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第175章 自动碾磨机出现!第一条水泥路
第175章 自动碾磨机出现!第一条水泥路问世!!
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之下,陈寒真的不知道应该要说什么好。
只能说在现代的时候,陈寒是绝对低估了古代人的智慧的。
他们的智慧之强,他们的领悟性之高。
其实一丁点都不比现代人差。
而且在陈寒给出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之后,马上就能够举一反三做出来如此令人震惊的成就。
这么一套组合下来的机械设置,可以说完全打破了陈寒对于古人的那种呆板的印象。
陈寒之前还停留在古代人,一定会提到这种科学技术的创新,就会谈虎色变,会觉得这些不过就是奇淫巧技的印象当中。
所以当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居然能够把水利水车和石磨以及手摇风车结合在一块。
制造出了这么一台如此机械化,同时如此配合协调的自动化机械的时候,陈寒是非常吃惊的。
他其实想到了这些学生可能会有些突破。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学生的突破会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巨大。
即便是让自己来设计制作这些机械,也未必能如同他们这样完美。
这一下让陈寒可以说是大跌眼镜。
同时更加没有想。他们居然会有如此厉害的发明创造。
便在这时,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忽然联袂而来。
父子两个人今天是难得的休息,当然这也是因为陈寒提议设立了内阁之后他们才有的闲暇时间。
朱标更是觉得在有生之年,不应该要将所有的权利完全地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而应该适当地放权。
而适当的放权之后,加上陈寒提出来的考成法,百官现在积极性极大的提高。
又加上陈寒提高商业税之后,所有的官员都看到了一个让他们为之兴奋的结果,那就是商业,可以为他们自己本身的俸禄提高。
虽然百姓们不需要缴纳那么多的赋税,百姓们也没有义务要去给官府提供免费劳动力和免费的办公用品。
但是通过与市场上面进行交易,他们依旧能够获得更多的便利。
当奏章全部都上报到了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这里的时候,他们终于是知道陈寒现在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对的。
故而在这种时候,朱标对于内阁处理不是大事情的能力是很放心的,所以大量的小事就让内阁配合六部去把事情给解决。
这种配合现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六部那边发现现在,内阁之间已经没有了,像之前那样与他们的敌对。
两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使整个国事处理得相当顺利。
而且还没有办法将皇帝陛下给排斥到一边去。
因为大量的决策权,还是得在皇帝手上,甚至他们发现这么一来,反而是让两个部门之间对于皇帝更加的依赖,无法突破皇帝的掌控。
看起来这还是利用了左右权衡之道,如今的皇帝陛下并不会将权力放在那一边,而是放在当中。
现在看起来这种角色是十分的有利的。
正因为内阁和六部之间,他们是互相的配合,又互相的平衡。
所以现在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才能够在很多事情上面有更大的左右摇摆和左右驾驭的空间。
他们两个反倒是越发的舒适,舒舒服服地掌握这权力了,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
每天起得比鸡早,每天睡得比狗的晚。
那样的日子真的是折磨,朱元璋还算好一点,朱标可就真的是累得整个人都要散架。
而现在他们终于可以轻松一些了。
所以没事的时候就跑到工程学院来,走这么一遭。
虽然从有时候不在,但来到工程学院之后,他们能够见识到新的东西作为皇帝和作为太子来讲,那都算得上是新鲜感十足。
没想到今天来了之后还刚好是碰上了陈寒也在,又刚好碰上了陈寒下边工程学院的这些个学子们。
按照陈寒的指示,发动自己的思想思维去创造和发明出了新东西。
特别是提出这些意见来的还是自己的孙子,那就更欣慰。
老爷子来到了这台新型的碾磨碎砖料的机械面前。
绕着转了又转之后,他作为农村的孩子,怎么能不了解这几样东西。
首先是水力翻车,在山地和丘陵上面由于水源比农田位置要低,所以就只能利用水力翻车,将更低处的水源给灌溉到更高的农田上去。
至于石磨、手摇风车,那这两样更是农业生产上面的常见之物。
可是没有想到在陈寒,他们的手里面居然就变成了可以把砖石都给碾碎的,自动化的机械。
当老爷子看着水力翻车在水流的冲击之下转动,然后由铁匠打磨的齿轮的带动之下,中间的轴承带动着石磨的摇把,开始像一头驴带着在转动。
经过简单的齿轮之间的咬合转动之后,那石磨的摇把居然就可以不需要驴来拉动就能够不停的转动,这实在神奇。
同时更看到在石磨转动的同时,下边更有皮革打造的传送带,将初次碾磨的石料进行传送到了下边那手摇风车的漏斗送料口。
而手摇风车将已经碾磨好的粉末吹到后边的袋子里面也就罢了,没有碾磨好的碎料,居然可以通过下边的口子,落入到传送带上面,然后又给传送到了石磨上去,继续碾磨。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人力的地方就是给石磨添加原料,以及等手摇风车屁股后边的口子,粉末装满后换袋子两个地方。
如此一来就能够省掉许多的人力物力,也能省掉很多的时间,可以日夜不停的转动。
只要有水力,只要秦淮河水不干,就能一直转动下去。
这得是多少人工才能够替代的?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都十分的震惊看向了陈寒他们。
朱高炽正在等待着父子两个人夸奖。
朱允炆完全没有参与,而且在边上满脸的不屑,看到这个机械之后也是一脸的不服。
但看到自家皇爷爷以及自己的父亲,都对这个机器如此的着迷之后,他心里面十分的不爽。
一句话一直都在脑海里面萦绕,那就是——这算得了什么呀?这算得了什么?
这不过就是奇淫巧技而已,难登大雅之堂,自己乃是皇子皇孙,怎么能跟这些工匠混在一块?
怎么能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面?
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
简直是不可理喻呀。
要是我的话,早就放弃了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我早就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经史子集上面。
他虽然在工程学院非常得得那些翰林学士的喜爱,他们经常在一块探讨四书五经当中的圣贤道理。
而这些被陈寒要挟过来的翰林学院的侍讲们,也是和朱允炆一样,看不起这些奇淫巧技。
当他们看到朱允熥他们这些皇子皇孙,当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这上面的时候,也是苦口婆心的劝说。
可是人家根本就没有听他们的。
甚至更是觉得,这些人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那么鄙夷陈寒他们的这些行为。
但在人家皇帝陛下还有太子殿下的眼里面,他们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居然可以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甚至看到朱允熥他们,这些人被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这么的夸奖的时候,更是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心里面想的是怎么可以鼓励这些东西。
如果鼓励这些东西的话,那岂不就是让天下所有的人都去效仿吗?
如果都是效仿的话,那么读书人的地位是不是就要受到冲击了。
所以想到这里顿时心里面很不舒服。
但与他们相反的是朱允熥他们得到了表扬之后,马上就是露出了兴奋之色。
这可是要比任何荣誉都要来的,让他们更加兴奋的。
因为得到了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以下的一致认同,这得是多么难才能够获得的荣誉。
一想到这里他们顿时一个个的脸上有兴奋之色。
特别是陈寒更是直接说道:“你们的创造力,你们的思维,你们的才智,简直让我刮目相看。
我没有想到伱们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实在是难得难得呀,你们在科学之道这条路,越走越宽敞了。
按照这样走下去,估计不需要我教导你们什么,你们自己就能够发挥出你们自己的才能。
你们自己就能够给自己当老师。
就像最近的这些日子,没有我的教导,你们依旧能够在科学之道上面运用技术的层面,把所有事情都做得这么的完美。
我身为你们的先生感到非常的荣幸。”
当这些话说出来之后,让朱允熥他们更加是开心。
接着朱高炽直接是说道,“先生,能得到您的认同,我们感到非常的兴奋。
同样您觉得是我们自己的功劳,但我们倒觉得这一切都是由于您引导的。
没有您的引导,我们看不到科学之道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展现。
没有您的话,我们没有一条光明的火把在前面帮助我们引领。
我们这些人虽然如今可以单独的思考,可以通力合作制造出这样的器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您的话,我们这些人根本连这样的想法都不会有。
我们感到很荣幸的是,我们在您的指导之下能够完成这些创造。
这才是我们这些人真正的价值所在。”
听到朱高炽这么诚实的回答,陈寒也是相当的意外。
朱元璋父子两个人在看到了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在陈寒的带领之下有了这么巨大的变化之后,十分的放心。
而接下来陈寒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来有了,朱高炽他们设计好的自动碎砖料碾磨机器之后,陈寒马上开始寻找氧化硅和氧化铝来制作耐火砖。
之所以要制作耐火砖,就是为了烧制更多的砖头。
因为陈寒要做轮窑说实话,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讲,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东西。
因为轮窑其实就是那高耸的红砖制成的烟囱。
这种烟囱一直都是工业化城市的污染排放源。
但现在对于陈寒来讲却是必要的。
要想批量地产出水泥,就需要批量生产红砖。
要想进入到工业化,那这种环境的牺牲是必要的。
陈寒并没有停下手头上的工作,立刻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投入。
氧化铝和氧化硅这种东西在边上也很容易就得到,他很快就烧出了耐火砖。
接着就开始在皇家烧砖厂,垒起了高高的烟囱。
几天之后当陈寒看到了那十几米高的烟囱开始冒出了白烟之后,那代表着工业化进一步进程的浓烟,让陈寒看到了希望。
于是同时更是让陈寒明白自己已经开始改变了大明王朝的格局。
紧接着自动碾磨机和红砖厂就开始进入到了正规化开始量产。
然后陈寒提出来的要大量的煤炭进京也提上了日程。
煤炭的使用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
而现在他更是要将煤炭的价值利用到极限。
轮窑当中生产出来的批量的砖头,马上就进入到已经形成了几十台自动化碾磨机,在流水线上面日以继夜的碾磨成粉尘。
磨成了粉末之后,马上就添加上石灰和水,根据陈寒给出来的配比,把火山岩石灰给生产出来。
接着陈寒就在工程学院绕着整个学院,长达四里地的路面,全部用上了火山岩水泥,修建了第一条水泥路面。
这一条水泥路面的修建规格还是相当不错,宽达四米,是一条双车道,中间微微隆起,两边留出排水沟。
同时更是采用了分段式的浇筑技术,防止热胀冷缩形成中间隆起开裂的现象。
当水泥路修建成功的时候,陈寒马上是召集京城兵马司,把他们的马车赶到了水泥路面上面,开始大量的进行踩踏。
效果非常不错,即便是那些马车日以继夜地在水泥路面上踩踏了五六天,依旧没有在路面上留下一丁点的痕迹,唯有一条白痕。
接着陈寒又让人每天用水去浇淋,也发现并没有一丝融化迹象,没有形成任何泥泞的场面,这下水泥路面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