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60章 召集诸王(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叔放心!我的军纪,绝对好!”王信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
    “信叔这话说的!我们的军纪就不好吗?”
    “就是就是!三叔公,你这也看看我们呐!”
    “没错,咱们都是遵守三叔的规矩的!绝对不敢随便逾越!”
    边侧几个三点水字辈的小子,也跑来奉承,只有王池显得有点尴尬。
    实话说,他不满王三的军纪管制太多了。
    但王三现在弄出来的铳,怎么看都是好宝贝,拿到手,自己麾下战斗力肯定能大规模提升,未来攻城略地,只可能越发顺遂。
    “三叔,这玩意儿二叔那边不先给吗?”
    王池想到了什么,佯装好奇的问。
    现场欢快的情绪稍微一滞,王三却不以为然的说:“火铳虽好,但这玩意儿不是重点。重点是盔甲。你二叔让我督造盔甲先,火铳他还不觉得多有用。他更在意炮,至于盔甲嘛。
    王僧这种的,你们若是想要,我让王僧给你们列清单,将你们有的物资运来我这里。
    另外每件人工费十两白银,我这几天就会组织澄城县百姓上工,人工费给他们。”
    “三叔,这百姓征发就好了,干啥要花钱?”
    王池还是不满。
    “懂个屁!”王信瞪了一眼这货,“钱给百姓,咱们万一哪天撤走了,你觉得明军会不会抢百姓的?到时候被抢了,会念谁的好?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三叔这叫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银子对咱们来说屁用没用,现在最有种的是粮草、布匹、铁料、还有人!”
    “咳咳,你这话太糙了。”王三按住了王信说,“咱们大同军,主张的是人人大同的天下。劳动最光荣,按劳分配!
    老百姓给咱们干活,给他们钱是应该的,毕竟这些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收来的税。
    我们这叫促进正义循环,回馈社会。
    当然,给咱们干活,以后咱们要收税,钱只是转了一圈就回到咱们手中,量还是那个量。
    但百姓干活的积极性就不一样。
    一个是自愿,一个是被迫。
    你们想想,以前县里征发徭役,要你们背着干粮给县里白干一个月。
    现在换成我给你每个月五两银子的工钱,但你们得吃我开的食堂。
    比边个寻常酒家贵两成。
    一个月吃完,还剩下二两银子。
    然后在附近还有其他一些地方,比如酒肆什么的,你去里头花,一个月就两次,还剩下一两银子。
    接着这一两银子你可以存起来,也可以在准备返家的时候买点布匹、买点其他零食回去。
    这些摊位,我都问他们收税,钱从我给你们了,你们拿去买东西,东西都到手了,我这里税也收到了。
    那你们是喜欢白给老爷打工,还是喜欢给我打工?”
    这话一出,众人神情都露出了思索。
    现在的他们,其实思维上还没跳出小农思维,还是民间乡土社会所见就这么多。
    “三叔公,您这话说的,要是真有这样的老爷。我不要耕地,都一辈子给您老干!”
    “是啊是啊!还能存到钱,多好!”
    王三看他们纷纷感慨,呵呵一笑:“怎么就没有呢?现在咱们不就在做?”
    现在……
    众人恍惚,左右看了看:“您是指……”
    “没错!就是现在。”王三点了点头,“不管你们怎么想,澄城县就是个开端。咱们大同军的一切开始。
    但这只是开始!我们要面对的对手,只多不少,想要赢,就得一直坚持往下走。
    明军肯定会劫掠百姓。
    百姓被欺负了,就会来投奔我们。
    我们可以让他们跟着我们去复仇,明军越乱,咱们就越强,只有这样,才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这些银子,别他娘的把自己真当地主老财了!咱们砸的就是地主老财!你们总不想犯了大错,当扑满被砸了吧?
    要知道,我都不敢保证下边的军纪,还得不断跟你们说,跟你们谈。
    你指望你们哪天不当兵了,自己收到的钱财,能守得住?
    想要守得住,等咱们打进北京,给你们封了公侯,到时候你们的财才算是守得住!
    现在,就当他们是一堆石头,拿出来买耕牛、买犁耙、买锄头。
    铜的换成铁的,铁的换成钢的。
    然后整个天下当做咱们老王家的地,地他娘的不耕,不翻,你们指望好收成?”
    “三叔教训得是!”王信不住点头,作为这批人年岁最大的,他也是相对理性的。
    王三已经很顾着他们了,还不断地跟他们循循善诱。
    王二就不一样,看他们不爽会打会骂,但更多的时候就是一脚,让他们多少有点没面子。
    毕竟身份开始转变了。
    不再是简单的农人了,是起义军的将领,要不是王三压着王二不搞大肆封赏,指不定王家这十几个人,都他娘叫上侯伯之名了。
    所以王信越发确定,如果哪天王二没了,王三自己得跟紧些。
    尤其是王三的逻辑,思绪,一直相当清晰。
    就是规矩多,但规矩被他今天这么盘了一番,好像很在理啊!
    他们造反的目标就很明确,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但皇帝拉下来了,谁去当咧?
    他们?王二?还是王三?
    王信仔细想了想这些日子的经历,好像王二除了撑杆擎旗之外,剩下的全是王三在指挥。
    他才是整个大同军的核心。
    规矩、秩序、后勤、分配,无一例外。
    “对了三叔,您找我们来,是为了什么?”王信想到这里,赶紧将有点偏的话题引回来。
    王三这才拍了拍脑袋说:“差点忘了,寻你们过来,是要给你们定花名册。你们有多少人马?手下有什么功勋?
    还有推荐一下你们这一次打仗优秀的小子,来我这里深造学习。他们都是未来给你们打下手的干事。
    我也不能上前线,不过我这里弄了不少兵书、还从里头抓到了几个曾经有幸去过战场的读书人。
    都去跟他们学学。以后咱们大同军如果要扩军,肯定先给他们升迁安排。
    他们升百户、升千户,你们也会跟着升千户、升镇抚使。
    都是你们的人,他们越优秀,你们升得就越快。
    咱们十七个,都是一本宗谱写出来的亲人。
    这一次咱们造反,明廷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咱们,说到底现在咱们都是九族上的蚂蚱,更应该同心协力 。
    而且外头来的流民成分复杂,他们势力一旦太大,咱们在军中的话语权就低。
    因此,我虽然不上战场,但甲胄什么的,你们银子物资到了,我先给你们安排,你们强了,咱们王家才能屹立不倒。”
    王三这话说得没毛病,都是同宗亲族,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这玩意儿更能凝聚“同一个姓氏”的人心了。
    果然,他们一个两个都动容,哪怕是王池,也十分感动。
    理念再不合,多少还是要顾念亲情的。
    很复杂。
    但这就是为什么王三举的旗帜是大同,而不是共产了。
    要贴合现实情况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