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写生,船坞,货轮
工地上的工人们,已经轮番休息了几次。
姜哲一直在专注的作画。
作画过程中,始终有同学在观摩。
这张画上,细腻粗犷的笔触并存,既有写实的描绘,也有大胆的概括夸张。
画中近景,有几个休息的工人,略远一点的位置,是工人们正在维修的容器,视线延伸能看到工厂的建筑轮廓。
画面中,用厚重的笔法,描绘工厂的气息,工人的质朴敦厚,光线与环境对比强烈,有种淋漓酣畅的感觉。既有姜哲自己的绘画特色,也有这个时代的审美印记。
负责带队写生的老师们,在各个写生地点巡视。
协调写生的工会组长,一直陪着魏老师。
他们走到姜哲所在的写生地点,一一查看所有学生的作品。
“这位同学画的好。”马组长看了姜哲的画,悄悄对魏老师说道。
魏老师也小声回应:“他在我们学校的学生中,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这次写生的顺利,魏老师也不厌其烦的陪着聊天,聊些与艺术无关的问题。
此刻,趁着这位组长去看其他学生作品的时候,魏老师可以静下心来看姜哲的作品。
他看到姜哲已经准备停笔,就说道:“你这张画,叙事性和绘画美感都很好,但是,和你以前作品的风格有些差异。”
姜哲说道:“我想把对工人工作的感受画出来。”
“当下,很多人开始认同绘画语言的独立性,提倡摆脱叙事。你怎么反而强调其叙事?”魏老师说道。
姜哲解释:“叙事,或者绘画语言的独立性,我觉得不应该成为限制。绘画首先重视的是感受。这些工人的工作,给了我触动,我就画这种感受。是叙事还是绘画语言,都要符合我的画面要求。
我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绘画语言更美,还是叙事更重要。”
他知道这位魏老师喜欢后印象派的绘画,所以,只是讲自己的想法。
“可以继续试一试你的想法。”魏老师愿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接着,两个人就聊起了对于参展作品的题材选择。
说实在话,魏老师虽然在艺术创作上,有自己的坚持,但是看到姜哲在参展卖画这条路上连续获得成功,心里着实羡慕。借这个机会,交流一下,希望能够获取到一定的经验。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过去。
老师们召集学生,通知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在哪里吃午饭。在午饭之后还可以休息一会儿。
学生们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像中小学生那样安排。
学生们可以去工厂食堂,交费吃饭,也可以选择去工厂外面,找饭店吃饭。
为了节省时间,大多数师生选择在食堂里吃饭,只有少部分比较挑食的学生,选择吃自己准备的午饭。
工厂的食堂饭菜质量和艺术学院食堂旗鼓相当,因为工厂有一些重体力劳动,所以,饭菜油水方面略胜。
姜哲买了两个菜,西红柿炒鸡蛋,猪肉熬白菜,再加馒头白粥。
他和同学们一起吃饭时,听到几个比较活跃的人聊起午休时间的打算。
“写生的时候,我已经看到厂里的沙滩了,沙子特别细,特别白,不比海水浴场的沙子差,而且水特别清。”
“我看到堤坝的石头缝里,还有小蟹子。中午的时候,咱们去抓蟹子玩儿吧。”
几个男生主要的邀请目标,是班里的女生,也有稳重一点的学生反对:“老师一再强调不让去沙滩玩儿,别自找麻烦。”“你怕麻烦就别去。我们自己去。”
很多学生被说动。
付敏和牟星也打算去玩,邀请姜哲一起。
姜哲觉得中午没事儿,去海边沙滩玩儿一玩儿也不错。于是,午饭后的休息时间,十几个学生一起走向沙滩。
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三五成群的来到了沙滩。
这里的沙滩并不像旅游景点设施齐全,需要穿过厂区堆放材料的地方,经过一片防浪堤坝,就来到沙滩。
沙滩保持了天然的状态,沙子果然很细。
姜哲在经过防浪堤坝的缓坡时,看到一些在石头缝隙里活动的小螃蟹。
他们来到沙滩后,还有同学陆续过来,都是得到消息,跑过来玩儿。
此时海水温度已经很凉,大家不敢下水,就集中在堤坝缓坡以及有礁石的地方,试着捕捉小蟹子。
一些精力旺盛,中午不休息的工人,看到学生在这里,走过来,还教他们捕捉的方法,
先捉一种不知名的虫子,把虫子绑在小木棍或野草梗上,作为诱饵,吊石头缝隙里的小螃蟹,运气好,还能钓起一些小鱼。
学生们玩的不亦乐乎,纷纷用涮笔筒来盛放捉到的小螃蟹。
这些小鱼小虾小螃蟹都不能吃,但是捉的多了,也有一种收获感。
姜哲玩儿了一阵儿,和一位工人,询问一下厂里的历史。
这位工人师傅对于工厂的情况很了解,说起工厂变迁,头头是道。
姜哲对于工厂的历史有些兴趣,想多了解一些。
跟他聊天的工人师傅告诉他,哪些地方还能看到一些老旧的厂房,哪些地方能看到曾经的大型机械。
姜哲就按照指点,用相机或用速写记录一些工厂的历史,包括废弃一些游艇,救生艇等物品。
下午,老师们先召集学生开会。
不出意外,带队老师严肃批评学生。虽然他没在没出现沙滩,但很明显得到了线报。
“如果明天再出现,这种情况,立刻回学校,该处分的处分。”
老师们对于安全问题,不好放松,批评之后,让众人继续写生。
姜哲和一些同学,跟着老师来到了修船的船坞。
虽然他们的观察点,距离船坞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依旧被船坞和里面停放的货轮震撼。
马组长告诉学生们,这是万吨级的货船,比起10万吨的货轮,还有很大差距。
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十万吨级的货轮。所以,看到眼前的货轮,已经足够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藐小。
修理货轮的工人,在船上忙碌,衬托出这种工业杰作的宏大。
姜哲拿起速写本,开始把自己的感觉记录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