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庶女多福 第1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猛的提高粮价,商贾见有厚利可图,别说下雪,便是下刀子,也会往这边拼命运粮。
    一旦粮食足够多,运到了京畿附近,便有议价空间,难不成他们还能把粮再运回去不成?
    又怕官府的粮运到,到时赚不成还倒赔本,自然肯降些价,赶紧出手。
    这样一来,粮价所升也就有限。
    真是绝妙好计。
    正钦佩不已,听到钟微这话,心中突地一跳。
    王青云是个处处讲规矩的,如今想去争太子妃之位,钟哲却连当官都嫌麻烦。只想逍遥自在。
    两人果然不是一路人。
    那么日后王青云便是做了皇后,钟哲怕也不会如她期待的那样后悔今日的选择。
    何况……钟王两家最终会联姻。
    钟哲与王青云这一辈子,最终活成了亲戚。
    王青云便是想报复钟哲,都不成。她多看了钟哲两眼,心里替他们感到惘然。
    “你若觉得这法子好,只管用去,却别提我的名字,省得皇上或是太子一时兴起,非要拉我去做官,岂不害了我?”钟哲索性左手端起那梨条盘子,好像这是多珍贵的东西一样,嘴里却叮嘱江凌道。
    江凌深深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勾,点了点头。
    *
    开朝第一天,江凌便破例以一个八品官的身份,去上了一回早朝。
    三更天便起了身,到了宫里,先在待漏院歇息避寒,还叫小厮去买了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面,暖暖地吃下了肚子。
    上朝时,他因品级太低,人人都捧着笏板,只有他空着一双手。跟在众人身后,就见前头乌洋洋全是朱紫之色,只有他算是万红丛中一点绿。实在扎眼得很。
    众官员也频频回头看他,还忍不住低声议论。
    “这便是那江凌?”
    “确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怎么来上朝了?”
    “赈灾钦差!”
    “就他这模样?我听说他就是一绣花枕头,这回能捞到这差事,全因长得像当年的孝慧仁慈皇后!”
    江凌:……
    不过今日早朝主要就是讨论赈灾事宜。
    所以他在后头没多久,就听司礼太监叫他上前。
    他长吸一口气,双手抬起仿佛手上也拿着一块笏板,半挡着脸,一步步走得沉稳。
    众官员见了,不由都暗暗称奇。
    就他这么一个小官,头一回上朝,没吓得尿流屁滚就算厉害,居然能走得好像上朝多年一般,一步不差,实在罕见。
    他停在第一排稍后两步,差不多第二排的位置。
    口齿清晰简短地汇报完巡灾所见,便呈上了赈灾五步法。
    第一步便是甄别造册。甄别哪些人需要官府赈济哪些人不需要。这样便能杜绝有些人明明家有余粮,还来争占灾民的口粮。减少粮食消耗。
    第二步便是安置。对于因为房屋倒塌无家可归者,帮他们寻找安家之所。或是左邻右舍,或是寺庙道观。由官府出面,这样便不至于让他们流落他乡,变成流民。
    第三步便是发放物资。因已经甄别安置,也不用灾民顶风冒雪自己跑到各处县衙来领取米粮柴薪,都由官府派人,每十日送一回上门。这样便能减少人群聚集,不至因不满生暴。
    第四步便是以工代赈。这一条其实是跟着锦鱼的绿柳庄学的。虽说是救济,但是不以救济之名,身强力壮的男子或是有一技之长的女子皆可。或替庙宇道观兴修,或替高门大户建筑。以工换赈,减少朝庭负担。
    第五步便是平抑粮价,以免再增流民。
    前三步,皇上大为赞许。尤其是第三条,从根本上杜绝了再起民乱的可能。算是解除了皇上的心病。
    第四步却是小有争议,袁相说这是徒伤民力,太子也附议。
    江凌知道这两人因为之前赈灾出了事,对他的法子多少要挑些毛病,以免显得自己太过无能。
    他也不想得罪他们,便不跟他们在这事上辩驳,反道:“其实也是想让这些人有事可做,省得出来游逛,再添事端。”
    这个理由可是正正击中了皇上的心病,立刻准了。毕竟皇上最怕的不是伤不伤民力,而是老百姓会不会造反。只要不造反,一切都好说。
    袁相与太子也无话可说。毕竟在徒伤民力与暴民造反之间,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而争议最大的是第五步。
    基本分成两大派。
    一派以袁相太子为首,认为这样只会推高粮价,造成更多流民。
    一派则以王尚书为首,认为这样虽然短时间内确实会造成粮价飞涨,可长痛不如短痛,只要运来的粮食够多,很快粮价就会下降。
    这一吵就吵了快两个时辰,江凌根本插不上话,吵得他极后悔之前只吃了一碗羊肉汤面。
    当然饿的不光是他,皇上见两头争执不下,也有些烦恼,便拍了拍龙案,让大家都安静,自己拿起点心,吃了一块,这才道:“江凌,你倒说说看,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法子的?”
    江凌低头想了想,道:“这法子是我无意间听一个商人所言。那商人道再等这粮价高些,他便把存粮放出。不然等官府把湖广的粮食运到,便无利可图。臣便想,不说周边未受灾之地,便是本地,也有大量富户家有存粮,只是想等高价再放出。若是官府出面,人为抬高粮价,必能在短时间内催出存粮,粮多了,这价格便自然下来了。”
    皇上点点头,正要说“准”。
    就听一个声音道:“若是各富户真有家有余粮,却囤积居奇,官府怎可反抬高粮价,让他们获利,鼓励这种行为?以老臣所见,该颁布严法,强征余粮,限制粮价,让他们无利可图才是。凡有不从,皆下狱严办。”
    江凌听得这声音老迈,却不知是谁,想转头又怕失礼。可心里却是大喜。
    这下看来皇上定然会准了。
    试问京畿周围的富户哪家不跟朝中这些紫袍朱衣的大官儿有关联?
    这老头儿要断这些人的财路,谁愿意干啊?
    而这老头儿的法子必是饮鸩止渴。
    试想这谁还敢把粮留在附近,必是藏的藏躲的躲,怕是官府的人还没下去查,京畿附近的粮食都全运走了。到时候只怕连宫里都会缺粮食。
    果然就听袁相头一个跳出来反对,道皇上是仁德之君,怎么会横征暴敛,再惹民怨,若是再因此激起民变,谁来负责?
    江凌这才知道,原来这便是锦鱼二姐锦芬的婆家,御史台大夫周老太爷。
    听这话,便知道对庶务一窍不通,难怪周家穷窘。
    可袁相轰完周老太爷,仍是反对此政。
    江凌实在忍不住肚子咕咕叫,便硬着头皮道:“不如便先实行上一个月,以观成效。若是粮价仍是疯涨,便再叫停,实行周大夫之言,如何?”
    众人都是一惊。心道,这江凌好大的胆子。
    一个八品的小芝麻官儿,居然敢在朝堂上顶撞当朝宰相。
    袁相听了果然冷笑数声:“朝庭一政既出,怎可朝令夕改,你以为是在小儿游戏么?!”
    江凌虽不想得罪他,可也不想一直饿下去,而且他见皇上都不顾体面,抓着点心吃了,想必也是想赶紧结束这无谓的争执,当下把腰又弯下去两寸道:“下官浅薄,袁相教训得是。只是下官想,既然没有别的法子,何不一试?”
    “好个何不一试?江山重器,岂可如此轻佻。我只问你,若是此法不成,造成流民四野,饿殍千里,你该当何罪?”
    朝中大臣听了,都觉得袁相这说法实在是有些不讲理了。
    尤其是王尚书。
    明明就是袁相与太子把赈灾搞砸了,江凌才来帮他们收拾烂摊子,如今看江凌要立大功,便千方百计地阻拦,实在是置万民于不顾!再说,这种庶务,他这个户部尚书才最有发言权。
    只是他也知道,袁相与太子是一伙的。青云想做太子妃,他也不能真得罪了他们两个。
    正为难,就听江凌道:“在下愿立军令状,若此法不成,下官自然引咎辞官。”
    他一个芝麻绿豆的官,辞了也就辞了。
    可是袁相这样为难他,若是此法成了呢?那袁相要不要引咎辞官?
    江凌这是当场绝杀,狠狠将了袁相一军。
    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众人轻重不一的呼吸之声,此起彼伏。
    第101章 前程无量
    他正迟疑, 却听皇上点了自己的名。
    他忙道:“袁相,下官也是赞成此法的。今年的灾情前所未有,用些非常之法, 也未为不可。请袁相三思。”
    景阳侯也站了出来, 道:“皇上, 臣附议。如今最怕是冰雪一消, 北狄人饿了一冬,大举南侵,确实需要尽早想办法让各地的粮食北运,以保军需。”
    一时众大臣纷纷站边,争议之声此起彼伏。
    相比之下, 站王尚书景阳侯的人要多过袁相太子一派。
    皇上左看看右看看,啪地一拍龙案,道:“就依江凌所奏, 仍任江凌为赈灾钦差,由户部牵头即刻办理此事!这军令状倒也不必立了。若是谁想出个解决问题的法子,都要立个军令状, 日后谁还敢给朕献计献策!散朝!”
    袁相老脸发黑, 白胡须抖得像在下面条, 太子眉头紧锁, 神色僵硬。
    可皇上已经起身, 他们也不敢再多做纠缠。
    皇上一走, 朝堂之上顿时气氛一变。
    王尚书先就上前, 拍了拍江凌的左肩膀。
    要不是江凌胆大,今日还不知要吵到什么时候。
    景阳侯见这个女婿今日在殿上连袁相都斗倒了, 与有荣焉,也上前拍了拍江凌的右肩。
    两大尚书, 一左一右,一文一武,俱是紫袍玉带,江凌居中,一身圆领青袍,实在显眼。
    三人一齐往大殿外走,这气势叫文武百官见了,不由全啧啧称奇。
    江凌一边往外走,一边不断有官员上来打招呼。他一边忙着跟人见礼,耳朵还没放过四面八方传来的窃窃私语。
    自然有不少站他们一边的。
    “这通身的气派,不愧是孝慧仁慈皇后的后人!”
    “初生牛犊不怕虎,胆色才具都过人,日后前程无量啊。”
    “你没瞧见,王尚书跟卫尚书都当他宝贝疙瘩一般捧着。更别说皇上,今日听了他的言语,连袁相的脸面都驳了!不得了,不得了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