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9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房乔开口道:“太子仁善孝顺,但仁善孝顺过度就是软弱。若皇帝决定的事,他不敢质疑。”
    长孙无忌吓得差点咬住舌头。
    什么软弱?房玄龄你胆子太大了,这也敢说!
    房乔继续道:“太子只能帮忙递话,最终还是得想着如何讨好皇帝。皇帝不喜劝谏,只爱听好话。无论赈济此事是否能成,若想保住高公和宇文公,劝谏在皇帝耳中,必须是歌功颂德的好话,而不是指责。”
    长孙无忌脸色煞白。
    不、不是吧?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位腼腆谨慎不善交际的房玄龄吗?你居然连皇帝都骂!
    杜如晦赞同道:“以庆祝陛下北巡降服突厥为名,请求陛下开仓赈济灾民,以举天同庆如何?”
    房乔道:“可以一试。至少陛下不会认为这是在指责他。大雄大德,你们认为如何?”
    李世民道:“我看好。阿玄,你说呢?”
    李玄霸的表情显得有些漠然:“你们忽略了一件事。在我们这位陛下眼中,举天同庆时百姓没资格跟着庆祝。以房兄之策进谏,可能皇帝不会生气,但也绝不会赈灾。”
    房乔道:“至少能保住高公和宇文公。”
    李玄霸摇头:“老师比我更了解皇帝。他们既然知道这是做无用功,就不会如此进谏。”
    李世民道:“我倒觉得老师都不如你了解陛下。阿玄,你也帮忙想想吧,无论成不成,好歹试试。”
    李玄霸叹气:“行,我试试。房兄和杜兄所说,以歌功颂德的方式请求皇帝赈济灾民或许不行,如果以对比先帝的方式,或许有一二成成功的几率。”
    李世民问道:“如何对比?”
    李玄霸道:“先帝因义仓存粮不足而不肯赈济灾民,陛下却慷慨地开官仓赈济灾民,说明大隋在陛下的手中更加繁盛,赈济灾民这点损失对陛下治下的官仓存粮算不上什么。”
    房乔嘴角勾起嘲讽的幅度:“且陛下这样做,对比先帝,更显得仁慈?”
    李玄霸摇头:“我们这位陛下是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仁慈的名声。应该这么说,陛下北巡结束时,突厥可汗会率领突厥贵族同行。灾民聚集在京城和东京附近,有碍京城和东京的整洁。但如果出兵驱赶,可能会闹出更大的乱子,不如给些粮食打发了。”
    杜如晦皱眉:“你这话也太……”他想了许久,居然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李玄霸所说的话。
    长孙无忌反复做出想捂住耳朵,舍不得捂住耳朵的动作。
    他认为这些话真不该听。但和友人们对陛下指指点点,真的好刺激!
    李玄霸道:“先帝只是因为官仓粮食不够才不赈济灾民。陛下在突厥可汗面前赈济灾民,就是向突厥可汗宣扬大隋的粮食储备比先帝时期更加充足。粮草充足则兵马强壮,突厥人才会更加惧怕陛下。”
    李世民疑惑道:“陛下不在乎百姓死活,却在乎突厥人怎么想?”
    李玄霸淡淡道:“嗯。你换成西域人也行。陛下只是对已经到手的不在乎,只看着没得到的那部分而已。大隋的百姓已经臣服于他,所以他已经不在意了。他更在意还未臣服于他的人的想法。”
    隋炀帝此举不是崇洋媚外。
    隋炀帝其实看不起西域和突厥。他在西域人和突厥人面前讲排场,只是因为他需要让还没有臣服于他的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财富、权势、威望,好让他们臣服自己。
    李世民道:“我总觉得你的话很奇怪,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既然阿玄你都这么说了,把你的计谋也记下。房兄和杜兄的建议也记下,一同告诉老师。”
    李玄霸问道:“只需要告诉老师就行了吗?”
    李世民笑道:“不是阿玄你说的,我们还小,能做到的事很少。这件事最终如何,还是得看老师自己选择,我们只要做出了努力,问心无愧即可。”
    李玄霸观察了二哥一会儿。二哥是真洒脱。
    他真不明白,二哥怎么会如此洒脱。只要做了就行,不管结果?
    自己可做不到如此洒脱。他更重结果。没有结果,任何努力都没有意义,越努力反而会越煎熬。
    他现在被二哥拉着,不管结果,二话不说先撸着袖子开干。真是身心俱疲。
    杜如晦笑道:“李二说得对,我们问心无愧即可。”
    他攥起拳头扬了扬:“和你们成为朋友真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我辈就该指点朝堂江山,做一番大事!”
    房乔心情也很澎湃。
    虽然他知道这不应该,不掺和此事才更好。但青年人太容易冲动,他也难以免俗。
    “希望此事能做成。”长孙无忌发表不出意见,只能祝福了,“我和父亲写信,求求他如果有机会,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高公和宇文公说说好话。”
    李世民狠狠拍了一下长孙无忌的肩膀:“你还说别指望你?说不定我们最后,就靠着你这封信了!”
    长孙无忌有些高兴:“嗯……我努力求求父亲,你们可别对我抱太大希望。”
    李世民道:“任何一点点希望都弥足珍贵。谢了,长孙四郎!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李世民给了长孙无忌一个兄弟拥抱。
    长孙无忌脸颊绯红:“行了行了。”
    李世民又给了房乔和杜如晦拥抱,不顾他的拥抱在这两位已经弱冠的友人那里,就像是儿子抱父亲。
    房乔和杜如晦皆忍俊不禁。
    “弟弟!”李世民张开手臂。
    李玄霸往房乔身后绕。
    李世民道:“帮我逮住他!他怎么能不合群!”
    杜如晦立刻按住了李玄霸的肩膀,对李玄霸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弟弟!”李世民扑了过来,把李玄霸脑袋抱在怀里,揉散了李玄霸的小揪揪。
    李玄霸骂道:“哥,你有病啊!”
    李世民叉腰大笑:“哈哈哈哈,谁让你老是一副老成冷淡模样,不像是八岁,像是八十岁似的。”
    其余三人皆跟着大笑,把李玄霸气得直跺脚,要去扯李世民的小揪揪。
    李世民以长孙无忌为“盾牌”,一边躲避弟弟的追打,一边扮鬼脸挑衅弟弟。
    房乔和杜如晦在一旁兜着手微笑看着年幼的友人打闹。
    这种混杂着友人和长辈的心态,真是令人心情复杂啊。
    ……
    李世民和李玄霸送了信就跑,信上还写着阅后即焚,搞得好像在密谋什么似的。
    两个真的在密谋的老头相视无语。
    宇文弼忍不住道:“我二人看上去是无能到需要孩童来出谋划策的模样吗?”
    高颎淡淡道:“就当他们是一片孝心。”
    宇文弼道:“我知道他们一片孝心,但……”
    但就是尴尬无语。
    他们在朝堂当了几十年的官,先后伺候两朝君王,哪不懂如何与君王相处?
    两人之前没有谨小慎微,只是因为断定自己身为对大隋和皇帝忠心耿耿的老臣,皇帝再不喜自己,顶多就是一个外放或者免官。
    谁能想到,他们身为朝中高官连朝堂情况都不能点评一二,居然能因言获罪?
    他们从未想到,陛下还能因“诽谤朝政”来杀人的。
    这罪名用来杀平民百姓就罢了,杀朝中大官,这是昏君的行为。
    甚至史书中的昏君在杀进谏的官员时,都会另找一个罪名,比如“谋反”。
    先帝也曾误杀忠臣,但他都是用的“图谋不轨”的罪名。
    “谋反”罪是历代君王手中排除异己的屠刀,因为“谋反”与否,只是君王自己说了算。君王想杀任何人,都可以往这方面靠。
    可这位皇帝在李大德的“谶纬”中,居然连这把屠刀都不肯用,直接用“诽谤朝政”滥杀朝臣。
    他连名声都不顾了,简直就是另一个天元皇帝。
    不,他连天元皇帝还不如呢。天元皇帝虽然昏庸暴虐,但乐运抬着棺材入朝堂痛骂天元皇帝,给天元皇帝列了八项罪名时,天元皇帝还能在内吏的劝说下不仅没有杀乐运,还赏赐了乐运。
    知道杨广的本性后,他们就会摸着杨广的底线进谏。
    虽然他们无法视而不见,进谏的危险也不可能完全去除,但他们不是自寻死路之人。
    他们还想看到弟子口中的盛世,想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测。
    比如,与李玄霸这位天生神异之人一同诞生的李世民,是不是会有如他们心中所猜测的那样的成就。
    “罢了,好歹是一片孝心。”高颎道,“肯定是大雄多做无用之事,大德跟着胡闹。”
    宇文弼道:“没错。”
    两人抱怨两位弟子,但脸上欣慰又得意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弟子如此尊敬并看重他们,他们怎么可能不欣慰得意?
    “两个孩子都如此担心我们了,我们可不能让他们失望。”
    “不过又一个天元帝。天元帝我们都能挺过来。”
    高颎和宇文弼不是不知道如何应付昏君,只是因为他们没想到杨广是昏君而已。
    两人的计划其实与李世民、李玄霸等五人的献策本质一样,都是将献策包装成歌功颂德。
    他们先去找太子哭诉,说如果因为不赈灾而产生民乱,平乱所花费的钱粮会比赈灾多。而且民乱一生,陛下震怒,不知道朝中会有多少无辜大臣人头落地。
    太子叹息:“是啊,这可如何是好?”
    高颎道:“若陛下不想开官仓,以助长百姓懒惰,让百姓依赖朝廷,何不以为先帝先后祈福为名,捐赠钱粮给寺庙,让寺庙向天下百姓施舍善粥?陛下十分孝顺,一定会同意。”
    太子道:“这……我试试。高公、宇文公可还有什么进谏?”
    高颎和宇文弼将自己的进言交给太子,又道:“我二人已经淡出朝堂,本不该管此事。但即使已经半致仕,若当个睁眼瞎,就是对陛下不忠。”
    太子严肃道:“我会将两位的话带到父皇耳中。两位公的忠心,我相信陛下一定分辨。”
    高颎和宇文弼又联系了自己熟悉的人。
    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人说,陛下继位之后天下一直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可见陛下一定会成为超越先帝的明君。这是陛下第一次遇到如此大的水灾,陛下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但天灾年年都有,天下是否动荡,只看君王是否贤明。陛下是一位贤明的君王,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天灾会生出民乱。
    高颎和宇文弼在警惕杨广之后,扯掉了遮掩眼睛那层纱,很快就分辨出身边哪些人是杨广的探子。
    他们私下的话与太子传递的书信一同到了杨广那里。
    杨广本来对两人又进谏很不满。看了太子的劝说之后,他心中稍稍平静。
    或许太子说得对。以两人性格,如果两人看到了朝堂的问题还装聋作哑,那才是真的对自己不忠诚,对自己心有怨言,该杀。
    他又得到了探子打听来的二人私下言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