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1章 吃空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31章 吃空饷?!
    襄王府内,
    “三百多万两银子?”崇祯愣愣的听着本尊那边的声音,扶着额头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现在的心情。
    他试着自己写了几个字,然后放在桌子上,“这就值几万两银子?”
    “朕费心巴力的筹集银两,咋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个法子呢?”
    商贾的事情就是这样……你不上称,感觉没有几斤重,但真要上了称,几千斤都打不住。
    他们不是没有钱,但这钱却也不是谁都能要到手的。
    崇祯在心底算了一下,仅仅几天的功夫,朱常淦竟然已经搂钱,搂了上千万两之巨?
    “嘶~”
    ……
    “内臣,拜见皇爷!”
    “微臣拜见陛下!”
    “起来吧。”朱常淦对着两人说道:
    “古往今来,如果一支队伍,不能纪律严明,不能全心全意的为朝廷服务,那它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就会垮掉。”
    “那些文官为什么会骂你们阉党?而你们锦衣卫从“正君子道”到‘臭名昭著’?”
    “就是因为伱们的纪律不严,才让百姓们闻之色变。”
    “从今日起,我给你们加三条纪律,凡打杀百姓者,杀;劫掠百姓财物者,杀;奸银妇女者,杀。”
    “以后,再出现纪律上的问题,朕沙面就是追究你这督主和指挥使的责任。”
    “要常开展自查自纠的活动。”朱常淦将何为自查自纠,给他们大体的说了一下。
    “是,皇爷!”高宇顺跪在地上。
    “陛下放心,臣一定将锦衣卫带成一个军纪严明、律己律人的队伍,自查自纠从锦衣卫指挥使开始。”对于皇帝的旨意,李若琏坚决执行。
    并表明自己会亲自下场。
    他生平最恨贪赃枉法之辈,与锦衣卫其他的官员不同。
    他是武进士出身,父亲曾在边关立功,他当初正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从习武,立志报效次听,后来北镇抚司缺员,才进了锦衣卫。
    当锦衣卫的其他人在构陷朋党的时候,他则每件案子都详尽的研判,遇到冤枉者,不辞辛苦,也要为人洗去冤屈。
    所以哪怕他是武进士出身,更是做到了锦衣卫同知,在锦衣卫中也没有多少人缘。
    “高宇顺你先下去,朕有些话要和李指挥使说。”
    “是,皇爷。”
    高宇顺又行了一礼,退了下去,并且把门给关上。
    朱常淦喝了一口茶才说道:“李指挥使,朕听说锦衣卫十五万之巨,威慑力巨大。”
    “朕想让锦衣卫的职责冲向转向对外作战,刺探情报、甚至直接参战。”
    记得自己前世看崇祯一朝的史书,一直好奇皇帝都上吊了,传说中那十万五威力强大的锦衣卫哪儿去了?
    大明养了你们这些人几百年,国难当头,好歹和李自成上去死磕一下啊。
    “这……”李若琏脸色顿时苦涩。
    哪里有十万五,实际上连两万都没有,别看他刚刚说的自查自纠,整顿军纪,但这些说的都是给这实际在编的,那些吃空饷的不算。
    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到,那些都是勋贵家的子弟,文官的子弟,只是拿了锦衣卫的“编制”,拿着高薪混吃混喝而已。锦衣卫中的副千户,不下上百,每一个都要挤占二十个“编制”,都是拿钱,不任事。
    见李若琏面露难色,朱常淦说道:“无妨,你尽管说,哪怕说错了,朕也不治你的罪。”
    眼见皇帝这样,李若琏才将实情全都讲了出来:
    “陛下,这帮‘混事’的由来已久,嘉靖爷在的时候,严嵩的孙子没有成年,就是锦衣卫的高官,后来几乎成了惯例,张居正、杨博、费宏……他们的子侄几乎都有在锦衣卫任职的例子。”
    “士兵死亡不注销,逃亡不下编……这才使得锦衣卫冗杂、臃肿的,对外号称十五万,但其实顶多两万人。”
    ……
    襄王府,崇祯听着李若琏和朱常淦的对话,脸色极其的不对劲,整个人彻底懵了,随即猛地咳嗽起来,剧烈的差点把肺给咳出来。
    “咳咳咳……”
    “朕……锦衣卫竟然不足两万?这怎么可能?”
    “难怪皇叔说朕的手里没有一兵一卒……难怪皇叔说朕会吊死在煤山无人相护。”崇祯嗓子发干,剧烈的喘息道。
    作为皇帝,他殚精竭虑,研读历朝历代的治国之策。怎么可能不知道“吃空饷”对大明朝堂的危害有多大。
    “吃空饷”之贪渎冒领给大明朝家加重朝廷的财政负担不说,更滋长了军营的贪腐之风。
    人人都忙于个人私利,军法松弛、军纪败坏势所必然,严重挫伤了大明军队的士气。
    为牟取更大的“空饷”所得,军队之中必然营私舞弊成风,上下相蒙。
    锦衣卫中,平均一万人的俸禄是每年白银18万两,粮食4万石。
    十万人的话,那就是180万两,粮食40万石。
    崇祯身体颤抖,头发根根竖起,“这还是朕的近卫?就在朕的身边。”
    “朕竟然不知道,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难以想象京营、边关的‘吃空饷’到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这些年大明屡战屡败,恐怕与此脱不了关系。
    关于吃空饷的问题,崇祯曾专门研究过北宋灭亡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禁军的问题。
    作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但吃空饷的程度却达到了六成以上,冒名代充者比比皆是。
    “难道朕也如欧阳澈所说吗?”他怒不可遏的声音如沉雷一样,滚出去老远。
    北宋亡国前夕,欧阳澈上书:“诸路屯军,名存实亡,较之祖宗之朝十无其四五。今又起而御戎,州县为之一空。”
    襄王府的丫鬟、下人闻言连忙跑远一些,有人还不住的摇头,“世子又发神经了。”
    “这有啥稀奇的,世子这几天不是天天嚷嚷吗?”
    “过一会儿就好了。”
    果然,很快崇祯的怒吼就不再发声了。
    因为他听到了朱常淦和李若琏的对话。
    “朕教给你一个方法,你回去之后,贴出去一个告示,让所有的人前往报道,过期不到者,驱逐出锦衣卫队伍。”
    “那他们要是来了呢?”
    “来了?”朱常淦笑了,“来了才好啊,朕就有理由收拾他们了。”
    ……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