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帝国的未来
看着这些面带憔悴的百姓,高远心中一阵酸楚,随即下令姜维将军粮分出一半给百姓。百姓们听到这个命令,纷纷跪地感谢,高远连忙让他们起身,对他们说:
“乡亲们,我来这里不是来压迫你们的。在我的治理下,你们将不再遭受战争和饥荒之苦,未来的每一天都将充满希望。”
经过一番努力,高远穿过人群,来到了邺城的中心。眼前是一座宏大辉煌的建筑,因为曹操不久前已称帝,这就是他的皇宫。然而,高远看着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觉得它不可能短时间内建成,这说明曹操称帝的野心几年前就已经酝酿了...
只是那时候他迫于各方的压力,没敢表露自己的想法。说起来,前几天曹操的举动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那时候高远已经跟曹操全面开战,曹操知道自己赢面不大,可能就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
一旦当上了皇帝,就有名分了,就能跟高远平起平坐。毕竟不当皇帝,他在高远面前总是矮一截。
而且他当上皇帝后,可以大肆封赏那些文臣武将,这样能收买人心,安抚他们不安的情绪,也能提升手下士兵的士气。
但谁能料到,他称帝还不到半年,就不断失去地盘,连自己的首都都被高远占领了,只能狼狈地往北逃,命运弄人啊。
高远来到皇宫的主殿,被这壮观的景象惊呆了。从宫殿的状况,他能看出曹操逃跑得很匆忙。
还有很多宝物来不及搬走,宫里也是一片混乱。不过就算这样,他们还是能感受到这里曾经的辉煌。
高远让人打扫这里,因为他打算临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行宫。处理完这些事情,高远明白远在晋阳的曹操短时间内难以消灭,加上士兵们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已经非常疲惫。所以他决定在这里暂时休整。
于是他叫来了姜维,他对姜维非常欣赏,从日常决策中就能看出来。
高远几乎什么事都让姜维参与,要知道,姜维才二十多岁,跟他一起的文臣武将大多已到中年。
如果要说例外,那就是战场上崭露头角的新秀徐青了。
高远把这两个年轻人当作帝国的未来来培养,毕竟他清楚,尽管自己有延长寿命的能力,但手下的老将终有一天会离开。
姜维赶到后,高远问他:
“现在我们刚取得大胜,是继续追击还是先休整呢?”
其实高远是在试探姜维,看他面对这种情况会如何选择。
“回陛下,我们应该暂时休整。”
高远对姜维的回答并不感到惊讶,但还是追问:
“你以前做事很果断,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主张乘胜追击,为什么今天你会提出这样的缓和策略呢?”
“禀陛下,现在的形势跟以前大不一样,黄河以北的地区不能跟中原相提并论。”
“中原地势平坦,敌人逃跑无处可藏,我们那时可以趁士气高昂一举击败敌人。”
然而这里多山,敌人容易藏匿,我们对地形又不熟悉,匆忙进攻很可能会落入敌人的陷阱,造成重大损失。况且,我们的士兵大多来自中原和南方,他们对这种寒冷气候并不适应,能撑到现在已经不易。如果我们强迫他们在这样的天气里出战,一方面他们可能因寒冷减弱战斗力,另一方面,军队内部可能会产生不满情绪。所以我建议陛下,我们应该等到年后,天气转暖时,逐步稳健推进,因为这事急不得。
高远听到姜维的建议,心中感到欣慰,因为姜维身上仿佛映射出他自己的影子。姜维年轻且充满激情与勇气,但他的性格又让他多了份冷静和洞察力。徐青和孤影无双适合冲锋陷阵,而姜维这样的智者,更适合担任三军统帅,运筹帷幄。
于是,高远欣然接受姜维的想法,从今天起,封他为护国大将军。护国大将军虽只是一个称号,但大家都知道它的分量,因为高远在刘备时期也曾获此殊荣。人们开始猜测,将来高远和姜维是否也会像刘备与高远那样,进行禅让。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最终的结果还需时间来揭晓。
在军队休整期间,高远做了三件大事。首先,他下令将士兵们分成几个大战区,包括益州、荆州、扬州、关中、中原和徐州战区。接着,他让参战的士兵们后撤休息,并从益州、荆州、扬州和关中等地调集新兵。他还引入了轮换制度,确保各战区士兵的战斗力得以保持,因为长期未经历战斗会导致士兵警觉性和战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