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摆烂
第90章 摆烂
就是贾东旭年纪轻轻,只比他小几个月,这就不上班了,想养生了?
让别人陈碧华一人上班,养活家里好几口人,那可养不活的啊,因为傻柱不会接济的。
二大妈主要是来聊八卦,这事等当家的回来,晚上院里还要热闹一阵。
“对了,二大妈,贾张氏今年多少岁了?”
李治国是院里长大的,可没关心过年龄啊!
二大妈没说一阵,就回家煮饭去了。
李治国又重新躺回椅子上,旁边小京茹继续扇着扇子,每隔一会就摸出一个果脯放进嘴里,倒是没给亏待了。
“嗨,东旭兄弟,你还真是个大聪明。”
他几乎可以确定贾东旭就是在学他了,可他是装穷啊,贾家让人顶岗,估摸就是真穷了。
不过,如果贾东旭真不上班了,没准能躲过一劫,逆天改命,增加寿命?
傍晚,秦淮茹从厂里回到家,就忙着去做饭,还好家里有小京茹,已经提前做了不少事,给她减轻了负担。
李治国端着茶杯,刚从屋里出来,就见许大茂放下菜盆走来。
“李治国,你听说了吧,贾东旭要让媳妇顶岗。”
许大茂一脸麻木,这都怎么了啊这是,一个个都不想上班啊,合着就他苦哈哈的挣钱养媳妇。
不过他以后是要当科长的人,一点不羡慕。
“下午我听二大妈说了,没到中院去,你听谁说的。”
李治国品了口茶水,这真不是小事了。
“院里都传开了,我在中院听了一嘴,贾张氏亲口承认的,还说她家跟你一样,以后也过好日子。
我呸,那啥,我不是说你啊,我是说贾东旭就是个大傻子。”
许大茂差点说漏嘴,这得找打了。
“是挺傻的,自以为聪明,他现在是满了两年学徒,拿第三年工资二十七块五。
但陈碧华顶岗,最少得降一级,这又是二十二块五。
他家三个大人,今年还得多一孩子,就这点工资,养个屁的家啊。”
李治国直言不讳,不是为贾家操心,而是觉得人傻。
“可不是吗。”
许大茂都忍不住聊这八卦,简直觉得荒唐,这跟李治国当时的情况不一样,别人没有额外负担。
李治国忽的心思一动,“大茂,给你个锻炼的机会,要不要跟我学着点。”
“什么机会啊?你又想坑人,就上次你过生日,我出大血了。”
许大茂想躲,有预感不是啥好事。
“算了,你还年轻,玩不转,快去好好洗菜,给你媳妇做完饭吧!我到前面遛个弯,等会就有得吃了。”
李治国改变主意,还是别教会这小人了,这院里有他一个小人,我呸,是好人就够了。
李治国刚是琢磨着,要不让贾张氏去顶岗,人还年轻,四十多岁。
但转念一想,贾张氏去了厂里,那还不得天天吃好喝好,以后还有退休工资,也太美了。
得了,这事还是问问东旭媳妇的意见,怎么说也是他半个徒弟。
“李治国,你可算是出来了,贾家那事听说了吧!”
“贾东旭在学你呢,哦不,是跟你的情况一样了,他也让媳妇顶岗。”
“咱院里是咋了啊,贾东旭也学会了偷懒,那啥,姐不是说你啊,你是好孩子,就贾东旭学坏了。”
几个大妈刚还在聊着八卦,见人一来,立马改口,只喷贾东旭。
没等李治国回话,傻柱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嚷嚷着:“贾东旭这是不当人啊,就想偷懒了,哪有让大肚婆去顶岗的。
不过那陈碧华长得也安全,不怕事,到厂里能干活。”
“傻柱,还不快回去做饭,瞎聊啥呢。”
何大清跟了过来,把儿子叫了回去,他却留了下来。
“李治国,这事吧,我觉得贾东旭做得不得对啊,大老爷们就应该挣钱养家,你是例外,你是真病了。”
何大清颇有怨念啊,饱汉不知饿汉饥,都是不知道疼媳妇的。
“我到贾家去问问情况,东旭要是真病了,这也不能给拦着吧。”
李治国没有多聊,说不出个所以然,还是去源头那儿靠谱。
贾家他太熟悉了,这个点都还在做饭,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他掀开门帘就进去了。
“哟,做饭呢。”
“李哥儿你来了,快请屋坐会。”
陈碧华见是李治国上门,不由露出笑容。
李治国趁机低声问了句,“你真想去上班?”
“嗯!东旭说生孩子不用钱,还有产假。”
陈碧华是真想去的,在家也是做家务,中午还吃窝头,到厂里就能吃白面了。
“行,我知道了。”
李治国应了一声,就见贾东旭看了过来,嚷嚷着:“不是,你来我家干嘛?”
贾张氏见到人,忙说:“怎么跟你哥说话的,人肯定是来看你的。李治国,快进来,刚还念叨你呢。”
“嗯,我东旭兄弟好点没有。”
李治国走了进去,到了铺前,只见贾东旭躺着的,面色红润,根本就不像病了。
“还好!”
贾东旭也不敢近距离嚷嚷,反倒有点心虚,他今天是装晕,就是为了厂里能同意顶岗。
之前他去说了,上面只说考虑,还没同意,这下应该没跑了吧。
“东旭,你让碧华去顶岗,我觉得挺好的,就这么办吧。”
李治国也不打算搞事了,贾家过得好不好,是自个儿的选择。
“哎,我谢谢你了。”
贾东旭还真怕李治国从中作梗,现在听了这话也踏实了。
“行,不耽误你休息,我这也得回去了。”
李治国走的干脆,要真贾东旭不上班了,以后还不是天天在院里。
他刚掀开门帘出去,就有大妈问:“里边啥情况啊!”
“确定了,陈碧华顶替岗位,具体哪天去上班就不清楚了,我回去吃饭了,回聊。”
他说完就走了,这事吧,没那么快消停。
等他路过老许家时,听里面正在嚷嚷呢,下意识在窗口听了下。
“大茂,你不会哪天也生病了,让我去顶岗吧。”
唐春燕站在旁边看着许大茂和面,她以前在家学了几次下厨,没学会就不做了。
“媳妇,我这身体倍棒,肯定没毛病。在说了,哪有女人当放映员的,你就放心在家享福吧。
那贾东旭啊,是在学李治国呢,那就是傻。
也不看看李治国有多能算计,他贾东旭只要丢了工作,有的是苦日子过。”
许大茂这次当了回人间清醒,被坑得多了,脑子也好使了。
唐春燕点头,“也是哦,李哥儿还有老丈人家养,贾东旭就靠媳妇,日子过不好的。”
“就是这么个道理啊!就是刚李治国好像想让我做什么事,最后也没说,我有点想不明白了。”
许大茂感觉要琢磨一宿了,这不害了他吗。
窗外,李治国赶紧走了,别被发现偷听,传出去影响不好。
等到家后没一会,饭菜就端上了过来。
秦淮茹下意识先给男人递了一个白面,又拿了一个掰开后和妹妹一人半个。
这才说:“哥,贾东旭真让陈碧华顶岗啊!”
她哪怕在厨房都听到了外面在议论,二大妈那嗓子挺大的。
“嗯,我刚去问过了,陈碧华愿意去顶岗,以后到车间跟你当个工友。”
李治国笑了笑,这特么什么情况啊,院里的风气都被贾东旭给带坏了,严重影响上一代,以及下一代的三观。
会让人误以为靠女人养着就能过上好日子,这不利于以后时代的发展啊。
“那也挺好的。”
秦淮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能当上工人可是荣誉。
“嗯!”
李治国点头,给小京茹夹了点白菜,多吃蔬菜才长得高。
“姐夫,我长大了,也当工人。”
李治国夹了片腊肠,香着呢,天气大了,得赶紧把腊肉腊肠吃完,免得放坏了,浪费。
有些时日没吃过炖鸡了,要不,改天让三叔回家探个亲,也好回村里帮着耕田?
……
第二天,院里还在议论纷纷,谁都没想到贾东旭奇迹般的下地,早早的去厂里上班了。
“天啦,二车间这下又出名了。”
“姐呢,快,这种人必须得抓去收拾收拾。”
轧钢厂的工人议论纷纷,这影响太不好了,前边有个李治国大家都认了,惹不起。
可你贾东旭凭什么啊,让大肚子的媳妇来顶岗,还是个男人吗。
对此,贾东旭浑然不在意,既然要学就要学到底,李治国都不怕,他怕什么。
“媳妇,你好好上班,不懂的,就问师傅。我先回去养病了。”
贾东旭故意说得很大声,走的时候还看了秦淮茹一眼,心想,我这不比李治国差了吧,我也有病了。
车间工人们纷纷无语,看着陈碧华愣在那里不知道干嘛,这跟当初秦淮茹不一样啊。
别人到车间就认了陈芸当师傅,加上李治国强势,没人敢惹。
可贾东旭算个毛,谁给放在心上。
陈芸这个小组织也没去和陈碧华打招呼,觉得这女人就是贱,明明都有秦淮茹在前,还甘愿受男人指使。
“一大爷,我该干嘛。”
陈碧华以前也没打过工,不知道情况,之前倒是来过车间,可也看不明白啊。
易中海也是头疼,你让他怎么给孕妇安排活?
而且据他所知,东旭媳妇不太聪明,到现在都不太会用缝纫机。
……
贾东旭一路欢快的小跑回院里,这下好日子不就来了吗。
他上班每月才给四块钱,现在不上班,每月钱反倒多了,就是媳妇的工资只谈到了二十二块五。
比预计的少五块钱也不算啥,光那两个月产假就是好几十,更不用提生孩子那一半的费。
再说了,以后工资还要涨的,轻松了,愉快了。
他也体会了李治国的生活,真的是美了。
院里大妈看着贾东旭一路跑进院里,纷纷看不下去了。
“哎!这贾东旭像有病的吗?前两天还晕倒,昨天就下地上班,今天带媳妇顶岗后就能跑,都不知道多装一会。”
“不过说到底还是李治国带坏了院里的风气啊,贾东旭就是照着学的。”
“就是陈碧华不在家了,贾家现在谁买菜做饭?”
“谁去看看李治国起了没,都半上午了,也不知道出来唠嗑。”
大妈们这都想等着看贾家的笑话,哪有钱娶了媳妇,大了肚子就送厂里。
合着就你们娘家在家享福,真当是李治国了啊,院里谁都愿意给惯着?。
“姐夫,太阳晒进屋里了。”小京茹见太阳光照进了门槛,就赶忙跑去叫姐夫起床。
“呃,好,这就起!”
李治国这一觉醒来,精神饱满,在家吃了早饭后,准备去菜市场逛逛,又是周六了,过得真快啊,明天媳妇又可以休假了。
他在前面推着自行车,小京茹提着菜篮子在后边跟着,妥妥的年画画面,和谐。
“李治国,你这是去买菜啊!”
孙二娘正在中院里洗衣服,她是勤快人,早就买了菜回来,已经和好面了。
“嗯,这不周末了,也吃顿好的。”
李治国说着片汤话,这哪天不是好日子啊,都是新社会了。
正说着,忽然听贾家那屋传来了吵闹声。
孙二娘忙说:“贾东旭从厂里回来了,让她妈洗衣服,贾张氏不乐意,吵了好几次了。”
“让他们吵吧,中午总得吃吧。”
李治国笑了笑就出了院里,心想,贾张氏这才过几天好日子就回不去了?
贾东旭一个学徒工病退还想当大爷,这才挣几个钱啊!
随后,他载着小京茹去了菜场,来得可不迟,因为贵的东西不容易卖出去。
哪户买菜不是精打细算,恨不得占点便宜,这跟品德没关系,牵扯到素质高低。
“京茹,想吃什么,就跟姐夫说。”
“谢谢姐夫!”
小京茹在菜场里看了眼,好多肉啊,还是城里好,她以后都要留在城里。
李治国看了一阵,还是决定包饺子吃得了,好饭不怕晚。
正好也看到有韭菜,这馅也香。
“姐夫,我想吃那个。”
小京茹指了指前面有个卖米糕的。
“得,这就买。”
李治国推着车过去,见是做铁盒米糕的,也就是往铁盒子里加入调制好的米浆,盖好后放到炉子上烤,要六分钱一个,因为里边刷了油。
“给拿四个,一个给她,另外三个包好。”
“好嘞,大哥!”
中年妇女麻溜的装米糕,遇到大主顾了。
李治国给了钱,让小京茹一边吃着,就去买了包饺子用的食材,其余有些东西想买,但他不会做啊。
等到媳妇下班回来都挺晚了,所以就放弃,等想吃就去下馆子得了。
出了菜场,他刚想把小京茹抱上自行车,忽的在门口看到了疑似于家姐妹。
就年前那会,他也是到这菜场买菜,遇到的俩丫头。
小京茹见两个女孩盯着她手上的米糕,不由炫耀似的咬了一口,香着呢。
李治国颇有些无语,问着:“俩丫头,还记得叔叔吗?”
“叔叔?啊,我记起了,是给果脯的叔叔。”
小丫头于海棠一下就想起来了,那果脯就叫海棠呢。
大丫头于莉也想到了,“叔叔,那次是我们错怪你了。”
“得嘞,知道叔叔是好人了吧。
来这里还有米糕,还是热乎的,你们一人一个。”
李治国从布袋子里拿出两个纸包的米糕,这年头没塑料袋虽然不方便,但是环保啊!
还剩下一个米糕,得留给媳妇尝尝,等若是把自己吃的两个送了出去。
“谢谢叔叔!”
于海棠一下接了过去,她就嘴馋。
于莉迟疑了一下,也说:“谢谢叔叔。”
“快吃吧!你们妈妈呢?又把你们扔这儿了?”
李治国心说那于母心挺大的啊,每次买菜都把女儿搁这门口,也不怕遇到拐子。
其实真不怕,拐子基本只对男孩下手,女孩都是赔钱货,生多了送出去的可不少,城市农村都有这现象。
现在这年代,除非家里就一个女儿,或是条件太好,不然没人把女儿当宝贝养着。
“妈妈到那边胡同买菜了,让我们在这儿等着。叔叔,你给的米糕真好吃。”
于海棠挺能说会道的。
“嗯,小丫头,你叫什么?说个名字,下次遇到了,叔叔还请你吃好吃的。”
他一直没能确定到底是不是于家姐妹,现在得有答案了吧。
“叔叔我叫于海棠,这我姐姐于莉。”
“嗯,记下了,叔叔先走了,回头再见。”
李治国满足了好奇心,还真是于家姐妹,那就走也。
“叔叔再见!”
于海棠挥着手,白得了米糕,吃高兴了。
……
过了一会,小京茹才问:“姐夫,你干嘛送米糕给别人啊!”
“那是你姐夫认识的,就俩米糕你还护上了啊,先回去把肉菜放好,中午带你去吃大肉面。
这下午呢,陪姐夫钓鱼,傍晚接你姐下班回来包饺子,炖鱼汤喝,迟早把你养成小胖墩。”
李治国还真担心这情况发生,所以注意给人荤素搭配。
“姐夫,你对我真好,我一辈子都跟你过了。”
小京茹这童言无忌的,哪懂一辈子是多久,长着呢。
“那你想太美了啊!”
李治国这儿不养闲人,也就京茹还小,等大点了,如果不能多干活,就给送走。
小京茹嘟着嘴,她就是想得美了。
很快,回到四合院,他把买的食材放在厨房晾起来,放到阴凉处,当天的新鲜肉不会坏的。
但如果要过夜就得煮好,或是用冷水冰着,总归能找着法子。
等再从出来出来,小京茹已经帮着拿出了两根鱼竿还有凳子什么的。
也没忘带上他那本《我这一辈子》的书籍。
这书吧,是老舍写的,现在看着没事,以后就有问题了。
他挺喜欢老舍的《茶馆》和《骆驼祥子》。
同在京城,有机会或许能救人一把,让老舍也来一句,“什刹海水深千尺,不及治国救我情?”
回过神来,人已经到了中院,结果就见贾张氏掀开门帘冲了出来。
“李治国,正好你在,帮我说说东旭吧。
他在家啥活不干,就躺着睡觉了,中午还要吃白面,我钱都没有,哪来的白面给他。”
贾张氏这都快哭了,本以为今儿媳妇顶岗,这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发现不对劲了,儿子变了啊。
“贾张氏,这我没法说了,东旭他有病啊,怎么让人干活。
那啥,我还有点事,晚点回来在聊。”
李治国撤了,贾家都不叫事,贾东旭没娶媳妇之前,娘俩不是照样过日子,饿不着,但也吃不好。
“姐夫,你怎么打哪儿都认识熟人。”
小京茹这会正在对付小碗里的面条,真香啊。
“这就是你姐夫我的魅力所在了。”
李治国说着又从大碗里给夹了点面条过去,他就叫了一碗面,俩人吃不浪费,这不咋饿啊。
要不是带着个拖油瓶,他直接去钓鱼叫外卖了。
一大碗面条,有一半进了小京茹肚子里,汤也给喝了大半,还挺能吃的。
随即,打东直门出去后,他选一个好位置,就在河道边上架起了鱼竿,这地儿晒不着太阳,还安静。
“京茹,我这躺会,你见浮漂动了就摇醒我,千万别大喊,不然把鱼给吓跑了。”
今儿没办法造假了,晚上能不能喝上鱼汤,就靠小京茹的眼力劲。
“好的姐夫,我小声说话。”
小京茹附在姐夫耳边说着悄悄话。
这可把李治国闹了个耳痒痒,还好定力还在的。
他带了一卷草席过来,在草地上铺好后,就躺上边睡个午觉先,这叫回归自然。
两根鱼竿就插在草席旁边,触手可及,真有鱼也不慌。
小京茹坐在石头上,双眼睁得大大的盯着河面上的浮漂,她在村里见过别人钓鱼,知道是怎么回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过路的大爷已经来了好吗诺赵几拨了,见到这场面,也是摇头,谁家钓鱼还带着个小丫头给看竿的啊!
“姐夫,有了,浮漂动了。”
李治国感觉耳朵发痒,半边脸都酥麻了,立马翻身,几乎在睁眼的瞬间就准确的抓错了鱼竿。
还好,他有两只手,左手一抄就把另外一根鱼竿握在手里。
运气炸裂,正好遇到浮漂猛地下沉,往水下拖去,此时不起更待何时。
“看我一竿开天门……起,再起,三起!”
“哎呀,姐夫,是条大鱼寻。”
小京茹在河边上拍着手,村里出生,田埂走多了,不怕这河边路。
“确实是大鱼!”
李治国手里这鱼竿是竹子的啊,鱼线只比竹竿长一点,钓着大鱼,他给起了三回,愣是没给拉起来,怕把鱼竿绷断就悲剧了。
只能用老办法把鱼拖着,跟着河边走了一段,给鱼遛弯,直到把鱼给累惨了,这才拉到岸边,用手给提了起来。
“发了,这鱼得有六七斤重!”
李治国立马把鱼鳃给穿上,就这么把鱼提在手里,恨不得到王府井大街走一遭,在到大栅栏,最后就站在前门火车站门口,让人给看看眼。
“姐夫,你走错路了,我们回去是往那边走。”
小京茹的方向感真挺强的,就第一次跟着钓鱼,居然认得回家的路。
“姐夫知道,这不遛个弯吗。”
李治国都没料到能在护城河里钓到这么大的鱼,他这鱼竿是在郊外砍的竹子。
鱼线加鱼钩了三分钱,铅坠用的牙膏皮,浮漂用的泡沫,鱼饵是蚯蚓,连抄网都没有。
三分钱成本愣是钓到了七斤大的鱼,激动的他想钱登报宣传了。
就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要致富,先钓鱼!
好吧,先冷静会,这报上不了。
“大哥,你居然钓这么大一条鱼。”
卤肉面伙计从店里冲了出来,晃了眼。
“这属于基操,呃,就是太正常了,我的钓鱼技术杠杠的……”
李治国瞎吹了一番,跟着去了下一家,除了相熟的,那儿人多就往那里去。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跑对了路回到院里,掐着点的,阎埠贵应该回来了吧。
“哟,李治国,你打那儿钓这么大一条鱼啊。”
阎埠贵眼睛都红了,这得捡多大便宜啊,都能炖一大锅了,全是营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