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南巡见闻
康熙对于许巡抚的话十分开心,忍不住大手一挥,赐了当地百姓一道恩典:“传朕旨意,免除济南府、登州府、泰安府、莱州府、武定府、东昌府、沂州府、青州府、兖州府、曹州府,以及济宁州与临清州一年的赋税。”
许巡抚叩头谢恩:“皇上天恩浩荡!微臣替百姓叩谢皇上圣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俪珠笑靥如花:“许巡抚,即刻下去传旨吧!早些使偏远之地的百姓知道万岁的旨意,想必今年春耕之时,百姓一定会更有力气。”
康熙对此十分赞同:“梓潼此言大善!”
许巡抚不敢怠慢:“微臣谨遵皇后娘娘旨意。”
之后一行人弃轿乘船,很快来到了江南一带。
康熙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三,康熙与黎珠来到了上次南巡来过的宿迁县。
之后,众人又顺着水路来到了钱塘府。
康熙率领一众封疆大吏,包括了漕运总督、江南总督和河道总督等人,外加俪珠也与康熙形影不离,众人一同视察中河。
康熙望着幽深宽广的中河,言道:“治水,首先忌讳得是纸上谈兵,第二忌讳得是不知变通!想要真正治理好河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地形水势,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要学会因地制宜!如此,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为百姓谋得最大的福祉。”
众人齐声赞道:“皇上圣明!”
“万岁,这中河与黄河距离很近,如若黄河决堤,洪水灌入中河,必然也会导致中河决堤。”
俪珠的表情十分严肃:“而这金华府本来就是依凭中河而建,若是真有此厄,城中的这些百姓可就要死伤无数,流离失所了!”
“梓潼言之有理!”
康熙点了点头,对于一众大臣道:“尔等理当谨记梓潼之言,今年之内必须将镇口闸和徽山湖等处的蓄水之地开一个河口,方便泄洪!免得来日洪水汇集一处,形成塌天之祸。”
一众大臣齐声道:“微臣谨遵皇上旨意!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之后康熙没有在金华府久留,而是继续启程。
转眼来到了正月二十八,御舟经过扬州府,一众百姓竟然在柳树枝上挂上了彩缎。
甚至关键的几处河岸,原本光秃秃的树枝上面还在上面制作了假花假叶。
使得如今还是冬天,但沿岸却都是一片花红柳绿。
俪珠见了,自然是喜欢无比。
康熙却觉得此番行为实在是有损物力,连忙下旨让接下来御船经过的州府郡县绝不允许效仿,免得给百姓造成负担。
正月二十九日,御舟来到了吴江县,此地十分富庶。
当地的县令联合一众豪绅直接制作购买了五百只精美的画舫前来迎驾,同时专门邀请康熙与俪珠赏脸登上画舫,他们在画坊之中早就准备好了酒宴。
康熙不喜这样的奢靡之风,直接拒之不乘。
俪珠劝了康熙一番:“这些人也是一片好心,咱们好歹上去瞧一瞧,如若不然,这五百艘画坊不都浪费了吗?我知道你是害怕耗费人力物力太多,给百姓带来负担,只是现在木已成舟,若是直接将这五百艘画舫留在这里,那才是真正的浪费!不如你我上去转上一圈,届时这五百只画坊的身价必然暴涨,而后咱们再将这五百只画仿卖给那些豪富之人,得来的银子全部换成粮米赏给当地的百姓,岂不更是一举两得?”
康熙依旧不愿意乘坐画舫。
无奈之下,俪珠一个人上去转了一圈,但并未在上面用膳。
二月十一日,南巡的队伍抵达了杭州府。
康熙带着俪珠住进了当地衙门,暂时充当行宫。
本来俪珠是想与康熙一起好好逛一逛杭州府的,但是她没想到整日里舟车劳顿,她根本没有力气再到处去逛了,她现在只想休息。
夏果和秋花的精神倒好,索性俪珠便放了她们一天的假。
等到下午二人回来,夏果一脸欢呼雀跃:“娘娘,您猜奴婢今日看到什么了?”
俪珠斜倚在榻上,有些漫不经心:“见到杂耍艺人的表演了?”
夏果摇头:“不是!这有什么稀奇的?宫里的杂耍艺人多得是。”
俪珠生了一丝好奇心:“那你见到什么了?”
夏果骄傲极了:“您不知道,民间竟然为您还有皇上修建了碑亭,亭中树立了功德碑,我去得时候还有不少百姓在给您和皇上的功德碑上香呢!”
秋花补充道:“听说杭州府下面的每个县都要修一个,杭州府的府城之中更是要在八个方位各修一个,现在只修了三个,等修好了之后,杭州府的百姓就能时时刻刻感念皇上与娘娘的隆恩了。”
俪珠对此兴致缺缺:“一个功德碑而已,何须修建这么多?简直是劳民伤财。”
夏果叹道:“这也是百姓的一番心意。”
俪珠轻笑一声“若是真的对本宫心存尊敬,又何须这些外物?”
夏果与秋花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俪珠紧接着下令:“传本宫懿旨,修建碑亭,树立功德碑之事,着实劳民伤财,令杭州知府速速叫停此事!其余州县各地也不可再行此风。”
秋花领命而去:“遵旨。”
之后康熙又在杭州府留了一天,而后便准备继续启程。
当地的大臣为了迎驾花了很多心思,都不愿意康熙就这么离开,劝说康熙再多留几天,他们才好招待康熙,免得怠慢了康熙,这就是他们的罪过了。
康熙却说他这次南巡不是为了寻欢作乐,而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生计!
因此康熙态度十分强硬地拒绝了杭州府一众大臣的挽留,再次踏上了南浔的行程。
二月二十六日,一群人来到了金陵府。
第二日,康熙与一众大臣在一起处理事务。
俪珠本来和僖妃正在闲聊,却听说知府的夫人求见。
俪珠请她进来,结果她却献给了俪珠一本《炼丹养生秘册》。
俪珠不解其意:“此书是从何而来?难道是……”
知府夫人解释道:“此书是一名名叫王来雄的民间术士敬献的,他本来打算直接献给皇上,但是却又觉得皇上未必看得上这本书册,,然后又想进献给娘娘,但是苦于没有门路,所以只能先将这本书交给臣妇,再托臣妇的手献给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