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沐英归来
第432章 沐英归来
闲话少叙,见正好撞见了太子朱标前往迎接沐英等人的车架,朱棣便也遣散了诸位锦衣卫,一头钻进了朱标的马车之中。
三兄弟一路闲谈,其乐融融,不一会儿便到了应天南郊,远远的,已经可以窥见官道上沙尘蔽日,锦旗蔽空,一支雄壮的队伍正在朝着应天府开来。
远远看到太子朱标的旗号,军伍之中,立刻便有数骑人马飞驰而出。在离朱标尚有数丈的时候,马上之人便滚鞍下马,拜伏于地:
“臣沐英,见过太子及秦王殿下、吴王殿下。”
“臣吴良,拜见太子及二位殿下。”
“臣徐英……”
一众将领俯身下拜,朱标笑容可亲,一一扶起。后头又有一员大将身披战袍,飞驰而至。见了朱标,飞身下马,下拜于地,朗声道:“臣冯胜,见过太子殿下。劳太子殿下在此久候,实在惶恐!”
“宋国公为国征战,如今凯旋,本太子自当迎接,谈何惶恐?”朱标笑着道。朱肃也是第一次看见朱标一个人面对朝廷大员的模样,其一派仁主之风,虽不如老朱那般霸气外露,却另有一种教人不可小觑之感。心中感叹一番之后看向被朱标扶起的冯胜,自己与这位宋国公虽有过一面之缘,但却并无什么实质上的交集,只觉得这位开国名将与唐胜宗、陆仲亨、朱亮祖等糙汉不同,气质倒是与亦文亦武的徐达相类似,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这一看不要紧,不知为何冯胜与朱标寒暄之时,竟也偷眼打量向他。两人眼神对上,冯胜还极其亲昵的对朱肃点了点头。
“他向我点头做什么?莫非是在示好?身为实权国公,何必对我一个年轻皇子假以辞色?”朱肃满怀不解。
而后,冯胜身为此次出征的主帅,当众亲手将兵符交还给了朱标。朱标核验兵符无误之后,便代表老朱收回了云南远征军的兵权。士兵们自有将官们领回军营安置,而朱标则负责领着宋国公冯胜、振国将军沐英、江阴侯吴良等主要将领入宫去见老朱。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回而去,身为太子的朱标此时自然不能把自己关在车里,他骑在马上,与并辔而行的宋国公冯胜谈笑风生,而朱肃朱棣就没有那么多人在意了,窝在朱标那颇为宽大的马车里,还趁着其他人不备,把在马车旁边的沐英也一起拖了进来。
“沐英哥,得立大功,恭喜恭喜!”朱肃嬉笑着朝沐英拱手道。刚刚算是太子大哥的主场,他们两个当弟弟轻易连话都不许说的。现在才能算是真正向沐英传达了恭喜之意。
“小五你还说笑。你们在北疆立下的功劳,可是远胜于我。”沐英笑道。出征年余,他高瘦了许多,但整个人也变得更为谦和内敛,如入鞘的利剑。
“我们在北疆不过左支右拙,哪像沐英哥你,一路过关斩将……与古之名将也无异了!”朱棣赞叹道。沐英在此战中可谓勇不可当,作为先锋,数度在后军还未到达战场的时候,就已经直接解决了战斗,也难怪朱棣如此神往。
“不过是仗了料敌先机的好处。”他看了马车车帘一眼,压低声音道:“若是没有小五你给的信息,我也没办法如此轻易的解决梁王。”
朱肃微微一笑,朱棣也心领神会。在沐英出征之前,自己便对老朱和沐英仔仔细细的将明征云南之战,事无巨细的给说了一遍。也正是因此,老朱才下定了提前征讨云南的决心。毕竟从历史上云南的抵抗程度上来看,盘踞在云南的北元梁王不过是个庸才,虽手握重兵,却并没有善加运用的才能。
既然如此,不如先一步收回。早一日收回,也就早一日彻底将之消化。
“那元梁王本就不值一提,其中最凶险之处,反倒是我们收到了北方纳哈出兵围蓟镇战报的时候。”沐英道。说及此事,他仍旧心有余悸。“出征之前,义父就曾对我说过,此战一定要想办法速战速决,免得北面元庭主力得知了消息,出兵遥遥策应。”
“只是我如何都想象不到,他们是怎么那么快就闻知了风声。”
“此事锦衣卫也尚在查探。”朱棣接过话道。“怀疑是那群陈友谅与张士诚余孽通风报信,不过总体暂时还没有眉目。”
“先莫想这些事了。”朱肃打断正在推断的两人。他目露兴奋之色,问沐英道:“沐英哥,你亲自到过云南,不知云南的巨木资源如何?”
“就你看来,是否足够我大明大兴造船行业,建立出许多的远洋舰队?”
说到远洋,沐英也是微微兴奋:“果如小五你所说,云南全境,多有大木。”
“要造船出海,非得将此地纳入掌中不可。”
“且此地与南边安南等国接壤。据当地人说,南面诸国之中,更是巨木林立。元庭时,便常有富商入安南买木,以为大殿之梁。”
“通过南面诸国购买巨木,再以河运运回我大明,绝对足以支持我大明百年间建造舰队所用!”
“太好了!”朱肃狠狠挥一挥拳。大明总算有了木料基地。自老朱下令要重兴造船业开始,由于材料限制,大明并没有造出太多足以远洋的船只来。
这下有了云南,便是要制造出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舰队,也并非是不可能了!
“非只应该造船,此次我征伐云南,其中更是多赖火铳火炮之功!”似乎是说到了自己极为在意的点,沐英变得有些滔滔不绝。
“小五,你改良的火药与火炮,威力果然惊人!云南有土司以象为兵,驱之向前,大地都为之震动,足有天崩地裂之势。”
“若是没有火枪,我等那时便要败了。正是想起了你曾经说过的三段击,我让士卒们排成数列,不断向象群射击,才使得这近乎无坚不摧、能令山河变色的象群阵,尽数为我等所灭。”
“我们在北疆时,也多仰赖火器之功!”朱棣也激动道。“那一次,北边的山阳万户足足万骑突袭而至,我与五弟仅数千人,以火铳列阵。当时我心都已提到了嗓子眼,只记得硝烟弥天,铳发不绝,竟然生生破掉了蒙古铁骑冲锋!”
“竟有此事!”沐英也是震惊。这两桩战例,在传统的战争局面之中,本都该是极为凶险、几乎没法翻盘的情况。
竟然都因为火器之威,而化险为夷。
“亲身经历方才能知,小五所说的武器代差,确有其事。”沐英叹道。“稍加改动的火器就能有此威力,在未来,火器之威必定是战争中不可违逆的大势!此番回京我定要向义父谏言,我大明想要强绝万国,就必须全力发展火器之技方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