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4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时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太子,对不住了,本公子吃软不吃硬!”
    蓝昭呢喃之时,眼底闪过一抹寒意。
    “既然想让我在刑部大牢当中待着,那在下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思绪落定,蓝昭躺在牢房的硬板床上呼呼大睡起来,醒了就把狱中小吏叫过来,塞过去一些碎银子,托他买些酒肉回来。
    当天夜里,蓝昭所住的牢房周边,每个囚犯和小吏都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刑部大牢一度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詹徽留在这里的两名监察御史,更是看的嘴角直抽抽。
    许多年来,能在刑部大牢中如此放肆的人,也只有蓝昭这独一份了。
    次日,詹徽如约而至。
    本以为蓝昭会写好书信,但来到牢房前时,却看到他躺在床上打着鼾声,旁边还有着没吃完的酒肉。
    压根没把昨日说的话放在心上。
    詹徽叫来那两名御史,询问情况后才得知,蓝昭好像是把天牢当成家了……
    无奈之下,詹徽也没办法,天晓得蓝昭得睡到什么时候去。
    哪怕刑部前来提审,蓝昭依旧是爱搭不理的样子。
    但凡态度强硬一点,蓝昭就跪在地上,要死要活地哭喊着。
    “老天爷哟,还有没有王法嘞!”
    “小人是被冤枉的啊,小人从来没和北元余孽有过勾结啊!”
    “都是有佞臣在构陷啊!”
    不但如此,蓝昭还用着一种哭丧的腔调,听的人头皮发麻。
    那帮子刑部官吏,只能不了了之。
    都察院还有两名御史在这呢,总不能当着他们的面对蓝昭用刑。
    而且,据说平叛前线传来战报,凉国公蓝玉重挫蛮夷土司,具体是真是假还暂时不得而知。
    一旦蓝玉凯旋返京。
    到时候,蓝昭十有八九得离开大牢,谁都不敢去得罪这位爷。
    原本叫嚣着要惩治蓝昭的刑部尚书,今天也忽然变得无比安宁。
    察觉到这些情况后。
    蓝昭意识到,这是暴风雨到来前的宁静时刻。
    ——
    兵部衙门,尚书秦逵收到战报之时,当即就去往尚书房。
    “陛下,太子,前线捷报!”
    “凉国公蓝玉歼敌八千余人,将忠建一地土司生擒,昨日就已经派人押解进京,此刻正在路上!”
    “战报上说,半月之内,即刻平定叛乱!”
    平叛战事大捷,朱元璋的一桩心事总算落地。
    朱标微笑道:“父皇,现在已经能印证儿臣的猜测了,按照蓝玉之前的战略,要想平了土司之患,所付出的代价会非常惨重。”
    “十天前,儿臣让兵部依照平夷三策作为宗旨,重新制定战略,效果显而易见。”
    “光是推恩令,就给蓝玉创造了极好的战机。”
    这种情况,属实是在朱标的意料之中。
    先前有着极深的刻板印象,他以为蓝昭所提出的“平夷三策”,运用到实战当中,会出现巨大差异。
    当与兵部几个人反复推演施南、忠建两地的战事。
    得出的结论无不例外,蓝玉一方大获全胜,土司一方毫无生机。
    朱元璋收下战报,对着秦逵摆了摆手。
    “你先退下吧,咱要和太子商量些事。”
    秦逵毕恭毕敬道:“遵旨。”
    没了外人,说起话来则更加方便。
    朱元璋凝视着朱标,问道:“标儿,上次你说小昭有些好高骛远,这次你还是对他的策略有着高度评价,你自己不觉得矛盾吗?”
    “正是因此,儿臣才让人将小昭带出诏狱,转而交给刑部。”
    朱标缓缓道出缘由。
    “有着詹徽作为庇护,即便儿臣不出面,小昭也不会受到蓝玉那些政敌的侵害。”
    “一个能想出‘迁民之策’与‘平夷三策’的人,又岂会好高骛远之辈?”
    “其实可以假定,小昭在寿宴上要官的想法,不是伪装,而且非常真切,他想要那些重要的官职,以此进入仕途,与父辈那些人进行配合。”
    “用不了五年时间,他就可以从七品跃居至中枢权力的层面。”
    “一个人,是永远都无法抵挡权力的诱惑,将其下狱也是为了敲打一下小昭。”
    “正好,李善长也要出事了,同时给蓝玉一些敲打,以免凯旋而归之后,父皇封无可封。”
    李善长的案子,都是锦衣卫在进行侦办。
    如今,这位开国元勋当中的文臣,就像是鱼肉,而锦衣卫则是砧板,老朱则是那把快刀。
    此事若是刨根问底,便和蓝玉有着莫大的联系。
    没有李善长和胡惟庸,他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朱元璋面露欣慰,赞扬道:“标儿,你越来越像个皇帝了。”
    “也是父皇耐心教导的结果。”朱标温和道。
    “你以往不是最反对为父在朝堂上大开杀戒吗?为何最近变得如此具有肃杀之气?”
    朱标的回应也很简单。
    “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立国以来,朱标不止在京中处理政务,更是实际到了各州府前去走访探查,他发现那些勋贵官吏的万恶行径。
    逐渐发现,仁慈解决不了事情的根源。
    乱世得用重典,大乱之后才有大治!
    这句话,深得朱元璋心意。
    “很好,你说的没错,大明从来都是与百姓共天下,而非与士大夫共天下。”
    “不过你也得顾忌一下亲情,小昭和太子妃常氏的关系不要忘了,别真把人家给逼死了。”
    “要是这次小昭不愿入仕,你怕也是束手无策。”
    朱元璋料准了儿子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朱标在史书上的名字,与自己一样是个残暴之君!
    朱标缓缓叹息一声。
    “儿臣当然记得太子妃,小昭也是她一手带大,儿臣又何尝不爱护小昭。”
    “单从亲情上讲,他作为凉国公的世子,就不应该那么纨绔浮夸,而是应当为国效力!”
    “不断的伪装,让儿臣都有些看不透小昭,就如父皇所说,假设儿臣与父皇皆有不测,蓝家父子就有极大可能会权倾朝野。”
    若是蓝昭也是一名悍将,朱标反而会非常放心,实际情况却大大相反。
    蓝玉在军中有着极高威望,又是如今淮西勋贵的领头羊,而他的儿子同时具有深不可测的城府。
    所有淮西勋贵,便会以蓝家父子马首是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