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第481章 辛丙遇熟人(下)
第481章 辛丙遇熟人(下)
“西路巡检使?难不成这香河邑,还有其他几路?”
“嗯哼,一般来说,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路,然后一些比较关键的节点,会增设巡检与驿站。
巡检使一般都是我们这些无所事事的长老,然后赚点小钱的消遣。
反正屈答应我们,接下来设计交通线的时候,会让我们处在节点与节点之间,成为巡检使稽查附近区域的走私,以及清缴逃来的野人,抓捕盗匪什么的。
我这里正在造亭子。
亭子造完了,就会在后边的山上造一座小土堡做村子。
这附近的土地,大概两千亩,是我的封地。”
阿秃叔指了指身后,处在一条排水汹汹的水道边。
“这不都是水?”辛丙古怪看着淤积成湖泊的土地,古怪道。
“等主河道修好了,水就排回去了,这边以后就是一个小湖泊和一大片适宜耕种的土地。”阿秃叔解释道,“反正我现在被占了册封的土地,屈就把附近的驿站生意交给我来做。
每个月啥都不用干,就能收三千竹币,刨去各种销,净赚一千五,拿到大集,能兑回一千五百斤的粟。
美滋滋。”
辛屈当然知道,要对东面大规模调动物资和修改水道,很容易引起已经落户下来的巡检使们不满意。
这些都是有辛氏、长辛氏之中的各姓长老,辛屈不可能全然将他们得罪死,他还需要这些长老们用了两年时间,一丈丈测量出来的山川数据呢!
所以,辛屈许诺他们,在县与县之间设立邮驿、在乡邑与乡邑之间设立驿站。
邮驿这边中枢直接调人来督管,而驿站这边则由巡检使去运营。
辛屈将几种可以发财的路子,全部让利给他们。
分别是:客栈、小集、邮递、以及过关。
下放之后,辛屈甚至将门牌号制度拿出来了。
比如,香河邑分五路巡检使,也就等于拥有五个驿站。
每个驿站负责辐射一个方向的村社。
然后有辛氏这边,下放了火漆跟邮递印章。
你要寄跨邑的信,一封信一枚竹币。
要寄跨县的信,如果是临近县,三枚。
跨一县是五枚。
跨两县是十枚。
封顶是跨三县,二十枚。
寄信是相当昂贵,但没办法,辛屈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完善的邮驿系统中的军事邮驿部分,也是要划入地方巡检使协助的。
所以,辛屈大手一挥,每个巡检使将会获得额外的三百亩到五百亩的草场作为封邑,需要保证本地的驿站保证足够的马匹供应,方便换乘传递。
一开始大家其实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反正觉得辛屈给他们土地份额,给他们先安排奴隶,那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谁能想到,辛屈转头就把户籍制度调整出来,并且将路引弄出来了。
全面限制人员的大规模流动。
在没有拿到路引和担保的时候,是不准胡乱跑的。
因为现在是抓生产,抓开拓的时间点,辛屈甚至规定乱跑的话,视为逃奴。
跑到隔壁县了,那么隔壁县抓到你以后有两个选择。
第一,将你充作奴隶。
第二,递解县衙,换伱爵位,最低都计一级功勋,至不更爵封顶。
第三,可以写书信给你的亲人,拿赎金来换。
至于想要自由行动,需要爵位达到少卿。
注意,士大夫、公大夫、官大夫、卿大夫这个等级都不够自由行动的资格。
而且到了少卿这个位置,需要配置与少卿相符合的车马,你要是没有车马座驾乱跑就乱跑,那也可以通报给县衙将你扣下来。
总之规矩相当繁琐,除了正在服徭役的人和奴隶之外,其他的村社已经陆陆续续到位,开始投入春耕、放牧之中了。
这一切听得辛丙诧异万分:“这……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设立这么严格?也不给人一点缓冲时间?”
“给呀。咱们这里很多人都是到处跑的,只有外来的使者,还有没有落户的家伙,才需要现在拿关防和路引。
平日里大家只要不跑出本县,你路过我这里的时候,吃我一碗粟,或者在我的小店买点鱼干、肉干,我也基本上不会管这么多。”
阿秃叔笑着回答。
很显然,辛屈的中枢精神肯定会下放,但本质上地方还是处于长老治理状态,这些巡检使也懒得得罪未来可以升迁的人,而且他们其实也不是很缺收入。
毕竟辛屈上次并没将他们的旧资产收走,以至于他们来了本地,唯一缺口就是劳力不足,不然这两年早就干起来。
所以现在辛屈给他们巡检使的官职,再给他们收过路费的机会,他们自然开开心心的收,让自己成为乡间的一股封建主。
也成为暂时用来平衡军功阶级到了地方之后,无人约束的的状态。
他们终究是老贵族,不可能真的坐视自家小辈只用几年时间,就窜到他们头上的。
只能说,了解完了始末,辛丙咋舌感慨道:“还是屈这小子厉害,若是我肯定想不到这么多。”
“可不是咋的!”阿秃叔也感慨不已,“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政策变动速度还是很快的,屈也在想办法完善调整,咱们都等着今年年末册封之后,再做后续的其他安排。
总之,你可别乱跑,不然被抓了,你小子没有户籍,其他的一些外姓人,可不认识你这个曾经的有辛氏族长。
他们一门心思想要升迁,几乎要疯了咯。”
“一说到升迁,我路上听人说,屈接下来三年不打算打仗?”
“嗯,告示已经贴出来了,接下来三年除了正常操练的优秀标兵的积功之外,只要没有外敌犯禁,能不出兵,就不出兵。所有的升迁路途,挪到了奖励耕种之中。
上税多的、捐输多的,都有名额和未来的奖励。
总的来说,未来三年,还是以积蓄粮食为主。”
阿秃叔回答了他的疑惑。
辛丙了解又聊了一会儿,去拿了个碗,装了点粟,一边吃一边聊。
直到下午的时候才告辞。
接下来光是路,就还得走一天多,附近的路上根本不让走战车,只能走单骑快马,因为要腾出空间来给独轮车运输土方。
整个道路,几乎满满当当。
终于,第二天,他们才冒着夏季的激烈雨水,抵达了通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