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皇帝不爽,让他冲我来
第125章 皇帝不爽,让他冲我来
长安城。
清晨的街道上行人不多,刚下过一场朦胧细雨,把石板路洗刷的干干净净。
可惜东市的菜农不关心天清细雨后,他们只担心今天会少卖几个铜板,趁着雨歇,东市吆喝揽客声渐起。
就是那吆喝声,怎么听怎么疲软,全无往日的中气十足,与街上沉闷的行人相差无几。
大环境如此。
长安良家子,如今大多在北方征战,作为他们的妻儿家小,自然难有高涨情绪。
便是在这种氛围里,昔日人声鼎沸的东市,如今也不见喧闹场景,直到……
“打胜仗啦!北边打胜啦!”
坊市门口忽然吼起一嗓子,听到这话,集市内众人仿若被定格了一瞬,一瞬后,猛然炸开。
“捷报!快来!快!”
“北边来的捷报!”
坊市外高喊声越来越多,正在买菜的、卖菜的、挑挑的、担担的,大姑娘小媳妇,一窝蜂全涌了出去。
出了集市口,主街上已经挤满了人群,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全往北边张望。
从长安北边的洛城门方向驰来一队骑兵,神情振奋,正沿途高喊:“大捷!漠北大捷!”
“大将军大败匈奴单于,追亡逐北,骠骑将军杀入匈奴王庭,封狼居胥!”
“汉军大胜!大胜!”
“大军不日班师回朝……大捷!漠北大捷……大将军……”
高亢的喊声一路向南传去,凡是听到消息的百姓无不欢喜鼓舞,更有甚者,喜极而泣。
一时间,长安城沉闷许久的氛围,好似一根被点燃的炮仗,顷刻间鼓噪起来,百姓奔走相告,欢天喜地。
“郎君!郎君!”
冠军侯府。
管事脸上喜色难掩,脚步跑的飞快,边跑边喊,等入了后堂,见到霍光便大喜道:“家主在北边打了胜仗!”
“大胜仗呀!”
霍光早听到呼声,正等着对方,听完管事的禀报,一向沉稳的霍光也不免长松一口气。
“好事情。”
他站起身,正要吩咐人去后宅通禀一声。
不曾想管事的喜色不减,仍在激动道:“听传信的兵卒说,家主打到了匈奴的国都,还在那里举行了封禅!”
“这可是古今罕有的壮举!”
“封禅呐!”
管事简直要激动地不能自已,面色涨红,若非碍于身份,他都想手舞足蹈。
然而。
霍光闻言,起了一半的身子突然僵住,“封禅?兄长自行领大军封禅?”
“对呀!”管事没有察觉到异样,仍旧喜不自胜,说着从府外传来的消息,“现在长安街头都传遍了!”
“家主在漠北一处狼居胥山的地方祭天,听说那是匈奴的祭祀圣地,以往只有匈奴大单于才能攀登。”
“嘿!”
“家主能在彼处祭天,当真壮哉!”
霍光听完微微颔首,脸上挤出一个笑容,“好事情,你命人去后宅通报一声,嫂嫂这些天也甚是担忧。”
“对对,我这便去!”
管事应了一声,连忙笑着去安排人通报喜讯。
等他走后。
霍光和煦的脸色瞬间苍白下来,支撑身体的手重重敲击桌面,面容急切,却只敢在心中悲呼:‘兄长糊涂啊!’
‘如何敢在领兵出征时,行君王之事!?’
‘此乃大忌!’
封禅,自古以来都是君王的专属,远古时期,据《尚书》记载,有舜帝封禅,《韩非子》记载,黄帝亦封禅。
进入诸国争霸时期。
齐国称霸后,齐桓公欲封禅,却被管仲阻止,言说他尚未有四海之物,祥瑞不生,不能封禅。
等秦国统一天下后,也仅有始皇帝一人封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一个臣子,还是率领数万大军在外的臣子,却擅自领兵封禅,霍光完全不敢想象这是一个多大的祸事!
几十年后,有一位刘氏宗亲会在一本《五经通义》中,点出封禅的重要性,其间言语,依稀能看出一点‘祸事’有多大。
书曰: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改朝换代,或者历经大乱后安定下来,受了天命的人,也就是‘天子’当行封禅之事,昭告天下。
霍光虽然还不知道这句话,但道理是相通的。
天子才能行的封禅,他兄长一个将军,手握数万兵马、身处千里之外的将军,自行干了!
……
“虽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兄长封禅太过骇然,若是被有心人抓住攻讦,言说跋扈、肆意妄为事小。”
“指责兄长有不臣之心事大!”
椒房殿。
以报喜名义匆匆入宫的霍光,此时正一脸急切,俯身大礼,“请皇后帮一帮兄长,臣感激涕零!”“诶,切莫如此。”
皇后卫子夫见他要下跪,紧忙伸手扶住,神情不安中带着关切,“去病此次大胜,朝中岂会有人多舌?”
“现在是不会有!”
霍光直起身,双眼微红,言之凿凿,“兄长携大胜归来,朝堂不会有异声,甚至陛下都不会在意。”
“但以后呢!”
“数年后,待大胜的余威消弭,兄长矗立朝堂,盯着他的眼睛有无数双,今日封禅,就会成明日的祸事!”
说着。
霍光忽然压低声音,对自己兄长的姨娘恳切道:“兄长有今日,全赖陛下圣眷,但人是会变的,一旦失了圣眷…”
“谁敢保证陛下不会对封禅之事介怀?”
“到那时,悔之晚矣!”
最后一句落下时,卫子夫姣好的面容也失了血色,手脚一阵冰凉,她的丈夫,她最了解。
宠幸时,千好万好,恨不得把所有的荣宠都加之一身,可一旦翻脸,半点情面不留。
昔日一年四次升迁的主父偃,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与皇帝默契无双的张汤。
他们都在哪?
正所谓: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更何况去病年纪轻轻,已经战功赫赫,将来皇帝老去,看待这位曾经僭越的将领,手握大军又正值壮年的将领。
是何感想?
“这……”
卫子夫不敢赌,她一时乱了方寸,眼神慌乱间,抓住霍光的手臂,“事已至此,如何相帮?”
霍光早有腹稿,封禅一事已经做下,无可挽回,但仍有抢救的余地。
他微微躬身,急道:“陛下如今不在长安,请皇后下旨,着重赞扬此战军功,引导百姓不再推崇封禅一事。”
“此时对兄长的赞扬越多,将来贻害越甚,万不可让陛下回京时,灌入耳朵的都是封禅!”
“其二。”
霍光缓了口气,再道:“臣随后会去太子宫,请太子出一出手,待大军班师回朝,立刻发动御史弹劾兄长!”
此举,是想趁着大胜的余威尚在,主动揭开百官乃至陛下‘忽略’的僭越之举。
封禅之事就像一个埋在体表之下的烂疮,不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挖出来,放任不管,视而不见……
终有一天会要人命!
卫子夫对霍去病的关心是切实的,所以一份懿旨很快传出未央宫。
与此同时,太子宫。
正殿。
刘据听完霍光的请求,蹙眉道:“孤确实有些人手,想隐秘的弹劾表兄,不难,只不过……”
张汤留下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张贺昔日暗中联络他们时,有几个在御史体系中的官员,也是给予了承诺的。
让他们弹劾霍去病,不是不行,一般人也不会知道是太子宫在推动,苦肉计演的下去。
只是……
有那个必要吗?
“殿下!”霍光关心则乱,以为太子担心付出的代价太大,不愿出手,脸色又惶急又惊愕,太子居然不愿帮兄长?
目光短浅之徒啊!
霍光心中气急,但眼下没有他法,只能快速分析利弊:“兄长是太子臂膀,将来有大用!”
“臣也可为殿下臂膀,还请殿下……”
“嗐!”
刘据斜了对方一眼,“你说什么胡话呢,孤像是薄情寡义的人吗。”
“不是,殿下绝不……”
霍光脸色坚毅,断然摇头,刘据看出他还在搞那套虚的,气不打一处来,索性打断道:
“找御史弹劾,顶多在群臣那里将封禅一事揭过,可父皇如果要有芥蒂,日后照样会有。”
“你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刘据的神情忽然深沉起来,“临出征时,孤把自己的佩剑给了表兄,还说过‘以剑代孤’。”
“封禅确实有隐患,相比伱那个弹劾的法子,孤有个更好的……”
说话间。
刘据点了点自己,“储君也是君,到时把表兄封禅一事,推到孤身上,就说是以孤的名义封禅!”
嘶!
霍光顿时瞪大眼睛,追问道:“此言当真?”
他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问太子果真给了一把自己的佩剑?
二,则是在确定,殿下你真的要替兄长扛事?
刘据深吸一口气,以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口吻,义正词严道:“岂能有假?”
“日后父皇有芥蒂,让他冲孤来!”
闻听此言。
霍光大受震撼,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
看着太子庄重的神情,霍侍中拱手作揖,深深一拜,“殿下目光深远、深明大义,臣不及也!”
“谢殿下!”
刘据盯着霍光,脸颊抽动,艰难维持着正义凛然的表情,心里话却说:‘别,你别谢我,我得谢你。’
‘感谢你又给我一个蹭上去的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