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断刀错 作者:黄连苦寒

    分卷阅读46

    她有时候在想如果有人开出价钱让她杀推事院卿,出多少钱她会点头。可惜根本没人过问此事。

    河道渐渐变窄,两岸从高山变成了缓滩,她心知靠岸就要掏钱了,不由得希望旅程永远不要结束才好。

    两岸依旧是枯黄中夹杂一点深绿,说萧索却又有些希望,猿声偶尔回荡在山谷里,她蓦地听到了些什么,抬头望去,却是一只猎隼盘旋不去,间或发出凄厉的鸣叫。

    她嘬唇为哨,哨声疾鸣,猎隼回应她的呼唤,俯冲下来。她取出皮臂环带上,伸手接住猎隼,从它腿上的铁皮筒中掉出竹简,写着“冬月廿一寅奉节往巴州”。

    很好,不枉她布下天罗地网,朱投依总是要去剑阁的。一边冷笑一边拿出肉干犒赏这只猛禽,唐三彩跃跃欲试,脑子里想着朱投依的脸,想了半天才想起来。

    现今是冬月廿三日,只怕她已经从巴州出发,往广元去了。她结清船资,买了两匹骏马,带够了水和干粮,便纵马入了山中。

    昔日秦王灭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传说当时的都城咸阳有九条驿路通往全国各地。几乎一千年过去了,她脚下踩得这条路只怕还是当初那一条古驿路,这么想着,不由越发觉得苍凉凝重起来。

    马上颠簸,北风萧萧,周围不是枯黄就是死灰,一条路弯弯曲曲,上面灰土扬起,露出埋着的石块,马踏上去哒哒作响。

    唐三彩把自己挂在马上,睡睡醒醒过了两日有余。

    她少时本在蜀地长大,做了杀手后长期四处杀人,赶路超近道的本事可谓一绝。前文说过,蜀地山势险峻,条条山脉如铁梳刮土般,高岗低谷交错,山路盘曲在山脊上,往往不到一里的两座山头,马却要走上一个时辰。

    这路连马都走得不耐烦了。唐三彩琢磨着出山的时间,盘算着兜里的干粮和钱,紧了紧领口。

    前方两座山的空隙中又是一个山谷。幸好冬天不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谷下溪水干涸,露出满是石头的滩涂。

    谷上飞鸟盘旋,一只看起来并不很大的鹰隼掠过一只小鸟,两个黑点撞在一起,合成了一个。唐三彩暗骂真是个吃货,哨子一吹,那吃货顿时惊醒,箭矢一般射下来。

    她用带着皮护手的那只手接住猎隼的利爪,另一只手熟练地解下它脚上的竹筒,倒出里面的纸条。

    “冬月廿七巳时阆中”

    她没料到朱投依能走得那么快,这会时间就已到了阆中,虽然她还未到剑阁,但这种速度走下去,也不过三四日的光景。

    唐三彩举目望去,屏障似的山峦下,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引入骨爪般的山峰里。古传这座山曾将蜀地和关中完全隔开,秦惠王谎称欲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为迎接美女黄金,遣五丁力士开此口,修栈道。此路延续至今。唐三彩走在上面,耳边风沙漫漫,眼前云雾缭绕,脚下马蹄哒哒,一时间神思恍惚,仿佛传说中的人和物都近在身边一般。心道华夏两千年历史,渺渺者多数,佼佼者少数,能够青史留名,万世传唱,更如凤毛麟角。现在执着地追杀一个人,成或不成,百年之后,不过黄土一抔,撒将下去,或又是另一番人间。佛说戒贪嗔痴,但身在人世间,岂能说戒就戒,说放就放。

    山风猛地吹来,雾气消散,高山破云而出,犹如远古巨兽缓缓前行,压顶而来,唐三彩心中一凛,收回神思,调转马头。

    她心中已有计较,此番绕过剑阁,便到朱投依必经之路上围追堵截。猎隼已经传出情报,阆中一路加紧盯梢,但凡有一点消息,一律上报唐三彩。

    天罗地网,我就不信这次抓不住你。

    朱投依脚程很快,当然她不是像唐三彩一样买了两匹马日夜兼程骑来骑去,她买了一匹听说是很温顺的青驴,骑着踏上了旅途。

    须知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这驴不但倔得“像头驴”,而且专和人唱反调。凡说向前,必定往后,凡说驾,一定赖着不动,凡说驭,跑得倒是风驰电彻,堪比良驹。

    一人一畜生进行了一天艰苦卓绝的阶级斗争之后,达成了某些和解:凡是想要它走,就说驭。要它往东,就指西边。要它吃东西,就拿到它面前晃晃,然后说不给你。

    她心想这一路既然在前面已经碰到熟人,后面断无放过她的道理,现在敌人按兵不动,只能说明两件事,第一,敌明我暗。第二,厉害的还在后面。因此,她走得路也越来越偏,有时一两个时辰也看不到一个人影,只可惜她身后背了一个琴匣,实在太过招摇,但凡有人经过,必要多瞄她两眼。她也只好走到旁边山道上去。

    这时反倒体现出驴的优势来。能爬山,能负重,连续走一天也不觉得累。朱投依心中高兴,拿了一颗胡萝卜在驴子面前一边比划一边表示“我才不给你吃呢”,驴子立刻愤怒地呲着牙伸长脖子抢过胡萝卜,恶狠狠地嚼碎吞掉。

    不几日便到了阆中境内,她不敢去县城里,打算走到哪碰到小村子就随便补给一点食物,然后喂一喂驴。

    只要进入剑阁境内那便是她的地盘了,花草树木,山川风月,她无一不熟。到那时,就算有唐三彩,也不过再把数月之前徒劳无功的追赶再重复一遍罢了。

    不过在那之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她一拍驴臀,勒住缰绳,口中唤驭,驴子便撒开四蹄,以极快的速度奔腾而去。

    冬天天黑的颇早,朱投依看天色已晚,便寻着炊烟到了一群小房子附近。

    作者有话要说:看我的苦逼脸看= =

    ☆、追逃3

    落日仅存的余晖将光秃秃的树刷成了紫色,然后把妖怪一般的影子丢在地上,朱投依穿过村口这一串张牙舞爪的影子,走到最外一户亮着灯的人家。

    她敲开门,应门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她对这老太太道:“阿婶,我迷路到此,讨碗水喝,借宿一宿可好?”

    老太太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说道:“远来是客,请进请进。”

    朱投依暗道老太太牙口真好。

    老太太絮絮叨叨:“小娘子是要上哪呀?你背后背的是琴吗?”

    她笑笑说:“对的,我要回广元,我家中过年,等我回去弹琴助兴,不想半路贪看美景,失了家人踪迹。”

    “广元?可得出了村口往北走,过了一颗大银杏,再走一里就能上大路,顺着水走准不错。”

    “顺着水?啊,是了。”嘴上说着是,心里想的却是谁晓得唐三彩会在水路上安插多少眼线,眼下若是能走水路,我还要进山干什么?

    “我家不是啥有钱人家,晚饭还剩点小米南瓜粥。我儿媳妇替东家做针线活,要半夜才能回,你便睡厅中吧,我给你拿被子

    分卷阅读4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