别是杨玉薇更是希望百日后赵梅儿最好不能回答上自己姑姑虚云师太的提问,那样她就能回去了。只要佛门这条路断了,自己和娘真心挽留她,那她是极有可能留在自己身边的。为了这个,她自然是愿意等到百日后,而何氏一则为了女儿,二则也是为了自己,要是能将像自己小女儿玉茴的赵梅儿留在自己身边,那看到她也就同看见自己的玉茴一样了,对于自己来说未必不是一种安慰。因此母女两个统一了意见,就等到百日后出了结果见了分晓再说。
两母女又拜托虚云师太看顾赵梅儿后也就回府去了,而赵梅儿则是换上了一身尼姑穿的衣裳,跟着虚云指派给自己的一位年轻的尼姑名叫静尘的学习佛经,在念慈庵呆了下来。只是往往她在暮鼓晨钟,佛香袅袅,木鱼声声,经文萦绕耳畔之际,偶尔还是会出神,想起那个人,以及自己的娘亲和妹妹。这么着,随着日子的流逝,离百日之期越来越近之时,不免暗暗的有些担心害怕起来,心想,难道那虚云师太真是通神了吗,怎么就知道我不能舍弃那些俗世的牵挂呢?还有,她到底要考我一个什么问题啊?难道我真得不能回答上那个问题吗?
她在这里不安之时,却有一人在为她疯狂。这人就是她心心念念无法忘记的大小姐秦惠平。秦惠平是在大年三十那天一早赶到苏州城的,她在数日前收到家里的信,让她把手上的一部分没处理完的买卖交给一位秦家在金陵的管事后,就立即坐上马车往苏州赶。一路上都甚少休息,只是让车夫尽量地多赶路。在她心中是无比地牵挂赵梅儿,虽然离开苏州后,她也写了信回去给赵梅儿告诉她自己的情况,但她还是觉得心中十分担心她,怕她离开自己这么久,会万分思念自己,从而茶不思饭不想,要是瘦了,病了可怎么好?况且她自己也很想念赵梅儿,巴不得立即飞到她跟前,抱着她做有情人之间做的有情|事,以慰相思之苦。
所以她在一收到家里的信后,便立即归心似箭地往回赶。赶到苏州的时候是早上,她让车夫将车赶到十全街南皮巷口,跳下车,手里提着给赵梅儿买的金陵的特产,以及给她买的好看的首饰往两人买的那二进宅院去。她简直顾不得女子的矜持,在路人投来的惊讶的眼神中,飞快地跑了去。
等她兴冲冲地跑到那宅子跟前时,她几乎要大声地喊起赵梅儿的名字来,埋头冲过去,她抬脚在院门上踢了一脚,本以为这么大动静,里面会立即有守门儿的婆子来开门的。可是一踢之下,她除了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人来应门外,在门上还挂着一把大锁!
这是怎么回事?按理说这时候宅子里的人是不会外出的呀,因为今日不同平时,今日是大年三十,就算自己没有在,赵梅儿也算是这里的主人,也该安排底下人一起过年的,可是为什么如今却见到门上挂着一把锁,而里面静悄悄的,似乎并没有人。那她们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释疑,她把手上的东西放下,大力地双手拍门,再大声喊:“梅儿!开门,开门啊!我是惠平,我回来了!”
可是跟预料中的结果一样,里面并没有人开门,这么说起来,梅儿和那些丫鬟和仆妇们是真没有在这里,她们离开了?
看不见赵梅儿,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这让秦惠平一下就害怕担心起来。便赶忙去拉住从这里路过的附近的一个邻居问这宅子里的人都去哪里了。偏偏这人只看见小年夜秦府的马车来带走了这里面的人,而没看见第二天赵梅儿在这里哭泣引人围观的事情。于是他就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秦惠平。
秦惠平一听便认为这一定是自己爹娘害怕赵梅儿在苏州这宅子里孤单冷清,所以特意让秦府的人来接了她和那些丫鬟婆子回吴县秦府的宅子里去过年。心里感念自己爹娘到底还是好人,知道关心自己这个贴身照顾自己的人。
于是便将自己给赵梅儿买的东西重新提起,转身飞也似地跑到南皮巷口,上了马车,让车夫快马加鞭,快些将马车赶回吴县,她要在吃年夜饭前赶到家,将自己给赵梅儿买的东西送给她,陪她好好地过一个欢欢乐乐团团圆圆的年。
☆、第87章
秦府玉堂院正房厅中,杜氏不时地站起来走到门前去往外头张望,然后又吩咐跟前的丫鬟接二连三地去外头二门上打听,看大门上守门的小厮可迎着大小姐秦惠平了。秦达祖见她这样跟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跟前转来转去,一开始本来他稳稳坐着喝茶的,最后看不下去了便开口道:“娘子,你瞧你急个什么劲儿,昨日接到惠平的信,她不是说今日会到的么?我想,即便晚点儿,这年饭还是能赶上的。”
“虽然如此说,可我这当娘的还是不能不急呀,这眼看天色都暗了,还不见惠平,我怕她在路上出什么事耽搁了,赶不回来阖家团圆吃年饭,她还从来没有过年的时候不在家呢。”杜氏皱着眉对秦达祖说。
秦达祖闻言忍不住笑出声,将手上的茶碗放到一旁的素面紫檀茶几上徐徐道:“娘子,你这么舍不得惠平,这过了年,她嫁出去了,那以后就都不会在娘家过年了,到时候看你又怎么办?”
他这话一说出来,屋子里坐着的几房姨娘纷纷都点头赞同,周姨娘更是说:“这女儿大了总归要嫁人,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就是夫家的人了。所以夫人还是要将爱女之心放淡些,不然以后徒添伤感呢。”
杜氏听了众人的话,不由长叹一声道:“惠平过了年就要成亲,我这当娘的是又为她欢喜,又舍不得啊。”
这时坐在右边最末一张圈椅上的刘招弟状作不经心地说了一句,“所以啊,还是生儿子好,儿子一辈子都在自己家里,不用离开父母,靠得上。”
她此话一出,杜氏不免心中犯堵,不过今日是过年,她也不好垮着脸说她什么,只当是没听见,走回厅中间的椅子上坐着。心内却在想,让你这小蹄子猖狂些日子,等你腹中的儿子生出来,他就是我的儿子了,到时候看我不把你打发到庄子上去。你生了也只不过是给我生而已。
秦达祖听了刘招弟的话倒是深以为然,便说:“招弟的话倒不错。”
只有周姨娘不满道:“谁知
分卷阅读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