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胜 杀俘!
第157章 胜 杀俘!
蒙古战场上,
“旗主!”
“王爷!”
原本正组织反抗的亲兵一看自己的主子都被打下马了,哪里还顾得上去打仗,扶起他们的主子就跑。
额哲情况还好,他只是被打中了胳膊。
喀喇沁的札萨克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颗弹丸直接镶在了眼睛上,惨嚎着到处扒拉。
后世人知道,一旦一个眼睛被击穿,如果不及时去掉,另外一只眼睛也会很快看不清东西。
砰~
不断的有火铳声朝着他们打,
“好,就是这么打,但凡有人组织反攻,就给我打他狗日的。”李邦华此时也脱离了文质彬彬的形象,张口就是粗话道。
随着额哲和喀喇沁札萨克被打落马下,刚刚组织起来的反抗也随之轰然崩溃。
戚家军在蒙古兵上砸开了一个缺口,如楔子一样,一点点的砸了进去。
而火铳兵却是从另一侧如过年打气球一样,一个个的将蒙古兵给击碎。
军队一旦超过一定的战损率,便会崩溃,尤其是在意志不坚的时候,这也是为何历史上那些大的战役会出现那么多战俘的原因。
巨鹿之战项羽一战就抓了二十万战俘,战损率是有一定的临界点的。
而眼前,明军对蒙古兵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所以哪怕还没有说到临界点,他们已经彻底丧失了进攻的欲望,只想着活命。
“跑啊,札萨克都跑了,我们还在这里干什么?”
“跑~”
两万多蒙古兵全部乱了,如马蜂一样四散而逃,戚振宗带着戚家军的兄弟们,此时面对溃兵,早已经杀红了眼。
什么也顾不上了,追着鞑子砍,刀子饮满鲜血。
“痛快!”戚振宗砍下一颗头颅,塞进腰间的袋子里面。
他是主官,却也身先士卒,因为他需要战功,戚家军威名赫赫,那都是靠战功得来的,想要恢复祖上的荣光,唯有战功。
“蒙古鞑子的王爷、旗主要跑,兄弟们加把劲,可不能让他们给跑了啊!”
“军功,这都是天大的军功啊,封王拜将不好说,但下半辈子荣华富贵,家族昌盛肯定是少不了的~”
军队一旦溃败,失去指挥,甚至失去建制,明军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
击杀数便是一个增长的数字,是肉眼可及的军功。
刺激着明军越加的疯狂。
肾上腺素激增,身上所有的疲惫被洗刷一空,嗷嗷的再次冲了上去。
……
而在蒙古军队的后方,
满、蒙、朝鲜联军如潮水涌上河岸,却被死死的拦在外围,无法突围过来。
明军就如一排钢铁长城,不断的与他们撞击在一起。
轰!
一声巨大的炮响,炮弹落在了八旗兵中。
却是明廷那边火炮营腾出来手,将炮口对准了满蒙骑兵。
蒙古六部的败局已定,戚家军和火铳兵也已经与他们短兵相接,再用火炮容易误伤,所以曹化淳让火炮营前来支援黄得功他们。
一发炮弹不偏不倚的落在岳託的身边,巨大的力量,瞬间将他的马匹掀翻在地,悲鸣着无法起来。
“又是火炮?”多罗安平贝勒杜度脑子“嗡”的一声,扭头对着济尔哈朗道:“郑亲王,明廷的火炮到位了。”
见济尔哈朗没有反应,他又进言道:“蒙古六部的败局已定,我们不能再把自己给搭进去啊!”
轰!
轰~
明廷这边不断朝着他们发射火炮,杜度的浑身不禁有些发抖,
自从通州之战后,他就对大明的火炮有心理阴影了,如今一听到大明的火炮,他的心里就忍不住打哆嗦,生怕一个不小心,明军的火炮就落在自己头上。
济尔哈朗咬着后槽牙,眼见着蒙古兵被明军啃噬的缺口越来越大,明廷兵马如锄头一样,疯狂蚕食蒙古六部的战力,他的眼睛几欲喷火。
“给我滚一边去!”
救,必须要救蒙古六部。
漠南草原的战略意义,他比谁都看到呃清楚。
被大清抽调精壮之后,草原六部能凑出来两万多人,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了,这些相对于他们最后的底子。
一旦这些人打没了,喀喇沁六就彻底成了一盘散沙。
明廷在北侧便可以安枕无忧,也就意味着清廷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经营数十年的成果将毁于一旦。
所以他们不能撤。
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将蒙古兵马给救出来。
济尔哈朗抽出手中的刀,猛地砍在杜度的马脖子上,尸首立即分离,他声嘶力竭的喊道:“凡言撤退者,犹如此马!”
杜度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起来,目光惊惧的看着济尔哈朗,喉结滚动再不敢言语。
“杀!”
整个战场变成了前方绞肉机,后方推土机,你来我往。
唯一不同的是,刚刚明军势弱,但现在在火炮的辅助下,大明的骑兵士气更加高涨,而满蒙骑兵则是不断的被火炮袭击,阵营中不时出现骚乱。
战斗就这么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满蒙大军尝试了多次进攻,但均被明军给打退了回去,其中有一次甚至都已经突破到了蒙古残部不足百步的位置,但却被火铳兵全部击杀。
也正是这一次,让清军看清楚蒙古六部所剩的部族已经部族三分之一。
一个时辰,两万多人,被斩杀者超过了一多半。
济尔哈朗看着如此场面,气的怒骂道:“怎么如此不经打?两万人,就是两万头牛羊,也要被砍杀一个时辰了。”
该做的他已经全做了,满蒙八旗可以说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事与愿违,他也很无力。
……
此时天色已经开始黑暗了下来,满天繁星却伸手不见五指,双方的攻势不约而同的暂缓了下来。
这不是后世,没有夜视装备、指挥手段也落后,根本不支持大规模夜战,双方即便举火把,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距离稍远,便看不到对面人。
白天尚且有看错令旗跑错的,跑散的,夜间就更别指望,即便明军之中虽然有大量的“火箭”,但曹化淳并不打算用。
因为经历此番大战,明军也需要休息。
双方都派出了大量警戒人员,防止对方派少量的精锐部队,实施夜间骚扰、偷袭、放火等,造成巨大混乱。
……
中军营帐之中,
曹化淳、李邦华、秦良玉,以及四大营的主将再聚首。黄得功的头盔在烛火的映衬之下,闪烁着黑色的光芒,那是敌人鲜血干了的颜色。
此战,他一人就斩杀了十几个鞑子。
单说数量还没有在通州大捷时候,杀的多,但那次是杀溃兵,这次却是与满清鞑子正面冲锋,不可同日而语。
四大营的主官一个个咧着嘴,讨论着这次杀敌之酣畅。
李邦华此刻将四大营上报上来的战报统计了出来,“督师,此番大战,斩敌一万八,蒙军一万五,满蒙八旗三千!“
“俘获马匹八千匹!”
“另,察哈尔亲王和喀喇沁的札萨克也被我们俘获,另外还有三千俘虏……“
“好!”众将齐声叫好。
“俘虏的事情是个很大的问题。”曹化淳目光瞅了一眼黄得功,因为满清鞑子就在身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安排俘虏。
之所以斩蒙古六部首级一万五,而不是两万。
因为这是草原,即便是四面围堵,也不可能那么严丝合缝,做到不漏掉一个人。
特别是天色黯淡之后,终究还是让数千人跑了。
“伤亡情况呢?”
李邦华沉默了一会儿,“我军骑兵伤亡四千余人……”
所有人的脸色瞬间变的异常的沉重,谁也不说话了。
四千!
仅一战比上次满清鞑子入关死亡的总数还要多。
而且几乎都是在与满蒙八旗正面交锋战死的,也从侧面验证后金骑兵的战斗素养之高超。
而且后金的马耐久、健壮、有力、训练好、体型佳,速度也更快,宜于培养成战马。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曹化淳沉默了良久,开口道:“差距自然是有,但战场从来不是取长补短,而是以自己之长,攻敌人之短。”
“我们的优势在于火炮,在于火铳,在于掌心雷,接下来诸部要将火器运用到极致,尽最大可能的较少伤亡。”
一战死亡四千人,陛下光抚恤金就要六十万两,这还不算那些受伤的,算起来曹化淳自己都心疼。
他的脑海里面再次回想起陛下说的那几句话:“一颗炮弹才多少钱,火铳弹丸才多少钱,你们少死点人,比什么都强。”
其实来之前,曹化淳被皇帝秘密召见过。
皇帝给他比划了两个手指。
两百万两。
这一仗就打掉了三分之一,这让他不由多了几分紧迫感,“其他人可以先行回去休息,黄得功留下。”
等所有人走了,曹化淳才让黄得功坐下,“有件事情还得让你来做才行。”
“督师,咋了?”
“俘虏的事情还是按照通州那边情况,伱交代下面的人去处理,我们既要和鞑子战斗,又要留下来一些人去看着这帮人,四千张嘴人吃马嚼是一回事儿,万一他们再反过来捅我们一刀……”
黄得功怔了一下,立马明白曹化淳的意思,“督师你放心,这事儿交给我来做,三更之前,办妥。”
办妥,黄得功这满不在乎的两个字,但却异常的血腥。
通州大捷,那数千俘虏就是被黄得功带人全屠了,这次已经驾轻就熟,如杀鸡宰鱼一般。
曹化淳拍了拍黄得功的肩膀,“你和孙应元算起来都是从勇卫营出来的,但我却最终把你留下来,知道为什么吗?”
黄得功不语,曹化淳却自顾自的说道:
“因为孙应元比你聪明,他打仗太有自己的想法,但你不一样,你能将陛下和我的命令坚决贯彻下去。这是你比孙应元更进一步的契机,牢牢抓住它。”
“我这年级,打完这一仗,还不知道有没有下次领兵的机会,但你却还有大好的前途。”
“陛下那边,我会替你进美言,但你自己也要知道孰轻孰重,这次出手,就不要亲自出手了。”
“别给朝中的文官们找机会……”
黄得功目光灼灼的点了点头,躬身深深行了一礼,“谢都督提拔。”
曹化淳叹了一口气,“恨自己出生太早,又恨时局太晚,再年轻个五年,又何至于给自己找寻后路~”
他过了年就是甲之年了,这年头过了六十,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
所以他得给自己留后路,孙应元其实不错,但相比而言,黄得功更得他的心,他或许算不上聪明,但却不是真傻。
厉害关系,一点就透,反观孙应元,心里装着自己的瓶瓶罐罐。
关键孙是京营出身,与朝中勋贵、文官牵扯的要比黄得功要深的多,而最近陛下明显对文官、勋贵的态度急转。
再联想陛下的诸多政策,他最终将目标放在了黄得功的身上。
当然,皇帝对黄得功更加的器重也是一个原因。
曹化淳看着脚步如奔雷而去的黄得功背影,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陛下已然不是曾经的陛下,这大明也不再是往昔的大明,这些读书人,自然也不再是以往的读书人。”
……
翌日天还没有大亮,皇城内外瞬时间再次热闹了起来,数万举子、秀才从京城的各个角落出来,朝着皇城集聚。
这可不是在后世,一个小城市的公考就比现在多,仅仅安排这些人就是一个极大的学问,好在朱常淦将他们分成了上下午两场。
上午的和下午的题目不一样,即便如此分流,并且将长安街临时搭建成了考场,每场数道大题。
考试时间两个时辰,比科举考试的时间大大缩短,但题量却是不小。
第一场考试的士子看到的第一眼,脑子就有些懵。
“何为忠君爱国?”
“你如何评价海瑞,海刚峰?”
“贪赃枉法与窃国何异……”
这些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共同点是,全都极其的不好答。
对于熟读四书五经的这些士子来说,饶是他们已经读过《大明皇帝节选》,依然如同眼睁睁地看着池子里面鱼在游,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捞上来的感觉。
一个个抓耳挠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