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3
镇国公主 作者:允
分卷阅读373
生不悦,然而一回头看见这小东西痴迷的目光,她得意之余,竟又生出几分说不清的情绪。
小东西已到了她写那首诗时的年纪了。
她经历了这么多的岁月,连皇帝也做了许多年了,却依旧忘不了当年在灯下含着泪,一字一句斟酌词句时的场景。
她自十四岁便入了宫,凭借家世美貌,初入宫便封了才人,以为从此前方便是康庄大道、光明坦途,仇人们将为她的步步高升而忏悔战栗,亲人们将因她的飞黄腾达而鸡犬升天。太宗的年纪足以做她的父亲,她却丝毫不曾嫌弃自己嫁给了这样的夫君,全心全意地侍奉着他、尽心尽力地讨好着他,在他面前卖弄才学、鼓文弄墨。
可这些孩子气的讨好并未换来预想中的远大前程,十余年后,她依旧是一个名分低微、侍奉笔墨的小小才人,与初入宫时不同的是,她已年长、色衰,宫中人看穿了她的底细,知道她再无得宠的机会,初入宫时希冀曾有多大,到那时悲伤彷徨便更数倍于之。
然而也幸亏她是侍奉笔墨的才人,才得以遇见当时还正年轻的太子,未经世事的小小少年有一个霸道的母亲和一个雄才伟略的父亲,还有好几个雄心勃勃的嫡亲兄长,以为这世上的女人都该如他母亲,男人都该如他父兄,直到遇见了经时磋磨、温柔恭婉的她。
她紧紧地抓住了这一根救命稻草,日夜琢磨他的喜好,伪装成他所喜欢的模样。他则越陷越深,热烈放纵无以自拔。
他们在先帝的病榻前眉来眼去了将近一年,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宫中的各种眼线。郑皇后晚年无宠于先帝,又自囿于世家闺范,向来足迹不出前朝,她则一面以恩威笼络宫人,一面对小太子恪守礼教、自居身价,眼看年轻的太子被她惹得意乱情迷、轻许下一生一世的诺言,却逢先帝驾崩,一纸遣散出家的教令,便令她的一切谋划全部成空。
她不得不从头再来,千辛万苦地维持着皇帝对她的思念,小心翼翼地避开太后的追查。年轻的皇帝受着母亲与大臣们的两重逼视,做事迟疑又软弱,她百般诱劝,最终凭一首《如意娘》才将他的心挽回来,感业寺一遇,她幸运地怀上了身孕,被遮遮掩掩地接入宫中,安置在别苑,自那时起,石榴裙便在宫中大行其道,而她反而别出心裁,穿起更端庄、更温柔的衣裳,装起了恭顺淑柔的大家美人。
往事如风,一阵吹过,便已是三十余年。
三十年后,她的宫中也有了年近三十的美貌才人,到了半年轻又不年轻的时节,有着一腔才气,怀着家族血仇,却不得不守着一位年迈腐朽的帝王,日复一日地熬着日子。这位皇帝不但没有一位年轻的太子可供人勾搭,甚而连她自己,也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皇帝,虽也装模作样地封了一个后宫,却是中看不中用,远不及当年的太宗,至少还能给她们一个缥缈的念想。
她无端地生出些许烦躁,恨自己为何不能身为一个男人,然而倘若她真生成了一个男人,恐怕这大周天下,也轮不到她来坐。
祸兮福兮,阿谁能知?
酒意上了头,她沉甸甸地仰倒在床,明明疲惫已极,却还迷迷蒙蒙地想着往事,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小东西在这时候也恭顺依旧,一丝不苟地替她理顺被褥,奉她安歇,她心中有无数思绪,或欢喜或忧愁或眷恋或厌倦,总无稍息,三十岁灯下苦思动人诗句的她亦在眼前挥之不去,那时的忧愁彷徨历历在目,而她自己曾反复吟诵斟酌的诗句,忽地都换成了婉儿的声音:“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她在心中轻轻地叹息了一声,直愣愣地去看婉儿,这小东西本未画浓妆,侍奉了她一整个日夜,到如今妆容半褪时,竟露出了些许疲老之态,眼角细细的皱纹泛出来,远已非十四五岁青春水嫩的光景。
她心情复杂地看着这跟了她十几年的小才人,半是试探,半是认真地问:“婉儿,你怨我么?”
小东西仰着头看她,眼中满是惶恐,这固然是她十几年来悉心□□所致,她此刻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刚想说“罢了”,却听这小女娘轻轻启口,低声回答:“怨。”
她的困倦之情不翼而飞,陡然坐起,直勾勾地去看这小东西,含笑挑眉:“哦?”
第326章 心魔(二十一)
不知是因醉了,还是因着石榴裙的缘故,她的眼神不再锐利,神情也前所未有地柔和。有一瞬间,婉儿甚至以为她是真心的。
婉儿已做了十余年的才人了。最初时固然惶恐战栗,数年之后,却早已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然而正如她所说,十余岁时,才人乃是高位,到了近三十岁,便显出尴尬来。
才人也好,承旨也好,受宠的,不受宠的,说到底都不过是个五品的侍儿。侍奉的人是皇帝,做的是中书舍人的事,参政议事形同宰相,许穿朱紫,可那又如何?名分上,她依旧不过是个五品。
徐长生姊妹也是五品。
婉儿知道自己该知足。她自出生便在掖庭,从小到大,身边的宫人,便没有哪个是真正快乐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拘在小小的天地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看着身边熟悉的面孔被琐事消磨,不熟悉的面孔变得熟悉,运气好些的,记不得自己的父母家乡,懵懵懂懂地在宫中长大,说着官话,以宫苑为家,运气差些的,对家乡和亲人尚有记忆,人前欢喜,人后垂泪,乡音渐改,故土难忘,若有同乡倒还好些,可相与结交,哪怕说些同乡的土地、趣事,亦是聊胜于无,若连同乡都没有,就只能在不见天日的后宫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人前欢喜,人后垂泪,眼看着大好光阴与年少时的意气憧憬一点一点地都被抛送在这深宫中,磨到最后,变成一方官立墓碑,除去开头张王李郑的姓氏外,文字格式,毫无分别。像婉儿这样,十余岁便能在御前有一席之地的,已属凤毛麟角。
可婉儿还是不甘心。离得越近,见得越多,便越不甘心。她已非少年,知道这是那个人,那位武后,那位陛下、圣神皇帝,“她”的惯用伎俩,以官爵权力,徐徐引诱,导人入彀。她也知道愈进愈险,人在高处,举步皆难。可若是旁人能做,她为何不能做?“她”能做,她为何不能做?
上官婉儿亦非无名之辈,天水大族,经学门户,宰相之孙,公卿之甥,幼诵经书,长习吏事,明六坟之典,能飞白之书,虽不及“她”之杀伐决断、英敏果毅,然而登不到最顶峰,登至其次、其三、其四,也总胜过在“她”面前匍匐仰止、籍籍没于群峰之间。
婉儿听见自己的心在徐缓地跳动,一下一下,清晰且有力。她垂下眼,手捏紧衣袖,轻轻
分卷阅读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