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240章 最终解释权
第240章 最终解释权
太子居。
苏尘面颊探入水盆中,冰冷的触感,让他的头脑异常的清晰。
哗啦。
当他抬起头,大量的水珠从脸上掉落。
擦了擦脸颊,苏尘交代了孙强一声,便进入了耳房内。
孔家,卢氏,崔氏……
一个个世家的名头,在苏尘的脑袋中闪过,而后苏尘打开了笔记本。
一分钟,两分钟。
噔噔蹬蹬。
苏尘嘴角微扬,要不怎么说,山寨机就是牛呢!
超长待机,值得拥有。
太子居外,一辆马车缓缓停下。
李承乾乐呵呵的带着于志宁二人下了车。
“参见太子殿下。”
“苏尘可在府上?”
“回太子殿下,公子在府上。”
李承乾点点头,带着于志宁二人直接走了进去,“苏尘,孤来看你了。”
听到动静,孙强快步走出,“参见太子殿下,二位大人。”
李承乾目光四顾,“不是说苏尘在府上么,怎么不见他人?”
孙强笑道:“回太子,公子在思考,已经吩咐属下,若是有人前来拜访,便请到正堂稍作片刻。”
“思考?”
李承乾一脸诧异,看了看于志宁二人,他们同样是好奇无比。
“思考什么?”
“不知。”
李承乾笑了笑,“也对,他的思路天马行空的,常人怎么可能跟得上?”
“去准备茶水,我们在正堂等他。”
“是!”
孙强点点头,带着李承乾三人入座,命人奉上茶水后,便告罪一声,去通知苏尘。
来到耳房外,孙强轻轻的敲响了房门。
“何事?”
“公子,太子携于大人,杜大人来了。”
“知道了。”
苏尘的看了看电脑上的些许资料,随即关机,将其丢在了后座上。
锁上车,打开房门,随后上锁,带着孙强一起来到了正堂。
“见过太子殿下,二位大人。”
“方才听说苏公子在思考,不知道苏公子在思考什么?”
杜正伦一脸好奇的看着苏尘,率先问出了三人心中的疑惑。
苏尘一本正经:“我在考虑大唐的未来。”
哈?
李承乾三人一脸古怪。
这个命题太大了,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还是李承乾率先笑道:“那你思考的如何了?”
苏尘:“科举才是大唐未来的出路。”
“科举?”
李承乾一脸疑惑,“科举自武德年间便开始了,只是没有形成有效承制……”
“所以应该推广此事!”
苏尘沉声道:“人才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改为统一选拔。”
“如此便可对应我们之前提出来的启蒙计划一事。”
“科举自武德五年开始,至今才进行了几次恩科?给朝堂提供了多少可用之才?”
“就因为此前参加科举中的人才,大多是由公卿大臣,州郡长官们特别推荐,方才能够参与,这已经极大的削弱了民间百姓参与科举的念头。”
李承乾三人皱眉沉思。
苏尘继续道:“但凡投卷到公卿大臣府上,又或者州郡长官那边的,又能有几个普通人家?”
这便如苏尘此前曾看到的一个视频。
向国外的顶尖学府捐献一百亿的奖学金,用于出国学生求学之用。
但是问题来了。
真正需要奖学金的学生,他们真的有能力出国求学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
权贵帮权贵,有钱人帮有钱人!
没有几个人,愿意在普通人身上浪费时间,金钱,精力!
他们更多的是注重对方的身后背景!
于志宁缓声道:“你的意思是,科举的选才,从一开始就错了。”
“正是因为这些人投卷到了公卿大臣们的府邸,导致所有能够参加科举的人,都是他们认可,或是在意的人?”
“不错!”
苏尘点头,“于大人,若是一个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穷书生,拿着自己的文章去你府上求见你会见么?”
于志宁:“当然会见,若是文章不好的话,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苏尘笑着转口道:“若是你二叔家的弟弟,拿着一张废纸呢?”
于志宁皱眉:“苏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这话多少有点恶心人了。”
苏尘哈哈一笑,“于大人勿怪,在下不过是做个比喻而已。”
“一个是有关系,有门路的亲戚,一个是有身份背景,出自豪门大户的公子,一个是穷乡僻壤出来的穷书生。”
“当这三位站在府门外,我想请问一下,若是那些公卿大臣们,他们会先见谁呢?”
“亲戚!”
李承乾三人异口同声。
啪。
苏尘打了个响指,“这就是我说的问题所在了。”
杜正伦笑着拍手,“妙,妙啊。”
“苏公子,看来你此次思考,当真是找到了出路。”
“此事一旦由朝堂下发至各地,再加上你此前通过太子之手提出的启蒙计划一事,若是成了的话,各大家族怕是要日日夜夜的问候你了。”
苏尘两手一摊,“我现在就很难过。”
李承乾笑呵呵的说道:“我看你倒是蛮自在的,还要迎娶卢氏之女呢。”
苏尘:“孙子不好当啊。”
“哈哈哈……”
李承乾三人忍不住的放声大笑。
于志宁收敛笑容,缓声道:“此事可行,但前提是你如何解决此次的危机?”
苏尘:“我搜罗了一些弃子,说不定会派上用场。”
“弃子?”
“不错!”苏尘点头解释道:“孔家卢氏等先后在民间网罗了一批天资出众的神童,既然有神童,那么自然是有弃子。”
“落选的神童?”
李承乾皱了皱眉,“哪有何用?”
苏尘笑吟吟的说道:“虽然落选了,但是能被他们甄选出来,就已经足以证明这些弃子的能力了,若是加以学习,他们真的比不过那些所谓的神童么?”
原来如此。
于志宁二人顿时了然。
但是。
“那些神童可能也早以接触了各家安排的教书先生……”
“你们低估了拼音的威力。”
苏尘笑着摇了摇头,“它不仅是一种,可以让人快速识文读字的工具,更是系统化学习的基础。”
对于启蒙的学生而言,比拼的不是什么儒家经典的解读,什么诗词文章的考教,而是夯实的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
“难不成,二位大人要面对一群不足十岁孩童们,考教他们懂不懂什么叫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呃……”
于志宁二人面面相觑,旋即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李承乾沉吟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若是他们斤斤计较,该如何?”
苏尘意味深长的说道:“太子殿下,这启蒙计划可是你拿出来的,你为什么拿出来的这个启蒙计划?”
李承乾:“当然是让天下的适龄学生都能求学!”
苏尘:“所以,最终解释权在你的手中啊,你说是什么,还不就是什么?”
李承乾愣了一下,旋即拍手笑道:“有道理,有道理。”
“至于他们所找出来的什么神童,哪又有什么用呢?大唐可不仅仅是只有那些神童,更多的是资质平平的学生!”
苏尘微笑点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未来。”
李承乾:“所言甚是!”
……
山南道。
陆飞一脸愕然的看着面前的十几名学生,而后转头看向了岑文昭。
“这些孩子都是?”
“对,弃子。”
岑文昭笑呵呵的说道,“都是被挑选送过去,而后又被刷下来的。”
“不是……”
陆飞抓了抓脑袋,有些头大了,“你怎么会有启蒙教育的拼音书籍?”
岑文昭一脸诧异,“这个很难弄到手么?”
陆飞:“很容易嘛?”
岑文昭:“自打崔君肃他们招收五百学生,教学开始后,这些书籍就流传出来了。”
陆飞:“那你又是从哪里找来的教书先生,他们怎么会这些东西?”
岑文昭咧嘴一笑,“这个很难么?”
陆飞面无表情。
岑文昭笑着拍了拍陆飞的肩膀,“算了不逗你了,等下你就知道了。”
随着课业结束,教书先生一脸笑容的来到了岑文昭的面前。
“二爷,你看今日教学如何?”
教书先生的年纪不大,理应是充满理想与抱负的读书人,不会对岑文昭这样的人毕恭毕敬才是。
可是当看到岑文昭接下来的动作,陆飞就明白了。
岑文昭笑呵呵的点点头,“非常好,柳先生。”
“孙猛。”
跟在身后的孙猛,笑着拿出了一个锦绣礼盒,里面呈放着一支千年人参。
孙猛笑道:“柳先生,二爷为了令堂的病情,可是费了无数的精力财力,才寻来了这一株老山参呢。”
“多谢二爷!”
柳先生大喜过望。
孙猛笑着把人参递了过去,同时拿出了一个满满当当的钱袋子,“柳先生请收好。”
“二爷这是?”
“令堂卧病在床,虽然有千年人参用来保命,但是后续还需要诸多药材辅佐。”
岑文昭笑呵呵的说道:“这位主药我已经为你寻来了,其他的药材,你在药材铺便可购买,这里面的一些银两,足以保证令堂康健如初。”
“太多了,二爷。”
柳先生感激不已。
岑文昭摆了摆手,“柳先生,我看中你,并不是因为你最先学会了拼音,而是你的人品!”
“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过是些许身外之物罢了,如何比得上你我之间的交情?”
“多谢!”
柳先生深深一躬。
岑文昭笑着将其扶起,“快些回去吧,若是迟了伯母该担心了。”
柳先生重重点头,而后躬身离去。
岑文昭侧头看向了陆飞,“现在明白了?”
陆飞竖起了大拇指,“你还真就是个散财童子。”
“哈哈哈……”
岑文昭大笑道:“能用银子摆平的事情,干嘛还需要费时费力?”
陆飞点点头,“我需将此事回禀公子。”
“不必了。”
岑文昭摆了摆手,拉着陆飞道:“我早些日子,已经飞鸽传书给了家兄,他会告知苏尘的。”
“我已命人为你准备了洗尘宴,现在正是去喝酒的时候。”
“那他们……”
陆飞看了看依次退去的学生。
岑文昭:“自有人将其送回,再过两日,便可与你一同前往长安城了。”
“这算是我给他的一个惊喜。”
ps:唐人杜佑《通典》十四卷载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但并未查到隋朝出现的状元,仅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6人。
其次:“武德四年,复置秀才、进士两科,”公认的唐朝第一位状元是孙伏伽。
投卷,最出名的就是渐江考生朱庆余的那一首《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闻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仅个人查阅资料,不保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