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895章 0890【我刘延年必为研究荀子的当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西方有社会契约论,荀子也有一套契约论。
    他把国家、社会、个人需要遵循的东西,包括制度、礼仪、道德、律法、风俗,通通归纳为“名”。
    而“名”不是强加的,必须约定俗成。
    说白了,就是一切法律道德制度,都需要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
    相当于订立了一个社会契约!
    所有人都遵守契约,社会就能安定发展。
    社会契约定下之后,应该以权势来统治人民,用正能量引导人民,用命令来指挥人民,用言语来教化人民,用刑法来惩治人民。
    如果有人失约,必须制止和矫正,包括君主在内也不能失约。
    否则的话,这套契约就会慢慢作废,国家和社会就要陷入混乱。
    信立而霸!
    对内取信于人民、对外取信于他国,就可以富国强兵而称霸。这也是在遵守契约。
    只知道取信他国,却失信于人民,霸业必败。
    如果既失信于人民,也失信于他国,这个国家迟早完蛋。
    进阶版是:义立而王!
    从这个进阶版可以看出,荀子跟法家真的有本质区别。
    他说国家制定礼法,应该是义礼、义法。
    如果制定违反道德人性的礼法,就算能短期内富国强兵,也必然不可能长久。
    其实就是在讨论社会契约的正当性和适应性。
    如果当前的社会契约,失去了正当性和适应性,就会导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
    荀子这句话,对朱铭非常有利。
    即之前的君主因失约而完蛋,就有新的英明君主建立国家。这位新君必然遵循一些旧制度,同时又会建立一套新制度,让国家和社会再次运转起来。
    相当于新君与人民重签契约。
    荀子还强调在“法先王”的基础上“法后王”,即遵循上古圣王的基本道德规范,再学习后世历代君主的成功经验。
    不要一味模仿上古,要随着时代发展,制定一套适合当下的规则!
    而且,荀子还主张:王霸并举、义利并举、礼法并举。
    这些东西,朱铭太喜欢了。
    ……
    刘延年尽量挺直腰杆离开皇宫,他在万念俱灰的同时,隐约间又有点踌躇满志。
    他很明白,只要把拆族之事办好,皇帝真有可能给他升官。
    次日,刘延年前去逛书店,想买一本《荀子》仔细研究。
    他以前读过《荀子》,但只浮于表面。因为他的叔父,对荀子非常厌恶,导致刘延年也先入为主,觉得荀子是个以法乱儒之辈。
    “不要挤,不要挤,都排好队!”
    刘延年一到书店就傻眼了,好多读书人挤在那里。
    洛阳士子这么爱学习的吗?
    刘延年好奇的走过去,却见全都在买《荀子正义》。
    礼部印了三千本,除了发给全国官方学校,还半卖半送给各地的书商。
    既然是科举考试教材,书商们自然积极得很。甚至都懒得用活字印刷,反正这玩意儿字数不多,直接上雕版可以反复印售。
    对于书商而言,只要是科举书目,雕版比活字更节省成本。
    一个个士子买到新书,都喜滋滋结伴离去。
    刘延年感觉有些离谱,怎这么多喜欢《荀子》的?
    但转念一想,自己也是来买《荀子》。
    他扭头看向远处巍峨皇城。
    唉,皇权啊!
    荀子历来不讨喜,很少有人去作注解。
    目前只有一本《荀子注》,是唐代杨倞在刘向基础上重新整理编注的。
    这本书颇有错漏,都不说文章含义了,就连字义注解都问题多多。
    比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里的“绝”应该解释为“横渡”,《说文解字》里写得明明白白。但杨倞没有仔细研究,直接注解为过河的“过”。
    仅在《劝学篇》,类似错误就有好几处。
    朱铭下令礼部重新注解,定名为《荀子正义》。
    朝廷大儒们注解了一遍,朱铭又亲自进行改正。在某些地方,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注释,完美体现什么叫“六经注我”。
    抱着新鲜出炉的《荀子正义》,刘延年在客栈里仔细阅读起来。
    第一章《劝学》,刘延年还是很喜欢的。
    第二章《修身》,刘延年仔细读下来,发现居然句句在理,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第三章《不苟》,刘延年突然坐直,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荀子说:君子治理有秩序的国家,不治理混乱的国家,因为混乱的国家已经违背礼义。那国家混乱就不去治理吗?答曰:不要在混乱的基础上去治理,而是直接根除掉混乱源头,让国家重新变得有礼义秩序。 刘延年回忆起前宋末年,那种混乱确实难以治理。
    从范仲淹,到王安石,再到蔡京,都是在混乱的基础上治理混乱。他们无法根除混乱源头,因此必定失败,而大明天子却是推倒了重新来过。
    读着读着,刘延年又皱起眉头。
    儒家都说“法先王”,荀子却说“法后王”,刘延年认为舍本逐末了。
    “法后王”被理解成周文王、周武王,那是清代才牵强附会出的东西,章太炎甚至认为后王是在说孔子。
    从司马迁一直到明末清初,“法后王”都是理解为学习近世君王。
    近世君王有啥好学习的?
    再仔细看注解,刘延年又开始点头赞许。
    因为他发现这里的注解,跟前面两段的注解,都是朱铭亲自动笔,直接标注有前缀“大明天子曰”!
    朱铭特别注解强调,《荀子》原文是“审”后王之道,不是司马迁说的“法”后王之道。
    这一段的理解是,审视探究历代君王,尤其是近世君王的得失,再去对照上古先王的做法。总结归纳正确和错误,弘扬正确的做法,摒弃错误的做法。
    “妙哉!”
    刘延年忍不住拍手赞叹:“陛下果然是当世大儒,这样注解就暗合孟子之义了。原来孟子与荀子,虽说法不同,却异曲同工。”
    天色渐暗,刘延年挑灯夜读。
    刚开始还是看不惯性恶与礼伪,但他发现除此之外,《荀子》的其他道理都说得通。
    而且,说得非常好!
    妈的,以前咋就没发现呢?
    难道人性真就本恶,礼真是圣人作的而非天生?
    数日之后,刘延年作为皇帝行人,也可以说是钦差,带着几个官吏跑去江西拆族。
    魏良臣这几个月只是丈田,等田亩彻底清查完毕,才陆陆续续拆族迁徙。迁徙日期,得等到秋收之后,否则地里的粮食归属又要闹纠纷。
    一路上,刘延年都窝在船舱里读《荀子正义》。
    心态变了,思想倾向也会改变。
    他即将前往江西做酷吏,学术思想也得符合这个身份啊。
    官船抵达长江的时候,刘延年已经完成思想转变,他觉得《荀子》说得通通在理。
    人性就是恶的,礼也是后天制定出来约束人性的。
    否则孔子为啥说“约之以礼”?
    如果性本善、礼出于天,君子追求本性即可,孔子没必要用这个“约”字。
    约束的约!
    清江刘氏的主攻经书是《春秋》,跟《荀子》不存在冲突。
    刘延年打算做一个研究《荀子》的大儒。
    这是一条儒学新赛道,皇帝似乎非常喜欢,刘延年认为自己可以脱颖而出。
    因为,跟他同级别的儒士,大多数都非常排斥荀子。
    只要他出山研究推广《荀子》,必然没有同级别的跟自己争。
    研究好了,就能获得皇帝青睐啊!
    抵达南昌,刘延年宴请几位旧友,酒刚倒上就感慨:“昔日我错怪荀子了,荀子是真正的圣贤啊。陛下亲自注解《荀子》,我拜读多日终于入门,里面蕴含着天地至理、治国之道!”
    老朋友们闻言愕然,全是一副见鬼的表情。
    一个朋友说:“听闻贤弟是受陛下之命,回来江西主持迁族之事的?”
    “然也,”刘延年说道,“各族颇有不法之事,所以朝廷才要拆族迁徙。这暗合荀子‘审后王’之道。不是法后王,而是审后王。审是审查探究历代君王得失,这个迁族古已有之,汉代就一直这样做……”
    接下来,刘延年大谈特谈“审后王”,把几个老朋友说得面黑如炭。
    “砰!”
    一个朋友狠狠撂下酒杯,怒斥道:“你这厮寡廉鲜耻、背信弃义,今日便与你割袍断席。拿刀子来!”
    仆从送来刀子,这人割袍而去。
    其他几个朋友,也摇头叹息,纷纷离开酒桌。
    刘延年大喊:“尔等不知荀子大道,改天与你们细细分说。”
    领到拆族迁徙的苦差事,彻底摧毁了刘延年的人设,这厮已经有点精神不正常了。
    或许,他是故意这样的。
    刘延年又跑去见正在丈田的魏良臣:“魏总督当面,在下有礼了。不知魏总督可曾读《荀子》?”
    魏良臣一头雾水:“读过。”
    刘延年说道:“我近日读官家所注《荀子正义》,颇有所得,且来与魏总督探讨一二。”
    魏良臣道:“刘氏所学,难道不是一直非议荀子吗?”
    “那是我清江刘氏,一直对荀子有误解啊。”刘延年叹息。
    魏良臣心里嘀咕:这人被陛下搞疯了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