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88章 又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公台可曾听说郭奉孝之事?”张邈问道。
    闻言陈宫的情绪更低沉了些,他答道:“如何不知?古有毛遂自荐为使,今有郭嘉自请为郎。”
    日前,坊间传言,颍川郭奉孝与天子对答,自请任尚书郎,天子惜其贤才,遂以之为尚书郎。
    似陈宫这等人物,如何不明白,此事自然表明了天子求贤若渴的态度。
    但郭嘉能自荐,究其原因还是他能得皇帝的召见。
    而今虽然没有科举取士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说法,但汉家故事,一朝得到天子召见重用,势头甚至能比科举拔得更高。
    在这一点上比较有发言权的还得属前汉的造梗小能手朱买臣。
    张邈对此不置可否,笑道:“公台只知其有王佐之才,却不知称其为‘王佐之才"的何伯求而今正在右扶风屯田呢。”
    所谓待诏,便是等待皇帝召见。
    但陈宫在雒阳租了房,也不差这点吃食,只需要明早前往阙门外等候即可。
    在他看来自己入仕的时机未到。
    文学不够那就钱财来凑。所谓“八厨供财,缗钱千万”,能够成为“八厨”之一,张邈靠的就是充分使用自家的钞能力。
    陈宫倒也干脆,匆匆告别后直接乘车回到租住宅院。
    等到陈宫下车,一个小吏也迎了上来,确认了陈宫身份后才道明来意。
    此事放到其他郡国出身之人眼中,要说一点都不羡慕嫉妒,那是骗人的鬼话。
    离家老远的时候陈宫掀开车帘看去,就看到一辆安车停靠在他家的门口,瞧着是公车的样式,这才放下心来。
    张邈一愣,随后缓缓摇了摇头,若非太学之议,他是不愿入京的。
    沉默之际,忽有人打破了沉默,却是陈宫匆匆赶来的家仆。
    对他来说,若不能身居高位,不如继续在乡野养望。
    良久之后,望着周边萧瑟的初冬景象,两人也没什么继续攀谈的心思了。
    小吏自称为公车司马属吏,奉诏请陈宫至宫南阙门待诏。
    张邈当时就把袁绍大骂了一顿,然后他才从宿醉的袁绍口中得知袁绍是被迫辞官的。
    陈宫有野望,希望能够得到天子的公车征辟,他张邈自然也有。不求一朝得为公卿,起码在内为侍中,在外为二千石吧!
    张邈为自己规划的道路是如同荀爽、韩融等大儒一般。
    半路上他还不忘整理自己的仪容。
    因为郭嘉过去数年闭门读书的缘故,除了少数与他结交之人外,了解郭嘉才能者并不多,陈宫与张邈皆不在此列。
    理论上陈宫现在就可以乘坐公车去往公车司马驻守的宫南阙门处,接下来他的吃住都由公车司马负责。
    当然,感同身受之余,张邈还是要继续骂袁绍就此颓废不思进取的行为,希望能将袁绍骂醒。
    话说自今上登基之后,本就不容小觑的颍川郡士人们毫无疑问地在朝堂之上占据了更多位置。
    虽然早在参加太学之议前便预计到了这一结果,但真到了这一天,却没陈宫想象的那般容易接受。
    一一一.二五三.二二四.二四三
    陈宫颔首,换做过去,他一定会和张邈多加讨论一番,但现在,他却没了这种心情。
    为此,他很早就经营起了自己的名声。
    真要无意仕途,张邈大可以不来这一趟。
    而且昔日党锢之时,他与袁绍四处奔走,结交党人,扶危济困,在奔走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前袁绍辞官回乡,张邈曾去相会,见袁绍辞官不过一年有余,便已()
    经颓废起来,时常饮酒消愁。
    “少君,公车来了!”
    陈宫达不到宠辱不惊的境界,不过他没有背后说人坏话,评价道:“荀文若君子也,曾被赞为‘王佐之才",他所荐举之人,想必是有真才实学者。”
    他不得不承认,他急了。
    不过张邈已经从好友尚书周毖处了解到了一些消息:“我听闻,郭奉孝是由荀文若向天子举荐。”
    靠着“八厨”之名,张邈好友众多,忽视掉已经绝交的袁绍,在尚书周毖之外,还有河南尹袁术、使匈奴中郎将曹操、兖州刺史刘岱等,还有那些与他同名的党人,亦有交情。
    小小地讽刺了一下后,张邈又打了个哈哈,道:“颍川荀氏以《易》传家,自然更明时事变化。”
    事实证明,张邈的“猛药”是有效果的,袁绍的的确确被张邈给骂醒了。
    只是自酒后醒来之后的袁绍回想起张邈骂他的言语,恼羞成怒,直接不再搭理张邈了。
    而颍川乡里之间本就学风浓厚,不乏人才,能接得住这泼天的富贵。
    两人的关系就此破裂,不复往来。
    面对“重病”的袁绍,张邈言语之间下了一剂“猛药”,说人话就是骂得有点狠。
    听到此话,陈宫顿时腰不酸了、背不痛了、脸上的笑容也更阳光了。
    但话说回来,张邈之所以还是个处士,不正是各处征辟他所担任的官职够不上他的期望嘛!
    陈宫有此一问,两个人皆沉默了。
    陈宫忽然询问张邈道:“孟卓公至今仍无入仕之意吗?”
    陈宫心中了然。
    虽然有因袁绍经历产生的警醒,但要真说张邈半点仕途之意都无,那也必然是假话。
    陈宫敢于先后拒绝州郡举荐和公府征辟,他对自己的才能是有几分自得的,自认为太学之议中自己的表现不俗,然而连郭嘉这样的年岁比他小不少的士人都能得到天子召见……对于陈宫来说,这无疑让他信心都有点动摇了。
    也因此,在官场上有多位在内外为官的好友、在生活上后顾无忧的张邈没那么着急仕途。
    当事情的经过被袁绍以自己的视角修饰后传入张邈耳中,不免让视袁绍为好友的张邈感同身受,感慨于天家无情。
    毫无疑问,在自己的住处养精蓄锐以待明日是对陈宫更好的选择。
    小吏又与陈宫说了些注意事项,便欲告辞离去,却被陈宫喊住了。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