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03章 老乡见老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朝廷招募的新兵一到,小安村愈发热闹。
    好吃好喝送走朝廷派兵交接的官员,闫老二直接对新兵进行了分派。
    砍树,挖沟渠,河边建水车,开荒种地……
    初来乍到新兵们,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干起活来。
    此次朝廷募兵,主要集中在受灾严重的齐山府。
    这熟悉的乡音一出现,直接将新兵和小安村人的亲切感拉满。
    交流的十分频繁。
    听闻齐山府现在状况特别不好,物价飞涨,吃了上顿没下顿,朝廷的赈济粮少的可怜,府城乌泱乌泱的人,城里的水井被大户乃至地痞无赖把持着,不是不让靠近,就是得花铜板买水喝,为了争水井,人脑子打成狗脑子,死的伤的,数都数不过来。
    小安村人听了庆幸不已。
    幸亏当初村老们主意正,一根筋的跟着闫家跑来关州。
    不然他们也得为了抢水和人家拼命。
    再细打听得知,朝廷这次征兵名额金贵的不行,要身强体健的青壮,安家银才给一半,就这,在齐山老家都抢破头。
    安家银子自是留给家人花用。
    这五千新兵一路风餐露宿,全靠双脚走过来,比他们去年逃荒时还苦。
    起码他们有几辆车代步,能轮换着歇歇,天气暖和,路上还吃了几顿肉。
    可瞧瞧这几千人,脚上就没有一双好鞋。
    吃喝更别说了,能保证他们饿不死走到这就算完成任务,还指望押送他们过来的官员给他们吃好喝好?
    村里人回家翻出了草编的旧鞋。
    还有些破碗破罐子,虽然有裂口啥的,他们也没舍得扔,给老乡先拿去用用。
    “你们啊,来咱这算来着了!”
    村里的娘子们边看着火,边手上不停,缝衣服做新鞋。
    “跟着你们闫总旗错不了!踏实的干活,看看,咱熬的这个粥,干是干稀是稀,不用干粮都能填饱肚子,你们来头一日闫二,哦,闫总旗就说了,不白用你们干活,咱村里给你们吃肉,那话咋说来着?”
    “军民一家鱼水情!”戚大娘子咬断线头,将衣服展开看看,放到一边的成衣篓子里,又拿出几片裁好的布片捻针缝起。“你们帮咱村种地,咱们感激,给你们送肉送菜!”
    “对,就是这个鱼和水的情!”王大娘子接话道:“我家小子连着网了两天的鱼,我听打听准了,今儿晚上就给你们烙饼子,做鱼汤!鲜着咧!”
    “说是明天拉猪回来杀?罗三都和人家定好了?咋不杀羊,咱那么多。”
    “猪油水更大,这些小子肚子里空空的,每日干这么重的活,可不得给他们补补。”
    “那明天咱都得过去吧,这老些人得杀不少头猪,烧水烫毛接猪血……活还不少呢!”
    “那指定得帮着忙活,干脆让罗三给猪都拉这边来杀,咱这边大灶大锅都是现成的……”
    没到晌午,村里明天要杀猪给他们吃的事就在新兵中间传遍了。
    “听准了吗?是真事?咱可是几千号人,真给咱们杀猪,那得多少头?!娘唉!俺想都不敢想!”
    “能喝上鱼汤吃饼子,咱就美的不行了,还要给咱吃猪肉?!”
    “总旗对咱也太好了!”
    “呜呜呜!俺想俺娘,俺想家了,以前农忙的时候,俺娘也舍得给俺们兄弟买肉吃……”
    “哭啥!咱好好正干,以后发了饷银全给家里送回去,让他们有水喝有粮吃,只要人活着,就有再见的盼头。”
    “总旗说咱开的这些地,不光是帮着村里,还有咱自己的,你们说,能是真的吗?”
    “来头一天总旗不就当着咱所有人说了么,咋地,你不信?”
    “俺觉得总旗话说的实在,朝廷给咱的安家银子都要扣一半,这粮饷啥的给的不全也不稀奇,这事掰不了瞎,咱也不会老在这新兵营里待着,啥时候出去问问别个当兵的就晓得了。
    那咱总不能干等着饿肚子,指望人家给咱补全乎,不如咱自己多使把子力气,赶上这春耕的好时候,咱就种呗,种子都是村里的老乡赊咱的,那咱顺带着帮他们干点活算个啥事,咱老乡待咱们多亲呐,又给咱们送鞋又给咱们送肉的,唉!要不是俺这肚子实在饿得慌,真没脸皮这么白造。”
    “一个人说好,十个人说好,一村人都说闫家好咱总旗好,那就是真好,反正我信!”
    “你们怕是还不晓得,咱这些人不全是归闫总旗管,说是等咱练好了,就得去别的军营。”
    “那我希望能留这。”
    “我也是!”
    “俺也一样!”
    ……
    闫玉现在已经不用下地了。
    好家伙,几千壮劳力开荒,这场面,可让她开了眼界。
    太壮观了!
    村里的水渠肉眼可见的变长,连带着规划好高墙的位置,一起开挖。
    开荒的进度更不用说,早已超过她的预期。
    因为劳动力实在充足,闫玉还在村西和村中两处箭塔当中,建了粮储仓。
    存放新兵营的粮食。
    卢师傅成了军营的建造头子,他兄弟他儿子他侄儿,都带了一长溜的徒弟,给军营建房子。
    闫老二精打细算,和几个之前在工部干过的犯官取经之后,决定从外村请个会烧砖的大师傅回来,刨去建砖窑的费用和大师傅的工费,他们还赚!
    照几位犯官的说法,难就难在建砖窑,之后怎么烧砖就是堆积经验,诚心供养人家大师傅几年,带上几个徒弟,这砖窑便在村里立下了。
    除了村子自用之外,以后有富裕还可以往外卖。
    这是长长久久的营生。
    村老们一听说,直拍大腿,念叨咋早不知晓,早不知晓,从外头买砖多花多少冤枉钱……
    犯官们见识到了村老们的抠。
    村老们也认识到这帮犯事的大老爷们脑子里是真有玩意。
    村老们商议了一番,决定等村里的砖窑建起来,也给他们盖房子。
    当然不能像村里各家那样占宅基地,好几间房前后院啥的,就学城里起那种小屋院,一家挨一家,占不了多大地方,还能省不少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