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大圣人再世
第388章 大圣人再世
亲兵第一协攻克湘潭,原是意料中的事。但军情急迫,丹初禁止亲兵第一协入城休息,午时召来杨方,当面问道:“你手上还有多少人马?”
虎贲镇亲兵协满编一万两千人,第一协成立最早,多老兵,齐装满员,是三个亲兵协中最强的一支。
“人马都撒出去追击鞑子了,城内外还有一个辅兵标、几个直属队,总人数不足三千。”
“吃过午饭后,你就派出标兵,召集各部,务必要在戌时前召齐队伍。今夜,你率部连夜渡江,急进至跳马涧之北,配合骑兵协猛攻跳马涧。”丹初令道,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赤军船只运力有限,步兵主力沿湘江东岸进击长沙,跳马涧天险为必经之道。
马宝督率骑兵协、亲兵第二协大举进攻,拔除跳马涧天险自无问题。关键是,赤军要抢在清军反应过来之前发起猛攻,拦住跳马涧之敌的退路,进而最大限度地歼灭敌军。
“诺。”杨方年纪轻轻,骁勇善战,但这还不足以让他担任亲兵第一协协统。
雩都之战时,前任协统莫尔祯牺牲。杨方是岑丹初的发小,也是他的童子兵同袍,遂接任协统,先是署理,经过四个月的观察,表现可圈可点,顺利转正。
这次攻下湘潭,杨方正想趁机在全协面前提高威信,却不得不连夜渡江,战利品算是别想了。军令一下,部属必然沮丧。
丹初一路从童子兵升任郡王,对他这点小心思还不了解?遂点拨他道:“杨方,你可知道,为将者,秉承上意与笼络下属,哪个更重要?”
笼络下属?杨方连忙摆手,唯恐避之不及,说道:“当然是秉承上意。赤军条例里讲过,各级官佐要一字不差地执行上级命令。笼络下属是鞑子、明军才干的事,赤军只有关心下属,没有笼络下属。”
丹初为统一全军,亲自审订,在全军颁行了一部条例、三部操典,即《赤军条例》、《步兵操典》、《骑兵操典》、《炮兵操典》。
条例、操典对赤军作战、训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名识字的军官,只要严格按照条例、操典管理、训练、指挥部队,肯定不会出大的纰漏。
“呵呵,”丹初笑道:“你倒是擅长学习,引用条例信手拈来。不过,为将者,笼络下属也在情理之中。你甫任协统,要想笼络下属,就得带着下属打大仗、建大功。时间久了,威信自立。”
杨方为人聪颖,要不然也干不了协统,随即说道:“末将明白。国主令末将渡江击跳马涧之敌,便是给末将立功的机会,也是给亲一协建功的机会。”
镇统之资也,丹初心中暗忖,问道:“为将者,不必事必躬亲,亦不必亲自冲锋陷阵。今天下午,你有哪些事可做?”
杨方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国主对他还不放心,故有意考问。他略一思索,说道:
“头一件事,便是分派标兵传信,召集各部到昭山、暮云市一带集结。第一件事,便是派人搜集渡船,我带营务处主任、各科科长,在昭山、暮云市之间勘查渡河点。”
搭设浮桥肯定是来不及了,要想快,只能用渡船甚至木排载运兵马渡江。一万两千人马,想用渡船过江并不容易。需要多长时间渡江,要看搜集渡船的多少、赤军的组织能力、渡河点的选定。
故,丹初的军令急如星火,催他连夜渡江。
“刘芳亮率第十二协已经赶到了。他这一协是新成立的,人马缺额很大。你把城池让给芳亮,俘虏也交给他处理。战利品的话,你捡些贵重的,剩下的都交给芳亮。”
“诺,末将遵命。”杨方很听招呼,令丹初十分满意。
“去吧。马宝在跳马涧前止步不前,正盼着你过去背击鞑子呢。”
丹初并未进城歇息,而是继续驻在城外,催促辅兵清除航道。
赤军攻下湘潭,在湘潭城头插上赤旗。消息就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湘潭近郊。
到傍晚时分,湘潭城东、湘江西岸一带,已经聚集了不少义师义民。这其中,有附近的义师,有主动归顺的乡兵,有疍户,有渔户,有佃户,甚至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乡绅。
营帐如雪,火把连天。义师义师并不惧怕赤军,杂处在赤军营外。这在明末的战场环境下,简直匪夷所思。
人力是足够的。虎贲镇炮兵协有六千人,辅兵协走水路,步兵十二协走陆路,皆已赶到湘潭。再加上义师、义民、俘虏,足够清理沉船、木栅。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掌灯时分,一员小校兴冲冲地来到中军大帐,喜道:“国主,找到办法了!第一艘沉船已经清理掉了。”
“哦?”丹初一喜,问道:“怎么清理的?”
那小校却是糊涂,比划了半天也没讲明白。
丹初骑上乌龙驹,倏忽间驰至沉船处。
辅兵协协统黄鹤鸣主持疏浚航道的事,闻讯立即过来请安。
一听说南越王过来了,现场的义民都不自觉地跪倒在地。义民一跪,义师、俘虏也都连带着跪下来,怎么劝也止不住。
丹初笑道:“吾听说清理出了沉船,心里高兴,想过来看看,反倒影响了你们。传令,所有人全都起来,手上的活计不要停。”
黄鹤鸣对道:“国主神机妙算,果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个疍民懂得打捞沉船,经他一讲一试,果真管用。国主请看,排栅已经拔去,第二艘沉船也出水了。”
沉船除了凿穿木壳,还在船舱压以土石,沉入水中后不易移动,打捞不便。
黄鹤鸣听从疍民的建议,先派人泅入水底,把羊皮筏子绑在沉船上,增加沉船的浮力,再把纤绳绑在沉船上,发动成百上千个军民在岸上拉纤,成功拉动沉船。
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真是无穷的。丹初心里高兴,见在场军民拘谨,便自觉离开,传令召见那个疍民。
那人年纪看上去并不大,但头发已经白,见到丹初后略感拘谨。一打听,才知道他是湘潭一带的疍民首领,经常打捞沉船补贴家用,因而懂得此法。
“很好,卿今日帮助赤军清理航道,亦是立了大功。卿有什么需求,可以尽管开口。”
这位疍民之首,又称疍首的中年人,名叫陆世淳,倒经常与汉民打交道,口音虽重,勉强能听得清楚:“谢国主恩典。鞑子暴虐,肆意向疍户加征渔税,又截断江面,断了我们的生计。小人此举,亦是为疍民出口恶气,不敢向国主奢求什么。”
辅兵协统黄鹤鸣出身马贩子,长年走南闯北,倒是关心民间疾苦,劝道:“无妨,国主最是怜贫惜弱,卿有何言,皆可直说。”
陆时淳略一踌躇,壮着胆子说道:“听闻天军水师多疍民,若是国主不嫌弃,是否可接纳我等疍民投军?”
赤军正要扩建水师,丹初求之不得,笑道:“可以。”
“听闻南直隶一带,民户围湖养鱼,免去舟船风波之苦。国主能否许我疍民围湖养鱼?”
“可以。”
陆时淳大喜,再度叩首道:“国主大恩大德,我们疍民没齿难忘。您早日称帝建国,我们疍民誓死追随。”
丹初一愣。帐内将校亲兵闻之一震,纷纷把目光投向丹初,眼神中带着期待和希望。
“呵呵,”丹初一笑置之,说道:“眼下是大明的天下,圣上慈爱百姓,非亡国之主。”
“哼!”陆时淳嗤之以鼻,说道:“不是小人大逆不道,大明苛政猛于虎,满清同样虐民无止,有过之而无不及。唯有国主诚心爱民,倡导平等,着佃纳粮,解放疍民。赤军无往不胜,百姓奔走拥护,国主若非是大圣人再世,何有此种气象?国主早日称帝建国,也算是解救百姓于水火。”
丹初心中一动,笑道:“吾知之,卿复言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