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6章 铁路文工团报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6章 铁路文工团报道
    大哥王胜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四。
    母亲苗翠深呼吸了一口气,老大老二匀一匀,该多好?
    “这样,你同事叫黄玲是吧?你问问她的意见,什么时候两边的父母能一起吃个饭。”
    大哥从嘴里挤出两个字:
    “好的。”
    父亲继续道:
    “你上次说伱们单位会有一批分房名额,如果你和黄玲结婚,双职工,分房是有优先权的。”
    大哥脑袋一抬:咋滴,要把他赶出去了?
    父亲点点头:
    “这样,咱家就我和你妈,援朝,王利了,他们俩都还小。等援朝该结婚的时候了,你妈已经退休了,这样咱家也不算显眼。”
    王援朝看大哥明显有点恋恋不舍的样子,他觉得他单飞出去就太合适了,不然有钱有票不能,太痛苦。
    连忙道:
    “爸,妈,我也找到工作了,要不我搬出去?”
    母亲瞥了他一眼,道:
    “怎么,这么不想以后帮我们养老?”
    一家子齐刷刷看过来,王援朝连忙解释:
    “没有没有,我是想,大哥马上要结婚生子,跟爸妈在一起,妈到时候正好可以帮忙带带大孙子!”
    母亲哼了一声,算是有点道理,道:
    “分家了我也能帮忙带,那也是我们老王家的孙子!
    胜啊,我和你爸商量了一下,虽然说多是长子养老,但王胜你是医生,黄玲是护士,我和你爸也是工人,堆一起太显眼。
    你读书最多,当知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
    还是得分出去。
    放心,该给你的,我跟你爸都会给。36条腿儿一条不少你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
    大哥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
    “你们可以挑一样。”
    大哥的呼吸平静了许多,他年纪大,经历过的事可不少,道理他都懂。
    王胜点了点头。
    母亲苗翠递出来一个小手帕:
    “这是你这两个月的工资,妈一直都给你存着。以后你就自己保管,结婚后交给你媳妇儿保管。
    妈跟你说,但凡你跟黄玲说你们单过,她保准乐意!
    不用跟婆婆住一个屋檐下,不知道是多少儿媳妇的夙愿。”
    王援朝瞳孔都变大了:
    我擦,不分家的,还要全额上交工资???
    于是他心里立马盘算每个月的工资要怎么,必须得盘算起来啊。
    大哥既然点了头,也不含糊,就接过了手帕小包,道:
    “那我明天上班就跟黄玲商量商量。”
    父亲很满意,道:
    “要抓紧。
    分房子是哪位领导负责,打听清楚。
    咱该走动必须走动。
    你年纪也不小了,我当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打酱油了!”
    母亲也帮腔道:
    “你不要担心,真生了,我提前退下来,给你们带儿子!
    不过结婚之后啊,每个周末,都要回来吃一顿饭,妈给你们管好!”
    母亲苗翠的声音有点呛。
    王胜不好意思道:
    “爸,妈,这才哪到哪,八字还没一撇呢。我和黄玲工作了才认识的啊!昨天才第一次一起出门逛动物园!”
    父亲道:
    “人家女孩子都愿意跟你一起逛动物园了,人家的意思还不明白?人家女孩子不要脸面的么?!
    你抓紧和人家黄玲聊聊,合适的话我和你妈还要帮你们找媒人。我们在首都也没有亲人,如果黄玲家有合适的亲戚,能当媒人的,也行。”媒人多少是有一些好处的,所以父亲的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王援朝不甘心,最后挣扎道:
    “爸,妈,二七剧场在四九城西南片,离咱四合院老远。转车要等好久,我真的……”
    母亲苗翠眼色放光,直接打断道:
    “怎么,咱家就这么让你呆不住?”
    王援朝立马改口:
    “我真的需要一辆自行车……算我借饥荒,用我的工资慢慢还家里,行不行?”
    有钱不能的日子,好憋屈啊。
    王全看了妻子一眼,这老三也不是个省心的玩意儿啊!老二要借钱想办法转正,老大马上要结婚成家,老三也跑来凑热闹。
    那点积蓄,不是唰地一下子就散了?
    那可是他和心爱的媳妇一点点积攒起来的啊!
    母亲道:
    “等你大哥结婚之后再说!你要是急,就催你大哥去。”
    三转一响四大件,得由老大家先选一件,这刚刚都说出去了。
    老大分出去了,老三再添一辆车,就不是那么醒目了。
    而且,也让老三催促催促老大,不是坏事。
    王援朝只能看着对面的王胜,道:
    “大哥,您看,小弟的自行车,可都由您和嫂子决定了!”
    王胜涨红了脸,也可能是煤油灯照的,连连道:
    “我,我,我明天先找黄玲聊聊……”
    王利眼观鼻,鼻观心,因为灯芯看久了眼头晕。她对大哥是舍不得的,因为大哥对她最温柔,带她看书,不过三哥最近待她也不差。
    但父亲说了,她是旁听的,所以她没像三哥一样试图插嘴。
    父亲王全最后一锤定音道:
    “好了,就这么说定了。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让咱一大家子,在这个世道好好生活。
    分家不分心,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
    我不在家的时间多,援朝年纪又不大,和平也离得远,四合院这边,王胜你还是要多多关照关照。”
    大哥王胜点头,谁让他是老大呢。
    ……
    第二天一早,父亲又骑着车吭哧吭哧的赶去上班了。
    这次父亲没睡懒觉,自然也没两个鸡蛋补充营养。
    他们家一个月才两斤鸡蛋,也就十五六个,要是再早几年,一家一个月定量才1斤。
    有些定量按户来的,后面分了家,还能多一些票。他们家不差钱,票,却是不够的。
    王援朝则骑车带母亲,先向西去印刷厂,然后南下去二七剧场办理入职手续。
    他又不能分家单独过,也不需要分房,也不需要迁户口,更不需要单独办理粮本,所以直接带着户口本、毕业证去报道就行。
    到了剧院门口,跟门卫打了招呼,照样塞了支烟。
    对方检查了他的户口本,跟登记本上记录的几个名字核对了一下,便放行了,还给他指点了内部人员自行车停放的地方,以及报道的地方。
    停车场停放了整整齐齐两大块,四列,约莫两百来辆自行车,蔚为壮观。
    王援朝根据门卫的指示,找到了报道的地儿,是个小门,门边挂着“铁路文工团”白底黑字的木制立牌。
    上次应聘笔试面试,就没留意过这旮沓。
    一进去,人来人往,各自忙碌,他只得就近逮着人问:
    “同志您好,我是新来报道的,该去哪边办手续啊?”
    那人抬头看了一眼,扭头道:
    “吴姐,有新人来报道了!”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