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第402章 两断(一)
第402章 两断(一)
崔渡在王府待了两日,便回了田庄。
卢琮有些意外地出来相迎,低声打趣道:“郑王两位舍人都还没走,崔公子怎么早早就回来了?”
两个强有力的情敌都在南阳王府,崔渡竟然就这么回田庄了。对自己对郡主就这么有信心?
崔渡随口笑道:“两位贵客有郡主相陪,我待在王府也没什么用,索性早些回田庄。教导新一批的农夫治理土壤精耕细作。”
如今新粮已经推广开来,基本所有百姓都会耕种。不过,田庄里的培训班并未停下。照例是两个月一批,学习的内容增添了许多。
卢琮对心大的崔公子无比佩服,当下也不再多说,立刻去安排培训事宜。崔公子只负责上课,其余琐事一概不管,卢琮身在田庄,最重要的就是负责统筹安排农夫们培训一事。
郑宸和王瑾是在半日没见崔渡的身影后,察觉出不对劲。张口一问,才知崔渡已经回田庄去了。
郑宸心中不快,冷笑一声:“这个崔渡,是半点没将你我放在眼底。”
在眼前晃悠,确实碍眼刺目。可就这么一声不吭地走了,摆明没将他们放在眼里,更令人扎心。
王瑾低声叹道:“我现在倒是明白,为何郡主对他另眼相看了。”
姜韶华是做大事的人,不耐烦整日黏黏糊糊献殷勤那一套。崔渡低头做事,勤勉当差,反而更合姜韶华心意。
郑宸听出王瑾的话中之意,目中闪过凉意:“你对崔渡的评价倒是不低。”
王瑾正色道:“撇开私下恩怨不提,崔渡确实是能臣。只说种出新粮这一功德,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郑宸无话可反驳,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可惜,这等能臣,只肯为郡主所用。潭郎中上蹿下跳地拉拢示好,看来并无用处。”
王瑾在姜韶华面前温和谦逊,和郑宸说话就没那么低调了,反唇相讥:“这等能臣,怎么示好都不为过。倒是你,整日一副拈酸吃醋容不得人的模样,令人不适。”
“我记得没错的话,郡主对你从来不假辞色。你哪来的底气和自信摆出这副嘴脸?”
说起来,此次重逢相聚,郑宸确实有些异常的浮躁和尖锐。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郑宸冷冷扯起嘴角,扔下一句:“我怎么想怎么做,和你不相干。”
然后拂袖而去。
王瑾看着郑宸离去的身影,再次肯定郑宸确实不太对劲。
……
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对手。
这句话半点不假。
郑宸确实格外焦躁。
重生后,他并未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和前世一样耐心等待。等着一切像前世一般进展,等着他重新掌权那一日的到来。
可事态渐渐失控。姜韶华异军突起,成了朝堂里最大的变数。平州被乱军割据,如今爆发瘟疫,整个北方都跟着混乱动荡不安,乱世竟是比前世还提前了几年。
这种失控的感觉,着实不妙。他来南阳郡,不全是为了私情,还有另一层隐秘的原因。他要亲口问一问姜韶华,她到底要做什么?
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为两人的旧日情分做出努力。崔渡的骤然离去,引燃了郑宸心里的火苗。他没有避讳任何人的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去了南阳王府书房:“烦请通传一声,我有要事,要见郡主。”
书房外的陈瑾瑜眉头动了动,心里有些不快。
郡主是你要见就能见的么?
她不软不硬地应了回去:“郡主正和陈长史商议政务,请郑舍人稍候。”
郑宸目光冷了一冷:“是否见我,得由郡主来定夺。陈舍人只管进去通报便可。”
陈瑾瑜可不怕他,淡淡道:“郡主和长史议事没结束,任何人不得打扰。请郑舍人耐心等一等。”
郑宸满心不快,却不能硬闯书房,面无表情地去外间等候。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
陈长史出来之后,陈瑾瑜果然才去通传。又过了片刻,才慢悠悠地过来请郑宸进书房。
郑宸冷着一张俊脸进了书房。
宽敞明亮的书房里,除了姜韶华之外,还有宋渊秦虎孟三宝等亲卫。
郑宸直接了当地张口:“我有话和郡主说。”
姜韶华看他一眼,转头吩咐:“你们都退下。”眼见着宋渊皱眉,姜韶华微笑着补了一句:“以本郡主的身手,谁也伤不了本郡主。”
这倒也是。宋渊这才领着亲卫们退下。
厚重的门终于关上。
郑宸上前几步,将彼此的距离拉近至六尺。这已是格外亲密的距离。
姜韶华略一挑眉:“你有什么话要说?”
郑宸紧紧盯着姜韶华的眼眸:“这话应该我来问你才对。韶华表妹,你就没有话要对我说吗?”
两人四目相对,却没什么旧情难忘的意思,反倒是火花四溅一触即发的紧绷。
姜韶华淡淡道:“这话何其可笑。是你坚持要来见我,有话和我说。现在怎么倒质问起我来了。”
郑宸俊脸微沉:“这里没有旁人,只你我两个。你不必摆出什么郡主架势,你知道我并不怕你。”
姜韶华讥讽地扯了扯嘴角:“说得没错,要说怕,也该是我怕你这个未来的郑丞相才对。”
前世,郑宸做了大梁丞相后,独揽大权,心狠手辣之处,比起王丞相有过之而无不及。郑宸说话行事,格外霸道强势。平日里隐忍,今日终于彻底露了出来。
“有你在,我能不能再做丞相,委实不好说。”郑宸脸上没什么表情,说出口的话语带着凉意:“以后的事暂且不提,只说眼下。姜韶华,你暗中养兵,派人四处推广新粮,招纳饥民,还派人去平州治疗瘟疫。这般养望,锋芒毕露,你到底是要做什么?”
姜韶华面色未变:“扩充亲卫营,是为了保护南阳郡保护荆州平安。推广新粮,是想让北方百姓填饱肚子。收容饥民,是为了给饥民一条活路。治疗瘟疫,是因为朝廷无所作为任凭瘟疫横行,我不得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