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03章 是风动,是幡动,还是心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03章 是风动,是幡动,还是心动?
    今日寺内来了两个奇怪的人物,看着年纪不大,但仅凭佛理便辩得寺内的师兄哑口无言。
    就连龙树上僧也不得不亲自招待。
    可偏偏这两人硬是要劝自家师父去做什么劳什子的现在佛,可是这怎么可能,师父还有师娘哩!
    只听那两人说得诱人,成现在佛可功德无量,普渡众生,可偏偏在南北小和尚听来,不像一句真话。
    龙树上僧闻之也是颇为心动。
    吴南北挠挠自己不太聪明的小脑袋瓜,在师父无奈眼神的示意和求助下,连忙去找师娘过来。
    ———
    此事还要从因缘开始之时说起:
    龙树上僧也是面色苦闷。
    清晨有两个少年僧人上门求教,言说因为彼此心中佛偈争执不休,故而一路西行,望寻一佛道高僧为之裁断。
    两人相互辩论,两禅寺庙里的僧人远远听到他们两人的辩经讲法之声,忍不住走了出来,加入其中,与之辩论。
    但是往往在三言两语之间便被其所辩服,从而心悦诚服地跟在缘引、菩心两人身边,认真倾听两人的辩经论道。
    年龄大的有年逾百岁,如今方才闻真正佛法的普通扫地僧;年龄小的有刚刚剃度,不过五、六岁,懵懵懂懂的小沙弥。
    并有鸟雀,羚羊,虎豹,游鱼等天地万灵安然相处,面露慈悲之意,静听佛法。
    众僧人以为神异,将二人引至千佛殿内,并找来龙树上僧与李当心为二人辩经。
    龙树上僧在见二人时,也是忍不住微微愣神。
    菩心一袭月白色僧衣,手持念珠,看上去年约十六许,眸若晨星,面如冠玉,容貌可谓俊雅至极。
    看上去神情淡漠,但是眼底却有着一抹兼爱众生的温和、慈悲之色。一身气质超凡脱俗,如自九天之上垂云而下,不似凡尘中人。
    缘引一身淡金色僧衣,项戴佛珠,看上去年约十八余许,双眸明亮,面容宽厚,如同路边平凡僧人,见之即忘,不会留下深刻印象。
    看上去神情温和,但眼底同样有着一抹承载众生苦难的大慈悲之意,一身气质古朴拙实厚重如山,让人觉得可以安心信赖。
    这是两位钟灵毓秀之人!
    几乎所有僧人在看到菩心、缘引两人时,几乎第一时间便得出了这样的观念。
    不过随后在看到菩心和缘引两人仅仅只是普通人,没有修为在身时,心中暗松了一口气,脸色也重新恢复自信。
    龙树上僧开口询问道:
    “不知两位前来,所为何事?”
    菩心双手合十,低声轻诵一声阿弥陀佛之后,方才神情平静,语气平淡道:
    “贫僧与师兄缘引心中各有一偈,彼此相持不下,难以信服于对方,故而望寻一大德高僧为之裁断,只是跋涉数千里,途中虽遇三教圣人数人,但至今尚未能断。”
    缘引亦是双手合十,神色温和,嗓音温醇,朝着两禅寺众位沙弥、比丘、僧众以及李当心,龙树上僧施礼拜道:
    “是以,愿两位高僧大德为我等裁断!”
    听到这话,龙树上僧和李当心对视一眼,也来了兴趣。
    “尔等因何偈争执,尽管道来,我来为你们裁断!”
    菩心微微抬眸,平平淡淡地看了看龙树上僧一眼,没有说话,随后目光再度落到自己身边的缘引身上,算是给了缘引一个眼神。
    缘引双手大大张开,又再度合十,低诵一声阿弥陀佛,抬头恰好看到不远处,立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幡映入眼帘,指着旗幡温声开口:
    “敢问大师,是风动,还是幡动动?”菩心依然脸色漠漠,其他僧众也都悄无声息动作,皆是略带期待地看着龙树上僧,想看看对方是什么回答。
    这个问题,在之前在两禅寺外时,菩心与缘引也曾辩论过,当时两人的辩论可谓是让他们收获匪浅。
    此刻来到千佛殿之内,不知道这位龙树上僧又会有怎样的惊人之语?
    “噗呲!”
    之前没有听过二人辩经,并且没有根性的僧众一听,一时没忍住笑了出来。
    是风动?还是幡动?
    这算什么问题?
    只见有一莽撞僧人快步上前,也可能是出于在方丈和各位首座面前露脸的想法,表现得很是自信,直接张口便答:“这有何难,自然是风动!”
    缘引闭上双眼,再次开口问道:“敢问大师,此刻是风动,还是幡动?”
    风依然在吹,幡依然在动,那僧人微微皱眉,他已经说了答案,怎么还继续问,难道是之前没有听清楚?
    “我再说一遍,是风动!”
    缘引重新睁开双眼,看向僧人的目光之中,不免有一丝失望。
    两禅寺和西域烂坨山贵为佛门圣地,手下僧人,也只有这样的回答吗?
    之前听过两人辩经的僧众,虽未言语,但此刻众人所思所想却是难得一致,只因听过妙法真言,再一对比,简直是不堪入耳。
    如果说缘引眼中的失望之色只是一闪即逝,那没有根性的僧人没有看到很正常。
    但是此刻数百僧众的目光一致,千百缕的失望之色加到一起,那简直是如同滔滔海潮一般朝他拍打过来。
    顿时就让那僧人有些心慌失措,忍不住看向缘引道:“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此时龙树上僧在闭目思量片刻后,缓缓睁眼,心中似有答案,饶有兴致的看向面前的菩心、缘引二人。
    “你们说,是风动,还是幡动?”
    他看向其门下众弟子和众位首座,以及李当心,考教般的问道。
    早在请出他来辩经时,手下僧众便早已经告知了他前因后果,自然也就知晓了两人对这一问题所做过的辩论。
    缘引初时辩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菩心初时答曰:“见风动,见幡动,心自然动。”
    而后两人继续辩论,最终得:
    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
    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
    若离风与幡则心凭什么动,若离风与心则谁说幡动,若离幡与心则风吹向谁家?
    一切从心而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
    见物相状者看物静相、动相,幡不静故说幡动,亦为通俗表象说。
    研究功用者,研究幡为何动,察知由风在吹,无风吹则不动故说风在动,亦为原因追究说。
    最后菩心、缘引同是叹曰:“是风动,是幡动,同是仁者心动。”
    适时,听菩心、缘引辩经讲法的众位僧众听闻两人之言皆是叹服,而后各有所悟。
    就连龙树上僧在听完僧众复述的这场辩论后,都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