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178.第176章 善骑者堕,运筹帷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故大宁都司北境,大同、蓟镇之间,近燕山山脉,距界岭口五百余里、喜峰口贡关七百里余处。
    丘陵高低起伏,草原一望无际,二者相接之地,天将破晓,晨光微熹。
    沉闷的砍杀声,以及爆鸣的火器声,打破了燕山山脉之下清晨的沉寂。
    声音短促。
    有一种戛然而止之感。
    投向大地的日光,照不破混杂在一起的雾气与硝烟,只能模糊映照出一支轮廓干净利落的军阵,以及,马蹄下一具具面目狰狞、残肢断臂、横七竖八、正在被甲士收割着首级的尸体。
    军阵的兵甲,显而易见大明朝形制。
    尸首的服饰,毋庸赘述的蛮夷之属。
    淋漓的鲜血染赤草地。
    难闻的火药气味直冲鼻腔。
    军法官来回穿梭在行列之中,或计数,或记过。
    少有七八个上战场不久的蛋子,正扶着马呕吐不止。
    某些从京卫武学被点进这一部的少爷,更有看到将士割头别在腰间的情景,两腿一蹬,晕了过去。
    “就地整顿一刻钟,检查火器、填充火药、喂食马匹,一刻钟后出发!”
    为首的大将跨骑在马上,狼视鹰顾。
    胡守仁是蓟镇统领南兵总兵,除了位高权重之外,更是征战沙场所带来的说一不二的威信。
    “时间紧迫,军法森严,不要耽搁!”
    各级营官、副将闻言,凛然应是,上下传达。
    胡守仁吩咐完这一句后,解下马背上的水馕,开始给自己以及身下的马匹猛灌水。
    长途奔袭,以及意料之外的一场战斗,让人和马匹都困顿到了极点。
    为了不让董狐狸警觉,王崇古走通了三娘子的路子,让胡守仁能够从宣大绕行,平安途径青把都儿的牧区。
    如此昼夜兼程才赶到朵颜卫的牧区。
    只是人尚且受得了,但马已经有些疲软了。
    好在接下来就要上燕山,直奔朵颜卫的老巢了。
    想到这里,胡守仁又将怀中的望远镜拿出来,趁着刚出太阳,往燕山山脉上望去。
    从胡守仁的官职就能看出,他必然是戚继光嫡系中的嫡系。
    统领南兵总兵,所谓的南兵,就是以戚继光从浙江带过来三千旧部的核心,所构成的一军。
    而胡守仁其人,更是跟随戚继光一路从浙江、福建抗倭,到如今征战塞外,独当一面,可谓戚家军之核心。
    此时,军法官已经清点完了这一战的军功,打马来到胡守仁身旁:“胡总兵,把当那厮身中火枪三发,定然是救不过来了,割了吧。”
    胡守仁闻言,直接点了点头:“将首级割了,充作军功!”
    把当是董狐狸不受宠的儿子。
    也是今晨遭遇的倒霉蛋——也说不上倒霉,毕竟是董狐狸留下看着长昂的,如今撞上胡守仁,才是情理之中。
    但这种小角色,无论生擒还是尸首,对他这个总兵来说,都没区别。
    话音刚落,一旁的孛尔罕面色陡变,急切道:“胡总兵,戚都督给俺父亲许诺过,不会杀戮无辜的革兰台血脉!”
    “把当部众一百七十人都回归了长生天的怀抱,胡总兵如何还要杀害俘虏。”
    “难道总兵想让戚都督这种勇士,也要靠着吃掉自己承诺的话,结果变得肥胖吗?”
    胡守仁偏过头,看了孛尔罕一眼。
    这位鞑奸,是兀鲁思罕的儿子——从说话鞑不鞑,汉不汉的就知道,政治身份一言难尽。
    抛开食言而肥这些奇怪的话且不说,他口中革兰台,便是董狐狸、兀鲁思罕、影克共同的父亲。
    如果说大明朝的权力世袭还需要通过乡党、门生、故吏、结社来繁殖的话,那么,蒙古的权力传承就简单多了——贵人的儿子必定是贵人,奴隶的儿子永远是奴隶。
    所以,革兰台的血脉,正是如今朵颜的一众实权首领。
    如今朵颜卫夹在蒙古左右翼与大明朝之间,这些人同样各有各的立场。
    革兰台嫡长子影克死于大明朝,影克之子长昂如今大权旁落,姑且不论。
    二子猛克,拥骑二百余,在汤兔境界驻牧,南直冷口二百余里,至贡关三百余里,附属西虏,也就是蒙古右翼首领纳林。
    三子猛古歹,拥骑七百余,在会州讨军兔境界驻牧,直西南至贡关二百余里,附属右翼安滩。
    四子抹可赤,拥骑三百余名,在母鹿境界驻牧,直义院口三百余里,西南至贡关五百余里,附属右翼纳孙。
    五子董狐狸,则是偏向察哈尔部,努力想借助蒙古大汗,摆脱右翼的控制。
    至于六子兀鲁思罕,那就懂事多了,是难得亲善大明朝的人物。
    去年董狐狸掠劫的时候,兀鲁思罕便奉朝廷的命令前去宣旨,令其将原先掳走的人口送还,并逮了董狐狸麾下两个替死鬼给大明朝做交代。
    而今年这一次,董狐狸再度纠结各部侵犯蓟辽的时候,兀鲁思罕直接了当向戚继光告了密。
    并且在不知与朝廷谈妥了什么之后,干脆将儿子孛尔罕派来做了带路党。
    胡守仁面对孛尔罕的质问,认真摇了摇头:“戚帅命我前来帮助革兰台嫡孙长昂掌权,杀戮不服,是因为长昂继任了我朝都督之位,且对朝廷不失恭顺,倚为宗主。”
    “包括猛克、猛古歹,甚至乃父,都是如此,愿意做我朝子民,才过得了区分敌我这一关。”
    “可董狐狸呢?屡启边衅,只去年便多达六次!杀戮百姓!劫掠互市!无法无天!”
    “今年竟然还贼心不死,再度纠集东虏,侵犯喜峰口!”
    “孛尔罕竟然说董狐狸的子嗣无辜!?”
    他也懒得跟没见识的鞑子普及火器的威力,说什么要害中枪必死无疑这类话。
    反而直接在立场上,开始拷打孛尔罕。
    孛尔罕闻言,面色涨红,哼哧哼哧半天,说不出话来。
    胡守仁见其被堵得无言以对,这才冷哼一声,将头转了回来。
    他见时候行军之态已然齐整,时间也差不多了,当即勒马下令:“走!”
    令下之后,全军无一人起行。
    置若罔闻,似乎全无纪律。
    实则,这反应正是戚家军军令所在——凡水陆行营,不拘何事,俱听旗鼓号令,不许口传,口传之言,虽将帅面说,亦不许从。
    果不其然,在一声鸣鼓之后,行伍终于有了反应。
    行旗举升。
    号笛嘹响。
    各官哨长赴中军,哨声应声而起。
    全军轰然而动,举止划一,宛如整体一般,朝着一个方向徐徐前行。
    如臂指挥,令行禁止。
    ……
    喜峰口城楼之上。
    戚继光手里拿着望远镜,频频朝长城外看去。
    数里外,哨骑逡巡游弋,来回奔走,清晰可见。
    更远处,一圈又一圈的鞑帐、成建制的铁骑,在镜中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虽然只有隐约轮廓,但配合这些时日几次万骑冲关的事实而言,兵临城下的局势,却是一目了然。
    一旁的陈子銮则是汇报着关外敌情:“戚帅,据哨骑查探,哈不慎部与炒花部,昨夜似乎撤走了,只剩下速把亥、黑石炭、卑麻台吉、喇希台吉等部。”
    炒花、速把亥都是朵颜三卫之属,前者占据了福余卫,后者是泰宁卫酋首,都是与董狐狸叩关辽东的好安达。
    黑石炭、卑麻台吉、喇希台吉分属蒙古左翼察哈尔部,侵略锦州、义州,从来不会少了这几位。
    哈不慎则是蒙古右翼喀喇沁部,俺答归附之前倒是年年犯禁,俺答归附后,则前脚互市交易,后脚抢回货物。
    总之,都是鞑靼好汉。
    戚继光眯着眼睛对着望远镜四处扫视,头也不回:“如今至少还有万骑在喜峰口外一带伺机而动。”
    这个数目不是望远镜看出来的,而是综合了对这几部的了解、哨骑的情报,最后才轮到望远镜估算帐篷、马匹的数目。
    万骑自然不是小数目,尤其在空旷的草原之上。
    说是洪流也不为过。
    但是,陈子銮对这个数目倒是并不担忧。
    毕竟喜峰口内除了守关的常规募兵外,还有骑六千,步一万三,蓄势待发——本是骑一万,胡守仁带走了四千。
    他信心十足:“别看董狐狸纠集的人多,不过乌合之众罢了,眼见没便宜占,一哄而散不过须臾之间。”
    “炒花本就跟察哈尔部有仇,这几日哪怕叩关,也与卑麻台吉冲突不断,自己都差点打起来;哈不慎受兄长青把都儿辖制,跟着在互市吃我朝的好处,如今跟着董狐狸,纠集讨赏有心,侵边攻杀却无胆。”
    “二人撤走,早在预料之中。”
    “除此以外,察哈尔三部距离本部遥远,又有女真人虎视眈眈,如今精锐抽调一空,数日没见到便宜,想必也待不了多久了。”
    “这三部一走,便有十足把握,咱们便能主动迎敌,一击毙命!”
    戚继光皱眉看向陈子銮:“不要这般浮躁!遭刘总督弹劾,被御史盘查的教训还没受够吗!?”
    陈子銮是游侠义士出身,为官为帅的谨慎实在差了太多。
    整天不是自己十足把握,就是敌军乌合之众的。
    距离独当一面差太多了。
    也正因如此浮躁,才会被刘应节弹劾,乃至于差点下狱。
    去年末,因董狐狸屡屡侵边、杀人越货,边军将士无不视鞑靼如仇寇,南兵吴青等人便趁互市时,私自越过边关,擅自杀害俺答汗的人,并捏造虏情,妄传烽火。
    守备陈子銮、副总兵陈勋、提调王凤鸣,应讯出动,不问缘由就喊打喊杀,差点酿成大祸。
    好歹是浙江带过来的老人,戚继光此次将人带上分薄军功的同时,也免不得教训一二。
    陈子銮闻言,悻悻认错。
    戚继光这才缓和神色。
    他轻轻放下望远镜,收进怀中,语重心长道:“董狐狸既然出了巢,那就必死无疑,能够以策万全,便不要冒险。”
    他口中指的冒险,除了军事上的,更是不想与察哈尔部、喀喇沁部这些蒙古左右翼起太大的冲突。
    皇帝和内阁特意嘱咐过,不要将杀鸡儆猴的事,演变成与两位蒙古汗的大战。
    至于朵颜卫?
    区区四千骑而已,只是跳得欢罢了,实则早已拉了清单。
    董狐狸其人,戚继光早就想杀了。
    隆庆年间,影克死后,董狐狸率骑四千,侵略蓟边。
    戚继光彼时便上奏过朝廷,说“土虏固为酋帜,董狐狸实生祸阶,宜声罪剿捣便。”
    可惜,当时蓟辽总督与兵科给事中并不支持对朵颜卫用兵,未得中枢允准。
    前者说“属夷当剿,地阻崎岖,宜缓剿便”——应该剿杀董狐狸,但剿杀董狐狸却不太应该。
    后者说“恐边地险阻,将帅不习,宜慎处万全,方可言战。”
    虽然意见保守,但却并非空穴来风。
    当初蒙古左翼万户察哈尔部东迁,朵颜三卫中的泰宁、福余,旋即被吞并。
    只有朵颜卫,依靠“皆入深山,拒险相持,草木稀密,俱难深入”,负隅顽抗了数年之久。
    可以说,要想打上门去,就必然要客场作战,处处受制。
    若非如此,边军早在隆庆年间就动手了,哪容董狐狸折腾到现在。
    也正因如此,戚继光才会说董狐狸出巢,就必死无疑——董狐狸在宣大、蓟辽无本万利地劫掠了十余年,恐怕都忘了大明朝边军还有主动露出獠牙的选择。
    陈子銮被训斥一顿后,老实了不少。
    他试探着开口道:“戚帅,胡总兵那边应当快到了,届时董狐狸得闻消息,率部与东西虏酋一并撤离又如何?”
    如今董狐狸出兵侵略,只将部分亲信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了土果根境界,看守老巢;另一部分则驻扎在大宁北境界,用以约束长昂。
    胡守仁便是奔着这二处去。
    董狐狸得知后,恐怕未必还敢回燕山。
    戚继光抖了抖盔甲,用一种洞悉的眼光审视着长城外:“卑麻台吉不是土蛮汗,他没理由替别人做嫁衣。”
    说道这里,他忍不住摇了摇头:“不要将鞑靼当成我军,部落酋长之属,终究是蛮夷。”
    若不是蛮夷,也不会蒙古左右翼弄出双话事人这种事了。
    蒙古人,可没有什么中枢,没有什么大局。
    ……
    又过去数日。
    鞑靼万骑的侵略如火,似乎拜倒在了长城的不动如山之下。
    数日之间,董狐狸几次试图冲关,皆是无功而返。
    转进如风至别的关口,同样是守军以逸待劳。
    分兵各处,不约而同留下几具尸体后,再度聚集到了一起。
    城头上的旗帜挥舞,丝毫没有疲软的迹象。
    蓟镇的防御,太正常了。
    正常得不像大明朝的军队。
    终于。
    在多日徒劳之后,叩关长城的蒙古诸部,终于一哄而散。
    蒙古包趁夜悄然收起。
    哨骑默默收回大半,只留小部分照看身后。
    各部首领连照面都没打,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一声不吭地离开。
    董狐狸跨骑在马上,借着月光,看着流散的各部铁骑,心中沉重。
    戚继光太难缠了。
    他在蓟辽劫掠十余年,也就戚继光来后,才如此屡屡受挫。
    嘉靖年间,随黄台吉攻入宣府,直逼滦河,可谓如入无人之境。
    嘉隆之交,界岭口更是后花园一般,随进随出,过冬之物资,唾手可得。
    直到戚继光到了蓟镇之后,形势便急转直下。
    隆庆四年与速把亥、炒花拥兵上万叩关,在其人抗拒之下,徒劳而非。
    万历元年以为新旧交替,边军不稳,结果叩关喜峰口之后,差点成了其人的战功。
    本想今年有着土蛮汗的支持,纠集察哈尔部诸人,合朵颜三卫卷土重来,多少能有些战果,巩固地位,孰料落得个一哄而散的结果。
    或许……他应该与速把亥、黑石炭、炒花,从辽东下手的。
    说不得李成梁其人,能够一击即溃。
    董狐狸心中胡思乱想着,将四千骑的老本,逐一清点收拢后,呼啸而归。
    四千骑不准确,应该是四千二百九十骑——所以说王崇古在军事上极其靠谱。
    年前回忆上,王崇古便对朵颜卫的部众有过大致推测——部众当在六万人,青壮一万一,约兵四千骑。
    这个数目,确实与实情出入不大。
    朵颜卫正渐渐被蒙古左右翼分食。
    在骑兵同样有所体现。
    如今被俺答汗所辖的土默特直接消化朵颜卫骑兵,有四部2050骑,被土蛮汗汗所辖的察哈尔部直接消化的,有五部1800骑。
    剩下的十四部4290骑,才是董狐狸能够直接控制的部署,同时也是他压制长昂,意图摆脱右翼,向土蛮汗靠拢的资本。
    所以,董狐狸只要保全这四千骑的老本,些许挫折,终归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正在这时。
    归途方向,一骑绝尘而来。
    董狐狸眼神一凝。
    心中不好的预感浮现。
    他正要阻止对方开口,好对他私下说来。
    可惜为时晚矣。
    随着来者马蹄声近,其人凄厉的声音也由远及近。
    “恩相!乌济业特兀鲁斯被汉人剿了!长昂那个杂种,领着汉人把恩相的子嗣全部献祭给月伦哈顿了!”
    董狐狸闻言,面色大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