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见父母
6
在楼下转了一圈,感觉自己的心绪平稳了,白云香重新走到家门前,上了楼,鼓起勇气敲门,刚敲了三下,门就开了。
是母亲站在门口,给自己来开门。母亲看见是女儿回来了,满脸笑容说道:“云香回来了,快进来。”
母亲江明霞,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样子,高个子,白皮肤,大脸盘,眼睛炯炯有神,总是配合着满脸的笑容,绽放着明亮的光彩。整个气质散发出的是,一个和蔼可亲,温柔纯良的知识女性。
从师范学校毕业,教了二十多年小学了。每个言语细节中,呈现的是,一个热爱学习,善良敬业的好老师。
去年暑假,江明霞从西北边远山区的小县城某小学,和丈夫白瑞善一起调回西京城。就是为了离故乡近一些,回老家方便。叶老归根的那份念想,是扎在脑子里的。
白云香看见母亲,心里还是很轻松的,从小到大,虽说母亲也一直在学校里教书,忙着工作,自己几乎是见不到的,但因为是常常回姥姥家来,就没有那么惧怕生疏。
再加上母亲本身的温柔和蔼,没有那股子暴戾的脾气,从来没见她发过火。永远都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标准表情。
但每次见到这张人见人爱的脸,白云香也没感到有多亲近,骨子里的那份生疏感,距离感,让自己对母亲,也是敬而远之。可敬不敢亲近的,排斥抗拒。主要是来自身体的距离感。似乎从自己的记忆起,就从来没拉过母亲的手。更别说有更亲昵的动作了。
见到母亲,让白云香觉得很复杂,说妈妈像老师,是的,从外形上看,时刻都是老师,脸上也挂着笑容,但那种笑容,好像不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是妈妈的那些学生的。是很多孩子的妈妈,是属于她的学生的妈妈。不是单单属于白云香自己一个人。是那种温柔可亲,美丽可人的老师。课堂上传授知识做人道理的老师。
白云香感觉到眼前的妈妈永远,是一个江老师的温柔亲和感。是给你教书讲道理的那种。虽说不恐惧,但也不怎么想多待一会儿。你见过那个学生愿意和老师多待一会儿?都是礼貌的寒暄,礼节性的交流之后,就赶紧逃之夭夭了。
家里的气氛里,总有股子很硬很僵很古板,很正规,很方正,似乎要把每个人框死在里面的感觉。
母女俩进到客厅里,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结构,厅不大,方方正正的,摆着沙发和电视柜子茶几等等。
南北两间卧房,一间房是父亲的书房,书架子写字台,各一张大床靠近墙那边。另一间大点的房子,是主卧,衣柜小沙发大床在这边。
还没和母亲说话,父亲从书房里,走出来了。也是满脸的笑容,对着白云香说道:“云香回来了!吃饭了没?”有看着母亲说:“看女儿吃啥,给娃做点。”
“我这会不饿,早上吃过了。”白云香赶紧说道。
“那就给女儿倒水,拿几个桃子来,昨天去市场买的水蜜桃,给娃洗上几个。”父亲笑着说。
父亲白瑞善中等个子,身材偏瘦,脸型也是瘦瘦的,高鼻梁,眼窝很深,似乎更显得鼻子高,嘴巴不大,嘴唇薄薄的,因为喜欢运动,浑身看起来特别有劲。整个气质是文雅的有股子书卷味。
父亲从小酷爱学习,虽说农民家庭出身,自己的父母亲没多少文化,父亲读过三字经,母亲是文盲,可父亲却是从小的学习尖子,一路上学都是最灵光的。成绩超级好,从来都是考双百的小天才。
初中高中都在县城重点中学重点班里,一路拔尖,当年就考上了,西京市的一流重点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就开始教书,也是教了大半辈子书的教育家了。
提起父亲,那白云香就更紧张了。家长的专制和威严,在家里是随时爆发。也许是把自己的耐心,都给了学生了,奉献给工作了。那留给家人的,就只剩下阴晴不定的情绪和火爆脾气了。受伤的永远是,最亲近最无辜的家人了。
最关键是自己从小,没在父母亲跟前长大,彼此都是在寒暑假才团聚,一起过个假期,然后又各奔东西,回到自己生活圈子里去。聚少离多是常态。
白云香坐在沙发的边上,看着父母亲,整个人都是紧张僵硬的,就算是坐在那里,也是无所适从,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感觉一旦回到这个家里,自己永远都比在哪里都紧张。似乎自己这辈子,最紧张的是见到自己的父亲,永远都是处于那种,特别的不自在状态。
小时候,好像还简单,不喜欢,不舒服,就直接跑了,去玩了。找自己的小伙伴去了。
现在长大了,好像还不敢,这么直接说,拒绝不了,就只好硬撑着,强迫性地给自己整个人呼啦一下,就戴上了无形的面具,更像是戴了个枷锁在身上,痛苦得,恨不得立刻跑掉。
或者立刻让自己立刻消失,有个地缝,随时隐身,钻进去。怎么舒服就怎么变幻一下。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那就好了。可以随时来来去去,出出进进那就好了。可惜自己是没这个无边的法力的。只能画地为牢了,随时变成了犯人了。受刑受煎熬。变成了常态。
“你已经去单位报到了?手续都办了?”父亲问道。
“是的,都办完了。宿舍也收拾好了。”白云香回答说。就像个小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下可好了,我们一家子,都是教书的了。我和你妈教了一辈子书,现在你也加入我们了。”白瑞善笑着说道。
“是啊,可我就,不喜欢教书,尤其不喜欢,围着一堆小孩转,我简直不敢想。这书可咋教啊。”白云香直通通地说出来了。
“那咋办?你是师大毕业的,按照常规,都得教书,好像没办法逃脱掉的。慢慢干着,会逐渐适应的。总会是有个过程的。”白瑞善认真地说道。
他似乎也很为难,不像是给同事做工作,这可是自己的女儿啊。这个女儿似乎也从小和自己有距离,见了面就要么是干坐在那里,沉默无语,要么就是直通通地很生硬的说话,好像总带着一股子气,憋着气,气不顺地样子。
反正这个孩子,从小到大,自己只要到了寒暑假,看见了,就永远在给她布置任务,检查各种该任务的完成情况。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以父亲的身份,强权威逼的成分就更大了。别的学生,老师的任务,回到家里,也可能就变成了耳旁风了,可自己是父亲加老师双重角色,威逼起来那是一份加剧地生硬疼痛。
“我想起这个事情,我就头疼。我不知道,该咋办?你们有没有办法,给我调离学校?哪怕让我,去扫大街,我都愿意干。我就是不想教书,尤其是教中学。”白云香带着一股子情绪说道。她知道父母亲,也是没办法的。自己也只能,在这里发发牢骚。
“来,吃个桃子,解解渴。”妈妈端过来一盘子,刚洗过的桃子放在茶几上。
“爸爸,你也吃吧!”白云香给父亲递上一个桃子。
“哦,好的。你先放下,我一会儿吃。”白瑞善平静地说道。他其实对这个女儿,也是常常不满意,好像从小到大一见面,就会很严肃,很僵硬,总是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谈思想,谈知识,谈人生大道理,这些高大上的内容。
就算吃什么,也是一本正经,骨子里的那份端着的感觉,永远都放不下来。
白云香坐在父亲旁边,就把自己彻底变成个小学生,时刻等待着父亲的教导和训诫,身体就是一个小学生,刚刚上学那会儿的样子,规规矩矩,端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有点像部队里军训新兵,教官的每个命令,都是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不然就是军棍教鞭伺候了。气氛严肃,甚至有些恐怖。神经高度紧张。这种父母相对而坐的画面感,彼此都深有体会。
母亲在一旁默默不语,听见父亲,在给白云香讲课。拿一把豇豆在摘。她肯定是完全认同父亲的观点的,同时代的人,就算不满意,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你准备,中午做啥好吃的?你女子回来。”
“把这豇豆一焯水,凉拌,弄一个油泼辣子蒜水,我给大家摊煎饼吃。”妈妈笑着说道。
“嗯,不错!好饭啊!”父亲笑了。
“云香,爱吃不爱吃?”
“当然爱吃了。”白云香从小到大,在外婆家里,外婆就给做这个饭吃。一家子其乐融融,吃得很开心。妈妈这手艺,还是跟外婆学的。
“我来给咱剥蒜去。”白云香趁机,离开了客厅,到厨房去了。
她实在是受不了,坐在父亲面前的,那个高度紧张感,就稍微拉开了点距离。让自己的神经稍微放松一点点。
在厨房,妈妈一边叫搅拌着面糊糊,要持续的搅拌,把所有的疙瘩全部化掉,成为均匀的面汤汁子,才能在平底锅里,摊煎饼,一张一张的煎饼,大小和小时候外婆烙的锅盔差不多。
白云香仔细地剥着蒜皮,心想到一个词:鸡毛蒜皮。哦,弄了半天,鸡毛和蒜皮是一样的轻飘飘的,大小轻重很类似,因为从小在外婆家里长大,和父母亲都不是特别亲近,老是有那么点距离感,一直以来,都是保持距离,在有别人在场的环境里呆着。单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
永远似乎都是在逢年过节,走亲戚的过程中,有家里的其他人在场,好像还不是特别紧张,而且找几乎,就留了,跑得找不见踪影了。永远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各就各位,各行其事。
现在看起来,这种氛围,还是养成了各自的独立时间和空间的生活方式。有啥不好?每个家庭的模式和氛围,从来都是千差万别的。哪有那么一致的。白云香这样想着,好像心里舒服了很多。
这时候,爸爸就回到了书房,坐在桌前读书看报。专心的用笔勾画摘抄,做笔记。这是他从小到大的阅读习惯。记得爸爸好像总是说道:不懂笔墨不读书。所以他只要看书学习,手里永远都有一支笔,紧紧地握在手里,好像一个上战场的士兵,手握钢枪,随时杀敌的那股子劲。
这点,白云香早就学会了,而且还发扬光大了,有了自己的独创。比如,她喜欢用笔在自己的书里,那些特别重要的句子旁边,还要画个眼睛,大大的一只眼睛,给自己提醒,这句话是超级的重要,是要随时牢记在心 。边剥着蒜,一边想着爸爸的读书好习惯,自己也是自觉继承了。
三个人在静静的做自己的事情,这种模式这种情景,白云香觉得才是这么多年的常态。除非是来客人了,父母亲好招待客人,要求白云香做好跑腿的,服务性的辅助琐事。扮演好自己的这个小孩子的角色。尽量保持沉默,不惹事,听话,服从命令,把家长给布置的任务,都完成得让家长满意。这种状态才是最和谐的气氛。
可是,这么多年了,白云香自己心里知道,这种气氛是多么的令人窒息,叫人压抑,戴着锁链,别说跳舞了,就是什么都不干,也是监狱里的那种氛围。
但是,自己似乎像妈妈一样,也摸索出来了一套自己的办法。不至于憋死,就是人在心不在的自我疏离感,魂飞神走的一种身心分离法。身体在这里,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在心里和自己呆在一起,身体上完成眼下的各种任务。
就是一张可笑的两全之策,既满足了别人的要求,这是抵抗不了,无法对抗的,死任务。又能让自己心里舒服些,不亏待自己,不伤害自己。安全与快乐紧密协调的办法。
看起来,三个人都很投入,在做自己的事情。还谁不干扰谁,这是多好的一种模式啊。
白云香就在这一刻,竟然是满意的笑着对自己说道:“你不自己找出路,想法设法让自己舒服,那还能去捅破天,坚决的叛逆对抗,死磕?那天天就吵成一锅粥,鸡犬不宁,天花板都要顶破了。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的经典理论。”
天哪!白云香突然激动起来了,在心里都翻江倒海起来了,不行,这是家里头不能显露出来。悄悄地,沉住气。别吱声。自己一个人独乐乐。
她想到那个词:阳奉阴违。还不是坚守着自己的那个底线嘛,就只能少惹麻烦,省心省事省力的办法,就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那你说自己的父母亲,都是教育专家了,教书育人好几十年了,那回到家里,就只能继续做自己的专家形象了。谁也不肯摘下面具,回到柔软的感觉部分 。板着脸硬撑,那就缩短见面的机会和时间。找机会就撤离,逃之夭夭,各自安好。
她看到妈妈满头大汗,精益求精地做着每个煎饼,就像是给学生上课,不放过每个细节,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全心全意地听讲,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这种做派风气,在家里也是一板一眼的,精准到位的生活着。
有啥不好?只要他们两个人舒服就好了。日子是人家的,又不是自己的。何必想出些可笑的改造念头来,烦自己,捣乱别人的生活呢?
剥好了蒜,白云香,在柜子下取出捣蒜的石臼,开始一下一下的捣蒜,心里还是挺喜悦的。
是啊。就算是自己的父母亲,也是没法代替彼此的,还是尽量待在自己的安乐窝里,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吧。何况你快乐的事情,别人未必认同欣赏。说不定,在你这里甜蜜陶醉着,在别人那里,却是毒药死人的东西。
她一边捣蒜,一边看着满头大汗的妈妈在火炉前,熟练地摊着煎饼,脑子里转到外婆的模样。想到自己的外婆,也是文盲,小脚,从小就父母离世的外婆,哥哥去打工糊口,自己和妹妹呆在大妈家,做苦力勉强活命。被大妈强行给自己和妹妹缠了小脚,说是,不缠脚,到时候,嫁不出去,可咋办呢?
那就是忍着剧痛,天天把稚嫩的脚趾头,硬压缩出一盆盆血来,也要忍着,不至于死人就好了。大个子,一米七二的外婆,活生生地被大妈逼着,缠成小脚,哭死也没用,眼泪流干了,那就不哭了。默默地咬着牙,似乎把牙槽子都要咬断了。那也得忍着。
这是外婆最常说的一句话:忍着!总有天亮的时候,太阳总要出来。自己总是时刻都陪着自己,不是别人,就算是别人在你身边,那也不能捆绑你自己。那根绳子还是在自己的心里,永远是断的,那是自己的心,在给自己松绑,这样别人就捆绑不成。因为你自己的心,始终不同意,别人就没办法,毕竟,别人不是你自己。心是你自己独有的,别人进不去,也破坏不了的。守门人是你自己。这是外婆的真言,也是妈妈的信仰。都在这里真真切切地活出来了。
是啊,太美妙了。自己的妈妈,跟着外婆学到了自己独创的东西。就是:我要念书!我要上学!不论在哪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妈妈要上学的信念,始终没变。坚守了一辈子,就让自己生命的模样,持续在学校。喜欢学校的这种氛围啊。
没办法。说是命运,其实背后起作用的是,自己比钢铁还要硬的性格。哦,原来爸爸妈妈才是天生的一对儿。爱学习的一对鸳鸯。也挺和谐的,美好的感觉就在家里形成了。显然,自己也特别适应了。
逃离到别的地方,还是自己悄悄躲起来,看书学习。没变没变,这是家风,习习吹过来的,骨头缝里的力量感。
外婆和妈妈,白云香此刻觉得,在自己这里,好像有一脉相传的好神奇的动词,在流动,持续流动的是最美好的爱啊。多么让人心动的爱啊。
外婆是我的妈妈,外婆是妈妈的妈妈,妈妈是我的妈妈,都是最伟大的妈妈。我有两个亲爱的妈妈,一个是外婆,一个是妈妈。血脉相连的妈妈。
我好幸福啊!因为我的爱源头,是外婆给我一路根植扶持修通的。那是一条爱的康庄大道。
幸福的童年,是外婆给我的艳阳天。金色的童年,是外婆给我的,今生今世最美好的礼物。
白云香一直在神游着,跟着外婆,行走在故乡的田园风光里。
“你去客厅摆碗筷,收拾下饭桌,我们吃饭。”妈妈轻轻地说道。
“哦,好的。”
堆起来小山似的煎饼,放在盘子里,白云香端到饭桌上,妈妈焯水,凉拌的豇豆调了味道。“你尝尝盐,合适不?”妈妈说。
“嗯,挺好,香啊。好吃!”白云香嘴里嚼着豇豆说。
她走进书房说:“爸爸,吃饭了。”
“哦,来了。”