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月初,惊蛰,如期而至的大雨在金陵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倾盆而下。
    一声响雷拉开了万物生长的号令。
    下蜀,星海研究院航天基地中,占地面积庞大园区大门早已经敞开。
    从天空中俯瞰,如同蚂蚁一般繁多的大中小型的货车、卡车在园区内宽敞的道路上行驶着。
    一车车的原材料和基础物资如同人体所需要养分一般,快速有序的注入了这颗堪称是华国‘航天心脏’的新兴基地中,进而转变成肌肉和骨干,支撑起航天事业的高速奔跑。
    而位于这座航天基地的一侧,一座的占地面积达到了十五万平方米巨型一体式厂房正坐落在这里。
    这是华国航天领域的心脏,也被誉为全球航天工业的‘圣地’。
    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能设计、生产、制造、组装全世界最先进的新式航天飞机。
    更是因为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空天发动机的组合,承载着人类未来航天发展的方向。
    为了这两天,nasa宇航局甚至不惜打破沃尔夫条款,都要将自己的工程师送到这里来看看。
    更别提是波音、空客、洛克希德、utc联合技术等航天航空领域的大型企业了,在去年的月面救援行动过去后,这些公司就纷纷向星海研究院递来了合作意向书,希望能够和他们搭乘采购或者合作。
    至于目的,自然和nasa宇航局一样了。
    哪怕是无法登上那架星海号航天飞机,也至少可以看看它是怎么生产和组装的。
    尤其是上面使用的电推进航天发动机,更是可以说让所有的航天航空领域着迷。
    虽然星海研究院并未正式对外公开空天发动机使用的工质到底是什么,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国外的航天企业和相关的科研机构也不是吃素的。
    对于空天发动机在大气层内和外太空进行推进时尾焰颜色的不同,以及临界点切换飞行姿态等线索,众多的学者在经历了缜密的推断和实验后,也找到了最有可能的方式。
    即大气层内使用的公式是从浓稠的大气中获取到的。
    红紫色的尾焰,符合这一焰色反应的元素,恰好是大气层内最多的氮、氧两种。
    而在进入外太空,或者说抵达临界点后,切换的蓝白色尾焰那自然就是更高推进效率的传统氙气了。
    然而让绝大部分研究人员所不解的是,星海研究院,到底是怎么将大气层中的氮气、氧气这些气体利用起来的。
    且不说这些气体极难电离,难以作为电推进工质的麻烦,光是大气层中富含的氧气、二氧化碳等众多腐蚀性都极强的气体,就足以对电推进发动机或者航天飞机造成严重的腐蚀性了。
    特别是二氧化碳这些,在高温下可能分离出单质碳,进而严重堵塞电推进发动机的喷管。
    各式各样的难题堆积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工程师脑海中,简直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获取到这其中的秘密和技术,各大顶尖航天集团可谓是在想方设法试图和星海研究院搭上线,甚至不惜开出十几亿甚至是几十亿的订单和合作。
    而此时此刻,作为最先与星海研究院达成合作的nasa航天局,借着运送修复韦伯望远镜设备材料的名义,在双方签订合作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家的工程师送过来了。
    入夜,第一批nasa宇航局的专家已经抵达了金陵。
    酒店的房间中,一名鼻梁高耸的中老年nasa专家站在窗边,眺望着远方的灯火通明。
    “的确是一座相当繁华的城市,夜晚的繁华甚至比纽约还要明亮不少的感觉。”
    站在窗边,这名来自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的nasa专家望着外面明亮繁华的城市忍不住有些感叹的说道。
    纽约素有米国不夜城的称号,但在他的记忆中,夜晚的繁华,或者说灯火通明的程度,却比脚下这座城市似乎要暗淡不少的样子。
    从数十层的高楼俯瞰,入目所见,昼夜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几乎每一条马路上的灯光,都犹如白昼般明亮。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黑夜中闪烁,像是一颗颗繁星降落人间,让整个城市变得更加繁华和生动。
    身旁,另一位来自华盛顿总部的工程师耸了耸肩,开口道:“如果纽约的电价能降低到和这里一样,我相信纽约只会更加的繁华。”
    “这里的电价很低吗?”
    “听说好像只要两毛钱一千瓦时,换算一下还不到0.04米金。”
    “0.04?你确定没有多说一个零?”
    听到这个夸张的速度,布尔沃·埃尔顿脸上露出了相当惊讶的神色。
    这个数字太夸张了,他在纽约有一栋住宅,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电价好像是10米分,也就是0.1米元一千瓦时。
    要知道,米国的电价其实并不高,甚至在全世界电费排行榜中都在十五名开外了。
    但0.04米金一千瓦时的电价,低廉到简直难以令人置信。
    这个数字,是米国目前电价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
    如此低廉的电价,老实说他都不敢想象这个国家的发展到底会多么的迅速了。
    毕竟用电的大头并非普通居民,而是各类型的工业化设备和企业。
    低廉的电价,一定会促使工业跨越式发展的。
    “或许这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魅力吧?”
    身旁的好友望着窗外的灯火,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话题转移向了另一个方面。
    沉默了一下,布尔沃·埃尔顿开口道:“听说他们将聚变堆都小型化了,搬上了那架星海号航天飞机,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去年下半年的载人登月竞争,那架大出风采的星海号的各种信息自然在各国的收集中。
    目前来说,抛开暗地里的各种信息,星海号航天飞机的大体信息基本都算是公开的。比如机长、翼展、推进装置、生命维持设备、循环系统这些,要么是由星海研究院本身公开的,要么则是默认由提供设备的厂商透露的。
    唯有有一项,至今华国,或者说星海研究院并没有对外透露任何的信息。
    那就是它的供能系统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点,各国都在收集资料和信息,但这本身就是重点保密的对象,从未对外透露过任何一点信息。
    因此,哪怕即便是过了大半年了,对于星海号上的供能系统到底是小型化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还是小型化的裂变堆,亦或者是其他的供能方式至今都无法完全确定的。
    不过从各国专家和相关领域学者的推测来看,是小型聚变堆的可能性极大,远超其他供能方式。
    “谁知道呢?”
    身边的同伴沉默了一下,接着道:“不管是聚变堆还是裂变堆,能做到装载到航天飞机上的地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可怕的消息了。”
    “是前者还是后者,只不过是可怕的程度不同而已。”
    “相比较这个,我更好奇他们研发出来的空天发动机。电推进竟然也可以提供上百kn的庞大推力,这种技术,真的是这个时代能研发出来的么”
    另一边,办公室中,从外面赶过来的温远航笑着问道。
    “徐院士,nasa的那些专家已经到了,”
    办公桌后面,徐川有些讶异的抬头看了他一眼,好奇的问道:“这么快?我记得合作合同签好没几天吧?”
    温远航回道:“借着运送修复韦伯望远镜设备材料和‘安全检查’的名义过来的,他们提出要求亲自护送材料进入下蜀航天基地。”
    放下手中的笔,徐川笑了笑,说道:“这是提早过来打探技术和情报消息呢。”
    温远航笑着道:“大概是吧,要拒绝他们的要求吗?”
    徐川想了想,道:“那倒不用,反正下蜀航天基地那边也没什么好看的。核心技术都在研究院这边,那边就一个组装工程发射基地什么,他们想看就随便他们去吧。”
    “看在送钱咳,看在合作的份上,届时安排两个人跟一下好了。”
    听着徐川这么说,温远航抿着嘴笑了下:“行,那这个我来安排,不过那些专家,您要见一见聊聊吗?”
    徐川摆摆手,道:“我这边还有点其他的事情要去趟魔都那边,暂时没时间。”
    “行。”
    温远航点了点头应了一声,也没再多问。
    在办理完入场手续,签订好相关的协议,限定好相关的可行范围后,nasa宇航局的工程师迫不及待的进入了下蜀航天基地中。
    然而即便是进入了这座航天领域的圣地,他们心中的疑惑却并没有得到解答,反而越来越多了。
    正如此刻,面对着厂房中正在为建设月面基地而努力‘搬砖’的智能化机械臂和悬停在半空中的月面前哨站的部分建筑,几名‘参观’的nasa宇航局工程师一脸的好奇。
    “我能问一下,这是什么吗?”
    走在厂房中,这次‘名义上’是运送修复韦伯望远镜设备材料的组长杰罗姆·吉尔伯特一脸诧异的盯着眼前的设备。
    “实验舱。”
    站在他身旁,航天研究所中负责全程的陪同的工程师看在nasa送过来的金钱咳,是看在‘国际友人’的份上言简意赅简单的回了三个字。
    不过他落在面前的月面前哨站基地的组成部分眼神中,却充满了自豪。
    月面前哨站基地已经在建造中了,二代航天飞机也已经完成了研发设计月面基地的建造已经提升了日程。
    虽然在二代航天飞机在生产上稍稍延期了一些时间,但这无关紧要,只要在nasa之前在月球上建立起一座科研前哨站,就足够了!
    如果说2023年是他们在航天领域追上米国的一年,那么2024年将是超越米国的全新一年!
    “实验舱?太空实验舱?还是什么实验舱?如果是实验舱的话,它为什么是长方形的?这种形状的实验舱,如果不采用折迭的方式,你们该怎么将它送上太空?”
    杰罗姆·吉尔伯特炮语连珠的追问着,一脸的惊讶。
    站在他身边,陪同着的工程师瞥了他一眼,淡淡的开口道:“这个不劳烦你担心了,我们自有办法。”
    被噎了一句,杰罗姆·吉尔伯特皱起了眉头,有些不甘心的继续说道:“但是圆形面积比长方形更大,你们这样的设计,会极大的浪费空间的。”
    “而且这种设计,更容易遭受空间粒子辐射、原子氧腐蚀、碎片撞击等效应影响,韦伯的镜面就是这样损伤的,你们难道想重蹈覆辙吗?”
    航天研究所的工程师笑了笑,丝毫没有在意对方的看法。
    谁告诉你这是太空实验舱了?这可是更先进的月面实验舱!
    “该死!我这可是好意告诉你你们实验舱的缺陷,难道你就不准备说点什么吗?”
    试探了半天都没有试探出什么有用的情报,杰罗姆·吉尔伯特脸上写满了失望和懊恼,带着些怨气说道。
    听到这句话,航天研究所的工程师想了想,开口道:“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我会记录下来汇报上去的。”
    杰罗姆·吉尔伯特嘴角抽了抽
    谢特,谁他么要你的感谢了!
    看到杰罗姆·吉尔伯特脸上一脸憋屈的表情,航天研究所的工程师差点没笑出声来。
    如果是前两年,nasa航天局的专家要是来国内谈合作这么说,他不说完全相信,至少也会仔细的记录下来然后汇报上去进行讨论。
    毕竟两年前在航天领域他们的确落后nasa不少。
    但现在?
    他都不想争辩什么了。
    能够将可控核聚变技术小型化安装到飞船上,并且使用电推进空天发动机代替传统化石燃料发动机的他们,至少在航天供能和推进等领域弯道已经全面实现了超车率先走在了前面。
    nasa是很牛逼,但再牛逼能厉害过徐院士吗?
    开什么玩笑?
    虽然月面实验舱并非徐院士亲自设计的,但怎么说都是经过了他老人家的审核的。
    他都没说什么意见,你一个连实验舱真正用途都不知道的外人,在这bbll什么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