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59章 寿宫之争(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59章 寿宫之争(上)
    在京城做官,遇到事情不能不多想一层,李如松也不例外。
    假如林解元只鼓动别人上书,自己却只想隐姓埋名,那就很可疑。
    但若林解元敢在奏疏上出现名字,那就说明林解元真有把握,没人会拿自家的小命和前途开玩笑。
    这时候天都已经黑了,李如松便让军士们打起了灯笼在前面照路,然后上马引着林泰来向北走。
    林泰来诧异的说:“这不是去巡捕营的路。”
    在他印象里,巡捕营“总部”应该在东城。
    李如松答道:“林解元乃当世豪杰,焉能委屈在巡捕营过夜!”
    邀买人心谁不会啊,既然决定用人之策,那当然就要人给予厚待。
    没多久,林大官人便看到了比首辅家气魄还大的朱门,宁远伯府到了。
    当然这时候宁远伯李成梁还在辽东工作,并不在府中,李如松这个长子就算是主人。
    进城的时候,林大官人绝对想不到,今晚没有住在会馆,也没在申家或者王家留宿,居然跑到之前素不相识的宁远伯府来了。
    好吃好喝的招待过后,李如松便迫不及待的把林大官人请到书房。
    上疏议论皇帝寿宫这事有点敏感,最好还是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以免出现意外。
    李如松当年师从名士大才子徐文长,在文事方面写个奏疏还是没问题的,不需要假手于别人。
    历史上的李如松,还留下过诗词给后世。
    想到这里,林泰来忽然又发问:“听说你当年曾经拜徐文长先生为师学习?”
    这没什么不能承认的,李如松答道:“确有此事。”
    林大官人叹道:“我在苏州发起了一个文社名曰更新社,遥尊徐文长先生为精神领袖。
    去年我们更新社与看不起徐文长的复古派开始大打出手,至今屡战屡胜。”
    李如松愕然不已,你这个解元不是武解元么?怎么还操办起文坛业务了?
    你所说的“对复古派大打出手”,是物理意义上的打吗?
    不过既然说到徐文长,这关系就近了点。再怎么说,徐文长也是给李如松当过老师的。
    所以李如松还是友情提醒了一下:“主持武举考试的兵部张大司马,乃是复古派后七子之一。”
    伱一个武举人,如果因为文学事业得罪了兵部尚书,导致武科考试失利,那就太搞笑了。
    文武两条腿走路的林大官人不以为然,又叹道:
    “如果不是我们更新社人数实在太少,入社标准实在太高,现在文坛哪还有什么复古派的声音!”
    李如松好奇的问:“入社标准是什么?”
    林泰来回答说:“入社标准目前暂定就四个字,出将入相吧。”
    李如松:“.”
    原本以为,林泰来故意提到更新社和徐文长,是想拉拢自己入社。
    现在看来,是自己误会了,原来自己还不配。
    闲聊完毕,随后就说起写奏疏的正事,林大官人口述,李如松执笔。
    但写完了奏疏后,李如松又有点患得患失起来,忍不住问道:
    “只写大峪山与世宗永陵对称呼应,实乃吉壤,宜在大峪山下仿照永陵兴建寿宫,就真能获得帝心?”
    已经夜深了,再加上今天十分劳顿,纵然强壮如林泰来也感到困乏,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信心十足的回应说:
    “李都督尽管放心!只要这封奏疏御前,你就是全京师这个月最闪亮的大臣!没有人能抢走你的风头!”
    在历史上,李如松属于万历的“爱将”,往往是领兵征伐的第一选择。
    林泰来也不知道历史上的李如松是怎么做到的,或者还是别有机缘。
    但既然知道这个大趋势,就可以助推一把,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李如松简在帝心。
    在结交未来李大将的同时,又让李大将欠了自己人情,这就叫因势利导。
    反正也没付出什么,只要李如松以后不是白眼狼,这波就不亏。
    从这个角度想,把“福利”送给李如松,似乎比送给王家或者申首辅的收益都大。
    在明亮的烛光下,李如松反复看了好几遍刚写好的奏稿。评估完毕后,终于下定了最后决心,明天就往昌平行在送!
    因为在这奏疏的内容里,除了无脑称赞大峪山位置和永陵有对称美之外,没有其他什么可能出格或者引起非议的东西。
    就算达不到林泰来所吹嘘的神奇效果,最起码也不会有多大负作用,政治风险其实并不大。
    林泰来倒是无所谓,这么大一个京师,这么多的长安名利客,他就不信这份福利送不出去。
    王司徒不要,还有你李如松;如果你李如松也不要,那还有别人!
    如果林大官人现在是个官员身份,那就亲自独吞福利了,连升三级也不是梦。
    但很可惜,他林泰来现在没进入主流官场,就算独吞福利,也达不到利益最大化。
    皇帝也没法直接赐给林泰来一个进士功名,然后提拔重用。
    至于其他不需要功名的非主流的传升官,志向远大的林泰来绝对不想要。
    到了第二天,李如松便派人去昌平天寿山送奏疏。
    在这个时候,京城上层政治人物的焦点都在天寿山。
    天寿山既是指山峰,也是皇家陵寝区域的一个代指。在这个区域里,除了天寿山主峰,还有很多支脉山峰。
    天寿山这里建有行宫,以供皇帝前来谒陵、勘察时使用。
    近几日,当今万历皇帝就在这里考察,还有一大帮子朝臣扈从皇帝。
    此时万历皇帝已经按礼法规矩,谒完了成祖的长陵、爷爷世宗的永陵、父亲穆宗的昭陵。
    然后又亲自在大峪山勘察了一圈,心里还是纠结。
    有爷爷嘉靖皇帝的例子在,万历皇帝并不相信修道长生。
    他只在意两点,一是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二是死后安息,继续享受。
    所以他对自己的寿宫非常重视,结果越是重视,就越是难以做出决断。
    其实万历皇帝当初对大峪山这个地方还是挺满意的,不然也不会在两年前选为寿宫预定地址了。
    但架不住总有人说这个地方不好,这就让万历皇帝心里感到腻歪了。
    在自己的后事问题上,万历皇帝也不敢任性,万一这个地方真不好呢?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