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45章 南贵的骑墙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现在的确是下手的好时机,一方面,北贵和南贵矛盾重重,另一方面,南贵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月氏人把北部山区视为自己的发家之地,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就这样失去的,一心想着要拿回来。
    以月氏人为主的北贵,一直谋划着要打回北部山区,因此多次征调南贵的士兵北上,准备合力攻打据守在山区边缘的皇甫嵩大军。
    不打不行啊,北部山区是北贵的练兵场,加藏兵场啊。北贵士兵的战斗力,都是在北部山区恶劣的环境里磨练出来的,而且,北贵士兵有许多还藏在隐秘的山沟沟里,等着大军来解救呢。
    那些隐秘的山沟沟,汉军未必能每一条都发现的,因为这样的山沟沟太多了,汉军不可能每一条都顾得过来的,所以,山沟沟里的北贵士兵,有可能还活着的,但是,粮食储备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所以需要尽快的解救出来。
    但是,南贵不想打啊,在南贵看来,北贵现在的局势就是最好的局势了,汉军占据山区,北贵占据平原,两边各自据守一方,挺好的,为什么要改变呢。
    北部山区产粮甚少,以前那么多北贵士兵在那驻扎着,粮食从哪来啊,还不是从南贵这边运输过去的。
    南贵要负担自己的百万大军的粮食消耗,还要负担北贵百万大军的粮食消耗,早就极度不满了,要不是实在打不过北贵,早就开打了。
    如今,北贵丢失了北部山区,近一半的士兵也失陷在北部山区,在南贵看来,这局势挺好的啊,南贵负担的北贵大军粮食消耗一下子就少了一半了,喜事啊。
    而且,北贵百万大军变成了五十万大军,而南贵依然还有百万大军,这一下子,局势就从以前的北强南弱,变成了现在的南强北弱了,这挺好的啊。
    所以,北贵数次征调南贵大军北上,都被南贵的高层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就是不去。
    至于汉军会不会从北部山区冲出来,进而击溃整个贵霜,南贵是不担心的。
    一方面,北贵的精锐部队都还在,并没有什么损失,战斗力依然强悍,失陷在北贵山区里的,主要还是二线部队。
    精锐部队尽在的北贵,依然有五十万善战之兵,要挡住二十万汉军,应该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在南贵人看来,即使北贵挡不住了,被汉军击溃了,进而整个贵霜帝国都被击溃了,那又怎么样,不过是当年月氏人征服孔雀王朝的历史再次重现罢了。
    月氏人击败了孔雀王朝,建立了贵霜帝国,那又能怎么样,梵教依然是梵教,婆罗门依然是婆罗门,刹帝利依然是刹帝利,南贵的老爷们该享受的依然继续享受,没差啊。
    汉军占据了贵霜的地盘,总不可能把所有的婆罗多人都杀光吧,只要婆罗多人还在,梵教就还在,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些老爷们,就也是依然还在。
    汉军要统治婆罗多人,就必须依靠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些老爷们,就像当年的月氏人一样。
    汉军能做什么,最多也就是给这片土地改个名字,这片土地的实际控制者,依然是婆罗门。
    梵教大主教班加尔的身亡,如今成了南贵上层最好的理由,南贵组织大军,强烈要求北贵的皇帝给南贵一个交待,其实也就是在和北贵扯皮罢了。
    南贵上层也有看得清形势的人,很清楚,这事,不可能是北贵的那位皇帝干的,要真是那位皇帝干的,北贵和南贵就彻底分裂了,那位皇帝不至于干这么傻的事。
    不过,事实的真相并不重要,把帽子扣到那位皇帝的头上就是了,那位皇帝想要平息南贵的怒火,就必须给南贵更多的好处。
    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南贵上层想要的。
    至于南贵内部的矛盾,就在于要不要攻打被朱儁大军占据了的摩羯陀王朝。
    一部分南贵的上层,是主张攻打朱儁大军的,毕竟,外敌入侵了,怎么能不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但是,还有一部分南贵的上层,并不想打,或者说,不想和汉军硬碰硬,造成巨大的伤亡,结下生死大仇。
    在这一部分南贵上层看来,汉军打下了摩羯陀王朝之后,在华氏城就停步不前了,这很好,只要不打到南贵的精华区,就没必要和汉军打得太激烈。
    毕竟,汉军这次南北两路,大举进攻贵霜,可不是来逛逛就走的,估计是想征服整个贵霜帝国了。
    如果北贵挡不住汉军,被击溃了,那南贵的这部分上层人士觉得,直接投降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毕竟,北贵都打不过了,那南贵肯定就更打不过了。
    投降了之后,不过是把统治这片土地的月氏人换成了汉人,其他不都得照旧嘛,自己依然是万人之上的婆罗门大老爷。
    如果要投降的话,那和汉军就不能结下太多的仇怨,如果真的惹怒了汉军,那到时候还怎么投降,估计会被汉军杀了祭旗的。
    董昭把自己掌握的这些南贵上层的情报,详细地给吕布说清楚了。
    吕布诧异地问道:“这些情报,应该是很隐秘的情报吧,你怎么掌握得这么详细?”
    “我和南贵上层里的一位骑墙派搭上线了,这个消息,是那位提供给我的。”董昭解释道。
    “哦,我们还没开始打呢,就有人这么看好我们了?”吕布笑道。
    “对他来说,这也只是一种投资罢了,我们要是不能成事,他也不损失什么,我们要是成事了,他就赚大了,往后,也许他就是我们在这里的最高代理人了。”董昭回道。
    吕布认真地想了想,说道:“其实,我还没想好怎么对待这些婆罗门和刹帝利们,按照我的意愿,我是想要破除种姓制度的。所以,这些投靠过来的南贵上层人物,我可不能给他们什么保证。”
    “主公,我们不需要给他们任何保证,这些情报,都是他们主动送上门的,我们可不欠他们,也没答应过他们任何承诺。”董昭回道。
    “嗯,我一向觉得,凡是尽心为我们做事的,我们就应该给他一个好的结果,得了好处,事后又翻脸,这好像不太好吧?”吕布犹豫地问道。
    “主公,你想多了,我们只是收了某些人一些情报,并不代表某些人就成了我们的自己人。我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不需要把他们当成我们的自己人。”王允说道。
    “我不是把那些人当成了自己人,我是提醒你们,别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了。因为,我不知道,以后,咱们在这边的体系是什么样的,有没有那些南贵投降派的位子,如果体系里没他们的位子,我是不会留下他们的。所以,你们也别瞎答应他们什么,免得我们到时候还得违背诺言,败坏诚信。”吕布说道。
    吕布的意思是,对于这些见势不妙,就想投降的南贵上层的骑墙派,要么一开始,就别承诺什么,要是承诺了什么,那还是要讲诚信的,该兑现承诺,那最好还是兑现了承诺。
    吕布一直认为,做人,还是要讲诚信的,吕布也一直坚持着这么做人。
    “主公向来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我们都是知道的。主公放心,我们做事会有分寸的,不会让主公为难的。”董昭回道。
    “嗯,明天,我去一趟华氏城,看看前线的状况,你们要一起去吗?”吕布问道。
    “我就不去了,后方也得留一个人啊。让公仁陪主公去吧。还有,主公,华氏城也改名字了,现在叫大华城。”王允说道。
    “大华城?怎么想的?有什么说道?”吕布纳闷地问道。
    “嗯,顺着恒河往上走,还有一座贵霜的大城,叫作阿谕陀城,那座城,以后会叫大夏城。”王允回答道。
    “好吧,你们谋划的很长远。”吕布倒是不在意这些城市叫什么名字,只要是汉名就可以了。
    第二天,吕布带着董昭去了大华城。
    大华城里的气氛,比上次吕布来的时候要紧张了许多,行人都来去匆匆的,街头巡逻的士兵,人数和频率都增加了许多。
    在大营里,吕布见到了朱儁、徐荣、李肃等人,却不见赵云、许褚、陈宫和郭嘉等人,一问,才知道,赵云和郭嘉去了防线左侧,许褚和陈宫去了防线右侧。
    “现在是什么状况?”吕布问朱儁道。
    “南贵集结了大量兵力,暂时没有明显的动向。所以,我们这里虽然加强了戒备,但是还没真个的动手。”朱儁回答道。
    “我们收到的情报,南贵虽然集结了数十万的兵力,但是要往哪打,南贵上层自己都还没形成统一的意见,所以,暂时还没出兵。”董昭在一边说道。
    朱儁也是知道这个情报的,说道:“他们既然集结了大军,那总是要打的,不找个目标打一下,他们都没法向士兵们交待。所以,他们要么去北贵打义真那一路,要么来打我们这一路。我们还是要做好准备的,毕竟,我们离得最近。”
    “我从大将军岛来的时候,太史子义和鲁子敬告诉我,半个月左右,他们就会率领大军渡海,攻打朱罗王朝,之后一路北上,打到和北路军会师为止。”吕布说了一下袁术麾下军队的情况。
    “哦,太史子义他们也想提前动手了?他们一动手,消息传到义真那里,估计义真也会跟着动手的。那我们得谋划一下,我们该怎么打了。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朱儁说道。
    “我建议,我们暂时还是先采取守势,等南贵大军出动了,我们再根据形势变化做出应对。”徐荣在边上建议道。
    “我建议,我们去贿赂一下南贵的那些上层人物,让他们把集结的大军调到北贵去,然后,咱们就可以趁虚而入,攻占地盘了。”李肃猥琐地笑了起来。
    “奉安的这个建议可以一试,回头,我就去联系一下我的那个线人,看看能不能成事。”董昭点点头,认真地说道。
    李肃愣了愣,说道:“我随意说说的,你真的能做到?”
    “不一定能做到,只能说,试一下。能不能成,我也没把握。”董昭回答道。
    吕布问道:“太史子义那一路大军,攻打朱罗王朝的消息,传到南贵,南贵会怎么应对?北贵那边知道了消息,又会怎么应对?”
    朱儁想了想,说道:“不好说,南贵那些人,未必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在这里这么久了,也不见他们着什么急。”
    “我的线人告诉我一个有趣的说法,他说,南贵的一些上层人士,正在观察我们,观察我们怎么对待梵教,怎么对待高种姓,又怎么对待低种姓。换句话说,他们正在评估我们,在确定要不要接纳我们?”董昭说道。
    “接纳我们?他们想接纳我们成为他们的人?”李肃不敢置信地问道。
    “没错,那些南贵的上层人士认为,他们可以像接纳月氏人一样,接纳我们,组成一个更强大的帝国。”董昭说道。
    “他们倒是真敢想啊,合着我们大老远来一趟,是为了让他们变得更强大来的。”李肃都笑出声了。
    “我们当然不是来让他们变得更强大的,我们是来打灭国之战的,那些底层民众,我们可以留着,为我们种粮食,至于那些上层人士,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吕布朝大家问道。
    “初期的话,不宜杀戮过多,应该分化一批,拉拢一批,打杀一批,等我们稳定了局面之后,再来清理他们。”董昭说道。
    吕布并不是很赞成董昭的思路,但是也很清楚,董昭的思路,代表了大多数文臣的思路,是最稳妥的思路。
    “我觉得,该杀就得杀,不能手软。我们既然想要破除种姓制度,那么不肯放弃种姓制度的那些人,就都必须杀了,只留下愿意放弃种姓制度的那些人就行了。初期不杀的话,后期只会更难杀。至于局面动荡的问题,我们不是正愁婆罗多人的人口太多了吗,多杀一些就是了。”朱儁淡淡地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