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过了两天。傍晚,道静领着文台在前跨院看见了许满屯。
他正在井台上打水饮牲口,宋郁彬站在井台边和他说着话。
道静好像闲蹓跶,站在旁边听起来。
“满屯,我问你,”宋郁彬白胖的没有一点皱纹的脸上露着和蔼的笑容,“满屯,你们长工的生活是不是比过去好多了?”
满屯摇着辘轳扭过头来:“您说的是比什么时候?过去,那太长啦。”
宋郁彬沉思地点点头:“对,就说比前清吧。民国以来赋税制度变了,民权也平等了,雇工生活自不相同。”
许满屯懒洋洋地把水倒在一只煤油桶里,看看宋郁彬,露出一种微妙的笑容:“那个呀,您问我爷爷吧。我可说不上来。”
“你自己总该有所感觉。”宋郁彬摆摆那白胖的手又问下去,“比方现在,我对你的态度,比起我祖父对你爷爷的态度,我想,你该觉得出来它们是绝不相同的。”
“对,少东家对我们当长工的挺和气。”许满屯那微妙的笑容,使得站在旁边的林道静,有些担心害怕,--生怕宋郁彬发觉它们的讥讽意味。可是宋郁彬并没注意这些,在黑框的玳瑁眼镜后面,他非常得意地眯缝着小眼看着满屯笑道:“你说说。”
满屯说:“您常讲平权平等,也说过什么--劳工神--圣,我们做活的有了遭难的事您也常帮补我们。您真是……我可比我爷爷在老当家的手里做活沾光多啦。”
宋郁彬连连点头,并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用铅笔记了下来。一回头,发现道静和文台站在旁边,就笑道:“张先生,我刚才和满屯的谈话,想必您已经听见了。我正在写一篇文章--《今日农村田赋之研究》,也想研究一下雇工、佃户的生活与过去不同之处。大概我和满屯的谈话,您不大感兴趣吧?”宋郁彬虽然是地主,但不大管家里的事。听说他最有兴趣的事是到县里或保定天津去参加些“学术活动”。所以老头子常骂他是败家子、不会过日子。
道静对那个干净、白胖的脸看了一眼,那脸上的黑眼镜可真有点念书人的味道。她想起了送她来时王先生对她讲过的话,心里说,“他并不像他说的那么厉害呀!”不过她嘴里却说:“宋先生,您们谈的我不懂。说不上对这些问题有没有兴趣。不过我对教文台、小素倒是有了兴趣。您看文台他们比过去怎么样?”
“谢谢!谢谢!那是好多啦。”接着,宋郁彬笑容可掬地又转向满屯说,“咱们请的这位女先生真是请着啦。难得连咱们的老当家的都说了好。哈哈!”
满屯看了道静一眼,没有说话。
“张先生,”宋郁彬又和蔼地对道静说,“说到这里,有点事想求您帮帮忙,不知可以不?”
“什么事?”道静有点吃惊。
“有些文稿,我想求您帮我整理抄写一下。说在前头,我绝不敢妨碍您的教课。”
道静心里一动。帮他整理稿子?这倒是接近他的好机会。
可是他老婆那双多疑的嫉妒的眼睛,使得道静仍然一想就厌烦。答应不答应?她想了一下,终于还是答应下来。因为她想出了一个妙法,决定先去找他老婆,征求她的意见。她不同意就叫她和她丈夫去说;她要同意了呢,也自然会找机会守在旁边。这对于道静来说,也很有利。宋郁彬虽然一直表现很正经,据说他也不***人,但道静却自然地对他提高了警惕。
原来宋太太也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她一口答应道静帮她丈夫去抄写文稿。正如道静所料,每晚当道静来到宋郁彬书房的时候,这位苍白、瘦削但也有几分姿色的女人,就手里拿着一点活计守在旁边。直到完了事,道静回自己的屋里去睡觉时,她才和丈夫一同回到上房去。
终于,道静还是找到机会和满屯接上了头。满屯对她的态度确是不同了,他关切地问了一些道静来宋家以后的生活,忽然说:“老郑惹你不高兴啦?”
道静稍稍惊奇地问他:“怎么?你已经知道……”
“我听说啦。”满屯正用手接着一根粗大的麻绳,他用铁丝一边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一边不时抬头看看道静,说,“老头可是好人。又老实、又忠厚,可就是认死理,有点倔。你还是想法子替你那父母赎点罪吧!”
“赎罪?”道静听到这句话是这样不舒服,甚至刺耳。
她面红耳赤地问满屯,“我不明白我有什么罪……”过去,她也曾说过自己是喝农民的血长大的,可是,现在听到别人这样说自己时,她却受不住了。
满屯看看前跨院里静悄无人,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仿佛林道静是他的小妹妹,他带着一种友爱的声音,说:“别生气。老郑够苦的啦。这样说你,别见怪。耐心点,情况会好起来的。”说到这里,满屯忽然又含着他那微妙的笑容问道静,“你看咱们的少东家怎么样?”
“宋郁彬?”道静说,“我看比老头子好得多。”
满屯的大眼睛里,忽然像对宋郁彬那样,也对林道静闪过一丝讥讽的笑容,“你说他好?记住,一个毛厕里的蛆--没有两样货!姑娘,你们都是念书人,我不能不嘱咐你两句:什么时候也别忘了咱们姑姑的话;什么时候也别忘了你是来给他家教书的--跟做活的一样的教书的。他可是咱们的阔东家!”
道静想了想,点头说:“对,我要记住你的话。”她又沉思了一下,说,“这几天你总不在,听姑姑说要闹斗争,有什么工作请你告诉我,我一定努力去做。”
满屯已经把绳套整理好,他一边收拾一边说:“最近倒是要闹斗争,不过外边没有你可做的事。你还是多接近宋家的人,也别忘了陈大娘。要是里边有了什么重要消息,你快点告诉我。我要不在,你就到离这儿十八里地的大陈庄去找王先生--你那同学的表兄。不过没紧急的事情,你可别去。”
道静看着满屯,用心记住他的话,当她转身去找文台的时候,满屯赶上去大声说:“您告诉少东家,俺们长工的生活是比过去好多啦!”接着又放低了声音,“斗争起来,不管怎么着,你千万别露一点知道的样子……咱庄稼人可实在受不了啦,谁说他妈的比过去生活好?见鬼!”
和满屯简短的交谈,立刻在道静心上又烙上一个深深的印象:看,这长工立场多么坚定,见解又是多么尖锐。她感觉出来他和姑母有许多共同的、而又是她身上所没有的东西,可是究竟是什么,她也说不大清楚。也许就是他们的阶级出身、他们劳动者的气质和她不同之故吧?认识这些人,向这些人学到许多她以前从没体会过的东西,她觉得高兴;可是和这些人来往,又使她觉得不大自在,使得她身上隐隐发痛。
仿佛自己身上有许多丑陋的疮疤被人揭开了,她从内心里感到不好意思、丢人。赎罪?
……她要赎罪?一想到这两个字,她毛骨悚然,心里一阵阵地疼痛。不过,后来她又想到,可能满屯不了解她过去的真实生活,所以才这样说她。她又好受一点了。
第二天,道静又经过一场激烈的内心斗争。尽管心情十分沉重,她还是抽空子又去找了郑德富。这是睡午觉的功夫,场院里外都不见人影,她走到郑德富的屋门外,喊了两声“郑大叔”,没有人回答,她就推开虚掩着的门,走进这黑洞洞的小屋里。尽管又是一阵恶臭熏鼻,道静却不再觉得恶心,只是一心想找老郑谈谈。可是,看了一阵,炕上除了一条破棉被,什么也没有。原来老郑没在屋里。她失望地刚要转身走出来,老郑却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屋里来了。他一见道静就愣住了,道静的嘴也张不开来,心里一个劲地敲小鼓。这样两个人相对无言地愣了一阵,还是道静先开了口:“大叔,我来看您……”
“我吃得饱睡的足,看我干么?”郑德富一张嘴又噎得道静够呛。
“大叔,别生气,我跟林伯唐可不是一样的人,我也恨他们……”
“恨不恨那是你的事。”郑德富一屁股坐在炕沿上,用哆哆嗦嗦的手装着旱烟袋。好像没有林道静在场一样,他弯下腰低着头吸起烟来了。
道静心里好难受,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她站在门坎上愣了好大一阵子。忽然“赎罪”
两个字又清晰地浮上了脑际;姑母的话,“这不能怪郑德富仇恨你,他并不知道你已经和他站在一条线上了啊”也同时来到她心里。终于,它们给了她力量,使她安静下来。不管郑德富听与不听,她就坐在老郑对面的一条小板凳上和他讲起自己过去的生活来。她讲了她的生母秀妮,讲了秀妮死后她在徐凤英手里所受的痛苦,讲着讲着,也不知老郑听了没有,却见他忽然拿着烟袋站起脚走出屋外去。这一下子给道静的刺激更大了,她含着眼泪走回自己的屋里,难过得晚饭都没吃就睡了。她真不知以后再如何去团结这个奇怪的老人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