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第759章 观形势威龙助清
松坪关既是关隘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位于距会川卫城(会理)约一百六十里的松坪村,往来商旅渡过金沙江后,在这里补充给养和歇息,历来便是入川的要害之地。大卫国建昌副将张明志统二千五百兵马此时便驻于这座关上,自从斩杀狄三品降卫后,他便没有了退路,只能跟着大卫国一条路走到黑。卫军主将二等帕里伯帕拉·格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对他十分信任,不仅将俘虏的狄三品部下全部交由他指挥,还命盐井卫木里安抚使松典绒布、瓜别安抚使玉珠、马喇土千户阿世勋、古柏树土千户郎俊位、毕苴芦土目葛忠臣、前所土百户阿成福、后所土百户白马塔;会川卫迷易土千户安文、迷易土副千户贤官、普济长官使吉荣欮领土兵五千协助他守卫松坪关及松坪关南边的金沙江防线。
当年明太祖高皇帝在四川行都司中、南部地区设有三卫:建昌卫(管辖西昌、德昌地区)、盐井卫(管辖盐源、盐边地区)、会川卫(管辖会理、米易地区)。与四川行都司(治建昌卫)中、北部地区多是罗罗族(彝族),南部地区多是麽些族(纳西族)不同,盐井卫马喇土千户阿世勋是摆夷族(傣族);木里安抚使松典绒布是藏族。松典绒布的祖先本是瓦尔寨大寺的僧人,以大和尚身份兼任土司。协守金沙江防线的这些土司原本并没有去建昌参加军议,可在卫军的威逼利诱下,不得不出兵帮忙。帮忙的原因各不相同,马喇土司信奉噶举派、木里土司信奉格鲁派,虽然这些教派在当年雪域内战时与莲大可汗所在的宁玛派有矛盾,可毕竟都来自雪域、从根上说有共同的渊源,在强大的信仰面前,阿世勋、松典绒布接受了大卫颁给的官职、带兵前来;其他土司,则因为同属麽些族(纳西族)且已经归顺大卫的中所土千户喇述祖、右所土千户八继宗、左所土千户喇马非、者保土百户禄阿格等土司的苦苦相劝,也先后加入了卫军一方。事实上,整个四川行都司的土司,除了威龙州长官使张兆远不肯听令外,皆做了卫臣。
威龙州长官使张兆远是清建昌指挥张宏养的族兄,也是威龙州张氏土司的当家人。当年,威龙土司白启升联合土舍白马、白朝凤等反叛大明朝称王,独霸威龙州,张氏土司的势力被白氏土司压制得死死的。后来,张宏养归顺清朝,奉清廷之命进剿白氏土司,基本肃清白氏势力,得到清廷封赏,承御敕姜州土主庙营外巡,将张氏土司势力扩大到“东至永定营、甸沙关,西至麻陇青菜河,北至青杠坪”的广阔区域。不料,其本人却于平叛胜利赴建昌汇报途中,被白氏土司余部用土炮轰击致死。张宏养死时,两个儿子张联鹏、张联辰年纪尚幼,威龙州长官使一职便落在同族的张兆远身上。因为老张家是靠依附大清朝才能称霸威龙州,所以迟迟不肯叛清降卫。
宁远河西岸的白马镇紫霞场街是张氏土司衙门所在地。这条街本因附近山上有一名胜“紫霞洞”,阳光从巨石下的小孔射入洞中,形成一团簸箕大的彩光而得名。可传说当年张宏养被白氏土司的土炮轰死时,左脚跨于马鞍脚蹬之上,右臂膀吊挂于马鞍左侧之下,当地人遂将张氏土司衙门所在的这条街唤为“挂榜(挂膀与挂榜谐音)街”。
今日张氏土司衙门的气氛格外凝重,威龙州长官使张兆远召集了两位族侄张联鹏、张联辰商议如何应对卫军建昌主将帕拉·格桑要求威龙州归顺大卫国一事。
“两位贤侄,卫军来势汹汹,命吾等接受卫国官职、出兵共同讨伐清军,如今其他土司皆已降卫,吾张氏该何去何从方好?”
“长官,大清拥有九州四海,是天下正主,那卫国不过是西番而已,如何能与大清相比。叛清投卫,实不可取”,张联鹏大声说道。他是张宏养的长子,父亲为大清尽了忠,自然向着清朝。
“是啊,长官,若没有大清相助,吾张氏如何能掌控威龙州?家父是为效忠大清而死的,若叛清投卫,将来如何见家父之面?”张宏养的次子张联辰也叫唤着不肯降卫。
“嗯,可如今整个四川行都司,尚未降卫的也只有吾张氏一家矣,势单力孤,若卫军来攻打,奈何?”张兆远不安地问。
“长官,前些日子平西王派人送来书信,说是朝廷的军队马上打回来了,有大清做后盾,又何惧卫军?到时候咱们还可以借朝廷追究其他土司附逆之罪的良机,大大扩张咱们的领地”,张联鹏兴奋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札呈上。
张兆远心中微有些不悦,我才是张氏的当家人,吴三桂有信不写给我,却写给尔,是何道理?生气归生气,他也知道,张联鹏、张联辰兄弟的实力其实是强于自己的,当年只是因为年纪太小才未当上张氏家主之位,如今长大成人,其父又是为大清尽忠而亡的张宏养,吴三桂写信给他俩并不奇怪。打开信一瞅,信上说带了十万大军北上讨伐入侵蜀地的卫军,十万估计有些夸大,五六万还是有的。想起族侄所言,借着帮清廷平定叛乱之机、扩张自家的领地,他不由得眼冒红光。老张家本来只是家小土司,若不是族兄张宏养帮清廷讨伐叛乱的白氏土司,如何能独霸威龙州?如今似乎可以重演昔年旧事,怎不让他激动?
不过,毕竟上了些岁数,张兆远并不急着表态,而是不慌不忙地呷了口龙虎斗(一种茶酒)。
“报!长官,据来往的商队说,大清的军队目前已经行进至金沙江南岸”,三人正议着事,又有亲卫传来消息。
“哎呀,未曾想平西王行军如斯之快!”张联鹏喜形于色。
“是啊,长官,此乃天赐良机,您万不可犹豫!否则一旦朝廷收复蜀地,您何以在朝廷面前立足?”张联辰也嘶嚎起来,如一只饿狼。
张兆远终于下定决心,将胡须狠狠一扯,吼道:“汝等速速集结儿郎,准备南下攻打普济司,扩大咱们的领地,不,帮助朝廷平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