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远来的消息
自入夏一场大雨过后,天气时冷时热,同样黄龙府的局势也在逐步变化。
甲辰日,从后方拼命压榨出的八千金军入驻信州,城中青壮被征召,百姓被迫北迁,妇孺在军队护送下进入威州。
完颜晟离开威州,率领三千骑兵去往祥州。
丙午日,快马一路北来禀报,驻扎于通州的吕布军留奚胜、袁朗在陆防备,又留李宝、危昭德在辽河布防,随后大军南撤,离开通州,让黄龙府的金人松了口气,而在祥州的完颜晟决定南下还朝,气氛也越加的诡秘起来。
三万人先后开拔,旌旗猎猎,战马嘶鸣,蜿蜒向南而去,呈现出一片轻松祥和的氛围,前几日吕布收到黄龙府完颜杲带人出走黄龙府,撤往完颜部祖地的消息,完颜晟到达黄龙府附近之后,随即决定先往回撤离一段,留给金人一个喘息的空间,也给自己一个发展的时间。
行进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尾,步履踏动大地搅起的尘土漫天,中军位置,一杆吕字大旗在雄壮的身影手中晃动,周围都是身披铁甲,身形魁梧壮实的力士,满头大汗,披挂整齐的余呈拎着凤头斧,后面十几辆大车装着沉重的铁甲,更远一点的地方,骑着战马的身影在来回奔跑,巡逻而过。
赤兔上,吕布环顾四周,偶尔有令骑过来汇报前后情况或是请示命令,他才开口做出指示,随后马蹄声在黄土飞扬中远去。
主战的军队还是少了一些。
吕布的目光有些沉凝,随后闭上了眼睛,脑中不由想起当年的事情,若是徐州之时,手下有着这么一批百战士卒……
罢了,过去的事还想什么。
可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决定的,心思仍然是不住如果上靠,脑海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不断闪过,向前走了不知多久才惊觉,似乎心中没了最一开始的那种不忿,剩下的都是些对陈年往事的遗憾。
某……
这是变了啊……
好事儿。
感慨的笑了一下,颇为高兴的抻了个懒腰,转头对着余呈道:“让大军去往前方阴凉处歇息一阵,天气炎热,总不能让下面儿郎热出个好歹。”
“哎。”余呈答应一声,连忙找人去传令,不久军中欢呼的声音不断响起。
树荫在阳光下投出斑驳的光影,进入林中歇息的士卒纷纷解开衣襟,黏糊糊的汗水在这阴凉之地逐渐变干,吕布接过亲卫递过来的水囊喝了一口。
嗒嗒嗒——
远处传来马蹄声音,匆匆赶往这边,有侍卫上去拦下,双方交谈几句,那骑士被放行靠近吕布所在的位置,下马抱拳:“禀大将军,南边传来的消息。”
“辽阳府还是银州?”吕布放下水囊,抹了一下嘴巴。“是辽西州,本月初,辽国有军队犯界,围困长庆数日,司马刘赟数次击退辽人的攻城,又带兵打开缺口,让人将消息传出,辽阳府已命耀州都尉卫鹤将军、辰州都尉于玉麟将军与铁州都尉韩滔将军率军往援,只是辽人兵力过多,一时间未能退敌。”
吕布豁然起身:“把军情给我。”
骑士连忙掏出带有火漆封口的信件,余呈接过转交过去,吕布看着情报上写的满篇之言,脸色不由难看几分,眉头皱起一个川字,嘴里哼了一声:“果然这些辽人过来想趁火打劫。”
原本卞祥驻守在辽西州左近,因与金人的大战方才被调过来两部兵马帮着一起放手双州,尚有刘赟、文仲荣、乜恭三人在辽西州一带驻守防备金人,没想到,果然有了作用。
“大将军,可要大军转向?”余呈在后上前一步。
“将马军集结起来,等会儿随某先行。”吕布转过脸看下余呈:“另外传令卞祥,让他迅速回防,我等未将这辽东消化之前,怕是这等事情不会断。”,伸手将情报递给他:“将军情一起传过去,还有……”,抿了下嘴:“派人通知银州,告知邓飞,就说有突发军情,某暂时没法过去,他腿脚不便,到了就莫要走动了,等某会来。”
“是。”
余呈接了过来,连忙上马去亲自传令,同时没忍住看了眼军情,呼呼的风声将信纸吹的折起,上面有句话倒是在他脑中——
辽秦晋国王耶律捏里率部三万侵犯疆界,末将等人手不够,请求支援……
传令的骑兵在林中飞奔着,收到命令的几人飞身上马,号角声在天光下响起,无数马蹄迈动,在校尉的率领下与中军的吕布亲兵汇合,呼喊的声音传出,随即成群战马的轰鸣声响彻在这辽东大地,巨大的吕字大旗映着明媚的阳光奔行过河岸旁边的原野,一队队背负着长弓,带枪挎刀的骑兵快速往西南而去。
到的夕阳快要落下,总共四千七百余人的骑兵队伍在靠近辽州五十里处临时扎营休整,整片喧嚣的大地再次安静下来,从远方过来的消息被斥候送到军中,交到中军位置的统帅处。
被战马围起的中军处点燃篝火,身形高大雄壮的吕布坐在石头上,看着后续传来的情报,萧海里、杜壆、史文恭、王德等骑兵统领都在下边坐着,静静等待着什么,稍后,篝火旁的身影将情报递了过去,笑着道:“没甚出奇的,刘赟等人做的不错,这封也是报个平安,辽人暂时还拿不下刘赟他们。”
此时在场的就这些将领了,其余都是步卒,按照预想,都要派入咸州等地驻守,方才得到的地盘,没法子放弃不管。
“刘赟司马这人还是有能力的,何况还有文仲荣、乜恭在旁协助,只是他们三千人能顶住十倍于己的辽人猛攻,倒是有些出乎意料。”杜壆眉飞色舞的说了下,随后几人传看完,交给一旁余呈收好。
旁边,萧海里等人也是喜上眉梢。
一侧的王德摸下钢髯:“这要是多给刘赟些兵马,说不得他能反打过去也说不准。”
有人点头赞同,有人摇头反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