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你怨不得朕!
第76章 你怨不得朕!
“陛下,臣冤枉啊……陛下,贤婿,我是你岳丈……”周奎骇然变色,四肢冰凉的想爬起来往皇帝跟前凑,却被小太监给拖了下去。
“陛下……皇后……快来救救为父啊!”
周奎朝着天上使劲的嘶吼着,却见一个小太监拿一块破布塞住了嘴,只剩下“呜呜呜~”的声音。
等太监们将周奎给拖出大殿,再由东厂的人接手,直接在午门由锦衣卫力士举起大刀“噗”的一下,肥硕的头颅滚落出去好远。
眼珠子暴突而出,渐渐熄了光彩。
……
没多久,锦衣卫出动,马蹄踏响长安街。
锦衣卫副指挥使麻士维让人直接轰开了周府的大门将所有人都给赶到了前院,“所有人不得无礼,此乃皇后娘娘的家人,陛下的老皇亲。谁敢欺辱不逊,当斩不饶。”
面对范永斗那些晋商,锦衣卫的人打骂那是正常,但眼下皇后娘娘还是正宫,麻士维自然是知道轻重的。
嘉定伯的小女儿趴在地上,“麻士维,你……你敢抄我们周家?谁给伱的胆子?你等着,我这就去见我姐。”
“陛下有旨,你们谁也不能进宫。”麻士维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说,周皇后仁心贤德、恭俭遵礼,曾力荐嘉定伯收手,如今便不必再进宫了。”
周奎的大儿子周鉴浑身酒气的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麻士维,我爹怎么说也是陛下的国丈,你们不看僧面看佛面,竟然如此胆大妄为?”
麻士维看到是他,突然呲牙一笑,“周鉴?查抄范永斗等晋商那一夜,别以为你喝醉了,就可以逃过罪责,来人啊,将他绑了。”
“你敢!”周鉴猛地推开准备上前的锦衣卫,抽出一旁侍卫腰间弯刀就欲反抗。
“砰砰~~”
两声巨响,烟雾缭绕之后,周府所有人全都被惊呆了。
周鉴九尺高的个子,此刻捂着自己的脖子和胸口,血浆不住的从脖子的位置如喷泉般喷出来。
呲呲的往外冒,却捂不住。
弹丸打穿了他的血管和气管,使得血灌进了气管里面,刚吸进去,“呼哧”又从鼻子嘴里面蹿出来,全是血沫子。
麻士维咬牙上前,冷声道:“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周府的人呆在原地,一个个牙齿炒豆子一样,格格……”作响。
“陈平安,还等什么?”麻士维大手一挥,
“是!”
被麻士维叫到的总旗官手中提着空白箱领着一众锦衣卫的人鱼贯入内。
所谓空白箱,其实就是装着查探金银财宝所有的各种工具,其中以“地听”“壁上虎”比较常用。
所谓“地听”就是空心的竹子,一头蒙上一层膜,放置在地上,每搁一尺,用力踩踏,便知道下面有没有密室,地窖等。
“壁上虎”则是用了敲击墙壁、石柱,每搁半尺,用力敲击,便知道其中有没有暗格、夹壁、密室。
很快,从周府搜出来大量的金银财宝以及大量的古玩玉器等贵重物品。
堆在前院的空地之上,如同小山一样。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已经将抄家完毕的时候,陈平安却是认真的盯着地面,从地上的缝隙里面用手捏起来一个黑色的东西,用指甲掐了一下,发软。
“银的?”眼睛一眯,朝着身后叫到:“拿我的走珠过来”
锦衣卫的人顿时抱着一罐东西跑了过来。
陈平安将罐子倒扣在地上,无数的珠子倾泻而出,爆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所谓走珠,就是精铁做成的珠子,可以测试地面的凹凸程度,那些走珠竟然朝在朝着一个方向滑了过去。
“果然有问题。”
陈平安从清白箱子最下层掏过来一个大锤,朝着房屋的称重柱猛地砸了下去。
几锤下去,
柱子的外墙应声而落。
所有人定睛一看,赫然发现称重柱竟然是纯银打造的。
“砸!”麻士维脸色阴沉,怒声道:“把所有的柱子全砸了!”
……
嘉定伯的抄家一直持续到了日头西斜,除此之外,锦衣卫还查抄了骄横跋扈的田贵妃之父田宏遇的家。
当日,五城兵马司死掉的那一千人之中,就有田宏遇的儿子。
“墙壁、柱子全都是银子做成的?”朱常淦看着锦衣卫的奏报,也忍不住气的骂道:“这就是朕的老皇亲,若包庇他们,满朝文武如何看待朕?”
“大明的百姓如何看待朕?”
如果没有这回事儿,只是和之前的印象,吝啬不捐钱,朱常淦还能让崇祯的这位老丈人活下去。
但如今却为晋商大开方便之门,与晋商一起将大明的物资、情报送给后金,这就是妥妥的叛国通敌了。
罪不可赦!
历史上记载李自成进京之后,从周奎的家中搜出白银53万两,想来也是没有将这墙壁和柱子里面的银子给劫掠去。
看着天边的夕阳,朱常淦喃喃道:“恶人我已经做了,接下来就由你来收拾这一摊子事情了。”
崇祯太软了,或者说太优柔寡断了。
之前说过,崇祯也曾让皇亲、公侯、官员们捐过款,可最终只有可怜的二十万两银子,其中大部分还是太监和京城百姓所捐。
李自成进京之后,抄家出来的七千万两银子,其中七成来自于公侯和皇亲国戚,说句寒碜话,这么多巨款,哪怕崇祯能拿到十分之一,这大明王朝,也不至于亡在崇祯十七年。
相比于崇祯,名将孙传庭经略陕西时,就顶着巨大压力,对“背景深厚”的陕西士绅们执行强硬的“清屯充饷”政策。
先放话“断无调停人情”,然后以恩威并施的手段,没崇祯一分钱,没给老百姓加一两银子的税,就靠着这些“有钱人”乖乖买单,就筹足了练兵作战的费用,一度把李自成打残,撵到绝路上。
有现成的“作业”可以抄,可崇祯还是选择“窝窝囊囊”地死,也没有对这些皇亲国戚动手。
为啥?
崇祯就是太好脸面了,他下不了手,只觉得这些人如周奎这样的,是他的“实在亲戚”,动一个都是大折腾,都是在打自己的脸。
“既然你拉不下脸来,那就由我来做!”
“你不愿杀的人,我来杀!”
……
此时,王承恩从外面走了进来,低声在皇帝的耳边说道:“回皇爷,除了那些金银财宝之外,周府之中还查抄出来一些舞姬,锦衣卫这边不知道如何处理。”
“内臣暂时安排在了皇城外的一个院落之中,其中那个叫陈圆圆的就在殿外,是否……”
他可是记得皇帝和周奎提过其中的一个舞姬,作为内臣哪里不明白该怎么做。
舞姬不属于家眷之列,说起来,其实和金银财宝、古玩字画、家具、瓷器并列。
朱常淦将手中的奏疏放下,眼睛炯炯有神道:“哦,既然已经到了殿外,外面多蚊虫,何不让人进来?”
“是,皇爷!”
随着一个丽人入殿,朱常淦一下子看呆了,“世间竟然有如此美貌者?”
身姿如柳影摇曳,一袭纱裙轻拂流云,她的美不同于常人所见的美。
淡秀天然,却带着几分娴静,娴静之中多了几分妖娆,妖娆之中却又带着几丝妩媚。
慧心纨质,更有一种动人心弦的神韵。
单单站在那里,就如一朵娇艳之,绽放如月夜的明珠。
朱常淦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王承恩,将她……承华殿隔壁是不是还有空房?”
“回皇爷,还有两间空房。”
朱常淦起身就准备一同前往东宫承华殿,刚走到一半,突然身形猛地一歪,所幸被王承恩给扶住,“皇爷,你这是……快叫御医。”
话音刚落,却见皇帝睁开眼睛,“王承恩,这是在哪儿?”
戌时到了,崇祯回来了。
“叫什么御医啊,朕没事儿,你看……”崇祯跳了几下,示意自己身体好的很,他愉快的的笑道,“走,随朕去皇后那里一趟。”
崇祯愉快的笑着,脸就像绽放的秋菊,笑意写满整张脸。
他的情绪还没有从襄王府那边出来,整个人都散发着欢快的涟漪。
崇祯扭身已经朝着坤宁宫的方向走了两步,豁然发现王承恩竟然没有动,不由拧眉,“王承恩,走啊?!”
王承恩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皇……皇爷,您是不是又忘了今日发生的事情?”
不用说,皇帝这是又犯病了,而且这一次犯的似乎又与之前有所不同了。
本来情绪挺正常的,突然就变的兴高采烈,唯一和之前相同的就是忘记了白天自己做过的事情。
“皇爷,您先别慌着去坤宁宫,我想和您说一下今日发生了什么事。”
崇祯目光如电的审视着王承恩,“哦?朕还没有问,你倒是先行想说了?也好,仔细与朕说来。”
“是,皇爷……”
等王承恩将今天的事情讲完,崇祯的表情已经彻底凝固在了那里,活像呆头鹅一样,脑门感觉被接二连三的轰了好几道雷。
炸的外焦里嫩。
“他把嘉定伯给杀了?”崇祯剧烈的咳嗽道:“他怎么敢?那是国丈,那是朕的岳丈……”
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此时崇祯才明白为什么王承恩听说自己要去坤宁宫,眼神会那么的奇怪,今日自己将皇后的父、兄全给杀了,这时候兴高采烈的过去,算怎么回事儿?
而且不仅嘉定伯家被抄了,田宏遇的家也被抄了,袁贵妃家里没有参与此事倒是躲过了一劫。
“……”崇祯愣了半晌,才猛地起身,“回乾清宫,朕今夜哪儿也不去了。”
一边走,一边气急骂道:“就不能和朕商量一下?”
过了一会儿又忍不朝着坤宁宫的方向道:“老国亲?朕的老国亲竟然通敌卖国?你怨不得朕,大明的江山都成什么样子了?还不是他们这些蛀虫给霍霍的?……”
王承恩让小太监将陈圆圆先给安置在承华殿边上,自己则在皇帝后面小跑着跟上。
对于崇祯嘴里的话,却是没有记在心上,反而越加的认定:皇爷这病,果然又反复了。
……
辽东边关。
称帝不满三年的皇太极派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为帅,领左右两翼两路人马欲从长城毁边墙再次入关。
相比前三次入关之战,这次规模更大,皇太极虽然没有领兵亲征,却派出了豪华阵容。
皇弟多尔衮以奉命大将军挂帅,长子豪格、皇兄阿巴泰为副帅组成左翼军团。
侄儿贝勒岳托为扬威大将军、另一个侄子杜度担任副将组成右翼兵团。
而皇太极自己则亲提人马前出到宁锦防线以牵制关外明军。
官道上,马蹄轰鸣。
“所有人避让,八百里加急,满清岳托和多尔衮率大军从长城毁边墙入关……”
骑马送信的正是大明朝的特种部队,
辽东夜不收。
这支在女真造反之后才被朝廷重视的部队。
《神宗实录》中说:辽东夜不收“其役最苦,凡遇虏入,多不得生”。
每当蛮族入侵,夜不收就得去刺探军情、充当间谍,但这种卧底十分危险,很多夜不收都无法全身而退。
他们挣着卖白菜的钱,干着不要命的活儿。
高危职业,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再加上如果夜不收刺探的军情不对,贻误战机,甚至将大军置于险地,那就得“登时斩”,管理他的长官还负连带责任。
以致于‘夜不收’质量不断下降,积极性缺失,经常导致情报失真。
崇祯年间,这支部队的战力更是被削弱到了极致。
以这次军情为例,皇太极的兵马已经兵临城下,他们还在刺探情报,猛然惊觉还有另外两路大军已经抵达了墙子岭和青山关毁边墙,才连忙派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汇报。
“狗娘养的,都是干什么吃的?”
密云总督吴阿衡气的直骂娘,因为墙子岭和青山关毁边墙正是他的防区。
这位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算得上万历皇帝留给子孙的最后一笔遗产之一。
同年的进士科,还录取了袁崇焕、孙传庭等著名人物。
但此刻吴阿衡骂再多也没用,只能硬着头皮,仓促间组织大军准备应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