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2章 前往火车站接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72章 前往火车站接人
    (本章后半部分有较写实的当年火车站背景,不爱看的可跳过这章,对剧情毫无影响。)
    自打有了船后。
    李多鱼每天就想着到海里去浪,不是在海带田,就是想方设法在捕鱼。
    而那个能钓到大鲈滑的西甲礁,被渔民的各种渔网、延绳钓围困了两周后。
    大鲈滑直接给抄家了。
    渔民一共捕到四条上百斤的大鲈滑,而青口码头的老张从第二条,就开始压价。
    到第四条时。
    每斤大鲈滑的收购价就只剩下四毛,见大鲈滑卖不上价格后,渔民这才从西甲礁散去。
    可转眼,他们又盯上了李多鱼的张网捕鱼。
    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廉江县的废旧拖网,几乎被担担岛的渔民买光了。
    大堂哥李曙光买的最多,足足买了三副旧的拖网,二堂哥也买了两副。
    滩涂那里、恶水湾那里,只要是能打桩的地方,全都是这种固定张网。
    有些渔民还开发出了新玩法,在张网里洒一些杂鱼饵料,吸引海鱼到网中进食。
    结果当天,那个渔民捕获了大几百斤的海鲜,而打那以后,大家也是有样学样,全都网拖网里放杂鱼饵料。
    而这一段时间,担担岛的码头非常热闹,海鲜多到鱼贩子都收不过来。
    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
    接着,就是海鲜价格暴跌。
    捕获量最多的带鱼,价格被压到了一斤只有五分钱。
    杂鱼多到都没人收,只能用拖拉机拉去做成鱼露。
    而这种过渡捕捞,所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村附近的渔业资源明显变少了。
    那些没有买到拖网,依旧还在同粘网在捕鱼的渔民,发现鱼获变少后,就开始抱怨那些下张网的。
    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到隔壁陈家村的海域去捕鱼,结果导致两村的渔民矛盾再次升级。
    经常在海上隔着大几十米,就开始互相问候对方爹娘,忙着给对方上坟。
    而“始作俑者”李多鱼,最近却不怎么捕鱼了,而是专心在搞他的海带。
    天气越冷,海带就长得越好。
    经过三个月的生长,当初那些小小的海带苗,现在已经有一米多长,端头长得最好的,已经都有两米了。
    只要等到来年开春时,海带又会迎来一波生长爆发期,到那时,就会长到四到五米长。
    而由于最近冬天阴雨天气比较多,光线照射的比较少,海带就必须要调节水层。
    要从原本3~4米深的养殖水层,提升到1~2米左右,让海带尽量多照射点阳光,否则就很容易出现绿烂病。
    而调节水层则是件辛苦活,必须将每一根辅助绳拉起来重新打结,工作量非常的大。
    李多鱼、陈文超足足在海带田忙活了七天时间,才把这三十亩海带田调节完水层。
    调节完后,小舅陈冬青这才从县城赶过来,见李多鱼已经调好水层后。
    面对这种情况,陈冬青已经有些习惯了,随后开始催大队长王大炮赶紧调节水层。
    顺便检查了下王大炮的百亩海带田,一边检查一边摇头叹息,浮球和主绳全是藤壶也不清理。
    导致很多海带苗脱落,再加上当初的木桩质量不行,一些拔桩的海带就漂浮在海面,得了白烂病也不知道清理掉。
    管理的一塌糊涂。
    而王大炮见到陈冬青后,就喊他到大队去喝茶,得知是来催他调节海带水层的后,脸瞬间就变了。
    王大炮开始有些后悔养海带了,因为养海带太麻烦了,可想到已经投了这么多钱,要是半途而废的话,又很不划算。
    于是又高价请了那群要加价的村民,去帮他调节海带的水层。
    而在这个时间段。
    周晓英的肚子八个多月大了,圆的就跟球一样,已经没法走路到学校了,只能请假在家。
    如今的她,就跟动物园里的保护动物一样,被阿娘软禁在“庭院”里,而他阿娘最近也很少到海蛎田去干活,成为了周晓英的专职饲养员。
    一日三餐不落。
    还时不时就给她杀一只鸡,炖一些鱼汤补补身子。
    把二嫂朱秀华给馋的恨不得再怀孕一次。
    由于前世周晓英难产的缘故,这段时间李多鱼也不敢到处乱跑,一有空也在家陪老婆。
    直到有天,他爹让他去帮做一件事情,李多鱼这才离开担担岛,前往榕城的火车站。
    寒假到了。
    在外省念书的小妹要回来了,以前老李也接过,后来因为火车站人多,经常找不到人,就都变成李多鱼去接了。
    当天李多鱼就乘坐岛上的客船,前往了青口码头,再坐客车前往榕城汽车北站。
    说起来,重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李多鱼还真一次城都没进过。
    当客车来到榕城时。
    李多鱼发现眼前这座城市,跟后世完全不一样,这时候的马路很宽,路上跑的多是两节车厢的无轨电车。
    私家车非常少,路上最多的是二八大杠,经常俩俩并行,有说有笑的样子。
    而在这个年代,城市往往非常的割裂,市内看起来有多和谐,那它的火车站就会有多乱。
    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城市的火车站几乎可以说是治安最差的地方。
    抢钱、抢首饰、抢钱包都是家常便饭,有时人都能在火车站都能丢掉,再加上这个年代拐卖妇女盛行。
    老李不放心李小榕独自回家,坚持每年都必须要有人来接送。
    而客车到了汽车北站后,走不到三百米,就是榕城火车站了。
    看着眼前的火车站的广场,李多鱼也不禁头疼起来,与其说是火车站,不如说它是一个大集市。
    到处都是摆摊的,还有大量游动小贩在广场上穿行着,兜售手表、尼龙伞、墨镜、衣服、香烟等走私货。
    而那些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们,则蹲在地上啃馒头,他们都在等买火车票。
    而一些黄牛手里拿着一堆票,则这些人不停劝说着:
    “去哪里的啊,今天的票都在这了,你们要是不买的话,今晚就只能在这过夜了,到时候,东西要被偷了,那就不划算了。”
    而李多鱼才刚到火车站没多久,就发现自己被一个小屁孩给尾随了。
    在火车站这里,扒手多为十多岁出头的小孩,他们手脚非常轻快,且个头小,一旦得手后,立马钻进人群里,很难抓到他们。
    见那小孩盯着自己。
    李多鱼直接把口袋翻出来给他看,表示自己一毛钱也没有,劝他赶紧放弃。
    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表明自己没钱后,那小孩居然抽起了烟,还上来嘲讽了句:“他娘的,居然比我还穷。”
    把李多鱼气的肝疼。
    但这些小屁孩往往都是有组织的,一旦跟他们发生冲突的话,说不定会被十几个小屁孩群殴。
    这些小屁孩固然可恶,但李多鱼最怕在火车站看到那些四肢残疾的小孩在乞讨。
    离他不远的地方就有两个孩子在乞讨,一个耳朵少了半边,另一个哪怕蹲在那里,也能明显看出他的双脚已经没法走路。
    这两个孩子低着头,双眼已经完全失去了光芒。
    而在他不远处,就有一个看起来像是在盯梢的女人。
    看到这幕后,李多鱼无奈叹息了声,哪怕他是个重生者,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却也只能选择视而不见。
    这是个最好的年代,但也是个最糟糕的年代,而李多鱼生平最恨的就是人贩子。
    今天还有两章,求追读!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