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82章 失所望修缮王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482章 失所望修缮王陵
    “那人曾说,谁掘他的墓,谁就遭殃,你们进入墓穴时可有异状吗?有没有将士出事?”苏勒坦接过小册子,不急着打开看,先问卾克绰特布。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一旁的胡琏器听完,心中暗赞:陛下不问捞到多少金银珠宝,而先问有没有将士出事,这与马厩失火,至圣先师不问伤了多少马,只问伤到人没有是一个道理。其中包含着一个大大的“仁”字。嗯,陛下虽然贪财好色、喜欢玩弄权谋手段,总体上却依然是一位仁君,若能辅佐其戡平天下,定是天下百姓之福!
    文人的心思复杂,卾克绰特布却没想这么多,嘴一撇,“回大汗的话,什么贴木儿苏丹的诅咒,都是骗人的,将士们个个生龙活虎,毛都没有掉一根”。
    “噗嗤!那是他法力不够,他的安拉可比不了朕的佛陀”,苏勒坦咧嘴一笑,打开了小册子。
    很快,这位财迷便笑不出来。上面的金银珠宝并不多,大大小小十余座陵墓加在一起,所有物件折合成银子,也不过三十万两左右。
    “怎么可能!那贴木儿灭国上百,劫掠的珍宝无数,死后墓穴中陪葬物仅价值三、四万两?还没有他的宠妃比比·哈内姆五万两的陪葬物多?还有其他的王陵,也没多少陪葬物。身在富裕的撒马尔罕、这些苏丹哪个不是富得流油?他们的金银珠宝呢?”苏勒坦像被踩着了尾巴的饿狼般咆哮起来,再无刚才的诙谐幽默。正应了那句话:莫提钱,提钱伤感情。
    “大汗,奴才将所有棺木打开,墓穴内外都搜遍了,只有这么多”,卾克绰特布委屈地解释。
    “会不会藏在什么隐蔽的角落里?”苏勒坦不死心。
    “奴才是一寸一寸地搜的,着实没发现”,卾克绰特布哭丧着脸。
    “这就对了”,胡琏器忽然开口。
    “什么对了?”苏勒坦白了这酸文人一眼。
    “陛下,臣曾经读过回回的经文。他们的先知曾说:‘你们应尽快安葬亡者’,教法亦规定:亡人三日之内必葬,速葬亡人是懿行,如果故意拖延时限,则被认为是可憎之事。那帖木儿苏丹是在远征途中突然死去,又遇大雪阻路,迫不得已才临时安葬于古里阿米尔陵。匆忙之间,军中又哪里能找到多少陪葬物呢?”胡琏器毕竟博学,引经据典,滔滔不绝。
    “就算那贴木儿死的匆忙陪葬少,可他的宠妃、子孙们的陵呢?为何陪葬也如此之少?”苏勒坦半信半疑。
    “臣觉得这与他们的信仰有关。《古兰经》上说:‘在世时没有信道,临死时仍不信道的人,即使以满地的黄金赎罪,也不被接受,这等人将受痛苦的刑罚,他们绝没有任何援助者’,安拉赞许的是一个人在虔敬恭顺方面的德行,而不是他临死时带走的财富的多少。布哈拉有句谚语‘无论穷、无论富,都是三丈六尺白布’,也就是说无论生前多么富有或多么贫穷,亡故后一律只用三丈六尺白布包裹后掩埋,身上不穿绫罗绸缎,墓内也不放任何物品陪葬。当然,话是这么说,布哈拉的王族死后还是会将一些随身物件带入墓穴,可数量绝不会多”。
    “原来如此”,苏勒坦张开大嘴迟迟不发一言。
    “陛下您想,那贴木儿明明是突厥人却假冒成吉思汗的子孙与黄金家族作对,黄金家族的子孙昔班尼击败帖木儿的后代建立乌兹别克汗国后,将都城由撒马尔罕迁到布哈拉,对古里阿米尔陵保护得也不好。可这些陵墓却从未被盗过,说明什么?说明当地人都知道即使打开墓穴,里面也没有多少好东西”,胡琏器分析。
    “唉!胡卿说的对,是朕一厢情愿,考虑不周,无有财运呢”,苏勒坦长吁出一口气。
    见他沮丧,胡琏器抿嘴笑道:“陛下此行也不是毫无所获,三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何况您如此‘尊崇’贴木儿苏丹,对笼络布哈拉民心大有帮助的呢”。“说到笼络布哈拉民心,朕倒有个想法,胡卿,你觉得朕捐银三万两修缮古里阿米尔陵如何?”苏勒坦忽然天马行空地来了一句。
    “圣明无过陛下”,胡琏器由衷钦佩。打下撒马尔罕城后,陛下从府库中缴获了三百多万两,如今又从陵墓盗窃了三十万两,却只出三万两就想收买布哈拉国民心,当真是小钱办大事的主!
    撒马尔罕城内各大街巷的阿訇、长老都被请到了阿尔卡宫,足有五、六十位,人潮涌动,蔚为壮观。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年纪最大的长老艾哈迈达身上,老人家八十岁了,德高望重。
    “艾哈迈达长老,卫国的大汗召我等前来,不会是要我等捐输吧?城里刚遭受战火,可没剩多少钱粮了”,一名老阿訇开口说话。
    “安拉保佑”,艾哈迈达虔诚地祈祷。
    “艾哈迈达长老,如果卫军要我等捐银捐粮,您可一定要带领大家伙据理力争呀”,又一名长老对他说。
    “安拉保佑”,艾哈迈达再次祈祷。
    “艾哈迈达长老~”
    “安拉保佑~”
    “安拉保佑”,不论对方说什么,艾哈迈达都是四个字:“安拉保佑”,众人皆以为这糟老头儿老糊涂了,遂不再多言。
    金盔金甲杀人刀,苏勒坦威风凛凛地步入大殿。
    一见他来,八十岁的长老艾哈迈达,耳不聋、眼不、背不驼,恭恭敬敬地率众人下跪行礼,“草民参见大汗”。
    “诸位都是贤达之士,快快平身,赐座”,大殿内响起和煦的龙音。
    见他如此和气,众人心里悲凉,八成是想打咱们的秋风,否则怎会如此客气?
    “大汗爱民如子,草民感激不尽,愿出家中余粮犒劳大军”,艾哈迈达第一个表态。人老成精,既然躲不过,不如主动献出,还能博得对方好感。
    “诸位误会了,朕并非是来找大家伙要钱粮的。前日,朕瞻仰了古里阿米尔陵。见许多地方需要修缮,今日找诸位来,是想商议一下修缮王陵一事”,大可汗语气和煦。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