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85章 027 巴尔干大舞台各方势力的特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85章 027巴尔干大舞台各方势力的特点
    既然亚历山大下了命令,范·苏赫特伦也就要求作战部制订方案,这样沃尔康斯基和索洛维约夫也就忙碌了起来。
    只是两套方案,要怎么来搞,确实也要研究一下巴尔干的局势。
    这一点,他们还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甚至还抽出时间来去询问了米哈伊尔·多尔戈鲁科夫。
    “只是你们二位要问我,我也只能说,我父亲到过伯罗奔尼撒半岛,曾在那里指挥志愿军团和希腊人并肩作战,希腊人的情况,我也可以讲述一二,毕竟我们兄弟三个当中,只有我去过那里,对他们印象深刻。”
    至于希腊当地的大概情况,米哈伊尔亲王也简述了他人在希腊旅行时的情况。
    虽然跟现在要做的事情没有关联,他们两个也还是把策动希腊人,作为了一个备选计划。
    在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总也是有很多边疆地区,受到了沉重的压迫。
    除此以外,还有地方上的一些帕夏和贝伊们,他们因为和君士坦丁堡的苏丹不和,应该也会酝酿一些什么。
    这样来一看,奥斯曼帝国如果在适当的情况下引爆,怕是会碎了一地,而且还是捡不起来的那种。
    对于希腊的情况,索洛维约夫也记录下来。
    不过他更关心的,还是塞尔维亚的情况,毕竟这一次要对塞尔维亚军队进行支援。
    在这个问题上,他也整理了近两年来和塞尔维亚有关的情报。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次塞尔维亚大起义,本身就是地方上的奥斯曼帝国近卫军横征暴敛引发的反抗,而且在起义发起之前,耶尼切里还屠杀了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人上层,只有少数人侥幸逃生。
    对于这一点,索洛维约夫再清楚不过了,凡是希腊人和塞尔维亚人,不管怎样在进行反叛,苏丹和大维齐尔会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报复,以后还会有对亚美尼亚人、贝都因人和阿拉伯人的镇压,而且手段都很残酷。
    但正是这样,先不说奥斯曼帝国暴力机器的信仰欠费,光是他们干出来的事情,现在奥斯曼帝国还能维持大体完整,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因此,这一次塞尔维亚的大起义,已经包括了巴尔干地区大部分的塞尔维亚人聚居区,还牵扯到与他们相邻的阿尔巴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
    前者以后是以修碉堡出名的,而且是奥斯曼帝国旧制军队的重要兵员来源地,还有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成为了贝伊和帕夏,甚至还要出现穆罕默德·阿里这样割据埃及,一度差点把奥斯曼帝国掀翻的地方实权派。
    而后者,基本上就是改变信仰的南斯拉夫人,也就是以后出名的穆族。
    这地方,怎么看都很麻烦的感觉,而且阿尔巴尼亚人和波斯尼亚人,现在都支持苏丹的统治,并且还积极派出人马来镇压塞尔维亚人。
    可是等到几十年后,这些人基本上全反了,也是奥斯曼帝国在下坡路上天怒人怨,干的不做人的事情太多了。
    现在看来,阿尔巴尼亚人的战斗力尚可,而萨拉热窝这边的波斯尼亚人,一般情况下都在城里,自从几次被奥地利人攻打以后,萨拉热窝的损失很大,元气一直都没有恢复。
    至于萨拉热窝这個地方,索洛维约夫可以说很熟悉了,虽然没去过,但是如雷贯耳。
    加上他也比较好奇萨拉热窝这座城市的历史,于是也查询了资料。
    在这个时候,他也发现了一些塞尔维亚周边奥斯曼帝国掺沙子的情况。
    萨拉热窝在奥斯曼帝国控制这里以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在巴尔干半岛除了希腊那一片的地域以外,君士坦丁堡以下最大的城市就是这里,城内也建立了大量的清真寺和穆斯林社区。
    不过以奥斯曼帝国的特点,他们也保留了天主教和东正教的社区,并且让他们作为少数民族人口在萨拉热窝定居下来,用来显示宗教宽容。
    这一点,倒是跟俄国殊途同归,每当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在这个问题上谴责俄国的时候,沙皇总是把卡西姆汗国这个沙俄的傀儡政权拿出来,这还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最后那些卡西姆汗国的臣民也都给同化了,成了俄国的贵族和平民。
    “你来看这一点,彼佳,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地区的税收和行政体制,迟早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到时候可有君士坦丁堡的苏丹受的。”
    “你也别光顾着设想怎样引爆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人的情报整理出来了么?”
    “当然已经有了!”
    索洛维约夫拿出来一套由情报部提供的分析资料,这里面和塞尔维亚起义军相关的情报,几乎全部囊括在内。
    “好啊,不过你对目前的塞尔维亚军队,保持一个怎样的评价?”
    “不如说这是一支典型的农民军队,并没有正规化。如果塞尔维亚的士兵在自己的本乡本土作战,或者在较近的地方参与战斗,他们能够爆发强大的战斗力。可是如今别管是围攻贝尔格莱德,还是在离开家乡略远的地方作战,塞尔维亚的起义军表现都不能让人满意。”
    “那么乌日策和沙巴克的战斗呢?”
    见沃尔康斯基问了,索洛维约夫也开门见山,直接说到:“派去乌日策的约基奇,率领的是卡拉乔治的近卫部队,这些人算是完成了一点点的正规化,能够离开自己的家乡到远一点的地方战斗。而沙巴克,那里参加战斗的,也都是起义开始时的老兵,和围攻贝尔格莱德的部队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不是去年卡拉乔治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的援军,现在也不可能把战争进行的这么顺利。”
    沃尔康斯基听了,也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不去多瑙河前线确实也有点可惜,不过你自己不愿意去,恰好太后也不愿意你离开,尼古拉殿下的学业还是很重要的。”“也不光是这个,你看着吧,我们还要和法国人继续打下去。至于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还有些用处,如果能够帮助他们反抗奥斯曼帝国的起义,我们在巴尔干半岛就有了牵制奥斯曼帝国的力量,不过在谈判桌上能解决的一些事情,也要在战场上得手才行。”
    很显然,沃尔康斯基现在刚刚意识到塞尔维亚和希腊的用处。
    “我们要做的,就是这样的规划。至于怎样帮助塞尔维亚,也要看他们自己的诉求如何。”
    要知道,俄军进入瓦拉几亚以后,不管奥斯曼帝国军队怎么动作,战线都要维持在多瑙河这边,维丁周边就非常重要。
    从战略上讲,维丁这里就非常关键,正好是塞尔维亚起义军和俄军之间的一个交通要道,但这里一直都被奥斯曼帝国掌控。
    而北面,奥地利人肯定是不怎么支持塞尔维亚这种行动的,不光是塞尔维亚,哪怕是希腊人来了,对奥地利人并没有什么损害,他们经常会对巴尔干各地搞独立运动的采取逮捕手段。
    卡拉乔治曾经是奥地利人组织的塞尔维亚自由军团的军官,然而奥地利人对于塞尔维亚的“支持”,就是白嫖了五千多塞尔维亚士兵的人力四年,然后也没能进入贝尔格莱德。顺带还逼迫一万多避难到奥地利境内的塞尔维亚人改宗天主教,然后这些人不少又跑回去了。因此,卡拉乔治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也不会利用关系跑到奥地利境内去,这样非常的麻烦。
    也导致了后来塞尔维亚人更信任同一信仰同一个大民族体系下的俄罗斯兄弟,也要离日耳曼人远一些。
    当然,要是换成奥地利自己,他们要进占萨拉热窝的时候,那动作比谁都快,而且还压不住当地的独立分子,最后来了个更大的。
    奥地利人这边,控制着特兰西瓦尼亚,这种闹吸血鬼的地方被他们控制住,也基本上意味着交通断绝,他们在和法国签订了和平协议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动作的。
    说起来,俄国选择了奥地利当盟友,却一直都要被坑,谁跟奥地利当队友,貌似都有过这种体验。
    先不去管这个,索洛维约夫也制订了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案,依托科孚岛支援黑山和塞尔维亚起义军,而另外一边,俄军需要打通维丁这一线,这需要塞尔维亚人的配合。
    然后,沃尔康斯基和索洛维约夫就拿出来了作战计划。
    派出大量军队支援塞尔维亚的计划是沃尔康斯基做的,而索洛维约夫因为研究了巴尔干的情况,他也力主只派少量军队,主要是援助物资。
    虽然听起来也比较吝啬,不过索洛维约夫一方面要清点奥斯曼帝国这些能够被俄军控制的武器库,要把这些武器装备交付给塞尔维亚起义军,另外就是要把换下来的旧式俄军装备,以及那些之前英国人运来的“褐贝丝”步枪,都移交给塞尔维亚军队。
    反正现在这些燧发枪,维护保养起来也比较容易。
    范·苏赫特伦将军就看着他的这份计划,显然要比纯粹用军事手段解决当地情况的沃尔康斯基内容要多。
    “我们的大军前往,和这样的援助相比,有怎样的不同?”
    “派遣一支部队进入塞尔维亚,消耗巨大不说,我们还很难在这一地区获得补给。如果只是让塞尔维亚人自己为主,去打击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反而消耗更低,他们都是当地人。问题在于,这样一支军队,正规化做的比较差,离开家乡就容易有人开小差,战斗力也会降低。需要做的是,让塞尔维亚人的武装正规化,但不是在作战方式上,主要是在军队的组织度上。他们有着高昂的士气,只要能够让部队的组织形式正规化,不仅可以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保护我们在多瑙河的侧翼。”
    索洛维约夫其实还有更大胆的想法,夺取维丁以后,用塞尔维亚这样一个巨大的侧翼,一直打到斯科普里和萨洛尼卡去。
    但这是以后,现在首要的问题是,保证塞尔维亚起义军的存在,并且强化他们的战斗力。
    他还不清楚的情况是,塞利姆三世苏丹目前虽然接待了塞尔维亚的和谈使者,但是不同意塞尔维亚的高度自治,还想要恢复到过去派驻帕夏的阶段。
    因此,塞尔维亚的起义军,现在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打垮可能到来的奥斯曼帝国讨伐大军,打赢了以后才有上桌的资格。
    但索洛维约夫的计划当中,已经包括了这方面的内容。
    要知道,当初苏格兰高地这边支援詹姆斯党发动叛乱,企图推翻汉诺威王室的时候,英军那个稀烂的机动水平,就被苏格兰军队当中那些法军苏格兰军官组织的行军纵队给完爆了。
    俄军当中,也有一些塞尔维亚人,他们可以组成一个顾问团过去。
    不过要接受谁的指挥,范·苏赫特伦也没有个明确的想法,他只是想要把这个问题交给阿拉克切耶夫或者是亚历山大本人来解决。
    但最合适的顾问人选,反而是米罗拉多维奇,可是考虑到他是个典型的指挥官而非参谋军官,也就不大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而且,他还要负责指挥多瑙河军团正面的部队,也有可能要返回基辅去,因此也不大可能到贝尔格莱德去。
    他那些亲戚呢,来到俄国以后,当将军的不多,以贵族身份在宫廷和文官系统的倒是不少。
    亚历山大看到这个情况以后,决定派来到俄军当中服务的原撒丁王国军官保卢奇去见到卡拉乔治,摸清楚当地的情况。
    而拉吉奇,此时也在前往彼得堡的路上。
    索洛维约夫做的这个计划,在原则上得到通过,不过后面暂时也跟他没啥关系了,这也只是个计划,他还要回到每天给尼古拉和米哈伊尔两位大公的教学工作当中来。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