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89.第89章 掌权者,善于观察时势,玩弄人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89章 掌权者,善于观察时势,玩弄人心
    面对朱棡的招手,卫殿亲军侍卫并未动身,反而是看向上手龙椅上的朱元璋。
    对此,朱元璋轻轻颔首。
    这侍卫方才缓步走向朱棡,微微躬身道:“殿下。”
    “噌——”
    一声锐响,寒光伴随着利刃出鞘,空气仿佛被一分为二,刀风凛冽,透露着不容忽视的锋芒,还有与奉天殿格格不入的肃杀之气。
    只见朱棡从侍卫的腰间拔出长刀,缓缓搭在了张筹的肩膀上,又是缓声道:“胡相,觉得你慌了。”
    面对颈边咫尺的冰冷刀锋,张筹不禁全身一凛,冷汗如细流般自额际悄然滑落,渗透了衣襟。
    就连张筹的呼吸都是变得急促而浅薄,眼神中既有难以置信的惊惧,也有极力掩饰的慌乱。
    在这一刻,生死悬于一线之际,张筹强自镇定,喉咙间却只能勉强挤出一句干涩的回道:“殿下气势滔天,王威尊崇,老臣岂能不惧,岂能不怕。”
    而不同于张筹的恐惧,御史台御史周康裕却是踏出一步,看向朱元璋道:
    “臣,御史台御史周康裕,斗胆直陈!晋王今日之举,乃是无视朝仪,私持利器于奉天殿下,威胁重臣,此风不可长!”
    “试问,若放任此等狂悖行径,朝廷颜面何存?纲常法纪何在?”
    “臣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严惩此等僭越之举,昭示天下,我大明律法不容亵渎,皇权之下,无人可置身法外!”
    话罢,周康裕仍是一脸的义正辞严,而那不畏强权的凛然之气,更是溢于言表。
    不待朱元璋开口,又是一名御史走出,也是同样看向朱元璋道:
    “陛下,张尚书素来耿介忠诚,其行虽或有失审慎,然初衷无非为国分忧,为陛下解愁,心系社稷,情有可原。”
    “相比之下,晋王殿下于奉天殿之中,刀光乍现,杀气汹涌,而此等行径,不惟有违宫廷礼法,更令群臣心寒,似有不尊陛下、轻视朝纲之嫌!”
    “臣恳请陛下,施以重罚,以固国本,以安臣心,以重社稷!”
    言毕,这名御史又是微微躬身。
    李文熙,常州府宜兴人氏,御史台御史。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而且还是朱棡给的机会,那这帮子江南文官自然不可能让朱棡好过。
    毕竟在奉天殿上擅动刀兵,要不是顾忌朱元璋的颜面,这群文官都能给朱棡扣上一个欲谋逆造反的罪名。
    随即又是一大群官员出列,纷纷参奏晋王朱棡不遵礼制,罔顾圣恩,请旨重罚。
    而除了没有所谓的意图谋反,剩下的帽子,几乎能扣的都好似得给朱棡扣上般。
    对此,朱棡的眼中仅是闪过一抹不屑之色。
    若是面对别的皇帝,他们参奏,绝对能使父子离心离德。
    但你们面对的可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果然,朱元璋的眼神瞬息间蒙上了一层阴霾,但却并非是针对于朱棡,而是犹如寒风般扫过在场每一位臣子。
    只是并未第一时间发作,反而是看向朱棡,沉声道:
    “晋王,奉天殿上擅动刀兵,你作何解释?”
    闻言,朱棡仍是将手中刀搭在张筹的肩上,感受到那股来自于张筹的颤抖。
    嘴角又是勾起一抹笑意,方才转过头看向朱元璋道:
    “为国。”
    此言一出,朱元璋便是挑起眉头道:“伱擅动刀兵,是为国?”
    面对朱元璋的疑问,朱棡轻轻点头。
    见状,李文熙又是一步踏出队列,但这次却并未看向朱元璋,反而是看向朱棡,开口道:“荒谬!”
    “晋王殿下仅一句为国,便想将奉天殿上擅动刀兵之罪,揭过不成?”
    “而纵然殿下一心为国,也大可禀忠直谏,然为国为民,便可一目了然,又岂能罔顾圣恩,不敬君父,擅起刀兵,恐吓重臣!”
    “再者,即便是张尚书有罪,也得由陛下圣裁,岂能由殿下乾坤独断!”
    李文熙话音落下,这满殿的群臣又是瞬间哗然!
    太子朱标与秦王朱樉,更是一脸冷然的看向李文熙,心中浮起一抹杀意。
    这个李文熙,是真的勇!
    一瞬间,引起太子与秦王,还有数位勋贵的杀意。
    这要是李文熙今日还能全身而退,那御史台的涂节与陈宁,就打算重用一下李文熙了!
    毕竟这哥们,虽然没有直言朱棡有造反之意,但却言明了朱棡意图谋反的事实。
    光是那句乾坤独断,从古至今,便是用来形容皇帝的果断狠辣,但你李文熙今日却套在了晋王朱棡的身上。
    这不就是摆明告诉朱元璋、朝臣,朱棡心有乾坤,欲独断纲朝?
    所以道一句,李文熙离间天家亲情,都不为过。
    那以他们对朱元璋的了解,今日纵然李文熙无错,朱元璋都能活剥了李文熙。
    可朱棡仍是不以为意,反而是依旧看向微微抖动的张筹,轻声道:
    “张尚书,若是孤王没有证据,这刀岂能架在你的脖子上?”
    “而你父子两代为官,且居重臣,那家门蒙阴,你一句未曾回过无锡,就能洗清你的罪?”
    “况且无锡距离应天府,不足四百里地,快马加鞭,百骑日夜兼程,查明田亩,不过十几日,便可回朝。”
    “所以九族尽诛杀,还是给自己留条血脉,张尚书要明白。”
    话音落下,张筹的面色瞬间苍白无色,可朱棡只是收刀回鞘,并未搭理张筹。
    反而是转身,看向上手龙椅上的朱元璋,拱手笑道:
    “陛下,御史参奏,微臣殿前失仪,微臣甘愿领罪。”
    “只是请陛下准微臣戴罪立功,让臣亲下江南,查明田亩,报以朝廷。”
    朱标也是果断转身,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陛下,晋王虽殿前失仪,但念其认错态度诚恳,还请陛下从轻处罚。”
    紧接着,朱樉也是踏出,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晋王战于草原,不谙朝局,这才有违圣恩,但念其初入朝堂,还请陛下从轻处罚。”
    随之,淮西勋贵也是纷纷出列,为朱棡求情。
    至于剩下的臣子,眼中皆是闪过一抹难堪之色,特别是李文熙,难堪的面色下,更是藏着一抹难以察觉的苍白之色。
    只言片语,的确不足以盖过朱棡的放肆。
    但朱标与朱樉为朱棡求情,的确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历来的皇帝,都极为看重兄弟间的兄友弟恭,哪怕只是面和心不和,也足以让皇帝开心。
    所以朱标与朱樉一开口,李文熙便明白,借机参奏晋王朱棡,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彻底!
    而且打死李文熙都没想到,朱棡持刀恐吓张筹的底气,竟然是掌握了张家欺瞒朝廷的证据。
    那李文熙所在宜兴李家距离无锡不过两百里地,岂不是也未曾逃过朱棡的耳目?
    念及此处,李文熙的面色又是苍白了三分。
    环中环,局中局,防不胜防!
    只怕是他们的参奏,也在朱棡的算计之中。
    为的就是亲下江南,严查江南田亩。
    顿时,李文熙的瞳孔又是猛然一缩.
    从淮西勋贵侵占田亩、受罚、免死铁卷代过,朱棡三兄弟都在明确强调,国法无情,当以律法为重。
    顺势引出清丈田亩,那这本身就是针对于江南。
    但细细琢磨,这不是简单的针对江南田亩,而是大明在针对江南士族!
    从吕家开始起,江南士族便已经在江南文人之中,丢尽了脸面。
    但这对于江南士族,还无法造成元气大伤,只能算作伤筋动骨。
    毕竟江南吕家的行为,岂能与江南其余士族相提并论?
    反正只要江南士族落井下石,将吕家的名声彻底搞臭,就可以保全自身。
    可现在想想,李文熙只觉得他们这些士族是真的蠢!
    蠢到让放牛娃的朱元璋算计至深,而毫无察觉!
    蠢到让朱元璋踏着江南士族的名望,豪揽天下民心!
    而等江南重丈田亩,江南士族针对吕家不配为臣,耻与为伍的言论,也将席卷天下。
    便是此时,朱棡的眼眸有意无意的瞥向李文熙,嘴角也是勾起嘲讽笑意。
    江南的确人杰地灵,而李文熙又是所属江南名门望族,所以想得明白也正常。
    只是这属不属于事后诸葛亮?
    毕竟从一开始,朱棡布局之初,便是围绕打击江南士族为主题。
    而若是江南士族早有所防,朱棡也不能如此轻易的推动时局,至少也要费上一番手脚。
    可江南士族不仅未曾察觉其中威胁,而且还推动了朱棡一把。
    至于朱棡手中究竟有没有无锡张家的证据?
    实话实说,并没有。
    但掌权者,善于观察时势,再者、玩弄人心。
    所以从张筹跳出来,朱棡就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毕竟面对这般巨大的利益,没有人可以不动心,更何况江南士族?
    再者,朱棡步步紧逼,甚至以刀恐吓,张筹内心的慌乱,以及细微的颤抖,朱棡就已经有了十成十的把握。
    “咳咳.”
    不管诸臣如何作想,朱元璋只是轻咳一声后,便是看向朱棡,摆了摆手道:
    “江南就不必去了,而念你初犯,便不予追究了,但仅此一次,若敢再犯,咱可不会轻饶了你。”
    言语间的袒护之情,任谁都能看明白,诸多御史,不管是于公于私,都不能再进谏,要不然便是离间天家亲情。
    朱棡轻轻点头,便也是微微躬身:“谢陛下隆恩。”
    朝臣见状,也是齐齐躬身:“陛下圣明!”
    尘埃落定,朱元璋又是抬起眼眸,看向已经有些站不住的张筹,皱眉道:
    “张尚书,咱想问问你,无锡是咱大明的,还是你张家的?”
    语落,寒气陡生,无形之中,一股肃杀之意漫延殿内,令群臣心惊胆战,皆感凛冬之寒。
    显然,帝怒将至,风雨欲来!
    张筹闻言,身形又是一颤,额头瞬间渗出细密的汗珠,双腿似是灌了铅一般沉重,便是直接跪恭道:
    “陛下,老臣惶恐!”
    张筹语带颤抖,竭力保持镇定的看向朱元璋道:“无锡,实乃我大明版图,一草一木,皆为皇土,而老臣岂敢有这等心思,还请陛下明鉴!”
    一时间,殿内静谧,唯闻呼吸与心跳,气氛紧绷,而四周文武,个个屏息敛声,生怕一不小心便殃及自身。
    至于张筹又是连连看向朱元璋叩首,甚至额头都渗出一抹殷红,足以得见,张筹心中究竟有多么的慌乱。
    对此,朱元璋冷哼一声,眼神锋利如刃掠出,方才缓缓道:
    “晋王所言,咱不知晓,至于你招不招,咱现在也不想问。”
    “但从一开始,晋王所问,乃是常州无锡登记造册之田亩,为何与实查相差甚多?”
    “所以咱很好奇,这常州无锡的田亩与你回不回无锡,有什么关系?”
    “那这无锡究竟是咱的,还是你张家的?”
    “难不成这无锡田亩,皆是你张家的?”
    “嗯?张尚书。”
    朱元璋的话音如同重锤,落在大殿之上,每一字都似有千钧之重,让空气中的紧张氛围再次凝固。
    特别是最后的那声“张尚书”,更是划过一股难以遏制的杀意。
    闻言,张筹脸上的最后一丝血色瞬间消散,仿佛所有的力气与希望也随之被抽离,他的身躯不由自主地瘫软,沉重地跌落在冰冷坚硬的殿砖上,发出沉闷的一响。
    这一声,惊破了殿内的紧张沉默,更是映衬出张筹的恐惧与绝望!
    “张家完了.”
    望向眼前这一幕的江南文官,心中皆是一叹,但同时,心中又是哀叹一声:“江南也完了”
    而面对跌倒晕死的张筹,朱元璋依旧是冷哼一声,方才缓缓起身道:
    “诸位身为朝中重臣,理应深知国之根本在于田土,民之生计在于耕织。田亩之数,关乎赋税,关乎国库,关乎天下百姓之福祉,岂能儿戏乎?”
    “可你们看看,这便是咱的好臣子,可谓是尽心竭力的诓骗于咱。”
    “咱甚至都不敢想象,无锡治下的百姓,究竟遭受了何等的荼毒!”
    “传旨!”
    “张筹欺君罔上,玩弄国法,更置民生于不顾,其罪当诛。然其九族,尽数问罪,罪同株连。”
    “另传旨三司,凡与张筹有牵扯者,不问轻重,诛斩首恶,全家流放!”
    言至此,朱元璋刻意停顿,环视四周,群臣皆低下头,无人敢与之目光相接。
    殿内静默,唯有朱元璋的话语回荡,如同寒风中的冰刃,切割着每一个臣子的神经。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